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3)
- 2023(15226)
- 2022(13199)
- 2021(11986)
- 2020(9984)
- 2019(23117)
- 2018(22680)
- 2017(44154)
- 2016(23616)
- 2015(26254)
- 2014(25813)
- 2013(25903)
- 2012(23889)
- 2011(21629)
- 2010(21628)
- 2009(19861)
- 2008(18852)
- 2007(16404)
- 2006(14656)
- 2005(12975)
- 学科
- 济(116279)
- 经济(116184)
- 管理(65858)
- 业(61050)
- 企(49170)
- 企业(49170)
- 方法(47467)
- 数学(41944)
- 数学方法(41548)
- 农(26786)
- 地方(26727)
- 中国(25942)
- 学(24297)
- 财(23699)
- 业经(22533)
- 贸(21091)
- 贸易(21082)
- 易(20436)
- 农业(18447)
- 环境(18272)
- 制(15945)
- 地方经济(15677)
- 和(15664)
- 理论(15014)
- 技术(14878)
- 划(13996)
- 融(13684)
- 金融(13682)
- 务(13628)
- 财务(13566)
- 机构
- 大学(339993)
- 学院(338167)
- 济(146265)
- 经济(143454)
- 管理(133577)
- 研究(117438)
- 理学(116433)
- 理学院(115107)
- 管理学(113154)
- 管理学院(112568)
- 中国(84863)
- 科学(72756)
- 京(71949)
- 财(62849)
- 所(58831)
- 农(55431)
- 研究所(53976)
- 江(52570)
- 中心(51999)
- 业大(51828)
- 财经(51115)
- 经(46536)
- 经济学(45470)
- 北京(44411)
- 范(44039)
- 师范(43607)
- 农业(43397)
- 院(42749)
- 经济学院(40933)
- 州(39013)
- 基金
- 项目(235966)
- 科学(186424)
- 基金(172947)
- 研究(169536)
- 家(151377)
- 国家(150198)
- 科学基金(129303)
- 社会(109580)
- 社会科(104137)
- 社会科学(104105)
- 基金项目(92573)
- 省(92177)
- 自然(84267)
- 自然科(82283)
- 自然科学(82267)
- 自然科学基金(80796)
- 划(76581)
- 教育(76331)
- 资助(70934)
- 编号(67133)
- 成果(52955)
- 重点(52739)
- 部(51928)
- 发(51085)
- 创(48591)
- 课题(45864)
- 国家社会(45629)
- 创新(45451)
- 科研(44919)
- 教育部(44403)
- 期刊
- 济(160750)
- 经济(160750)
- 研究(101768)
- 中国(60210)
- 学报(54652)
- 科学(49997)
- 农(48967)
- 管理(48325)
- 财(46065)
- 大学(40893)
- 学学(38787)
- 农业(34147)
- 教育(31201)
- 技术(28680)
- 经济研究(26903)
- 融(26471)
- 金融(26471)
- 财经(25186)
- 业经(24357)
- 经(21601)
- 问题(21016)
- 技术经济(18259)
- 业(17338)
- 贸(16698)
- 图书(16483)
- 科技(16022)
- 资源(15904)
- 理论(15786)
- 统计(15355)
- 现代(15267)
共检索到493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佟金萍 陈洁 赵路路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考虑非合意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并运用Moran’s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用水效率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在研究期内,全局Moran’s I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间绿色全要素用水效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经济增长不仅受到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影响,还会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邓明亮
加快工业绿色发展进程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用SBM-DDF模型和Lu-enberger分析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考察技术创新贡献程度,综合运用泰尔指数、收敛分析、空间自相关方法检验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技术创新改进和技术规模效率是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但随着空间距离增加,空间溢出效应逐步减弱。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应综合运用差异化措施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加快共性技术研发、合作研发与推广,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华健 蒋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而提高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GTFEE)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2004—2020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ESDA)和Tobit回归分析探究其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下、上、中游依次呈递减态势,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空间集聚性,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且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会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以上发现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显 丁文斌
本文通过DEA-SBM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全要素能源效率值,运用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之间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下游效率最高,其次是中游地区,上游地区效率最低;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长江经济带整体能源效率起着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起着正向促进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孙久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得到了稳健的结论: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在考虑到空间关联因素后未能发现β收敛的证据,城市间经济增长差距有扩大态势;市场一体化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倒U"影响特征,且有助于发挥水平溢出效应,进而实现本地与异地经济增长的"携手并进";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垂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港口城市、边界城市、内陆城市的市场一体化增长溢出效应要弱于港口城市、非边界城市与沿海地区城市,而且基于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也证实了经济增长垂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通过对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样本结论进行比较,发现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各阶段的不同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李松 贾敬全
文章通过架构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区位理论模型,揭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路径,并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解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科技创新规模、结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科技创新规模提升1%,则会使本省经济水平提升0.0848%,近邻省份提高0.0473%。结构调整方面,在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1191%,近邻省份经济增长提升0.2289%。类似,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率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0696%,近邻省份提升0.1521%。质量方面,三项专利授权率变化对经济的溢出都不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玉冰 王晶
随着数字经济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要素流动视角出发,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9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和低碳政策试点城市中,数字化转型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加速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研究结论为科学评估数字化转型社会经济效应,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要素配置功能,畅通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叶连广
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背景,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2007年至2016年70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及广义熵值法,研究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关联、生产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要素禀赋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之间呈现出极强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特征;投入要素的增加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而地方政府干预市场能力的增强则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受地区限制较小,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城市间经济投入要素熵值和人均GDP分布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哲 魏修建
绿色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使用我国30个省份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SDM模型、交互项模型和偏微分方法,探究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均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具有促进本地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还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人工智能与环境规制在这一空间溢出效应中均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喜 李思遥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5—2015年我国30个样本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慢于GDP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高速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尤其明显,但各等级公路密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中部坍塌"现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各地区间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要素流动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和维护使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伟军 李闻钦 邓明亮
基于1999—2019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运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拓展的STIRPA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考察人力资本、绿色科技创新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在直接促进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优化的同时,通过绿色科技创新发挥间接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加快建成引领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建议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全面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活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王慧敏 王圣
基于全局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2)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用水效率不仅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还会受到非邻接地区的影响;除了地理因素之外,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相近也有利于地区间农业用水主体相互学习高效率的用水模式,从而引发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整体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的比例高,会使得农业用水效率显著降低;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都会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莫佳 李怀政
借助区位熵衡量物流产业集聚,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够显著,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就如何发展长江经济带区际贸易、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物流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