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39)
2023(19165)
2022(16706)
2021(15655)
2020(13329)
2019(30254)
2018(30075)
2017(58357)
2016(31901)
2015(35969)
2014(36028)
2013(35438)
2012(33109)
2011(30060)
2010(30469)
2009(28491)
2008(27846)
2007(24959)
2006(21959)
2005(19647)
作者
(93139)
(77603)
(77162)
(73765)
(49622)
(37157)
(35325)
(30319)
(29460)
(28023)
(26368)
(26289)
(24873)
(24635)
(24294)
(24089)
(23236)
(23011)
(22501)
(22312)
(19288)
(19269)
(18912)
(17832)
(17496)
(17300)
(17252)
(17202)
(15741)
(15390)
学科
(140883)
经济(140748)
管理(91502)
(83259)
(67976)
企业(67976)
方法(57987)
数学(50405)
数学方法(49803)
(36654)
中国(34691)
(33744)
地方(32264)
(31491)
业经(29050)
农业(24374)
(24216)
(24098)
贸易(24086)
(23255)
环境(22170)
理论(20908)
(20864)
(19772)
(19730)
银行(19715)
财务(19644)
财务管理(19591)
(19355)
金融(19352)
机构
学院(457270)
大学(456399)
(187998)
经济(183850)
管理(176691)
研究(158901)
理学(151994)
理学院(150238)
管理学(147620)
管理学院(146791)
中国(118113)
科学(99133)
(97221)
(86295)
(81773)
(75948)
研究所(74334)
(71759)
中心(71594)
财经(68087)
业大(67707)
(61590)
(61508)
北京(61317)
师范(60953)
农业(59489)
(57618)
经济学(56449)
(55670)
经济学院(50568)
基金
项目(304578)
科学(238213)
研究(222554)
基金(219122)
(190765)
国家(189181)
科学基金(161225)
社会(138953)
社会科(131478)
社会科学(131441)
(119613)
基金项目(115976)
自然(104726)
自然科(102132)
自然科学(102103)
教育(102057)
(100433)
自然科学基金(100222)
编号(91888)
资助(90744)
成果(75257)
重点(68685)
(66945)
(66083)
课题(63653)
(62066)
科研(58106)
创新(58011)
教育部(56858)
大学(56289)
期刊
(215202)
经济(215202)
研究(136365)
中国(86647)
学报(72009)
(68642)
科学(66224)
(66066)
管理(63993)
大学(53462)
学学(50473)
教育(49049)
农业(46774)
(41046)
金融(41046)
技术(39320)
业经(34602)
经济研究(34528)
财经(33194)
(28433)
问题(27491)
(24172)
技术经济(23179)
图书(22899)
理论(21402)
(21266)
资源(21251)
(21019)
科技(20856)
统计(20781)
共检索到682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光明  时岩钧  杨航  石良娟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三峡流域上下游政府保护(补偿)行为演化博弈过程进行研究,构建未引入中央政府参与机制和引入中央政府参与机制的"三峡流域上下游政府行为"演化博弈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Vensim软件进一步验证,借以探究三峡流域上下游政府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政策行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可以有效抑制上下游政府政策行为波动;三峡流域上下游政府在合作时初始意愿值对生态补偿建设的发展有显著影响;签订有约束条款的治理协议可以提高三峡流域生态补偿治理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科  韩毅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部分,是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上游,既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其如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既关系到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实施和重庆市、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也关系到库区能否就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但由于库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较低、要素聚集能力不足、移民安稳致富压力较大,而且特殊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其产业发展面临高于一般地区的生态环保要求,对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较大障碍。因此,应通过加强库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库区重要节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监测数据,2007年以来,长江流域每年的废污水排放量均超过300亿吨,2012年达到347.4亿吨,呈持续增长态势。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探索从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产业支撑、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等角度出发,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跨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理顺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而实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磊  胡石其  
针对环境保护"费改税"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中政府与企业的策略选择问题,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政府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策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成本、企业合法排污所增加的成本、企业合法排污所增加的收益和企业违法排污遭受的处罚等因素对政府与企业的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实行最严格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红光  陈敏  唐志鹏  
建立基于水污染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是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核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15年的灰水足迹,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省际水资源生态补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际水资源生态横向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7~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总灰水足迹基本维持不变,且农业灰水足迹始终占最大比重;(2)从灰水足迹负荷指数看,下游省份负荷较高,上中游负荷相对较低;(3)从生态补偿横向支付情况看,上海、江苏、安徽、湖北一直为水资源生态补偿支付地区,而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一直为水资源生态受偿区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润哲  李长健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还是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补偿相关数据,在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综合绩效、水足迹、灰水足迹的基础上,使用双目标决策的序列DEA-SBM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探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变动呈“W”型波动特征,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城乡消费公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绿色化协同水平指标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投入的提升与城乡分配公平的提升均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因此,从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康契瀛  
基于中国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区域和部门间生产端和消费端碳足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17年全国碳足迹总量为299×107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占全国的30%;11省市对其各自省市内部的依赖程度最高,大部分的消费都源自本地区内部,各地区生产、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占各自消费碳排放总量的85%~95%;上海、江苏、江西和重庆属于碳排放调出地区,其余7省属于碳排放调入省份;装备制造业、能源动力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碳足迹贡献占比最高的4个产业部门。最后对控制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总量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碳中和的要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世祥  康契瀛  
基于中国2017年31个省份42个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法对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区域和部门间生产端和消费端碳足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17年全国碳足迹总量为299×107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占全国的30%;11省市对其各自省市内部的依赖程度最高,大部分的消费都源自本地区内部,各地区生产、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占各自消费碳排放总量的85%~95%;上海、江苏、江西和重庆属于碳排放调出地区,其余7省属于碳排放调入省份;装备制造业、能源动力业、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是长江经济带区域碳足迹贡献占比最高的4个产业部门。最后对控制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碳足迹总量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碳中和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骏  石艳秋  卢玉钦  
深入探讨背景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对于区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的影响,利用四阶段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5—2019年的生态补偿效率,并采用托宾模型剔除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判断不同因素对不同年份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区间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相对高效的地区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西,上海处于领先水平;上中下游各地区之间在生态补偿的管理效果、资金投入上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通过提升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举措改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补偿的重视,加大公共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发军  
中原经济区是由豫、鲁、皖、冀、晋等5省30市3县(区)组成的经济区域,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区。把这样一个横跨多个行政区且各地自然条件迥异的庞大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必须加强政府间的合作。中原经济区实施农业区域合作有其天然地理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目前中原经济区政府间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加强政府间的农业合作需要从加强政府间农业合作机制研究,建立区域政府间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体制,加强中心城市和周边市、区、县政府间的合作,大力发展跨行政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几个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军  乔列成  石印  
本文测度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的生态效率,比较二者的空间格局、区域差距、无效率来源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均呈现"U"形变动趋势,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在加速赶超黄河流域;(2)在生态效率的空间格局上,长江经济带"东高西低、北高南低",而黄河流域"西高东低、南北均衡",且黄河流域生态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更为明显,多数时期的整体差距高于长江经济带;(3)在无效率的来源上,两大战略区域极具相似性,生态无效率主要来自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4)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在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禀赋特征,为两大战略区域生态效率提供了差异化提升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寿义  程栋  
区域合作机制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区域合作路径的分析,可以清晰发现我国区域合作机制失灵的逻辑障碍:地方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区域主体,在区域合作中存在"越位"和"缺位",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这一情况的改善有赖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结合长江经济带三大次区域合作现状,应从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四方面努力完善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金华  
“十四五”规划阐明了未来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大发展的总方针、总原则,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大发展的总基调。现时期,长江经济带集聚了各类丰富的经济资源,成为一个典型的城市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集聚区,拥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企业,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要推动产业转移,加快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若干产业集群;要梯度发展、错落布局,建成现代生态保护区群和农业发展示范区群;要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增强战略实施支撑力;要统筹沿海内陆开放,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成一体化市场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宁  王磊  张建清  
流域生态补偿是保护流域生态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利用博弈论中静态博弈和动态演化博弈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对流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决策行为及深层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域生态补偿中,仅依靠上、下游政府间的自主选择无法实现上游政府采取"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采取"补偿"策略这一社会所期盼的最优策略,必须引入中央政府进行干预,构建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上游政府、下游政府的行为,使得上游政府选择"保护"策略、下游政府选择"补偿"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冷清波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