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9)
2023(5051)
2022(4486)
2021(4228)
2020(3660)
2019(8332)
2018(8204)
2017(14860)
2016(8651)
2015(9901)
2014(9839)
2013(9819)
2012(9867)
2011(9015)
2010(9270)
2009(8869)
2008(8856)
2007(8200)
2006(7510)
2005(6779)
作者
(30368)
(25337)
(25294)
(23874)
(16515)
(12750)
(11427)
(10104)
(9860)
(9405)
(9302)
(8790)
(8725)
(8391)
(8336)
(7874)
(7847)
(7839)
(7765)
(7725)
(6549)
(6471)
(6464)
(6057)
(5947)
(5898)
(5836)
(5689)
(5411)
(5393)
学科
(34657)
经济(34605)
管理(21832)
(19170)
(15946)
企业(15946)
方法(14578)
(13062)
数学(10731)
数学方法(10469)
(10053)
地方(9357)
中国(7989)
业经(7896)
理论(7489)
农业(6991)
(6628)
(6243)
(5693)
(5403)
贸易(5395)
环境(5315)
(5159)
(4956)
(4819)
(4744)
地方经济(4395)
(4332)
金融(4330)
(4160)
机构
大学(132186)
学院(131844)
研究(53579)
管理(43654)
(42344)
经济(41247)
科学(39860)
中国(39517)
理学(36789)
理学院(36139)
管理学(34961)
管理学院(34736)
(32305)
(31739)
(30582)
(28838)
研究所(28272)
农业(25939)
业大(24588)
中心(23516)
(20932)
师范(20496)
(20458)
(19964)
(19777)
北京(19177)
(18034)
(17702)
科学院(16931)
师范大学(16693)
基金
项目(88473)
科学(67673)
基金(62974)
(59093)
国家(58612)
研究(56039)
科学基金(47841)
(36629)
自然(35563)
自然科(34653)
自然科学(34637)
自然科学基金(33998)
基金项目(33470)
社会(32732)
(31047)
社会科(30698)
社会科学(30683)
资助(27941)
教育(25582)
重点(21323)
编号(21052)
计划(19660)
(19601)
科技(18122)
(18081)
科研(17786)
成果(17242)
(16969)
(16934)
课题(16504)
期刊
(55360)
经济(55360)
研究(34859)
学报(32052)
中国(30382)
(28966)
科学(27863)
大学(22234)
学学(21122)
农业(19799)
管理(17717)
(14827)
教育(14303)
(10829)
(10053)
金融(10053)
技术(9863)
资源(9373)
业经(9055)
业大(8993)
(8429)
(7839)
财经(7548)
农业大学(7407)
经济研究(7269)
林业(7165)
问题(6848)
科技(6635)
(6613)
图书(6568)
共检索到207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封强梅  龙晓文  姜晓东  成永旭  吴旭干  
采用活体解剖和生化分析方法,首先比较了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降海洄游过程中,在淡水区域与长江口低盐度海水中的肝胰腺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HSI)和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 GSI)的变化,进一步比较了两种群河蟹肝胰腺和肌肉中总脂含量及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淡水组雄蟹的HSI和雌蟹的GSI均显著高于对应的半咸水组(P<0.05);无论雌性个体还是雄性个体,淡水组肝胰腺中的总脂含量均显著高于半咸水组(P0.05);(2)就肝胰腺中的脂肪酸组成而言,淡水组雄蟹和雌蟹肝胰腺中的C20:1n9、C18:2n6和C18:3n3显著高于半咸水组,而前者的C18:1n7、C20:5n3和C22:5n3均低于半咸水组,因此淡水组肝胰腺中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以及∑n-3 PUFA/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的值显著低于半咸水组,而∑n-6PUFA含量较高(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丽  唐文乔  张亚  
为阐明长江刀鲚体内脂肪酸在生殖洄游过程中的转化规律,本研究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法对采自长江下游不同发育时期(Ⅲ~Ⅴ期)的雌性刀鲚洄游群体的脂肪酸进行测定,对各类脂肪酸在卵巢、肌肉和肝胰腺的组成及其含量变化作了分析。结果显示,雌性刀鲚从Ⅲ期发育至Ⅴ期,卵巢总脂肪酸含量上升了148.89 mg/g,而肌肉和肝胰腺总脂肪酸含量则分别下降了109.57和160.58 mg/g。不同发育时期,卵巢、肌肉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均含有3大类2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9种。所有脂肪酸中,以油酸(C18:1n9c)的含量最高,占各组织脂肪酸总量的18%以上。分析发现,在Ⅲ期至Ⅴ期发育过程中,雌性刀鲚肌肉中的C18:1n9c下降了86.36%,卵巢中则增加了2.62倍;必需脂肪酸C18:2n6和C18:3n3在肌肉中分别下降了74.00%和82.26%,但在卵巢中分别增加了225.87%和183.96%;肌肉中DHA (C22:6n3,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减少了2.6倍,而卵巢中却增加了近3倍,表明这些脂肪酸与繁殖活动的关系很密切。研究还发现,Ⅳ期和Ⅴ期卵巢中ARA (C20:4n6,花生四烯酸)/EPA (C20:5n3,二十碳五烯酸)的比值均小于0.46,可能预示着长江刀鲚有较好的卵子质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侦  冯广朋  庄平  侯俊利  
为了确定长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洄游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系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两个亲蟹群体的38个形态指标。结果显示,通过两个群体雌蟹与雄蟹的逐步判别分析,均筛选获得5个主要因子,分别对其建立了判别公式,雌蟹与雄蟹的平均拟合率分别为94%与92%,中华绒螯蟹洄游群体雌蟹与雄蟹的判别率均高于养殖群体。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之间有16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其中有8个参数差异极显著,差异系数值范围为0.294~0.614。两个群体的雌蟹间有11个形态参数差异显著,而雄蟹间为12个。外额齿间距和第4步足指节长度跟壳宽的比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杰  吴旭干  龙晓文  马明君  黄庆  赵恒亮  成永旭  
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等方法,比较了野生和池塘养殖条件下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发现:野生和池塘养殖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雌雄个体均有4个贡献较大的主成分(PC1,PC2,PC3,PC4),其中PC1的贡献率均远高于其他主成分,两者PC1分别由16和19个主要影响变量构成;所测36个形态学指标中,两群体雄蟹和雌蟹分别有25和22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进一步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4~5个指标分别建立判断方程,综合判别准确率达95%以上;野生扣蟹的HSI、组织中总脂、躯体肌肉的16∶0、18∶1n9和20∶4n6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扣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君  杨彦平  马凤娇  姜敏  王红篮  刘凯  
为探究刀鲚(Coilianasus)生殖洄游过程中血清能量指标的变动情况,于2019年4月15日-6月5日,在长江崇明段、镇江段和安庆段使用刺网采集刀鲚,对49尾刀鲚血清样本的能量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自崇明至安庆的洄游过程中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在镇江至安庆段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现显著差异的过程主要集中在崇明至镇江段,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分别下降19.36%和29.29%;高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上升60.38%和23.65%;安庆段卵巢发育至不同时期的刀鲚样本中,Ⅳ期样本的甘油三酯含量于Ⅱ期和Ⅲ期样本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自崇明至镇江段,刀鲚血清样本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等血脂相关指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表明刀鲚在洄游前期脂质代谢活跃,脂肪应是其洄游及发育的主要供能物质;自镇江至安庆段,其代谢水平对洄游及性腺发育的能量需求逐渐适应,因此洄游后期刀鲚血清能量指标总体趋于平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秋凤  姜晓东  徐建峰  李清清  成永旭  吴旭干  
系统比较了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以下分别简称长江组和闽江组)的生殖性能、胚胎色泽及其生化组成,结果显示:(1)长江和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抱卵量、生殖力、生殖指数、单卵湿质量和干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长江组亲本所产胚胎的卵径显著高于闽江组(P0.05),长江组和闽江组胚胎中的总类胡萝卜素湿质量含量分别为0.44和0.47 mg/g,两者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胚胎中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接近(P>0.05),两者胚胎中C16∶0、C18∶0、C16∶1n7、C18∶1n9、C18∶1n7、C18∶2n6、C20∶4n6、C20∶5n3和C22∶6n3为主要脂肪酸种类,含量均在4%以上,其中长江组胚胎中的C18∶2n6百分比含量显著高于闽江组。综上,闽江水系野生河蟹的生殖性能及其胚胎中的生化组成与长江水系野生河蟹接近,需要进一步研究闽江水系河蟹的养殖性能,为闽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清清  吴旭干  姜晓东  苏雨  郑海地  成永旭  
生殖性能是评价水生动物亲本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性能、胚胎质量、胚胎色泽、常规生化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①野生中华绒螯蟹亲本的生殖力、生殖指数和抱卵量略高于养殖亲本的,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生和养殖中华绒螯蟹亲本的胚胎单卵湿重、单卵干重和卵径无显著性差异;②养殖组冻干胚胎的红度(a~*)、黄度(b~*)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组亲本,然而2组胚胎的亮度(L~*)和色差值(dE~*)无显著性差异;③2组亲本所产胚胎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脂肪酸组成差异显著,野生组胚胎的C18:1n9、C18:1n7、C20:4n6、C22:5n3和C22:6n3显著高于养殖组,但其C18:2n6和C18:3n3含量显著低于养殖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和野生亲本的生殖性能和胚胎中常规生化组成无显著差异,但2组胚胎的色泽、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部分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中华绒螯蟹亲本选择、生殖性能评价和人工育苗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祁燕  王锡昌  史嘉男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在冻藏期间的品质变化,通过感官和理化指标判断冷冻蟹膏蟹黄和蟹肉的赏味期分别为180 d和240 d;180 d时蟹膏蟹黄腥味和油耗味过重,蟹肉在240 d时不被接受是由于氨味和腥味过重;使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萃取并检测中华绒螯蟹在冻藏期间的挥发性气味物质,利用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筛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恒亮  吴旭干  龙晓文  何杰  姜晓东  刘乃更  成永旭  
采用养殖实验和生化分析方法,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扣蟹养殖至成蟹,比较了三群体雄体成蟹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进一步测定和比较了可食组织中的常规生化成分、脂肪酸及氨基酸,旨在评价三种群雄体成蟹的营养品质和可食率。研究结果显示:(1)黄河种群中华绒螯蟹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种群蟹,长江种群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肥满度最高,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2)辽河种群性腺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群(P0.05);长江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茂磊  张冬冬  庄振俊  姜晓东  刘凯  房伟平  吴旭干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以下简写HP)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HP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因此,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CJ)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HP和CJ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HP雄体总可食率显著低于CJ雄体(P0.05)。(2)无论雌雄,HP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CJ(P<0.05);HP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J雄体(P<0.05)。(3)HP雌体性腺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CJ雌体(P<0.05),而HP雌体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CJ雌体(P<0.05);HP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CJ雄体(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志环  焦传珍  吴旭干  成永旭  
为探讨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inensis)蜕皮过程中肌肉生长机制,采用石蜡切片、电镜技术及生物化学方法,以中华绒鳌蟹幼蟹为对象,研究了其蜕壳过程中螯足闭螯肌肌肉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主要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蜕皮间期,螯足肌纤维充分伸展,多核,横截面呈不规则圆形或者多边形;肌原纤维排列有序,具有甲壳动物骨骼肌的典型特征,A带、I带及肌质网、二联体、线粒体等细胞器清晰可见。蜕皮前期,肌纤维降解以致其横截面大小不一;肌原纤维内部降解,出现腐蚀性空洞。蜕皮之后,在肌纤维末端的肌节处于超收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义  吴旭干  何杰  王春  李晓东  刘乃更  王幼鹏  成永旭  
探讨长江、黄河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以下称河蟹)野生扣蟹的异同,对于河蟹种质资源评价和养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形态学测量和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比较了长江、黄河和辽河三水系野生扣蟹(以下简称长江蟹、黄河蟹和辽河蟹)的形态学、肝胰腺指数(hsi)、常规生化成分、脂类和脂肪酸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三水系野生扣蟹的形态学特征差异较大,三水系雌雄扣蟹分别有12和18个形态学指标差异显著,但其差异系数均未达到亚种间的差异阈值,聚类分析将三水系野生扣蟹分为两组,长江和黄河水系为一组,辽河水系为另一组。(2)筛选判别贡献率较大的7~10个指标,对三水系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解志龙  姜晓东  范陈伟  荆晶  成永旭  吴旭干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蟹规格与其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的关系,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特征量化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雄体:100~400g;雌体:50~300g)的形态特征差异,同时比较了不同规格河蟹的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及总可食率(TEY)等组织系数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河蟹体质量、壳长及壳宽等形态参数与其性腺发育状态之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规格雄蟹有13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而雌蟹仅有11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大规格河蟹与头胸甲侧面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高,而与头胸甲宽度和步足长度相关形态特征的数值显著较低;(2)形态特征主成分散点图显示,不同规格河蟹虽有部分个体相互重叠,但大体可以形成较为集中的区域;(3)就组织系数而言,大规格河蟹(雄体≥300g、雌体≥150g)GSI显著较低,但HSI、MY及TEY等指标显著较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规格河蟹的形态特征及组织系数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河蟹规格及头胸甲尺寸与GS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为商品蟹的选购及亲本蟹的挑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瑞芳  安晓萍  齐景伟  刘玉辉  翁美其  孟和平  柳玉海  罗旭光  
为了解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Cyprinidae)生殖洄游过程中能量代谢和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对比了捕于达里湖和贡格尔河的瓦氏雅罗鱼血清生化参数、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糖原含量、肝脏组织中转氨酶和己糖激酶活性以及肝脏和肠道组织中消化酶活性的差异;并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转入贡格尔河河水中24h后其血清生化参数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与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相比,洄游到贡格尔河中后雅罗鱼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变化;肝糖原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肌糖原含量无显著变化;肝脏组织中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谷丙转氨酶和己糖激酶活性无显著差异;肝脏和肠道组织中纤维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将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转入河水中24h后,其血清葡萄糖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洄游过程中以肝糖原的形式为其生殖活动储备能量;肝脏和肠道组织中消化酶活性的升高可提高鱼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文涛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李钟杰  
选择长江中游的牛山湖、武湖和东汤逊湖三个典型的河蟹养殖湖区作为研究地点,从2009年2月起逐月调查湖泊放流河蟹体重和壳宽的生长变化,并同时记录投喂管理情况和收集试验湖区的水化特征及底栖生物资源状况。调查发现,河蟹在4、5、6月特定生长率最大,此时为河蟹生长的高峰期。在三个湖区间,生长有显著性差异,在收获季节,武湖河蟹的平均壳宽和体重均显著性大于另外两个湖区(P0.05);这种情形可能主要与为湖泊的天然饵料资源的种类和丰度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