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3)
- 2023(12003)
- 2022(10173)
- 2021(9097)
- 2020(7446)
- 2019(17133)
- 2018(16647)
- 2017(31804)
- 2016(16768)
- 2015(18690)
- 2014(18478)
- 2013(18621)
- 2012(17933)
- 2011(16699)
- 2010(17171)
- 2009(15949)
- 2008(15496)
- 2007(13838)
- 2006(12673)
- 2005(11734)
- 学科
- 济(100992)
- 经济(100914)
- 管理(48349)
- 业(44175)
- 方法(35522)
- 企(33725)
- 企业(33725)
- 数学(31667)
- 数学方法(31468)
- 地方(28204)
- 中国(25987)
- 农(22551)
- 业经(19547)
- 学(18022)
- 财(17270)
- 环境(16732)
- 地方经济(16706)
- 农业(16015)
- 贸(14754)
- 贸易(14742)
- 融(14265)
- 金融(14265)
- 制(14213)
- 易(14101)
- 发(13796)
- 银(13081)
- 银行(13060)
- 行(12700)
- 和(11947)
- 技术(11566)
- 机构
- 学院(251703)
- 大学(249750)
- 济(116111)
- 经济(113918)
- 研究(93935)
- 管理(92793)
- 理学(78925)
- 理学院(77951)
- 管理学(76796)
- 管理学院(76330)
- 中国(71178)
- 科学(54556)
- 京(54146)
- 财(51486)
- 所(47642)
- 江(43139)
- 研究所(42811)
- 中心(41640)
- 财经(40561)
- 农(40193)
- 经济学(36863)
- 经(36670)
- 北京(34406)
- 院(34333)
- 业大(34303)
- 范(34228)
- 师范(33880)
- 经济学院(32986)
- 州(31574)
- 农业(30812)
- 基金
- 项目(162178)
- 科学(128728)
- 研究(119812)
- 基金(117582)
- 家(101969)
- 国家(101112)
- 科学基金(86707)
- 社会(79268)
- 社会科(75377)
- 社会科学(75359)
- 省(64305)
- 基金项目(61687)
- 教育(54395)
- 自然(53453)
- 划(52862)
- 自然科(52054)
- 自然科学(52042)
- 自然科学基金(51129)
- 资助(48669)
- 编号(46677)
- 发(41119)
- 成果(37709)
- 重点(37443)
- 部(36302)
- 课题(34148)
- 发展(33685)
- 国家社会(33290)
- 展(33162)
- 创(33016)
- 教育部(31273)
- 期刊
- 济(141286)
- 经济(141286)
- 研究(81326)
- 中国(54732)
- 财(37837)
- 管理(36404)
- 农(36379)
- 学报(35985)
- 科学(34453)
- 大学(27644)
- 融(27511)
- 金融(27511)
- 学学(26216)
- 教育(25924)
- 农业(24958)
- 经济研究(23434)
- 技术(22520)
- 业经(22265)
- 财经(21486)
- 经(18585)
- 问题(18191)
- 贸(14505)
- 技术经济(14180)
- 业(13446)
- 世界(13352)
- 资源(13166)
- 统计(12912)
- 商业(12717)
- 国际(12668)
- 策(11718)
共检索到399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辉 徐辉
文章通过构建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相对发展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面板VAR模型对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生态保护水平,二者交互促进机制不明显,甚至存在胁迫。因此,长江经济带应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提高内外经济联动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省际合作机制缩小区域内差距、整合生态资源促进生态产业化等途径更好地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吴社丽
文章选取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都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江经济带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转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下游地区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上海和贵州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超前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余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俊 张曦予 代薪宇 杨忻语
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江上游经济带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碳减排-高质量发展双系统的指标体系;测算长江上游经济带碳减排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详细分析了双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上游经济带整体碳减排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各城市碳减排发展水平普遍高于高质量发展水平;(2)长江上游经济带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现“W”型增长的良好态势,整体耦合协调等级得到了跃迁式提升,逐渐形成以重庆市、昆明市为核心城市,以成都市、贵阳市、绵阳市、宜宾市和德阳市为次核心城市的碳减排-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3)影响碳减排-高质量发展双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科技竞争力、社会促进力、可持续发展力、外部竞争力和政府调控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楠 陈久梅 但斌 张蔚霜
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对2009-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时空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由下游至上游地区呈现“高-较低-较高-低-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但随时间演变,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化水平对本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存在促进作用,而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对本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对邻近地区两者耦合协调度存在促进作用,而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对邻近地区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志远 段学军 王磊 王雅竹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问题的战略举措和基本路径。重构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析框架,运用CRITIC—熵权法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格局、同步发展情况、耦合协调特征及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别以共享性、资源环境治理能力为主要驱动力;两者的空间匹配度较高,下游“双同步”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类型居多,中上游分别以“区域发展滞后”和“双滞后”类型为主。(2)耦合协调度呈低水平上升态势,空间上下游和中上游分别为空间扩散、集中特征;等级演进表现出稳定性特征,较难实现跨越式转移,下中游城市等级转变活跃,上游城市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3)基于分析框架,从动力因素、相对和绝对发展水平将长江经济带城市划分为20种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建议未来以有效性、创新性、资源环境利用效率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地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助推高质量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培 韩昊廷 李佳 王永强 王菲 吴宜进 金贵
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调程度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二者的复合关系,运用DPSIR模型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诊断模型识别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2015—2019年的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整体偏低且波动变化,而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呈现 “东部高,中西部低”的非均衡性;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2019年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处在中级耦合阶段的有上海(0.714)、江苏(0.739)、浙江(0.693),其余省市处于初级耦合或勉强失调阶段,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态势;2019年的障碍因子出自水资源开发保护系统的占比75%,包括全年完成造林面积、城市节约用水量等。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受人类活动和资源禀赋影响较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向阳 陈佳毅 范玲
基于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二者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评估并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度水平,进而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耦合协调水平的分布具有较高一致性,均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较低;二是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与数字经济指数发展较为一致,数字化产业发展指数呈现东部地区高,中部和西部地区低的态势;三是经济发展活力指数与经济发展效率指数的分布大致相反,创新驱动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较为一致,表明创新驱动是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来军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全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本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抉择。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力,发挥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共抓大保护的协同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蒋坷 段东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理论,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性。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知识增长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省份之间以及省份内部自身的差异性,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阳 郭世乐 冯银虎
推进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协调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测算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杜宾模型,剖析二者协调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各省份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协调程度稳步上升,但流域内具有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固化”特征,并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特征呈“波浪式”演进,地区差异未缓和;数字金融、成本压力、人口密度、绿色治理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二者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柠瑞 闫强明 郝超鹏 曲扶摇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代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辐射面积广阔,而各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乃至交通基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首先明确各区域自身禀赋,依托中心城市的构建,以点带面,打造各区域创新引领的产业分工梯度。同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全面覆盖、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形成,实现资源在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效利用,形成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仁发 杨超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万古奔腾的长江,用博大的胸怀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能撑起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又能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系庞大,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35%,不仅哺育沿江4亿人民,而且通过南水北调惠泽华北广大地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考察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宗顺 郑军 汪发元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关,但不显著;产业结构和金融规模彼此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