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3)
- 2023(15462)
- 2022(13205)
- 2021(12280)
- 2020(10014)
- 2019(23202)
- 2018(22899)
- 2017(43541)
- 2016(23551)
- 2015(26429)
- 2014(26110)
- 2013(25691)
- 2012(23720)
- 2011(21457)
- 2010(21537)
- 2009(19704)
- 2008(18690)
- 2007(16255)
- 2006(14448)
- 2005(12658)
- 学科
- 济(110450)
- 经济(110358)
- 管理(67893)
- 业(58585)
- 企(47940)
- 企业(47940)
- 方法(41243)
- 数学(35441)
- 数学方法(35073)
- 地方(28299)
- 农(26580)
- 中国(25753)
- 学(24016)
- 业经(22933)
- 财(21452)
- 环境(21375)
- 农业(18295)
- 和(16543)
- 地方经济(16167)
- 理论(15839)
- 制(15794)
- 贸(15714)
- 贸易(15702)
- 划(15563)
- 易(15064)
- 技术(13753)
- 务(13215)
- 财务(13149)
- 财务管理(13128)
- 发(13050)
- 机构
- 学院(330570)
- 大学(330188)
- 济(135123)
- 经济(132211)
- 管理(129418)
- 研究(114026)
- 理学(111930)
- 理学院(110601)
- 管理学(108781)
- 管理学院(108192)
- 中国(83247)
- 京(72852)
- 科学(71215)
- 财(58579)
- 所(56807)
- 研究所(51976)
- 江(51495)
- 中心(51079)
- 农(50342)
- 业大(48702)
- 财经(47133)
- 北京(46114)
- 范(45614)
- 师范(45238)
- 经(42627)
- 院(42282)
- 经济学(40244)
- 州(39536)
- 农业(39030)
- 师范大学(36710)
- 基金
- 项目(228874)
- 科学(179332)
- 研究(169701)
- 基金(163718)
- 家(141977)
- 国家(140782)
- 科学基金(120817)
- 社会(106682)
- 社会科(100932)
- 社会科学(100902)
- 省(90103)
- 基金项目(87711)
- 自然(77416)
- 教育(76626)
- 自然科(75400)
- 自然科学(75385)
- 划(75206)
- 自然科学基金(73974)
- 编号(70168)
- 资助(66252)
- 成果(56211)
- 重点(51273)
- 发(50463)
- 部(49319)
- 课题(48300)
- 创(46836)
- 创新(43623)
- 国家社会(43262)
- 科研(42975)
- 项目编号(42540)
- 期刊
- 济(156305)
- 经济(156305)
- 研究(99154)
- 中国(62729)
- 学报(50860)
- 管理(47200)
- 科学(47081)
- 农(45416)
- 财(43576)
- 大学(38425)
- 教育(37605)
- 学学(35945)
- 农业(31785)
- 技术(29539)
- 融(25221)
- 金融(25221)
- 业经(24892)
- 经济研究(24802)
- 财经(22694)
- 问题(20086)
- 经(19412)
- 图书(18545)
- 资源(17446)
- 技术经济(16759)
- 业(15815)
- 科技(15664)
- 理论(15614)
- 现代(15453)
- 版(14369)
- 实践(14136)
共检索到488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忠华 孙瑞玲 秦海旭 姚利鹏 程檀青
基于优化环境政策制定及实施目的,建立“多视角绩效分析—多情景方案比选—多主体参与治理”的逻辑分析框架,以长江三角洲特大城市南京为例,多视角评估了2003~2018年南京市环境治理绩效,设计了3种发展情景并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生态环境高质量制约条件及实现路径,基于利益相关方理论提出多主体参与治理的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京津冀地区城市但与珠三角城市差距明显,PM_(2.5)和PM_(10)波动改善但尚未达到国家标准,O_3空气污染日益凸显,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且已无劣Ⅴ类断面;研究时段内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与废水和固体废物基本实现脱钩但与废气尚未脱钩;重点行业环境绩效改善方面电力企业表现较好而钢铁、化工企业表现较差。在给定2025年高质量环境目标下,采取协调发展策略推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开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推动党委政府企业公众多主体协作,有助于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高质量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忠
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要求。本文研究提出了三条路径,第一是保护绿水青山、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合理配置生态补偿资金、提高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能力,统筹各类补偿资金和政策、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综合性补偿办法,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相挂钩;第二是盘活绿水青山、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包括确权绿水青山、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资源变资产,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积极探索生态资源变资本的交易机制;第三是依托绿水青山,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经济转化,包括推动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农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工业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培园 成长春 严翔
通过对科技人才流动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两者互动关系。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二阶滞后PVAR模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人才流动存在非对称互动关系,即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显著促进科技人才流动,而无效的科技人才流动则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针对如何促进科技人才流动、实现科技资源有效配置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吴社丽
文章选取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都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江经济带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转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下游地区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上海和贵州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超前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余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文章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0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周边城市存在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财政分权度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负向中介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均为正,但下游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松
双循环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对其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下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导人口科学流动,强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统一监督管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德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我国11个省市,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文通过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消费结构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城镇化通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作用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负作用,金融发展程度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柯瑶 李志刚 杨舒惠 钟佳龙
使用长江经济带78个地级市2005—2020年面板数据,从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对外开放以及成果共享5个方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法对其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随后运用交互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异质型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效应,探讨了异质型环境规制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波动上升的态势,但上中下游高质量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2)异质型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存在非线性的直接影响,强制命令型和市场激励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强制命令型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市场激励型影响呈“U”型;公众参与型仅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对高质量发展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强制命令型与市场激励型,强制命令型与公众参与型存在交互效应,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3)异质型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洲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一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素;二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延伸,两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最后本文从加强流通业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变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志远 段学军 王磊 王雅竹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问题的战略举措和基本路径。重构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同步发展情况、耦合协调特征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别以共享性、资源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驱动力;两者的空间匹配度较高,下游“双同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类型居多,中上游分别以“区域发展滞后”和“双滞后”类型为主。(2)耦合协调度呈低水平上升态势,空间上下游和中上游分别为空间扩散、集中特征;等级演进表现出稳定性特征,较难实现跨越式转移,下中游城市等级转变活跃,上游城市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3)基于分析框架,从动力因素、相对和绝对发展水平将长江经济带城市划分为20种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建议未来以有效性、创新性、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强 韦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数据,测算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两者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度值不断提升,处于弱耦合协调等级城市数量不断减少,处于中级以上等级的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得分高于经济增长质量,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滞后于生态环境优化进程。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制度质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而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环境规制降低耦合协调度。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高外资准入门槛、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合作机制是提高耦合协调度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生态环境优化 耦合协调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玥 成春林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发挥金融生态的"资金洼地"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该流域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指数和资本配置效率,再应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法,先后探究金融生态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作用于金融主体显著影响资本配置效率,金融生态环境越好的地区,金融主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基础、制度和诚信水平正相关,而与政府行为负相关,政府干预越多,就越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最后,据此提出了改善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来军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全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本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抉择。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力,发挥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共抓大保护的协同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实践路径,以系统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思想引领前行,战略布局未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蒋坷 段东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理论,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性。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知识增长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省份之间以及省份内部自身的差异性,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