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4)
2023(2272)
2022(1963)
2021(1862)
2020(1625)
2019(3746)
2018(3764)
2017(6621)
2016(3993)
2015(4596)
2014(4619)
2013(4720)
2012(4683)
2011(4325)
2010(4452)
2009(4216)
2008(4200)
2007(3724)
2006(3493)
2005(3152)
作者
(13315)
(11303)
(11184)
(10658)
(7609)
(5668)
(5256)
(4644)
(4483)
(4404)
(4366)
(4031)
(3950)
(3920)
(3732)
(3645)
(3600)
(3538)
(3534)
(3324)
(3069)
(2863)
(2782)
(2709)
(2624)
(2612)
(2606)
(2562)
(2476)
(2374)
学科
(14702)
经济(14692)
管理(11608)
(8281)
地方(6944)
资源(6037)
(5640)
企业(5640)
(5346)
(5050)
环境(4588)
方法(4431)
中国(4235)
(3962)
农业(3802)
数学(3730)
数学方法(3672)
地方经济(3404)
业经(3095)
(2956)
生态(2782)
(2609)
(2591)
人事(2537)
人事管理(2536)
(2368)
贸易(2366)
土地(2363)
技术(2327)
(2320)
机构
学院(58822)
大学(57628)
研究(23950)
管理(20927)
(19288)
经济(18705)
中国(17740)
科学(17667)
理学(17413)
理学院(17125)
(16977)
管理学(16695)
管理学院(16583)
(14596)
(14511)
(13973)
研究所(12991)
农业(11622)
中心(11217)
业大(11155)
(10520)
(9339)
师范(9195)
(8833)
(8808)
科学院(8220)
(8189)
北京(8143)
资源(7331)
技术(7301)
基金
项目(41571)
科学(31246)
研究(29170)
基金(27819)
(25560)
国家(25302)
科学基金(20423)
(18603)
社会(16491)
社会科(15480)
社会科学(15472)
基金项目(14909)
(14580)
自然(14384)
自然科(13730)
自然科学(13722)
自然科学基金(13469)
教育(12685)
编号(12630)
资助(11736)
(10653)
成果(10230)
(9973)
重点(9943)
课题(9247)
(8723)
计划(8399)
科技(8303)
(7966)
科研(7885)
期刊
(24960)
经济(24960)
中国(15803)
研究(13391)
学报(12797)
(12190)
科学(10531)
农业(8648)
资源(7873)
大学(7792)
管理(7117)
学学(7082)
教育(6579)
图书(6426)
(5475)
(5156)
书馆(4854)
图书馆(4854)
业经(4840)
(4544)
金融(4544)
技术(4454)
(3990)
问题(3272)
林业(3107)
(3067)
(2980)
论坛(2980)
环境(2979)
科技(2970)
共检索到9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1)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2)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3)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蕾  徐承红  
近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共同主办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与会的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长江湿地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长江中游地区占70%的湿地已经消失。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长江流域湿地整体面临着面积较少、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问题,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全流域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涛  庄平  章龙珍  刘健  王云龙  侯俊利  刘鉴毅  冯广朋  赵峰  黄晓荣  闫文罡  
为了解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2004~2008年利用底拖网、插网、定置网和刺网等多种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组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鱼类105种,隶属于18目43科86属,鱼类种类组成以鲈形目和鲤形目为主;生态类型中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各37种,河口定居性鱼类25种,洄游性鱼类6种;鱼类种类组成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渡类型,鱼类食性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食性为主,凶猛性鱼类较少。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调查水域鱼类物种数有所减少,一些重要的物种更是濒临绝迹。保护区水域鱼类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稀有性和很高的科研价值,同时其生态系统也较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云  李纪元  潘文英  王业中  李朝栋  
为了查明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野生种质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濒危状况和威胁因素等现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走访专家、技术人员和老农,结合查阅文献和标本,初步掌握了浙江红山茶野生种质资源现状。野生浙江红山茶集中分布在武夷山系和怀玉山系,水平分布于25°50′~31°00′N,113°52′~121°02′E,垂直分布介于海拔360~1 600 m。浙江红山茶资源处于衰老和退化状态,受到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因山体开发和用于薪材而被砍和被烧,因园林用途而被挖以及断枝采果等因素,已致使浙江红山茶野生资源接近濒危,其分布范围和资源总量逐年锐减,必须采取原地保存、迁地保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硕琳  王四维  
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通过文献收集法,梳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现状,发现多个物种的自然种群数量已极低,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亟待进行保护。分析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并展望相应的保护对策:①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②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④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⑤加强相关执法监督;⑥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促进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振华  巴家文  段辛斌  
2010—2011年分别于3月、7月和10月在宜昌、荆州和城陵矶江段对长江中游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鱼类58种,隶属于7目14科,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36种,占总种类数的62.1%。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鲤(Cyprinus carpi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依次占了渔获总量的前4位。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鲢、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的数量比重却低于野杂鱼(Hemiculter leuciscl...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龙飞  田辉伍  严忠銮  唐锡良  刘绍平  刘春生  陈大庆  段辛斌  
产漂流性卵鱼类是表征河流连通性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是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为精确评估金沙江梯级工程蓄水后坝下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了解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探究环境因子和水文过程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于2019~2020年5~7月在长江上游泸州江段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和仔稚鱼进行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卵苗密度与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调查期间共采集2 153颗鱼卵,1 703尾仔鱼,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18种鱼类,隶属于2目3科15属,两年优势种群均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分别占比为52.25%、13.51%、9.91%和25.44%、17.98%、29.39%。2019和2020年鱼卵密度平均分别为0.31和0.78ind./100 m~3,产卵高峰均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析鱼卵密度与水文指标的相关性,鱼卵密度与向家坝出库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繁殖季节上游来水引起的流量增涨是影响鱼类产卵的关键水文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征  
我国对鲟类生理学作较全面的研究实际始于70年代,这包含生殖生理学、摄食生理学、消化生理学、营养生理学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至90年代由宏观研究渐趋微观研究。我国鲟类生理学的研究已接近国际水平。本文就我国近些年鲟类生理学主要研究结果简述如下。1鲟类生殖生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晓峰  耿智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 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 ~(-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代培  严燕  朱孝彦  田佳丽  马凤娇  刘凯  
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庆段(简称“保护区”)位于刀鲚(Coilia nasus)洄游区间的上段,生态环境优良,为掌握其刀鲚资源现状,于2018年4~7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刀鲚资源密度分别为(0.09±0.07)尾/(10~(4)m~(3))和(4.46±3.43) g/(10~(4)m~(3));刀鲚体长优势组为250~300 mm,体重优势组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新强  晁敏  全为民  王云龙  
2000~2003年5月和8月对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水质、表层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2000~2003年水质综合指数得分4,年平均为2.15,年得分逐步增加。参照水质参数污染等级划分标准,显示长江口水域水环境综合质量已处于严重污染水平,且呈逐年恶化趋势。其中油类、锌超标程度明显逐年加大。计算2000~2003年表层沉积物综合指数得分4,年平均为0.78,参照表层沉积物参数污染等级划分标准,显示长江口水域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处于中污染水平。但2003年得分为1.06,显著高于前3年,表明2003年表层沉积物质量已处于重污染水平。计算2000~2003年浮游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国华  刘传江  赵晓梦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三大支撑带"之一,其碳减排目标实现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3年长江经济带(含9省2市)的能源消耗与经济社会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得出各地历年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多元水平的具体数值及变化率,结合运用弹性计算和矩阵分类法,发现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存在空间与结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碳排放及增长率、人均碳排放及增长率、能源强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强度下降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把长江经济带分为东中西三段区域,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及能源强度下降率梯度下降,碳排放增长率、人均碳排放增长率、能源强度梯度上升。(2)工业化开始越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俄罗斯鲟渔业资源现状陈曾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世界鲟鱼类计2科6属27种:在鲟科中,鳇属2种,鲟属18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属3种;在匙吻鲟科中,匙吻鲟属1种,白鲟属1种(参见表1)。俄罗斯鲟科鱼类隶属3属14种,其中鳇属2种,鲟属9...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元甲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产量变动趋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金官  陈新军  刘必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