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5)
- 2023(17014)
- 2022(14271)
- 2021(13068)
- 2020(10895)
- 2019(24780)
- 2018(24394)
- 2017(44825)
- 2016(25093)
- 2015(28177)
- 2014(28252)
- 2013(27545)
- 2012(26300)
- 2011(24233)
- 2010(24694)
- 2009(22609)
- 2008(22311)
- 2007(20427)
- 2006(18276)
- 2005(16811)
- 学科
- 济(119653)
- 经济(119554)
- 管理(64247)
- 业(62982)
- 企(48272)
- 企业(48272)
- 方法(42514)
- 数学(37015)
- 数学方法(36703)
- 中国(35467)
- 地方(31057)
- 农(31016)
- 学(26389)
- 业经(25126)
- 财(22680)
- 教育(21349)
- 农业(21312)
- 技术(20775)
- 贸(20341)
- 贸易(20329)
- 易(19605)
- 制(18674)
- 地方经济(18073)
- 理论(17358)
- 环境(17083)
- 发(16993)
- 融(16632)
- 金融(16630)
- 银(16490)
- 银行(16424)
- 机构
- 大学(366369)
- 学院(364919)
- 济(153832)
- 经济(150656)
- 研究(138242)
- 管理(129044)
- 理学(110069)
- 理学院(108597)
- 管理学(106700)
- 管理学院(105981)
- 中国(97654)
- 科学(86061)
- 京(80318)
- 所(72814)
- 农(69755)
- 研究所(66352)
- 财(65814)
- 江(61193)
- 中心(60689)
- 业大(57142)
- 范(56169)
- 师范(55540)
- 农业(55021)
- 财经(51951)
- 北京(51192)
- 院(48938)
- 经济学(47718)
- 经(46897)
- 州(45820)
- 师范大学(45058)
- 基金
- 项目(237580)
- 科学(185886)
- 研究(173320)
- 基金(167441)
- 家(148317)
- 国家(146952)
- 科学基金(122672)
- 社会(109073)
- 社会科(103309)
- 社会科学(103279)
- 省(96440)
- 基金项目(88447)
- 教育(83549)
- 划(82001)
- 自然(77951)
- 自然科(76096)
- 自然科学(76070)
- 自然科学基金(74691)
- 编号(70223)
- 资助(67453)
- 成果(58226)
- 发(58029)
- 重点(55772)
- 部(52604)
- 课题(52221)
- 创(50175)
- 创新(46844)
- 发展(46049)
- 展(45306)
- 科研(44858)
- 期刊
- 济(178759)
- 经济(178759)
- 研究(116804)
- 中国(83491)
- 农(63568)
- 学报(62312)
- 教育(61274)
- 科学(55513)
- 财(49799)
- 管理(47318)
- 大学(46264)
- 农业(43242)
- 学学(42670)
- 技术(35450)
- 融(32544)
- 金融(32544)
- 经济研究(29201)
- 业经(28843)
- 财经(26345)
- 业(23563)
- 问题(23400)
- 经(22947)
- 技术经济(20049)
- 贸(18712)
- 科技(17823)
- 版(17214)
- 商业(17161)
- 世界(17042)
- 坛(16839)
- 论坛(16839)
共检索到568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燕 谢童伟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职能,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β收敛方法,以2002—2016年长江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都存在着区域收敛;下游地区收敛速度稍大,中游、上游依次次之。从长江经济带整体看,大专、大学及研究生以上人才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收敛有负向效应,而且学历层次越高负效应越大。由于大专以上人才数量与结构不平衡,学历层次越高,地区差异越大,这是影响长江上中下游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 集聚 收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德连 韩宁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空间集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具有空间相关性,在空间集聚上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并出现一个过渡阶段——低高集聚。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专利数量、科技人员数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产业集聚、研发强度和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程度。对三种集聚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研究发现:高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研发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专利授权量,低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和专利授权量,低低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科技人员数量和研发强度。并进一步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露 宋嘉昕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DEA及其拓展的三阶段模型分析技术效率变动,探究省级层面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变动状况。从投入产出视角考察产业效率变动影响因素,发现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和引用外资等表现为投入的环境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科研人员和经费投入冗余等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通过剔除弱相关的环境因素后,再次考察其余因素对产业效率变动影响的趋势大小。总的来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技术效率不高,样本期内各省市技术效率变动呈现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且表现为方向各异的发展趋势;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研究结论和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闻媛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是当前各国或地区政府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鉴于政府的调控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市场调控的不完善并非政府介入的充分条件。于是实践中应谋求两者的最佳组合,使效率损失最小。据此,文章总结出政府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选择性、倡导性和服务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前进 聂鸿鹏 于涛
使用2009-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长短期效应差别以及市场化水平作用。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韧性之间具有显著“U”型影响关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经济韧性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尚处于初期阶段,其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韧性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效应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并不显著。对此,应推动区域集中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错位发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改善跨区域负向空间溢出格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降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负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寿德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不但可以有效地支撑和拉动陕西经济增长 ,创造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资源配置新方式 ,而且能成为陕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器 ,刺激和强化陕西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改变陕西经济空间格局。同时 ,其特殊的区位优势能在我国经济开发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中作为中转加压站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先导、示范、带动、辐射和媒介作用。
关键词:
关中地区 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带 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綦良群 李楠
近年来集群化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对其形成机理及集聚效应的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构建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一般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以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在对比一般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集聚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其内在联系及区别,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集聚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韬 朱建新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小和国际地位的高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1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此来制定相关对策。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状况 聚类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新旗 杨延风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区域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2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水平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区域创新绩效提升有助于提高周边区域的同类表现,利用地缘亲近性促进相互之间学习与协作。(2)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创新绩效受到当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正向作用,且作用强度上下游大于中游,中游大于上游。(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能集中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积极提升地区的创新绩效。这种集中可能对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力产生负面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当地创新表现。因此,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强化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发展和区域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茂吉
我国沿海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集聚带的初步分析程茂吉1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分布截止199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52个,其空间分布有如下显著特征:1.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全国52个开发区分布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勇华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现状和发展态势 ,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 ,提出了加快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燕梅
一、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我国西部发展水平整体落后于东部,西部各省及各省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西部同样表现出整体落后和内部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状况,体现了如下的特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于喆 王君 杨威
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但在运行中存在着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缺乏高端适用人才、自主创新产品市场推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一、运行基本情况(一)产业发展运行形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一主线,总体上看,发展态势良好。1.高技术制造业明显优于工业。从运行中主要指标看,增加值、进出口、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凤敏 张晓慧
探索R&D科技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关系,对于增加科技投入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1995-2010年科技投入与高技术产业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科技投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长期内能明显促进该产业的增长,但短期效果有限。因此,要求我们应当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长期科技投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单位根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