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8)
2023(14275)
2022(12446)
2021(11387)
2020(9537)
2019(21963)
2018(21804)
2017(42395)
2016(22665)
2015(25227)
2014(24939)
2013(24878)
2012(22917)
2011(20862)
2010(20792)
2009(19192)
2008(18237)
2007(15940)
2006(14188)
2005(12547)
作者
(66602)
(55602)
(55329)
(52748)
(35524)
(26660)
(24965)
(21775)
(21229)
(19794)
(19024)
(18890)
(17730)
(17656)
(17124)
(17035)
(16461)
(16315)
(15959)
(15933)
(13756)
(13728)
(13276)
(12764)
(12489)
(12405)
(12197)
(12068)
(11267)
(10758)
学科
(111061)
经济(110969)
管理(64659)
(59196)
(47824)
企业(47824)
方法(44624)
数学(38992)
数学方法(38629)
地方(25773)
(25685)
中国(24076)
(23873)
业经(21827)
(21740)
环境(19610)
农业(17914)
(16179)
贸易(16171)
(15562)
地方经济(15453)
(15423)
(15176)
理论(14878)
(14776)
技术(13846)
(13172)
财务(13112)
财务管理(13093)
(12932)
机构
大学(327364)
学院(326113)
(138847)
经济(136105)
管理(129000)
研究(113010)
理学(112454)
理学院(111171)
管理学(109328)
管理学院(108750)
中国(81316)
科学(70709)
(69312)
(59495)
(57030)
(53657)
研究所(52417)
(50972)
中心(50012)
业大(49898)
财经(48425)
(44008)
北京(42712)
(42654)
经济学(42527)
师范(42221)
农业(41998)
(40994)
经济学院(38186)
(37745)
基金
项目(227163)
科学(178885)
基金(165749)
研究(163733)
(145074)
国家(143924)
科学基金(123587)
社会(104856)
社会科(99501)
社会科学(99471)
(89060)
基金项目(88636)
自然(80664)
自然科(78695)
自然科学(78678)
自然科学基金(77259)
(73980)
教育(73687)
资助(68021)
编号(65380)
成果(51861)
重点(50891)
(49827)
(49258)
(46693)
课题(44729)
创新(43635)
国家社会(43424)
科研(43360)
教育部(42454)
期刊
(154186)
经济(154186)
研究(96839)
中国(58149)
学报(53179)
科学(48565)
(47485)
管理(46989)
(43840)
大学(39702)
学学(37706)
农业(33083)
教育(30854)
技术(27736)
经济研究(25529)
(24875)
金融(24875)
财经(23864)
业经(23487)
(20468)
问题(19680)
技术经济(17445)
(16439)
图书(16372)
资源(15934)
科技(15553)
理论(15399)
现代(14732)
商业(14290)
(14217)
共检索到473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寰  杨梅  王珏  
我国经济发展正逐步从追求数量、粗放式扩张模式向追求质量和环境效益的模式转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其实质是实现二者绝对脱钩.本文运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6年~2017年面板数据,通过Tapio脱钩弹性指数首先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脱钩效应,对其进行时空分异研究;其次运用Stata 15.1采用GMM估计方法研究经济集聚、人口集聚、环境规制等驱动因素对脱钩的影响大小和方向,并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影响脱钩状态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1)从时间分异来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从2006年~2017年整体呈现为绝对脱钩-扩张负脱钩-绝对脱钩的周期性特征.多数省市在2017年脱钩程度都最高.2)从空间分异来看,脱钩指数平均值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的省市包括湖南、四川、浙江和重庆,所有省市最近两年的平均水平都处于绝对脱钩状态,预示良好的绝对脱钩发展趋势.3)从脱钩的驱动因素来看,经济集聚与脱钩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口集聚与脱钩为"U"型曲线关系;环境规制能够显著促进脱钩发展,适当的环境规制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技术创新进而助推其脱钩,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对脱钩的影响力度远大于技术创新;此外,"倒U"型曲线关系显著存在于脱钩指数和人均GDP之间.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适当提高经济集聚水平,保持适当的人口集聚度,制定适当环境规制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怀敏  左薇  徐士元  
为推进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业的绿色转型,实现交通运输业发展与碳减排的协调共进,将Tapio脱钩模型和LMDI因素分解法相结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2004~2018年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与交通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情况以及脱钩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交通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量均呈上升趋势,石油类能源消费碳排放占交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高达95.51%;(2)长江经济带交通碳排放脱钩以“弱脱钩”为主,部分年份出现“连接增长”和“扩张负脱钩”,脱钩状态稳定性不高,长江经济带交通业经济发展整体上仍未摆脱对交通能源碳排放的依赖;(3)交通行业规模、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长江经济带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起抑制作用,交通能源强度与能源结构对交通碳排放脱钩起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增长效应是阻碍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交通能源碳排放脱钩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能源消耗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加强交通需求管理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蕾  陈雯  陈晓  薛俊菲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时有波动。工业三废中,废水排放脱钩状况较废气和废物有较大改善,但废气、固体废物减排形势严峻;空间上,上海脱钩状态最佳,江苏的脱钩状态较浙江有较大改善,且江浙内部分别形成了脱钩空间分异。分析环境污染形成机制,归纳出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三类要素,其中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排放,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排放具备一定抑制作用,但作用方向不甚明确,而工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影响明显,最后,技术效应全面推动了污染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博  李晓星  张耀宗  傅尧  宋晓聪  
在构建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Tapio和LMDI模型,研究了2010—2019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污染产生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除重庆、苏州、沈阳仍处于弱脱钩状态外,其余城市均已强脱钩;经济效应是污染的主导因素,随着时间的延续,人口效应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其中技术效应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按驱动因素将新一线城市划分为,重庆为经济+技术+人口效应驱动型;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沈阳为经济+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南京、长沙、青岛为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据此建议加快建立城市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博  李晓星  张耀宗  傅尧  宋晓聪  
在构建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Tapio和LMDI模型,研究了2010—2019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污染产生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除重庆、苏州、沈阳仍处于弱脱钩状态外,其余城市均已强脱钩;经济效应是污染的主导因素,随着时间的延续,人口效应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其中技术效应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按驱动因素将新一线城市划分为,重庆为经济+技术+人口效应驱动型;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沈阳为经济+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南京、长沙、青岛为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据此建议加快建立城市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博  李晓星  张耀宗  傅尧  宋晓聪  
在构建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Tapio和LMDI模型,研究了2010—2019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污染产生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除重庆、苏州、沈阳仍处于弱脱钩状态外,其余城市均已强脱钩;经济效应是污染的主导因素,随着时间的延续,人口效应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其中技术效应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按驱动因素将新一线城市划分为,重庆为经济+技术+人口效应驱动型;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沈阳为经济+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南京、长沙、青岛为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据此建议加快建立城市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庞博  李晓星  张耀宗  傅尧  宋晓聪  
在构建城市环境污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Tapio和LMDI模型,研究了2010—2019年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污染产生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除重庆、苏州、沈阳仍处于弱脱钩状态外,其余城市均已强脱钩;经济效应是污染的主导因素,随着时间的延续,人口效应促进作用不断提高,技术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其中技术效应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按驱动因素将新一线城市划分为,重庆为经济+技术+人口效应驱动型;成都、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沈阳为经济+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南京、长沙、青岛为技术+产业结构效应驱动型。据此建议加快建立城市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转型、提高技术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凌霄  周敏  
基于2000~2013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总量数据,测算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变化水平,通过构建脱钩模型来研究二者的脱钩状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的乘法形式,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对碳排放量作用的效应大小。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除了2002~2004年为扩张负脱钩以及2004~2005年和2010~2011年为扩张连结以外,其他年度都为弱脱钩状态;从总体上看,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均为正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能源结构效应则为负,且经济规模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菲菲  胡政  赵旭  何伟军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持续稳定脱钩,率先完成“双碳”目标的战略使命,基于脱钩理论并以脱钩路径为切入点,提出“脱钩陷阱”与“真伪脱钩”的概念与识别方法,将Tapio脱钩模型与Logit模型相结合,分析并检验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真伪脱钩”状态,进一步探究破除“脱钩陷阱”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主要呈现强脱钩与弱脱钩状态,扩张连接和增长负脱钩零星分布,整体脱钩状态较好,但脱钩状态存在空间异质性与时序波动性特征,黄石、湘潭等城市均出现复钩现象,陷入“脱钩陷阱”,呈现“伪脱钩”状态;(2)“真伪脱钩”城市存在显著地域性,“真脱钩”城市主要位于下游地区,且多为省会城市,陷入“脱钩陷阱”城市主要分布于中上游地区;(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集聚规模、加大外商直接投资等是城市实现内源性脱钩,避免落入“脱钩陷阱”的重要举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章恒全  陈卓然  张陈俊  
借助LMDI分解技术和Tapio脱钩模型,研究2000—2017年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和脱钩努力程度。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水环境压力呈现出从弱脱钩到强脱钩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的脱钩系数、脱钩状态存在时空差异;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脱钩努力程度不同,其中,重庆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大,江西做出的脱钩努力最小;从各脱钩努力指标来看,节水技术的脱钩努力程度显著提高,排污系数的脱钩努力指标先上升后下降且一直处于低效状态,产业结构的脱钩努力状态由无效转为低效,人口规模一直未作出脱钩努力。因此,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应做到节水增流与控源减污双管齐下,产业优化与人口控制协调配合,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嵘  常烜钰  
选取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的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脱钩理论对西部地区1995—2010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碳排放模型深入研究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所研究年份间除1998—1999年为强脱钩,2003—2006年为扩张性负脱钩之外,其余时期均呈现为弱脱钩状态;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对碳排放的减少有很大潜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抑制碳排放减少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的优化是控制碳排放增加的潜在因素;弱脱钩状态下,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影响碳排放的幅度较小,在强脱钩状态下则更小,而在扩张性负脱钩时三者所占比例同步提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木易  岳文泽  何翔  
基于GIS平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和脱钩模型,以地级行政单元为对象,分析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经济增长的时空差异及脱钩关系。研究表明:1)近15a来,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热点分析显示,建设用地增长热点区呈扩散效应,冷点区逐渐缩小。而经济增长的冷、热点区演变格局与建设用地并不同步;2)2000-2013年,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经历了“增长负脱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云岭  吴传清  周西一敏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雪  
文章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门槛变量影响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作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对雾霾污染倒"U"型假说初步呈现,经济增长在门槛变量跨越门槛值后对环境负效应有所放缓,而在不同人口聚集和对外开放程度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程度出现明显的加剧。从各个省市门槛跨越情况上,跨越门槛值先后不尽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