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518)
2022(14189)
2021(12949)
2020(11045)
2019(25136)
2018(24715)
2017(47081)
2016(25814)
2015(28746)
2014(28323)
2013(28211)
2012(26053)
2011(23947)
2010(24029)
2009(22136)
2008(21511)
2007(18826)
2006(16864)
2005(14631)
作者
(79226)
(66081)
(65722)
(62552)
(42294)
(31743)
(29697)
(25971)
(25413)
(23547)
(22749)
(22611)
(21366)
(20966)
(20547)
(20340)
(19784)
(19587)
(19011)
(18993)
(16721)
(16341)
(16049)
(15217)
(14930)
(14665)
(14625)
(14385)
(13504)
(13047)
学科
(119954)
经济(119840)
管理(73441)
(65742)
(53501)
企业(53501)
方法(48763)
数学(42405)
数学方法(41954)
(28864)
(28397)
中国(27071)
地方(27016)
业经(24302)
(23947)
环境(20774)
农业(19546)
(18213)
贸易(18205)
(18143)
(17561)
(17414)
理论(17067)
地方经济(15727)
技术(15668)
(15469)
(14810)
金融(14808)
(14551)
财务(14486)
机构
大学(379310)
学院(376562)
(153125)
经济(150024)
管理(144846)
研究(133738)
理学(126187)
理学院(124671)
管理学(122324)
管理学院(121674)
中国(95521)
科学(87904)
(81163)
(70686)
(69732)
(65408)
研究所(64573)
业大(62683)
中心(58502)
(58398)
农业(55910)
财经(53574)
北京(50355)
(50149)
师范(49539)
(48672)
(48063)
经济学(46474)
(44277)
经济学院(41714)
基金
项目(264401)
科学(205911)
基金(191363)
研究(184533)
(170599)
国家(169257)
科学基金(142935)
社会(116897)
社会科(110771)
社会科学(110736)
(104256)
基金项目(102172)
自然(95409)
自然科(92992)
自然科学(92962)
自然科学基金(91272)
(87964)
教育(83214)
资助(78483)
编号(72943)
重点(60069)
成果(57909)
(57180)
(57098)
(54203)
科研(50798)
创新(50758)
课题(50523)
计划(50329)
国家社会(48247)
期刊
(170008)
经济(170008)
研究(107004)
学报(70569)
中国(68293)
(62789)
科学(61637)
管理(51683)
大学(50948)
学学(48383)
(46907)
农业(43377)
教育(35333)
技术(30093)
(27808)
金融(27808)
经济研究(27603)
业经(26676)
财经(26233)
(22509)
(22354)
问题(21909)
资源(20032)
图书(19612)
科技(19370)
技术经济(19214)
(18710)
业大(18409)
理论(16925)
现代(16519)
共检索到543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润哲  李长健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还是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补偿相关数据,在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综合绩效、水足迹、灰水足迹的基础上,使用双目标决策的序列DEA-SBM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探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变动呈“W”型波动特征,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城乡消费公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绿色化协同水平指标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投入的提升与城乡分配公平的提升均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因此,从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淇中  张玲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水资源聚集区、水生态功能区,其水资源绿色效率问题直接影响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本文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超效率EBM模型和GML生产率指数以及空间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方法,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从时序演变来看,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水平呈高低交错状的波动上升趋势,先后经历了“稳增期”“振落期”“提速期”等3个阶段。(2)从空间格局来看,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中心或副中心城市,数值较低的城市大多集聚在中、上游经济不发达地区,表现出由高向低的扩散迹象,且在全局空间检验中发现存在正的自相关性,局部空间存在集聚现象和溢出效应。(3)从影响因素来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科学技术水平、政府管制力度以及对外贸易程度对水资源绿色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分位点下的水资源绿色效率,其驱动因素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均有差异,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旧成立。最后,根据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绿色效率时空演变趋势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红光  陈敏  唐志鹏  
建立基于水污染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模型是当前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核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6~2015年的灰水足迹,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省际水资源生态补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省际水资源生态横向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7~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总灰水足迹基本维持不变,且农业灰水足迹始终占最大比重;(2)从灰水足迹负荷指数看,下游省份负荷较高,上中游负荷相对较低;(3)从生态补偿横向支付情况看,上海、江苏、安徽、湖北一直为水资源生态补偿支付地区,而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一直为水资源生态受偿区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艳  张阳  唐承财  
旅游业作为长江经济带需要加快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其资源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符合生态绿色的要求,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合理布局以及产业竞争力增强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测算长江经济带旅游业效率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研究旅游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上中下游静态效率的发展轨迹基本与动态效率一致,出现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的U型变化特点;各地旅游静态效率呈现为先缩小后逐步扩大的趋势,动态效率则表现全部增长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科技发展水平有着负面影响,而交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莉   黄兰稀   严月岑   文传浩  
[目的]测度和评价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为维持全流域乡村地域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0-2019年的乡村生态韧性进行测度和评价,运用PCSE、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时序演变上,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有所下降,乡村生态韧性均值从2010年的0.215下降到2019年的0.200;在区域分异特征上,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并未出现明显极化现象,但各地区乡村生态韧性总体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且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流域段之间的差距是导致全流域各地区乡村生态韧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空间格局上,全流域呈现出上游、中游、下游梯度下降态势,且空间演进呈现“东北—西南”格局,总体上空间布局的演变较小;影响因素发现,农村信息化、财政支农与长江经济带的乡村生态韧性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村经济增长、农村人力资本、城镇化发展与乡村生态韧性呈负相关。[结论]建议以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化、生态化发展,构建合理的留才引才机制,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推进绿色城镇化,构建城乡环境共同体,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以提高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韧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兆峰  刘庆芳  
旅游生态效率是一种以"最小资源投入和环境破坏,最大经济社会产出"为核心目标,衡量旅游永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探索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旅游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高效率省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较低效率省区分布广泛,其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而低效率省区数量较少,其分布范围总体从长江经济带东部向西部迁移。(2)长江经济带旅游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性和集聚性均不断缩小,东部、中部和西部3地区内部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旅游经济规模、旅游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政府规制力度对各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异质性较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俊文  曾康  
从低碳视角下引入农业碳汇作为期望产出指标,运用以农业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然后通过Tobit回归模型考察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所有地区农业生态效率均未能长期达到有效值,各省份及上、中、下游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农业经济水平、农业公共投资、农业劳动力教育程度、农业机械化、政府规制和技术进步对农业生态效率具有正效应,农业化学化则具有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玺渊  
本文分别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市场效率等内容做了分析,阐述了这些指标和因素对其商贸流通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特点。通过具体分析之后发现,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货运周转量都对商贸流通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佳立  钱芝网  
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时空变化,同时构建了Tobit模型分析影响物流产业技术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整体技术效率水平为0.760,效率不高,时间上呈"U"字型走势,空间上呈东高西低"阶梯状"分布格局;平均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030,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升3%,10年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出现波动,时间上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空间上暂不存在"阶梯状"分布格局。Tobit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对外开放程度、行业因素、信息化水平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增速虽然也产生正向影响,但未通过统计性检验。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投入力度,提升行业规模;加快提升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推动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文忠  刘俞希  
文章针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及协调发展问题,首先运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经济带内11个省市2006-2015年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长江上游除四川外其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十年间未有明显提升;然后以农业生产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分别选取4个解释变量和3个控制变量,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工业化水平和流通服务业发展均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基于农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及优化角度,从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双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主要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及各省市创新效率,结果发现:三阶段DEA模型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能够客观反映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创新效率水平,避免创新效率值被低估或高估;调整投入变量后各区域创新综合效率值变化显著,上游地区相较调整前有所下降,中游地区有所提升并超过上游地区,下游地区依然处于最高水平;各省市创新综合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受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各地区应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健全跨区协作创新体系,因地制定创新措施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文传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文传浩  
本文基于2008-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仍有部分省市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未能实现DEA有效;上中下游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分异显著,呈典型"V型"分布,上下游地区较高而中游地区较低;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有效干预、产业高级化和社会充分投入等因素是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力量。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须持续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广斌  吴家庆  孙雪英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9—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效率DEA-Tobit对该区域测度两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2)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等指标对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尊文   聂夏清  
和谐的城水关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GTWR模型等构建流域-区域-省域-市域的跨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框架,以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110地级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揭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及空间演变模式,并对其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驱动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效率和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效率在0.395 0~0.767 6区间内波动上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在167.57到69.63内呈波动下降趋势;(2)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总体自上游地区到下游地区逐渐提升,水资源效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显著特征,水资源效率与城镇化效率相比存在更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两系统耦合性不断增强,由松散耦合状态向协同耦合状态演变,整体协调发展度为濒临失调型,呈现出上升-回落-再上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从多年平均值的绝对值上看,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行政级别>水资源禀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