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6)
2023(14349)
2022(12722)
2021(11762)
2020(10161)
2019(23748)
2018(23770)
2017(46455)
2016(25236)
2015(28779)
2014(29074)
2013(29136)
2012(27145)
2011(24776)
2010(24881)
2009(23087)
2008(22545)
2007(20110)
2006(17557)
2005(15558)
作者
(75268)
(62875)
(62678)
(59755)
(40137)
(30187)
(28556)
(24795)
(23826)
(22511)
(21450)
(21253)
(20016)
(19929)
(19533)
(19415)
(19114)
(18640)
(18114)
(18065)
(15731)
(15600)
(15206)
(14414)
(14196)
(14010)
(13899)
(13882)
(12821)
(12381)
学科
(121950)
经济(121838)
管理(70351)
(66095)
(54078)
企业(54078)
方法(52095)
数学(45709)
数学方法(45277)
(28378)
地方(27250)
中国(26953)
(26307)
(25318)
业经(23467)
(19204)
贸易(19197)
农业(19067)
(18502)
(18197)
(17774)
环境(16903)
理论(16761)
地方经济(15790)
(15655)
财务(15584)
财务管理(15547)
(14964)
金融(14960)
(14878)
机构
大学(371700)
学院(369522)
(154479)
经济(151181)
管理(145577)
研究(126344)
理学(125995)
理学院(124565)
管理学(122470)
管理学院(121812)
中国(92413)
科学(79595)
(79118)
(67092)
(65110)
(61611)
研究所(59564)
(57566)
中心(56679)
业大(56401)
财经(54261)
北京(49663)
(49014)
(48634)
农业(48524)
师范(48184)
经济学(46704)
(45220)
(43868)
经济学院(41954)
基金
项目(248894)
科学(193927)
研究(180596)
基金(179160)
(155808)
国家(154535)
科学基金(131614)
社会(112404)
社会科(106428)
社会科学(106395)
(97851)
基金项目(96076)
自然(86021)
自然科(83897)
自然科学(83873)
自然科学基金(82344)
教育(82025)
(81684)
资助(74457)
编号(74387)
成果(60269)
重点(55527)
(54877)
(53711)
(50682)
课题(50637)
科研(47705)
创新(47363)
教育部(46569)
大学(46257)
期刊
(173091)
经济(173091)
研究(108590)
中国(65368)
学报(59690)
(55005)
科学(53966)
管理(51460)
(50688)
大学(43934)
学学(41160)
农业(37788)
教育(35813)
技术(32260)
(29711)
金融(29711)
经济研究(27813)
业经(27011)
财经(26594)
(22680)
问题(22531)
图书(20964)
技术经济(20069)
(19249)
理论(18395)
商业(17132)
科技(16914)
资源(16891)
现代(16740)
实践(16674)
共检索到539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辉  段学军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近年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逐步上升为新一轮的国家战略。而自长江经济带初步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我国学者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通过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了解分析文献来源规律,梳理总结文献研究内容,有利于相关学术研究的推进。在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文献来源进行分析,接着对长江经济带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辨析,再从发展战略、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协调与合作、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关系与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的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探讨,最后从加强交流合作、宏观微观结合、经典理论应用、关注交通研究、流域联动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飞  邹妍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的研究进展与规律,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5年长江经济带研究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用分析工具CiteSpace绘制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讨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前2个阶段发展缓慢,现阶段特别是近2年发展迅速,文献共被引聚类分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时空格局、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关系、区域合作与协调五大主题,今后长江经济带将面临新时期新发展,“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生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飞  邹妍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的研究进展与规律,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5年长江经济带研究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用分析工具Cite Space绘制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讨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前2个阶段发展缓慢,现阶段特别是近2年发展迅速,文献共被引聚类分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时空格局、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关系、区域合作与协调五大主题,今后长江经济带将面临新时期新发展,"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小飞  邹妍  
为了解长江经济带的研究进展与规律,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CSSCI数据库中1998-2015年长江经济带研究文献发文量、期刊、作者和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用分析工具Cite Space绘制知识基础和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讨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前2个阶段发展缓慢,现阶段特别是近2年发展迅速,文献共被引聚类分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时空格局、地区与长江经济带关系、区域合作与协调五大主题,今后长江经济带将面临新时期新发展,"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彬  唐德善  
以黄河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和信息双重联系,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带城市关联网络,从网络整体、凝聚子群及个体特征3个维度考察网络结构,使用QAP回归分析探究城市关联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长江经济带为横向参考,评估黄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经济带关联网络连通性良好,城市关联密切且稳定,具备构建经济带的可行性;城市关联强度分布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西疏东密"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西安、郑州、济南等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中心性、接近性和中介性方面均表现出"极化"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劳动力数量、城市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对城市在网络中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静  邓宏兵  张红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琳  徐廷廷  徐长乐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与沿海经济带共同构成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建设的"T"字形宏观格局,是全国经济联系的中心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率先实施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上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得到了超常规发展,带动了全国经济的繁荣,而作为我国另一条发展主轴线的长江沿岸地区,区域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提出则相对较晚。通过对长江经济带的时空分析,选择1992~2010年作为时间序列,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空间序列,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在概括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的变化过程,以期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陈琳  傅钰  
基于Mann-Kendall方法对1990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进行突变点分析,结合数理统计及空间分析方法,在Arc GIS、Geo Da等软件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对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多视角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空间总体呈东北—西南格局,重心迁移以东西方向为主、南北方向变化较小,在主半轴方向上阶段性特征明显,辅半轴则呈持续收缩趋势;县域经济格局具有两极分化、圈层扩散、地域差异等特征;1990—2003年区域县域经济呈集聚分布态势,2003—2013年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减弱,热点区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冷点区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地带;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满足位序—规模法则,其发展状况呈分散均衡型,其演变格局表明各类型县域比例差异较小,东部经济地带以先升后降型为主,中部经济地带以下降型县域为主导,西部经济地带主要为持续上升型;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产业布局与全球化水平、城市等级体系状况、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静  邓宏兵  张红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长江经济带是与沿海经济带并列的国家一级发展轴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内部区域经济差距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谐发展是摆在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和历年统计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内部三大地区及41个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然后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找到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长江经济带内部各省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的趋势。长江经济带内部差异显著,且有拉大趋势;发展前景良好,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徐长乐  易高峰  黄晓虎  
首先基于对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梳理,将流域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随后选取1992—2017年间CNKI数据源中的710篇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借助VOSviewer与Cite Space两种文献计量软件,分析长江经济带研究的热点及前沿动态,厘清演进脉络并绘制相应知识图谱。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的研究主体呈"发文不均衡、合作不紧密"的特点;研究主题可聚类为流域经济、区域发展、要素资源、产业开发、空间格局及战略构想六大类别;研究热点呈两端密集,中间稀疏的"哑铃状"分布;研究前沿从早期浦东开发为契机的地区经济引领流域发展,到中期流域东中西部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转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全方位绿色发展。最后依据研究结论,从研究主体、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四方面,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德全  真虹  
本文从经济内在发展规律、国家战略格局及经济发展基础等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战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阐释了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内在动因。在此基础上,根据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从航运生产要素、航运需求要素及航运政府服务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战略对长江航运发展的带动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桢业  金银花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以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四大城市群经济带的外向型产业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均有很大增强,表现在城市间的交通仓储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研综合服务业等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日趋活跃。从中心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群连绵带发展的阶段与发育程度来看,长江流域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经济带已经发展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功能联系的较高级阶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叶  黄菲  钱康  
为厘清长江经济带省域间物流发展水平,应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域物流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显著集聚,但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最后为构建协同发展的空间关联格局,给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欣  赵鑫  宋马林  
构建衡量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的超效率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及上中下游2003—2013年生态效率进行评价,并测算了生态效率差异性及收敛性。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态效率总体平均水平较高,下游生态效率高于平均水平,中游和上游低于平均水平;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性显著,省际间差异均明显高于上中下游间差异,但差异性趋势减缓;长江经济带层面生态效率σ收敛大体上呈现出"总体收敛,局部发散"的特点,上中下游区域呈现出生态效率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这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