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3)
2023(13339)
2022(11335)
2021(10160)
2020(8781)
2019(19955)
2018(19222)
2017(36407)
2016(19955)
2015(22117)
2014(21875)
2013(21960)
2012(20697)
2011(19125)
2010(19320)
2009(18057)
2008(17742)
2007(16057)
2006(14379)
2005(12666)
作者
(63430)
(53370)
(53196)
(50514)
(33841)
(25771)
(24188)
(20944)
(19939)
(18893)
(18277)
(17993)
(17274)
(16830)
(16742)
(16483)
(16413)
(15809)
(15529)
(15465)
(13487)
(13229)
(12928)
(12202)
(12149)
(11870)
(11673)
(11629)
(10861)
(10634)
学科
(103474)
经济(103398)
管理(53647)
(48382)
方法(40184)
(37402)
企业(37402)
数学(35000)
数学方法(34715)
地方(24471)
(23608)
(22613)
中国(22342)
业经(19374)
(19116)
农业(16532)
(16191)
贸易(16186)
(15580)
环境(15406)
地方经济(14714)
(14256)
(14089)
理论(12423)
(12027)
金融(12025)
资源(11982)
(11656)
(11590)
银行(11527)
机构
学院(301069)
大学(300682)
(128448)
经济(125898)
管理(109942)
研究(109506)
理学(95026)
理学院(93771)
管理学(92008)
管理学院(91441)
中国(79520)
科学(71866)
(64048)
(60732)
(58163)
(54170)
研究所(53601)
业大(50321)
(49581)
中心(48826)
农业(48354)
财经(44079)
(40612)
经济学(40147)
师范(40072)
(39840)
北京(39467)
(38859)
(36198)
经济学院(36165)
基金
项目(204202)
科学(158951)
基金(148290)
研究(138992)
(133380)
国家(132319)
科学基金(111017)
社会(89972)
社会科(85395)
社会科学(85363)
(81335)
基金项目(79702)
自然(74186)
自然科(72315)
自然科学(72284)
自然科学基金(70996)
(68170)
教育(62191)
资助(60690)
编号(53609)
重点(46948)
(45977)
(43868)
成果(41837)
(41425)
计划(40018)
科研(39858)
创新(38950)
国家社会(37767)
课题(37416)
期刊
(144946)
经济(144946)
研究(82681)
学报(56898)
中国(54757)
(53318)
科学(49892)
(40647)
大学(40251)
学学(38460)
管理(37388)
农业(35979)
经济研究(24009)
技术(23244)
(22902)
金融(22902)
业经(22544)
财经(22092)
教育(21762)
(19508)
问题(19358)
(19116)
资源(17123)
技术经济(16157)
(15234)
统计(14825)
(14757)
商业(14516)
业大(14030)
科技(13765)
共检索到44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任红莉  刘晶晶  
运用ArcGIS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最邻近值等分析方法和兴趣点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并从地形地貌、交通、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游憩资源呈现聚集型分布;(2)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存在差异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流域内四川省、江苏省游憩资源数量占优,湖北、湖南两省游憩资源密度较高,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比较分散;(3)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方向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4)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晓梅  程绍文  孙雅馨  
以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数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高级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均衡性很低,在省域、区域尺度上呈集中非均衡分布;高级别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及重庆都市区是高级别旅游资源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水体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人口规模是影响长江经济带高级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协调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振华  程绍文  刘粉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内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数学方法和Arcgis 10.2工具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类型呈现凝聚分布; 2)特色小镇数量在经济带大尺度范围内相对均衡,在省域尺度内小范围集中分布; 3)在空间分布密度上特色小镇东密西疏,并形成以上海、江苏南京无锡及浙江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高密度核心区;4)地区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历史文化水平、政策支持及投资偏好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金毅  林泽宇  朱运海  刘海  
研究长江经济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长江经济带42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指数、区域重心法等方法探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资源禀赋、GDP与人口、交通、区域竞技体育实力等方面,基于地理联系率与皮尔逊相关系数,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呈现集中分布状态,主要分布在三大城市群,分布重心位于湖北省与湖南省交界的长江干流,类型分布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娱乐型、赛事型、健康型、文化民俗型、智能制造型与培训型;影响因素方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创建依赖于适宜的资源禀赋、适中的经济基础、较高的交通通达度、以及靠近长江干流,与区域体育竞技实力相关性较小.依据分析结果,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婷  黄丽  
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24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和2016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对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旅游景区分布的热点区和冷点区具有明显的时空继承性,且热点、冷点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地理邻近效应突出;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呈现不同结构模式,分别为极核式、点轴式、网络式;旅游景区的整体时空分布均衡程度不断增加,但区域内部差异显著:中游地区的旅游景区时空分布趋于均衡,下游和上游地区则呈现集中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江经济带旅游景区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稟赋、品牌塑造、创新意识等内在驱动力以及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交通建设等外在驱动力。最后,提出了景区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洋鸽   詹长根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绿色发展之路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研究区130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 I指数,测算研究区2010年、2015年、2019年三个时间点的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时间分布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的趋势为“N”型波动增长;二是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下游>中游>上游,省市内部呈现东部发展趋势强于西部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呈现圈层结构;三是从空间差异性分析来看,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均呈现减小趋势,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总体差异呈“Λ”型波动;四是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莫兰点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三象限(高—高聚集、低—低聚集),区域间的聚集效应逐渐增强且聚集效应向外扩散;五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教育投入和对外开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关注绿色发展全局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政府规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波   何寿奎   马维文  
采用全局建模的逐步回归模型和局部建模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从空间非均衡视角探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类PPP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博弈中相对位次的竞争和共同承担责备效应下的决策模仿导致PPP投资的空间聚集;长江经济带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追求向强调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形成了生态环境质量对PPP投资的显著影响;地方政府财政负担与生态环保类PPP投资呈正相关,但在长江上游两者关系变弱,甚至转变为负相关关系时,社会资本PPP投资存在地域标准的可能;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PPP投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彬  唐德善  
以黄河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和信息双重联系,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经济带城市关联网络,从网络整体、凝聚子群及个体特征3个维度考察网络结构,使用QAP回归分析探究城市关联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长江经济带为横向参考,评估黄河经济带空间结构及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黄河经济带关联网络连通性良好,城市关联密切且稳定,具备构建经济带的可行性;城市关联强度分布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西疏东密"空间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西安、郑州、济南等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在中心性、接近性和中介性方面均表现出"极化"效应。回归分析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劳动力数量、城市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对城市在网络中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玺渊  
本文分别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市场效率等内容做了分析,阐述了这些指标和因素对其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特点。通过具体分析之后发现,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货运周转量都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莹  贾黎明  姚娜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对于森林游憩的需求与日俱增,森林游憩的发展需与时俱进。森林游憩资源是森林游憩的重要载体,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为京津冀森林游憩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京津冀区域内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相关的自然风景区三类共计293处森林游憩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Voronoi多边形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方法对京津冀森林游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1)京津冀森林游憩资源在整体空间尺度上为聚集分布,最邻近指数(R)为0.533 2,多边形变异系数(CV)为262.1%;2)在市域尺度上,资源分布均衡度低,差距悬殊,基尼系数为0.795 7。其中,北京拥有资源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9.1%;北京、承德和石家庄三座城市累计比重超过60%。3)资源分布密度上总体呈现出以北京为强聚集中心,向东北倾斜的"十字型"的大聚集,小分散格局;4)分布格局与太行山、燕山山脉走势相契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显著相关,并且受到重点林业工程和交通网络的外在推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慧军  党玮  肖复兴  
本文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条件β收敛,特别是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收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区物流的发展对临近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速度差异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龙慧军  党玮  肖复兴  
本文采用纳入空间效应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条件β收敛,特别是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收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区物流的发展对临近省区的区域物流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交通密度和政府干预因素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的收敛速度差异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庞庆华  李涵  杨田田  
从空间关联角度出发,通过引入碳排放量来改进传统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碳排放空间关联性进行研究,并运用二次分配程序(QAP)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越来越复杂;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市在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中所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显著的非均衡性;地理邻近关系、能源消费差异等对长江经济带碳排放空间关联关系有着显著的影响。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协同减排的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卢雯  于洁  程绍文  李亚娟  胡静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段,对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长江经济带湖北段为研究对象,运用基尼系数、锡尔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2016年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和演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湖北段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空间差异虽有小幅减小,但差异仍较大,入境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大于国内旅游;2)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总体差异均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东部城市群内部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吸引物、交通可达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因素影响着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长江经济带湖北段的旅游业还处于以极化为主的发展阶段,政府应从整体上进行布局和规划,充分利用武汉的发展优势,将宜昌、咸宁、荆州和恩施培育成增长极,发挥"黄金水道"联动东西两大城市群的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国磊  田玲玲  罗静  蒋亮  吴益坤  
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要务,而城市黑臭水体是危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该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与地理探测器方法,识别其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探究不同因子对黑臭水体空间格局的影响差异并提出整治建议。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黑臭水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型分布,且空间分异较为明显。核密度表现为多单核中心独立、次级中心带状及零星分布特征。(2)黑臭水体重心位置处在湖北和湖南省中部城市区域,其系统具有明显无标度区,分形特征显著,空间结构复杂性强。(3)不同类型黑臭水体均属正值空间相关性,呈"上游冷、中下游热"的冷热点区差异格局。(4)空间结构的地理探测影响因素在全域范围内贡献力不明显,分区影响因子匹配凸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排水管道长度等是显著影响因素。建议应从严守生态规矩、建立黑臭水体治理体制机制、完善识别评定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实践整治、丰富理论研究等方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消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