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24)
2023(19294)
2022(16069)
2021(14728)
2020(12337)
2019(27990)
2018(27327)
2017(52702)
2016(28384)
2015(31261)
2014(30846)
2013(30712)
2012(28483)
2011(25904)
2010(26066)
2009(24322)
2008(22951)
2007(20270)
2006(17983)
2005(16002)
作者
(85351)
(71322)
(70798)
(67446)
(45518)
(34281)
(31997)
(27762)
(27318)
(25449)
(24448)
(24188)
(22908)
(22629)
(22296)
(22080)
(21053)
(21035)
(20578)
(20534)
(17850)
(17678)
(17295)
(16403)
(16121)
(15933)
(15863)
(15442)
(14531)
(14047)
学科
(127955)
经济(127826)
管理(78931)
(76245)
(62338)
企业(62338)
方法(51639)
数学(45047)
数学方法(44573)
中国(34206)
(30648)
(30176)
(29374)
地方(29039)
(28881)
金融(28879)
业经(27787)
(27324)
银行(27242)
(26213)
(23362)
农业(21434)
(21256)
贸易(21241)
(20569)
(19252)
财务(19184)
财务管理(19155)
理论(18542)
环境(18415)
机构
大学(409582)
学院(406903)
(168997)
经济(165609)
管理(154676)
研究(144723)
理学(134283)
理学院(132699)
管理学(130242)
管理学院(129535)
中国(110005)
科学(91820)
(86777)
(76054)
(75135)
(74599)
研究所(68767)
中心(65287)
业大(65214)
(62751)
财经(61563)
农业(59391)
(55982)
北京(53880)
经济学(52756)
(52350)
(52000)
师范(51665)
(48195)
经济学院(47543)
基金
项目(282231)
科学(220279)
基金(205523)
研究(198062)
(182931)
国家(181479)
科学基金(153648)
社会(126449)
社会科(119981)
社会科学(119947)
(110362)
基金项目(109028)
自然(101617)
自然科(99242)
自然科学(99211)
自然科学基金(97443)
(93117)
教育(89072)
资助(84512)
编号(77976)
重点(63969)
成果(62595)
(61262)
(60728)
(58468)
创新(54772)
科研(54541)
课题(53994)
计划(53051)
国家社会(52819)
期刊
(183784)
经济(183784)
研究(119702)
中国(75061)
学报(74674)
(67326)
科学(64941)
(56960)
管理(55685)
大学(54634)
学学(52145)
(46191)
金融(46191)
农业(45307)
教育(36621)
技术(31769)
经济研究(31044)
财经(30942)
业经(28118)
(26584)
问题(23500)
(23105)
(20077)
技术经济(20052)
科技(19792)
图书(19256)
业大(19236)
理论(19103)
(17769)
商业(17746)
共检索到59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林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的扩张;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玉冰   王晶  
随着数字经济纵深发展和全面拓展,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要素流动视角出发,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9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在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和低碳政策试点城市中,数字化转型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加速资本流动和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研究结论为科学评估数字化转型社会经济效应,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要素配置功能,畅通要素流动,进而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陈琦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林心  舒长江  吴强  
文章实证检验了2005~2017年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和经济增长对生态效率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第一、第二产业发展、常住人口和化肥的使用均不能有效地影响生态效率,金融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态效率提升,存在生态效率的经济增长双重门槛效应,即当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抑制了生态效率;当经济增长水平超过门槛后,经济增长较大程度地提升生态效率。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黄玲  
从经济发展、社会包容、民生福利和绿色可持续四个维度,对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状况展开深入评价,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空间格局与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从分布特征看,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变动趋势看,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以2013年为拐点,呈"U"形变化趋势;从空间相关性看,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不断增强,水平较高地区与较低地区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较为集中,且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空间分布格局;从驱动因素看,2013年前民生福利和绿色可持续领域的竞相上升促进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由集聚走向平衡,随后经济发展和社会包容的空间集聚性的大幅提升打破了市域包容性绿色增长趋于平衡的发展趋势;从收敛态势看,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落后城市对领先城市的追赶效应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昕  余兴厚  黄玲  
通过理论分析,构建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增长评价体系,选用熵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等差异性指标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内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均等化程度,并引入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以2013年为转折点,呈现先递减后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扮演着长江经济带整体包容性绿色增长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绿色生产与资源消费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区域差异以2013年为拐点,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各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收敛性,上、中游地区β收敛系数的绝对值明显大于下游地区,存在着上、中游地区对下游地区的"追赶效应";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对各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收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雪  
文章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门槛变量影响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当人均GDP和工业增加值作为门槛变量时,经济对雾霾污染倒"U"型假说初步呈现,经济增长在门槛变量跨越门槛值后对环境负效应有所放缓,而在不同人口聚集和对外开放程度下,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程度出现明显的加剧。从各个省市门槛跨越情况上,跨越门槛值先后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武林  陈伟雄  
本文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生态环境保护四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效率水平、内在协同效应及差异收敛性进行测度评价。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及11个省(市)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稳步上升,三大地区呈现“下游>上游>中游”的“凹型”分布格局;包容性绿色发展的协同效应逐步增强,三大地区呈现“上游>中游>下游”的阶梯式分布,但地区间协同效应水平和协同阶段差距不断扩大,上海、江苏等部分省(市)排名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包容性绿色发展协同效应的总体差异无规律波动,地区内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先后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协同效应存在σ发散、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海燕  徐宝亮  
二元经济结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并成为桎梏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别以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包容性增长系数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指标来构建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78~2012年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提高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长期显著地促进作用,且其贡献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最终稳定在高水平;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对包容性增长在当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后包容性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持久的恶化倾向,同时其贡献度经历短期的持续上升后稳定在相对低水平。基于本文结论,政府需要在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与促进二元经济转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晗  王燕  杨文举  
长江经济带建设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空间经济新格局的构建,研究FDI的经济增长影响效应对于激发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6年10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对FDI能否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FDI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效果的产生有赖于当地FDI吸收能力的提升,FDI规模增大、人力资本累积以及企业规模扩张有利于发挥FDI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此同时,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及其门槛效应在长江流域不同地区有所差别。鉴于此,本文提出未来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培育企业竞争力,重视区域差异化发展,以更好地发挥FDI促进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兵  胡振兴  
文章运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0-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构造交互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结构性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银行业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开放度、研发投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资本密集度、非金融企业流动资产份额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各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变化会通过交互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性去杠杆与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中,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阻碍作用显著减弱,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鸿  赵玉  
在空间经济视角下改进了Barro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和Mankiw-Romer-Weil条件收敛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内108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及其生成机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存在着绝对β收敛,绝对收敛速率为1.41%~1.68%,半衰期周期为41~49年;在控制了劳动力、实物资本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FDI、地方政府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等变量之后,长江经济带存在条件β收敛,条件收敛速率为1.41%~1.59%,半衰期周期为44~49年;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外溢乘数约为0.13~0.35,说明经济带内存在若干个促进经济收敛的“中心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牟天琦  刁璐  霍鹏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城乡数字接入机会日渐趋向平等,但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差异引致的数字应用鸿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技能的培育是当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之匙。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掌握数字技能显著地提升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城乡收入格局。此外,各项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线上商务技能、工作学习技能和娱乐社交技能对收入提升的作用力度依次递减,娱乐社交技能部分抵消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正效应。就传导机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投融资两端提升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居民创业的意愿与创收的概率,同时上述效应在以往难接触到传统金融资源的农村居民更明显。基于此,本文不仅从数字技能的视角为"经济功能性活动的实践需依托于相应可行能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识别了数字时代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对为何培育数字技能以及如何选择技能培育路径具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淇中  秦燕丝  何晓慧  
包容性绿色发展倡导包容性与绿色化共存,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协同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定基极差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计量手段,对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异质特征及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测度与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从长江下游地区到长江上游地区逐级递减的阶梯性差异,同时还具有全局空间正自相关性,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集聚地的"多中心"发展格局;2)与均值回归估计结果不同,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中等水平城市影响较大,人口分布情况、科研投入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较低或较高水平城市影响程度更强,而产业结构仅对包容性绿色发展低水平城市有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论,可为促进不同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参考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