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8)
2023(10022)
2022(8271)
2021(7162)
2020(5984)
2019(13504)
2018(12730)
2017(24843)
2016(12451)
2015(13523)
2014(13035)
2013(13113)
2012(12298)
2011(11216)
2010(11706)
2009(11420)
2008(9842)
2007(8765)
2006(8161)
2005(7656)
作者
(35596)
(29840)
(29779)
(28465)
(18980)
(14285)
(13459)
(11560)
(11343)
(10644)
(10534)
(10061)
(9587)
(9530)
(9493)
(9424)
(8880)
(8683)
(8666)
(7979)
(7607)
(7119)
(7104)
(6986)
(6944)
(6735)
(6434)
(6149)
(6084)
(5737)
学科
(79942)
经济(79896)
管理(35044)
(32441)
方法(26242)
(25672)
金融(25672)
(24894)
企业(24894)
数学(24019)
数学方法(23909)
地方(23265)
(22654)
银行(22641)
中国(22589)
(22025)
(15826)
(15761)
业经(14672)
环境(14527)
地方经济(13928)
(13705)
(13438)
农业(11777)
中国金融(11132)
(10135)
贸易(10123)
(10021)
(9730)
(9540)
机构
学院(181820)
大学(178834)
(94310)
经济(92823)
研究(66487)
管理(66082)
理学(56559)
中国(56119)
理学院(55945)
管理学(55138)
管理学院(54817)
(41502)
科学(37079)
(36344)
财经(33330)
(32742)
经济学(32503)
(32099)
中心(31514)
(30142)
研究所(29747)
经济学院(29263)
(27631)
财经大学(24752)
(23929)
业大(23843)
(21997)
北京(21893)
(21893)
金融(21648)
基金
项目(121071)
科学(96690)
基金(90301)
研究(87854)
(78241)
国家(77675)
科学基金(67321)
社会(61656)
社会科(58979)
社会科学(58965)
(48325)
基金项目(47721)
自然(40626)
自然科(39614)
自然科学(39609)
自然科学基金(38902)
(38223)
教育(37257)
资助(36841)
编号(32363)
(28867)
重点(27957)
国家社会(27134)
(26623)
(25375)
成果(24452)
发展(24077)
创新(23992)
(23724)
人文(23184)
期刊
(107913)
经济(107913)
研究(59033)
中国(33260)
(32936)
金融(32936)
(31152)
学报(25429)
管理(24976)
(24354)
科学(23543)
大学(19517)
经济研究(19430)
学学(19039)
财经(17853)
农业(15784)
(15512)
业经(15391)
技术(14423)
问题(13448)
技术经济(10856)
统计(10661)
(10254)
(9600)
国际(9310)
世界(9234)
资源(9201)
商业(8902)
经济问题(8599)
决策(8550)
共检索到284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林心  舒长江  吴强  
文章实证检验了2005~2017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生态效率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常住人口和化肥的使用均不能有效地影响生态效率,金融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提升,存在生态效率的经济增长双重门槛效应,即当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抑制了生态效率;当经济增长水平超过门槛后,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提升生态效率。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希祖  周依仿  白彩全  
分析了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三者间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利用熵权法对各系统指标赋权,建立三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2013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耦合协调度,并通过收敛性检验予以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未来5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游、中游及下游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从整体来看,较好的协调发展类型均位于下游地区,中、上游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晗  王燕  杨文举  
长江经济带建设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经济新格局的构建,研究FDI的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对于激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6年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FDI能否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效果的产生有赖于当地FDI吸收能力的提升,FDI规模增大、人力资本累积以及企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发挥FDI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此同时,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其门槛效应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有所差别。鉴于此,本文提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培育企业竞争力,重视区域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FDI促进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李松  贾敬全  
文章通过架构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区位理论模型,揭示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机理路径,并通过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解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科技创新规模、结构、质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结果表明:平均意义上,科技创新规模提升1%,则会使本省经济水平提升0.0848%,近邻省份提高0.0473%。结构调整方面,在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1191%,近邻省份经济增长提升0.2289%。类似,若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率下降1%,发明专利申请率提高1%,则会使本省经济增长提升0.0696%,近邻省份提升0.1521%。质量方面,三项专利授权率变化对经济的溢出都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林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的扩张;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雪  
文章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门槛变量影响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作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对雾霾污染倒"U"型假说初步呈现,经济增长在门槛变量跨越门槛值后对环境负效应有所放缓,而在不同人口聚集和对外开放程度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程度出现明显的加剧。从各个省市门槛跨越情况上,跨越门槛值先后不尽相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杨琼  
基于2000~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在构建面板门槛回归的基础上,以用熵值法构建的金融集聚指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集聚"双门槛效应"。当金融集聚指数跨越了第一道门槛时,FDI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的变化并不大,但是当跨越第二道门槛后,其促进作用有了显著的提高。而长江经济带较多省市的金融集聚处于未达到第二道门槛的水平,FDI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未能很好的发挥,但是存在较大的潜力。同时各地区金融集聚发展的整体差异在减小,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发展进程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进一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刘庆发  
河长制的本质是环境分权,环境分权的经济与环境效应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系统阐释了环境分权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2004—2018年108个城市面板数据,手工搜集整理河长制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分权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意味着环境分权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文章实证结论;(2)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分权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城市及经济增长质量五个二级指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3)基于中介效应和Bootstrap方法的传导机制检验发现,产业升级是环境分权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最后,文章从摒弃“唯GDP”论、完善分城施策的环境政策、增强跨区域“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和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等维度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宜庆  陈林心  周小刚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效率的提升促进绿色发展。文章探讨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了金融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主要发现有:生态效率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大,暗示着需要加强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环境保护力度;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明显,贡献度较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云岭  吴传清  周西一敏  
基于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区位商指数测度制造业集聚水平,从大气环境、水环境、能源消耗3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环境污染指数;在厘清制造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最高,中游地区次之,上游地区最低。(2)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且下游地区城市环境污染改善速度高于中上游地区。(3)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中下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表现出先促增、后抑制、再加剧的“N”型曲线关系,而上游地区制造业集聚仍处于加剧污染的阶段。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发展,应统筹兼顾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因地制宜推动制造业差异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境规制标准,提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维祥  杨蕾  刘程军  
基于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2004—2015年的专利授权量,利用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门槛模型等方法,研究其创新速度的空间集聚及其门槛效应,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创新速度的区域差异呈现"四升四降"的双M型波动下降形态;城市间有显著的正空间作用且有增强趋势;冷热点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热点区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冷点区向下游地区集聚;趋势面平缓,区域间的空间差异不明显,南方向上的城市实现了对北方向上城市的赶超;资本投入和信息化水平对创新速度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三门槛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德春  徐慎晖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的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39个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金融数据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存在金融集聚现象;(2)银行业和保险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3)证券业的经济杠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建锋  曾冰  孔令池  
城镇化、金融集聚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各地区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差异显著,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呈正向相关关系,协同度越高,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分地区看,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协同增长效应好于中游,中游又优于上游。该研究不仅为城镇化、金融集聚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定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建锋  曾冰  孔令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建锋  曾冰  孔令池  
城镇化、金融集聚是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各地区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差异显著,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最低;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度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呈正向相关关系,协同度越高,经济增长效应越显著;分地区看,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空间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下游的协同增长效应好于中游,中游又优于上游。该研究不仅为城镇化、金融集聚发展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制定城镇化—金融集聚协同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