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9053)
2022(7594)
2021(6619)
2020(5415)
2019(12301)
2018(11700)
2017(22303)
2016(12020)
2015(13256)
2014(13143)
2013(13123)
2012(12751)
2011(11644)
2010(11837)
2009(11216)
2008(10618)
2007(9558)
2006(8942)
2005(8246)
作者
(37915)
(32018)
(31891)
(30434)
(20589)
(15502)
(14275)
(12448)
(12373)
(11549)
(11332)
(10892)
(10745)
(10440)
(10289)
(10040)
(9614)
(9510)
(9341)
(9068)
(8210)
(8083)
(7865)
(7723)
(7404)
(7252)
(7055)
(6714)
(6599)
(6285)
学科
(74737)
经济(74688)
管理(35970)
(29424)
方法(24532)
(22985)
企业(22985)
数学(21581)
数学方法(21415)
地方(21139)
(16304)
中国(16161)
环境(14331)
(14216)
地方经济(13944)
业经(12882)
(12851)
农业(10355)
(9686)
(9209)
贸易(9199)
(9144)
(8801)
(8731)
(8560)
经济学(8450)
(8260)
金融(8259)
资源(8183)
(7733)
机构
大学(183544)
学院(182321)
(85006)
经济(83406)
研究(72402)
管理(64290)
理学(55177)
理学院(54419)
管理学(53336)
管理学院(53039)
中国(52451)
科学(45012)
(40163)
(38019)
(36504)
研究所(34606)
(34083)
(33284)
中心(31060)
财经(28903)
业大(27893)
经济学(27453)
(26762)
农业(26222)
(26120)
(24396)
经济学院(24377)
北京(24326)
师范(24069)
(23709)
基金
项目(122013)
科学(96661)
基金(90394)
研究(83458)
(81132)
国家(80558)
科学基金(68202)
社会(56331)
社会科(53486)
社会科学(53470)
(47977)
基金项目(47741)
自然(45052)
自然科(43936)
自然科学(43919)
自然科学基金(43138)
(39895)
资助(37380)
教育(36807)
编号(30244)
重点(28552)
(28131)
(26686)
(24188)
国家社会(24059)
成果(24053)
科研(23483)
创新(22816)
计划(22816)
课题(22671)
期刊
(102644)
经济(102644)
研究(58723)
中国(38059)
学报(32113)
科学(29368)
(28785)
(27879)
管理(25701)
大学(23549)
学学(22594)
农业(19534)
经济研究(17797)
财经(15443)
(15120)
金融(15120)
技术(14786)
教育(14062)
业经(13683)
(13401)
问题(12977)
(10595)
技术经济(10534)
资源(10222)
统计(9929)
(9778)
世界(9581)
国际(8833)
(8606)
现代(8342)
共检索到287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伟明  王明  吴志军  赖新峰  
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构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向互动关系模型,选取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各地的环境质量,分区域呈现其动态演变规律和时空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下游地区的污染排放相对较低,中游和上游则相对较高。(2)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减少治理成本,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3)各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水平、政府干预和污染治理投入等因素对相邻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都存在间接空间效应。最后,在狠抓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及构建统筹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传清  陈文艳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长江经济带2004~2013年环境质量指数。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显著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治理有利于环境质量提高。提高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主要路径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外资准入的环境门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敏  李文佳  安慧  
由于长江沿线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产业分布不均、收入差距大等导致长江沿线各地区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同污染物的途径、空间、时效与程度均有差别,进而在探究沿江经济与环境联动关系时会产生区域差异性,因此各地区EKC形态存在多样化形式。基于长江沿线45个城市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大气、水、声、土壤及生物5个层次选取单一环境指标,并构建综合环境指标,根据环境指标特性设定传统EKC以及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SDM模型,在对比单一与综合环境指标EKC曲线基础上,通过界定流域范围、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对长江沿线城市进行分类,研究沿江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内在联动关系。结果表明:(1)单一环境指标衡量环境质量存在局限性、不稳定性,以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城市道路噪声为环境质量指标时,经济增加与环境质量呈“U”型曲线,而采用综合环境指标时,两者呈倒“U”型。同时各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为工业废水;(2)长江沿线城市环境治理缺乏全局性,治理范围有待拓展。近年来在工业二氧化硫、工业废水方面减排效果显著,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在现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由于样本的异质性使得综合环境指标与经济联动关系,呈现多种形态,其中上游地区为倒“U”型,中游和高收入地区为正“U”型,下游地区为“W”型,低收入地区为“M”型。通过研究发现下游地区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亟需整治,低收入地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主动治理、提前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文章将Commoner污染方程进一步拓展,通过建立效应分解方程,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创新地引入生活污染排放指标,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五大效应,得出人口、技术、能源、结构等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强  唐幼明  
有序推进城市蔓延对实现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统一化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城市蔓延,匹配2003—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探究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传导机制进行检验,最后进行城市异质性和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蔓延显著减缓了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环境污染,且减排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城市、财政压力低的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中更为明显;考虑外溢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本地的城市蔓延同样抑制了周边城市的环境污染;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蔓延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抑制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重要的中介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本文选取18个环境质量指标,分析2003—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板块的区域环境质量分化、区域经济分化和纳入环境因素的区域经济分化情况,并使用1990—2016年数据检验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绩才  吴坚  
根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浙江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浙江省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物流周转量、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物流业产值的不断增加;但现代物流业仍处在初级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应进一步寻求物流产业的整合集聚和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玉军  陆旸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笔者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宗义  李继波  刘亦文  
通过构建环境复合污染指数,采用2004—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各省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在进一步扩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后,空间滞后模型验证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还得出中国省域环境质量不仅受到邻近区域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区域间结构性差异的误差冲击,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空间因素会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博文  李雪松  伍新木  王磊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探讨了内生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利用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经验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因果关系;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这种互动关系在中西部内陆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另外,市场一体化与对外开放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这意味着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部沿海倾向于选择对外开放而不是促进本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内陆地区则相反。政策启示是应进一步加强削弱地方市场分割的顶层设计,在提高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同时,建立缓解本地市场一体化与对外开放之间"替代效应"的平衡发展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柳  赵军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彤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使用2000~2007年陕西省10个地区面板数据,考察陕西省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陕西省经济不断增长部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先下降、再回升的变化趋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增量较少,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等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在快速上升,只有经济增长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才会开始下降;同时,全省支柱产业大多数为高污染行业,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增长缓慢。因此,陕西省具有高污染特征的产业结构是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而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结构调整是陕西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突破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杜雨潇  夏恩君  
建立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理论模型,利用1985—2008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协整分析分别建立了工业三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EKC"倒U"关系;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要素和污染治理都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