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2)
- 2023(16886)
- 2022(14480)
- 2021(13485)
- 2020(11182)
- 2019(25779)
- 2018(25535)
- 2017(48470)
- 2016(26411)
- 2015(29672)
- 2014(29966)
- 2013(29715)
- 2012(27726)
- 2011(25440)
- 2010(25748)
- 2009(23903)
- 2008(23359)
- 2007(20862)
- 2006(18695)
- 2005(16964)
- 学科
- 济(124953)
- 经济(124816)
- 管理(75357)
- 业(68236)
- 企(55262)
- 企业(55262)
- 方法(46252)
- 数学(39640)
- 数学方法(39174)
- 中国(33955)
- 地方(32239)
- 农(30437)
- 学(26939)
- 业经(26371)
- 财(24880)
- 制(21467)
- 农业(20821)
- 环境(19254)
- 和(19073)
- 贸(18737)
- 贸易(18722)
- 地方经济(18094)
- 易(17999)
- 理论(17977)
- 融(17833)
- 金融(17831)
- 银(17677)
- 银行(17633)
- 行(17015)
- 技术(16739)
- 机构
- 大学(383016)
- 学院(381145)
- 济(156858)
- 经济(153421)
- 管理(147250)
- 研究(137886)
- 理学(125748)
- 理学院(124235)
- 管理学(122177)
- 管理学院(121476)
- 中国(102566)
- 科学(85460)
- 京(84295)
- 所(70928)
- 财(70872)
- 研究所(64332)
- 农(62079)
- 中心(61226)
- 江(60967)
- 业大(55680)
- 财经(55570)
- 北京(53889)
- 范(53402)
- 师范(52905)
- 院(50437)
- 经(50215)
- 农业(48145)
- 州(47206)
- 经济学(46681)
- 师范大学(42981)
- 基金
- 项目(254762)
- 科学(199248)
- 研究(187300)
- 基金(181857)
- 家(158847)
- 国家(157518)
- 科学基金(133876)
- 社会(117473)
- 社会科(111172)
- 社会科学(111141)
- 省(100278)
- 基金项目(96251)
- 自然(85872)
- 教育(85050)
- 划(84155)
- 自然科(83648)
- 自然科学(83631)
- 自然科学基金(82088)
- 编号(76748)
- 资助(75056)
- 成果(63001)
- 发(58269)
- 重点(57751)
- 部(55712)
- 课题(53979)
- 创(51816)
- 创新(48426)
- 科研(47791)
- 国家社会(47753)
- 教育部(47157)
- 期刊
- 济(185873)
- 经济(185873)
- 研究(118377)
- 中国(81374)
- 学报(59697)
- 农(56186)
- 科学(55801)
- 管理(55612)
- 财(52133)
- 教育(45680)
- 大学(44489)
- 学学(41428)
- 农业(39016)
- 融(34743)
- 金融(34743)
- 技术(34229)
- 业经(29506)
- 经济研究(29125)
- 财经(27418)
- 问题(23543)
- 经(23486)
- 图书(21823)
- 业(20381)
- 资源(19977)
- 技术经济(19862)
- 科技(18215)
- 理论(17985)
- 现代(17494)
- 商业(16926)
- 统计(16812)
共检索到58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倩 陈军飞 邓梦华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的内涵并阐述其和谐特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模糊联系度分析法对2018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共享维度和绿色维度和谐度水平较高,开放、协调及创新维度和谐度水平较低;就各维度内指标而言,进出口虚拟水量、外资总额虚拟水量等指标和谐度水平较低,节水灌溉指数、城乡居民人均虚拟水量之比、人均水资源量、节约用水情况等指标和谐度水平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分布呈现不同空间特征。因此,需因地制宜、多措施并举地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度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倩 陈军飞 邓梦华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的内涵并阐述其和谐特征,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模糊联系度分析法对2018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份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共享维度和绿色维度和谐度水平较高,开放、协调及创新维度和谐度水平较低;就各维度内指标而言,进出口虚拟水量、外资总额虚拟水量等指标和谐度水平较低,节水灌溉指数、城乡居民人均虚拟水量之比、人均水资源量、节约用水情况等指标和谐度水平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分布呈现不同空间特征。因此,需因地制宜、多措施并举地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和谐度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侠 徐晓红
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基于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技术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经济质量、效率变化、技术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区域差距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经济质量、效率变化、技术变化年均分别增长2.48%、-0.53%、3.03%,技术进步是经济质量优化提升的动力源泉;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质量随着时间推移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下游地区经济质量均值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经济质量高值区空间分布格局由上、下游地区演化为中、下游地区,效率变化高值区呈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双中心的空间集聚格局,技术变化高值区分布在中、上游地区;经济质量、效率变化、技术变化总体区域差距有扩大趋势,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德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我国11个省市,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文通过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消费结构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城镇化通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作用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负作用,金融发展程度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菲 胡强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物流智慧化转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智慧化转型有效提高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效率,促进了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智慧化转型主要依靠提升物流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机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来军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全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本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抉择。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力,发挥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共抓大保护的协同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欣 蒋坷 段东
文章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理论,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随机前性。结果表明: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知识增长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产生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省份之间以及省份内部自身的差异性,地区发展不平衡;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空间正自相关性,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规制、基础设施对高质量发展效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阳 郭世乐 冯银虎
推进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协调发展是畅通双循环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数据,测算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耦合协调度、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杜宾模型,剖析二者协调程度及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各省份数字物流和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数字物流与物流高质量发展协调程度稳步上升,但流域内具有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固化”特征,并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二者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但集聚特征呈“波浪式”演进,地区差异未缓和;数字金融、成本压力、人口密度、绿色治理和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二者耦合协调度产生不同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柠瑞 闫强明 郝超鹏 曲扶摇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代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辐射面积广阔,而各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乃至交通基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首先明确各区域自身禀赋,依托中心城市的构建,以点带面,打造各区域创新引领的产业分工梯度。同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全面覆盖、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形成,实现资源在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效利用,形成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仁发 杨超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丰安
万古奔腾的长江,用博大的胸怀滋养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能撑起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又能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系庞大,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35%,不仅哺育沿江4亿人民,而且通过南水北调惠泽华北广大地区。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子孙后代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长江沿线考察工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良文 赵凡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布局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选取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数据,采用静态集聚系数、动态集聚系数和产业梯度系数等研究方法,对区域内34个工业行业的转移和集聚状况进行分析,以明晰当前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构建以川渝为中心沿江发展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群,以中游省份多中心错位竞争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群和以长三角为中心技术外溢和合作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莹 张伟
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的重要区域,探究其高质量发展时空特征对于促进全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2005~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包含发展的基本面、发展的社会成果、发展的生态成果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然后采用GIS可视化、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对其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性、区域差距以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高水平集聚分布格局由下游地区演变为中、下游地区;(2)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明显,其中下游地区内部差距最大,中游-下游地区间差距最大,区域间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交叉重叠现象始终是研究期内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3)除上游地区外,长江经济带中游和下游区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且极化现象在各区域内部稳定存在;(4)地理背景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低)水平邻域会提高城市自身高质量发展状态向上(下)转移的概率。研究认为,促进低水平城市发展和发挥高水平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是长江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施策重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志彪 陈长江 叶茂升
长江经济带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要解决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之间、区域协同融通发展与市场分割之间、内循环发展与外循环发展之间三大矛盾。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是解决这些矛盾、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和主要途径。针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融通问题分析表明,一方面是市场分割与地方政府保护,另外一方面是各地发展不均衡实际,阻碍了各省市经济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能力,成为阻碍和限制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融通的主要原因。推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实现区域协同融通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地方政府之间的一体化合作,另一方面要形成商品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的统一大市场,在“战略一盘棋、规划一张图、环保一把尺、交通一张网”的基础上,推动长江经济带共建长江科技创新走廊、推动长江经济带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融通发展以及合作建设内需主导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耦合特征及高质量发展路径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动态TOPSIS模型的分析
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领域的“深耕细作”——评吴传清主编《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7、2018、2019)》
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建议研究
产业联动网络促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例
高质量发展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评价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探索和现实思考——“2018·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综述
以“协调共享”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评《绿色长江经济带:流域协调与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