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4)
2023(2323)
2022(2117)
2021(1888)
2020(1719)
2019(3927)
2018(3894)
2017(7659)
2016(4237)
2015(4746)
2014(4757)
2013(4701)
2012(4245)
2011(3860)
2010(3863)
2009(3449)
2008(3360)
2007(2854)
2006(2510)
2005(2041)
作者
(13090)
(11095)
(11093)
(10251)
(6815)
(5292)
(5052)
(4445)
(4095)
(3918)
(3725)
(3638)
(3526)
(3499)
(3386)
(3372)
(3251)
(3244)
(3086)
(3024)
(2762)
(2743)
(2682)
(2485)
(2452)
(2442)
(2382)
(2368)
(2340)
(2230)
学科
(19698)
经济(19684)
(11751)
方法(11634)
管理(11458)
数学(10662)
数学方法(10599)
(9371)
企业(9371)
(4872)
(4189)
中国(3865)
(3619)
业经(3565)
(3499)
贸易(3499)
地方(3475)
(3346)
农业(3345)
环境(3075)
理论(2736)
(2695)
技术(2641)
关系(2384)
(2376)
(2212)
财务(2211)
(2207)
财务管理(2206)
(2168)
机构
大学(63027)
学院(62008)
(25143)
经济(24693)
管理(24630)
理学(22292)
理学院(21986)
管理学(21521)
管理学院(21422)
研究(20709)
中国(14287)
科学(14235)
(13801)
(12693)
业大(12183)
农业(11088)
(10928)
研究所(10285)
(9815)
中心(8999)
(8734)
财经(8436)
(8370)
师范(8262)
农业大学(7850)
(7729)
北京(7628)
经济学(7458)
(7227)
经济管理(7191)
基金
项目(45609)
科学(36269)
基金(34021)
(30710)
国家(30447)
研究(30223)
科学基金(25947)
社会(20043)
社会科(19082)
社会科学(19076)
基金项目(18864)
(17907)
自然(17813)
自然科(17426)
自然科学(17422)
自然科学基金(17172)
(15342)
教育(14542)
资助(13625)
编号(11133)
重点(10374)
(10204)
(9565)
(9455)
计划(9119)
科研(9040)
创新(8851)
教育部(8632)
成果(8474)
国家社会(8365)
期刊
(24267)
经济(24267)
研究(15197)
学报(12704)
科学(11490)
(11384)
中国(11105)
大学(9414)
学学(9041)
管理(7910)
农业(7757)
(6828)
教育(5772)
技术(4656)
(4200)
财经(4068)
业经(4024)
经济研究(3996)
业大(3805)
(3513)
(3480)
资源(3450)
统计(3423)
(3336)
问题(3333)
商业(3266)
技术经济(3248)
科技(3225)
(3209)
金融(3209)
共检索到83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一民  章新平  孙葭  
基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长沙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计算了长沙不同季节的大气水线,同时结合广州降水事件同位素资料,分析了影响大气水线的局地因素。研究发现:(1)长沙全年大气水线为δD=8.57×δ18 O+18.55,它与我国东部季风区尤其是南方多地的大气水线非常接近。夏季大气水线很可能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输送不同水汽的影响而斜率小于8;(2)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不同,长沙、广州两地降水量与大气水线的关系均表明降水量与大气水线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气温、湿度对大气水线的影响也并非依照它们对分馏效应比的作用结果,这表明影响大气水线的因素是复杂的;(3)降雨、降雪的大气水线存在差异不能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广  章新平  吴华武  张剑明  魏乃琼  黄煌  
根据云南昆明、腾冲、蒙自三个地区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 a间收集的大气降水以及相关气象要素资料,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以及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天气尺度下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温度、水汽压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δ18O与高空各气压层(800、700、500、300 hPa)风速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天气尺度下,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降水量、温度、水汽压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表明三个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反温度效应以及湿度效应;同时,高空各气压层风速与δ18O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空风速也是影响大气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司婷婷  罗艳菊  赵志忠  欧疑云  
空气负离子不仅具有镇静、催眠、减轻咳嗽、增加食欲、降血压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还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气象要素(雨量、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进行监测,旨在探索不同天气状况下(尤其在降雨条件下),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降雨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降雨强度越大,空气负离子含量越高。降雨过程中,雨滴与与植物叶片、枝干、土壤等发生撞击时发生了雷纳德效应;②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量与降雨强度发生变化时的雨量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③降雨强度较小时(15min内降雨量2mm),负离子浓度与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健  刘端阳  周彬  牛文胜  吴莹  
近20a来,无锡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建成区面积显著增加,耕地面积锐减;能源消耗量、汽车拥有量以及工业废气排放量逐年增加。利用1955~2012年无锡市气象资料,对无锡市近6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讨论了气候变化特征对城市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60a来无锡市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高温日数逐年增加,且1980年后尤为明显,低温日数减少,气温日较差减小。(2)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下降明显,年平均相对湿度≤75%的年份有10a,全部都出现在2002年后。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大,小雨频次减少,雨量区域性分布不均匀;极端降水年增加,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莺  李兰  杜良敏  马德栗  
利用湖北省85个气象台站2004~2013年逐日能见度资料,结合站点比例和持续天数,确定冬季典型霾过程。利用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及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数据,采用合成、相关和t检验方法,分析了霾过程发生时的气象要素和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中相对湿度和最高气温与霾现象关联最佳;东亚大陆海平面气压降低、季节性北风的减弱和中国东部500hPA的高压异常等因子为霾过程的维持提供了气象条件。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地面气象要素和大气环流对霾天气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典型霾过程超过3/4的方差可以由这两种气象条件解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超  马民涛  于肖肖  
据华北西部区域四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API时空分布特征以及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探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成与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四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在2003-2012年呈逐步改善,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2四城市气象因子可降维为高温天气、大风天气、降水天气三个因子。3四座城市API与降维后的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API与高温天气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大风天气呈现不同相关性,与降水天气无相关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中艳  
基于112个站点干旱期4月39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常规地面气象观测8要素数据,应用EOF和典型相关分析,深入论证各常规气象要素与气候蒸发量的相关性,分析并比较各要素对蒸发量场总方差的解释能力;同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作为验证,并探寻多气象要素对蒸发量模拟的最优要素组合。结果显示,从单要素影响角度分析,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与蒸发量相关性的排列次序为: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平均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水汽压>气压>降水量,这与蒸发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解释相一致。回归分析验证了典型相关的主要结果;单个常规气象要素中平均相对湿度对气候蒸发量的模拟效果最好;基于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平均水汽压资料的前3个要素组合和全部5要素组合,分别是简便普通精度和高精度需求下常规气象要素推算模拟气候蒸发量的最优要素组合。本文加深了对气候蒸发量的相关认识,并对其模拟推算和空间分布量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康恒元  刘玉莲  李涛  
空气质量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2014年黑龙江省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结合同期常规气象要素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AQI指数基本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城市年平均AQI指数以哈尔滨最大(轻度污染级别),其次牡丹江、大庆、齐齐哈尔(良级别);单日空气质量指数最高值在大庆(500),其次是哈尔滨(490),牡丹江和齐齐哈尔单日最高值分别为264和251;AQI指数年分布特征是冬季最高,其次秋季,再次春季,夏季最低;首要污染物最多的是PM2.5,其次PM10、NO2和臭氧8 h。AQI指数与平均气温,在年尺度上呈负相关,月和四季呈正相关为主;与降水日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是冷月(1—2月)呈正相关,渐暖月(5—6月)呈负相关;与最大风速,采暖季呈明显负相关;与本站气压呈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冬季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见  曹慧群  陈进  
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变化及其归因研究一直备受全球关注,现阶段研究多侧重于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针对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不足。论文利用Mann-Kendall法、去趋势波动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探究长江源区1957—2012年水文气象要素趋势性、波动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分析水文气象要素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的相关关系,通过研究水汽通量揭示大尺度环流因子对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长江源区气候暖干化,进入21世纪后,长江源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序列具有正长程相关性,长江源区气候未来会继续呈现暖湿化变化趋势。长江源区水文气象要素都存在着1~5、10~24和25~45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南亚季风是影响长江源区降水量和流量较为重要的大气环流因子,南亚季风驱动下的西南方向气流是长江源区主导气流和水汽来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杰  张时煌  高庆先  赵凌美  周兆媛  
依据2001年-2010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从季节平均和月平均、空气污染等级和空气污染过程3个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天津、石家庄3市的空气污染状况在2001年-2010年期间逐步改善,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北京春季受沙尘的影响、天津和石家庄冬季受取暖的影响导致对应季节的空气质量最差;②气象要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存在较大时空差异,北京、天津和石家庄3市的月均尺度的API与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最高气压、水汽压和最大风速4类气象要素存在一致的相关关系,大部分相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志高  林爱文  王伦澈  
基于长江中游5个气象辐射站点1961年以来的每日太阳辐射成分及其他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Pettitt突变检验等方法,探讨了近半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指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突变年份,并分析了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长江中游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呈现先下降("变暗")、后上升("变亮")的趋势,该区域的辐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的"变暗"及"变亮"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63;而降水量则与太阳辐射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41。太阳辐射的这种突变变化也直接导致了气温的变化,在"变暗"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1和0.82,但其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在"变亮"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平均气温呈现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62以及0.46,但其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福  于贵瑞  祝青林  何洪林  刘新安  李正泉  郭学兵  
以国家气象局1971年~2000年30年整编资料中的东北、华中地区1978年、1984年、1990年、1996年4年的1月份、7月份及年平均气温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直接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和普通克里格法)、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法、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空间插值方法、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趋势面模拟+残差内插等4种方法,进行了空间化精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相对误差(MRE)以及交叉验证等几种评估标准的比较,认定在具有30年月平均气温栅格数据库作为背景的前提下,采用空间化气候值+年际距平值IDW内插的方法在东北、华中两个地区空间化的误差相对较小,并且其操作方便,是一种对平均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红  Ti m R.McVicar  Tom G.Van Nie  杨勤科  李锐  穆兴民  
【目的】介绍ANUSPLIN在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过程,为相关人员在ANUSPLIN的参数设置、误差分析和协变量要素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方法】以薄盘样条函数为插值理论,以专用气象数据插值软件ANUSPLIN为实现工具,并引入一个或多个协变量线性子模型,来实现多个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结果】完成了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时间序列(1980~2000年)多个气象要素月平均数据的栅格化,计算了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关系。【结论】ANUSPLIN以薄盘光滑样条函数为理论基础,引入协变量线性子模型,能较好地提高气象要素空间插值精度,且能反映气象要素随其影响因子变化的比率关系。在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志  赵西宁  
基于48个气象站点1961—2009年的监测数据,使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气象要素在黄土高原都呈梯度分布,沿东南—西北方向降水和平均温度递减而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递增,沿南北方向相对湿度降低而参考作物蒸散增加。各气象要素在各站点基本都具有单调趋势,但趋势显著的站点数存在变异。约98%的站点温度的上升趋势显著,约60%的站点日照时数和风速的下降趋势及参考作物蒸散的上升趋势具有显著性,约40%的站点相对湿度的下降趋势显著,约30%的站点的降水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各气象变量都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相对湿度在2004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