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2)
- 2023(16407)
- 2022(13743)
- 2021(12216)
- 2020(10677)
- 2019(24180)
- 2018(23806)
- 2017(45718)
- 2016(24713)
- 2015(27832)
- 2014(27848)
- 2013(27805)
- 2012(26018)
- 2011(23659)
- 2010(24080)
- 2009(22820)
- 2008(22862)
- 2007(21111)
- 2006(18966)
- 2005(17566)
- 学科
- 济(127785)
- 经济(127632)
- 业(95130)
- 管理(87797)
- 企(84045)
- 企业(84045)
- 方法(49769)
- 数学(40347)
- 数学方法(40039)
- 财(34911)
- 农(34357)
- 业经(33731)
- 中国(27845)
- 地方(26240)
- 制(25434)
- 农业(24068)
- 务(23760)
- 财务(23721)
- 财务管理(23681)
- 技术(22567)
- 企业财务(22459)
- 学(22156)
- 和(19577)
- 贸(19265)
- 贸易(19257)
- 体(19122)
- 易(18624)
- 理论(18468)
- 划(18172)
- 环境(17602)
- 机构
- 学院(375359)
- 大学(370911)
- 济(166927)
- 经济(163742)
- 管理(144530)
- 研究(128288)
- 理学(123359)
- 理学院(122022)
- 管理学(120300)
- 管理学院(119581)
- 中国(98996)
- 京(78004)
- 财(77446)
- 科学(76717)
- 农(67345)
- 所(66495)
- 江(63106)
- 财经(60754)
- 研究所(59735)
- 中心(58249)
- 业大(55285)
- 经(54764)
- 农业(52976)
- 经济学(51722)
- 北京(48491)
- 经济学院(46460)
- 州(46071)
- 院(45220)
- 范(45007)
- 师范(44522)
- 基金
- 项目(239469)
- 科学(189301)
- 基金(174710)
- 研究(174194)
- 家(152093)
- 国家(150784)
- 科学基金(129633)
- 社会(113348)
- 社会科(107518)
- 社会科学(107485)
- 省(95034)
- 基金项目(92442)
- 自然(82748)
- 自然科(80810)
- 自然科学(80786)
- 自然科学基金(79442)
- 教育(78741)
- 划(78036)
- 资助(71149)
- 编号(68807)
- 成果(55160)
- 重点(54297)
- 部(53541)
- 发(52667)
- 创(52267)
- 创新(48362)
- 课题(47863)
- 业(47552)
- 国家社会(47271)
- 制(47235)
- 期刊
- 济(196888)
- 经济(196888)
- 研究(112576)
- 中国(74896)
- 财(64393)
- 农(62107)
- 管理(58471)
- 学报(56247)
- 科学(53601)
- 大学(42760)
- 农业(41971)
- 学学(40894)
- 技术(35662)
- 融(35415)
- 金融(35415)
- 财经(31761)
- 教育(31635)
- 业经(31222)
- 经济研究(31062)
- 经(27445)
- 问题(25358)
- 业(24628)
- 技术经济(23082)
- 贸(19770)
- 世界(19131)
- 统计(18167)
- 现代(18104)
- 商业(17576)
- 版(17251)
- 策(17100)
共检索到576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为了探索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规律,为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所发展,其变化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技术效率的贡献;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在省际、上中下游地区间呈不平衡状态,但区域差异在整体上呈减小趋势。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建立跨省区合作的产业技术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时空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礼汇 孟晓倩 吴传清
环境规制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利用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数据,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门限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随着规制强度增加而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到规制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调配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特点分类施策,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传忠 曹建
探索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是解析基础研究与经济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Hicks-Moorsteen指数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TFP),就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影响及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且存在长期滞后效应。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技术效率是基础研究提升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路径,但前沿技术进步的路径机制未得到实证支持,由此提供了我国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支撑不足现象的一种解释。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研究在高技术制造业TFP较低地区的积极影响更显著,企业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促进作用大于非企业基础研究。调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放大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提升作用,产学研合作没能正向调节基础研究对高技术制造业TFP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基础研究发挥生产率提升作用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长明 陈学云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物流效率是评价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核心。文章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的投入产出特点和资源环境约束,运用超效率SBM和ML模型,对物流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环境效率总体呈现类"U"型趋势,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1.7%,技术进步是效率的突破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宇 黄成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的关键。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型NSBM模型,测度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两阶段效率,并探讨效率演变的时空特征和内在机理。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整体效率和阶段效率均呈下上中游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下游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处于要素配置优化推动转型升级的调整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高高"特征;中上游地区处于粗放式集聚加剧要素错配的阵痛期,呈集聚水平、创新效率"低低"特征。技术研发效率不高是导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投入导向和关联错配导致的中游塌陷与局部效率洼地,会加剧区域效率分化,最终演变为全局低效率。为改变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局部高效、全局低效的不利境地,实现创新效率提升,需强化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科技服务体系,树立质量效益型研发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志红
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验证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实证检验显示,数字经济产业政策正向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旧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错配缓解是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影响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机制。异质性检验证实,时期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长期效应、滞后效应,即政策实施后2~6年显著为正,在出台后第3年大幅度上升后保持平稳推进状态;企业层面,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对非国有高技术制造企业、大型高技术制造企业、实施组织政治战略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显著;区位层面,对市场化水平较低、西部地区、高亲近及高清白政商关系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研究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嵌入高技术制造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与提升高技术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玥 李成标
文章应用时空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7—2016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好,但技术效率欠缺,出现行业投入的滥用和浪费,长江经济带空间区域内物流业相互影响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全要素生产率 时空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赵晓梦
将碳排放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之中,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3年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来看,在此期间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而全要素碳生产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2)从空间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下游>中游>上游,全要素碳生产率下游区域高于中上游区域,而中游区域和上游区域则处于"追赶-超越-被反超"的状态;(3)上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中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1%的原因为技术进步恶化的幅度已经完全抵消了技术效率提升带来的变化,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智 鲁志国
我国是装备制造大国,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必然途径。本文利用全局参比的DEA-Malmquist模型和耦合评价模型,采用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水平,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大于东部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总体上呈现"金字塔"型分布特点,区域上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制度变革和技术变革双重机制,对装备制造业的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产生正向影响,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融合之初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随着装备制造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熟练以及两大产业间制度、管理水平上的深度融合,当期的技术进步效逐渐消退,纯技术效率增长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季鹏 袁莉琳
以北京乡镇街道为最小空间单元,分析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演变特征,并采用增长核算法估算了170个乡镇街道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北京高技术制造业出现郊区化现象,且呈多中心结构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的近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布呈圈层结构,但增长率最高的中间圈层与高技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地不匹配;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演变趋势与全要素生产率分布比较一致,高技术制造业空间结构仍没有达到均衡,有进一步向外围迁移的动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熠 叶言 缪甜甜 刘龙青
[目的]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长江经济带38市2006年—2019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探究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其次运用fsQCA分析方法,探究5个前因条件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结果](1)显示自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持续性,技术进步呈现退化趋势,但效率改善明显,技术进步与效率内部出现波动性特征,且增长驱动模式具有地域性特性。(2)长江经济带具有2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H1:财政支持—信息对称—结构合理驱动型,H2:财政支持—交通便捷驱动型,同时明确三条非提升路径,[结论]提出增强财政支农力度,重视农业劳动力外流现象,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但增长呈现出长期收敛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畅
文章基于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绝对趋同、俱乐部趋同、条件趋同三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进行β趋同检验,分析其空间差异和变动趋势。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技术效率是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长江经济带服务业TFP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但增长呈现出长期收敛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