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9)
2023(13686)
2022(11518)
2021(10480)
2020(9019)
2019(20540)
2018(19591)
2017(36862)
2016(20166)
2015(22581)
2014(22386)
2013(22432)
2012(21135)
2011(19004)
2010(19301)
2009(18023)
2008(17950)
2007(16185)
2006(14199)
2005(12550)
作者
(62413)
(52516)
(52403)
(49748)
(33316)
(25320)
(23715)
(20623)
(19610)
(18651)
(17971)
(17349)
(16811)
(16595)
(16530)
(16101)
(16061)
(15590)
(15131)
(15078)
(13341)
(13014)
(12777)
(12067)
(11947)
(11636)
(11471)
(11468)
(10628)
(10444)
学科
(102940)
经济(102857)
管理(62412)
(58259)
(47216)
企业(47216)
方法(40297)
数学(36047)
数学方法(35793)
(33365)
地方(24589)
中国(23965)
(23876)
(21148)
业经(19143)
(17562)
(17248)
财务(17230)
财务管理(17173)
企业财务(16335)
农业(16230)
(16081)
贸易(16078)
(15537)
地方经济(14439)
技术(14382)
环境(14041)
财政(13859)
(13133)
银行(13071)
机构
大学(298086)
学院(297814)
(131568)
经济(129143)
管理(111244)
研究(106207)
理学(96459)
理学院(95333)
管理学(93835)
管理学院(93284)
中国(78692)
科学(67746)
(64088)
(62046)
(58858)
(56276)
研究所(51296)
(49408)
业大(48942)
财经(47891)
中心(47672)
农业(46737)
(43238)
经济学(41268)
北京(37844)
(37280)
经济学院(37251)
(36138)
师范(35624)
(35452)
基金
项目(199398)
科学(155396)
基金(144658)
研究(138305)
(128729)
国家(127675)
科学基金(107712)
社会(89518)
社会科(84970)
社会科学(84940)
(79656)
基金项目(77284)
自然(70637)
自然科(68991)
自然科学(68960)
自然科学基金(67740)
(66139)
教育(62078)
资助(58552)
编号(53234)
重点(45640)
(43916)
(43636)
成果(42392)
(42096)
创新(39558)
科研(39045)
计划(38414)
国家社会(37471)
课题(37167)
期刊
(146848)
经济(146848)
研究(87117)
中国(58111)
(54782)
学报(54114)
(51305)
科学(46846)
管理(39348)
大学(39286)
学学(37798)
农业(34175)
经济研究(25479)
(25104)
金融(25104)
财经(24786)
技术(23704)
业经(21871)
教育(21488)
(21327)
问题(19068)
(18607)
技术经济(16852)
科技(15373)
(15353)
(15287)
统计(14678)
商业(14165)
(13781)
财会(13414)
共检索到445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合帆  郑军  余家凤  马艾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7—2017年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进一步对影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地区差异显著;(2)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并不稳定;(3)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规模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作用,但这些外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自强  韦鸿  马艾  王凯  
运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的财政环保支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整体较低,其主要是规模效率较低造成;对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技术水平退步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整体来看,地方财政分权、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不利于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玺渊  
本文分别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市场效率等内容做了分析,阐述了这些指标和因素对其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特点。通过具体分析之后发现,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货运周转量都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广斌  吴家庆  孙雪英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2)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等指标对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卜亚  
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DEA无效状态,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中部与西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差距较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开放水平的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改革监管体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途径来改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彬  唐德善  
以黄河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和信息双重联系,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带城市关联网络,从网络整体、凝聚子群及个体特征3个维度考察网络结构,使用QAP回归分析探究城市关联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长江经济带为横向参考,评估黄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经济带关联网络连通性良好,城市关联密切且稳定,具备构建经济带的可行性;城市关联强度分布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西疏东密"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西安、郑州、济南等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中心性、接近性和中介性方面均表现出"极化"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劳动力数量、城市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对城市在网络中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静芬  李丁  刘笑杰  肖人荣  戚禹林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新常态下研究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情况,对保障长江流域粮食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变异系数、Theil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重心模型等方法探究1999—2018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粮食生产水平总体差异呈扩大态势,地带内差异是造成区域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其平均贡献度达98.09%。2)长江经济带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集聚特征,并随时间推移呈"增强―减弱―增强"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显示高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在江淮平原附近,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川、滇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浙江省内的大部分城市。3)粮食产量重心在111.77°E~112.68°E,29.81°N~30.15°N之间变动,重心轨迹在东北、西南方向交替变化。4)化肥施用量、人口总量对粮食生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粮食生产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基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社会经济两方面作用强度的空间差异,通过优化施肥结构,提升测土配方技术入户率,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进粮食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等措施,提高长江经济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爽  周天凯  樊琳梓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SBM模型对各城市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了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较好,呈现"V"型变化趋势;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绿色水平依次降低,其中武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三大增长极;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一方,对外开放、科技投入、经济集聚和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则阻碍了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洋鸽   詹长根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绿色发展之路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研究区130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 I指数,测算研究区2010年、2015年、2019年三个时间点的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时间分布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的趋势为“N”型波动增长;二是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下游>中游>上游,省市内部呈现东部发展趋势强于西部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呈现圈层结构;三是从空间差异性分析来看,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均呈现减小趋势,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总体差异呈“Λ”型波动;四是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莫兰点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三象限(高—高聚集、低—低聚集),区域间的聚集效应逐渐增强且聚集效应向外扩散;五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教育投入和对外开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关注绿色发展全局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政府规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波   何寿奎   马维文  
采用全局建模的逐步回归模型和局部建模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非均衡视角探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类PPP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相对位次的竞争和共同承担责备效应下的决策模仿导致PPP投资的空间聚集;长江经济带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追求向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形成了生态环境质量对PPP投资的显著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与生态环保类PPP投资呈正相关,但在长江上游两者关系变弱,甚至转变为负相关关系时,社会资本PPP投资存在地域标准的可能;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PPP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平智毅  吴学兵  吴雪莲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采用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碳排放效率,然后分析了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效率的核密度估计分布曲线,最后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碳排放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碳排放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的提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产生负影响或在统计学上不显著。因此,对于提高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环境规制强度、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分配科研经费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任红莉  刘晶晶  
运用ArcGIS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最邻近值等分析方法和兴趣点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并从地形地貌、交通、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游憩资源呈现聚集型分布;(2)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存在差异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流域内四川省、江苏省游憩资源数量占优,湖北、湖南两省游憩资源密度较高,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比较分散;(3)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方向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4)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强  郑庆昌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创新协同度。结果表明,2006—2015年生态环境有序度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历程,而科技创新则保持持续上升趋势; 2007—2015年长江经济带生态创新协同度呈波动上升态势,2015年已达良好协同水平,2009年后生态环境有序度开始低于科技创新有序度,是制约生态创新协同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子系统。采用加权灰色关联模型计算显示,湿地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高技术产业投资额、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创新协同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寰   王若楠   肖义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基于城市群视域,采用熵权法、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Tobit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视角探讨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85个城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生态效率水平呈降-升-降-升的“W”型变动趋势。科技创新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波动上升趋势,且三大城市群空间差异性明显,呈现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多数城市表现为低低集聚,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呈显著的“东高西低”型空间集聚特征,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特征不显著;(3)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集聚、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整体耦合协调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大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视区域发展异质性、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以及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交流等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志宇  严文宏  
长江经济带财政收支量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显著。文章以省级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为输入变量,将基础设施水平、教科文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多项指标作为输出变量,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长江经济带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的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反应了影响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直接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长江经济带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