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9)
- 2023(8274)
- 2022(6950)
- 2021(6152)
- 2020(4921)
- 2019(11279)
- 2018(11146)
- 2017(20674)
- 2016(10860)
- 2015(11981)
- 2014(11974)
- 2013(12160)
- 2012(12052)
- 2011(11375)
- 2010(11726)
- 2009(10934)
- 2008(10595)
- 2007(9509)
- 2006(8970)
- 2005(8559)
- 学科
- 济(74935)
- 经济(74887)
- 地方(25500)
- 管理(24580)
- 业(23265)
- 中国(20349)
- 方法(17953)
- 农(16133)
- 地方经济(15824)
- 数学(15695)
- 企(15675)
- 企业(15675)
- 数学方法(15598)
- 业经(14551)
- 学(13537)
- 农业(11531)
- 发(11306)
- 融(10896)
- 金融(10896)
- 环境(10243)
- 银(9834)
- 银行(9823)
- 行(9707)
- 制(9486)
- 贸(9393)
- 贸易(9382)
- 易(8878)
- 财(8223)
- 产业(8205)
- 发展(8173)
- 机构
- 学院(164381)
- 大学(161560)
- 济(79619)
- 经济(78143)
- 研究(69044)
- 管理(55829)
- 中国(52440)
- 理学(46001)
- 理学院(45329)
- 管理学(44553)
- 管理学院(44230)
- 科学(40523)
- 京(36571)
- 所(36242)
- 财(33639)
- 研究所(32562)
- 江(31812)
- 中心(30002)
- 农(27867)
- 财经(25633)
- 经济学(25306)
- 院(24928)
- 范(23973)
- 师范(23728)
- 北京(23359)
- 经(22945)
- 省(22377)
- 经济学院(22308)
- 州(21950)
- 业大(21696)
- 基金
- 项目(100614)
- 科学(78891)
- 研究(75060)
- 基金(70737)
- 家(61621)
- 国家(61091)
- 科学基金(51131)
- 社会(49151)
- 社会科(46671)
- 社会科学(46662)
- 省(41329)
- 基金项目(36572)
- 划(33301)
- 教育(32352)
- 自然(30247)
- 发(29713)
- 编号(29440)
- 自然科(29417)
- 自然科学(29412)
- 资助(29211)
- 自然科学基金(28855)
- 发展(24477)
- 成果(24096)
- 展(24060)
- 重点(23780)
- 课题(22479)
- 部(21396)
- 国家社会(20415)
- 创(20293)
- 创新(19181)
共检索到281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瞩目,在此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相关指数也随之发布。长江经济带大数据平台包含绿色发展指数、包容性发展指数、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数利用熵值法,灰色关联,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定量展示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从绿色-包容-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视角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绿色发展指数主要评价城市的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包容性发展指数用于评价城市的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指数 大数据平台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振华 程绍文 刘粉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特色小镇作为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内国家级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数学方法和Arcgis 10.2工具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类型呈现凝聚分布; 2)特色小镇数量在经济带大尺度范围内相对均衡,在省域尺度内小范围集中分布; 3)在空间分布密度上特色小镇东密西疏,并形成以上海、江苏南京无锡及浙江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高密度核心区;4)地区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历史文化水平、政策支持及投资偏好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特色小镇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洁 许宁 洪名勇
碳排放绩效是衔接“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选用EBM模型对2006—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采用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考察了碳排放绩效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总体及其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地区碳排放绩效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高水平的碳排放绩效由上游地区逐步转变为中下游地区。(2)中游、上游地区碳排放绩效的内部绝对差异逐年缩小,与下游地区和总体地区状况相反;各等级的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呈现“俱乐部趋同”特征。(3)碳排放绩效上游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上游—中游地区间差异最大,地区间交叉重叠问题是导致碳排放绩效总体差距出现的主要原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大道
我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T"字型空间架构,是根据生产力和经济布局"点—轴系统"理论,在分析我国自然基础、经济布局特点和综合发展潜力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近30年来,这一战略使我国生产力布局与交通运输、水土资源、城市依托和国内外市场实现了最佳的空间组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T"字型架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两大地带,是支撑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级轴线。长江经济带是"T"字型架构中重要的横贯东西的经济带,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
论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及其质量的相关理论,界定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属性,从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五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将长江经济带各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06-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从五个维度指数的变化来看,除经济发展持续性维度有所下降以外,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和分享性均呈现上升态势。由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上升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有效性和分享性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种走势,...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质量 测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世庆 巨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首要任务,是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银银山"的指导思想,以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为战略思路,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同时针对性地解决战略实施过程的问题,形成生态协同的战略新格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邵玮 马尚
泛长江经济带是由长江经济带衍生出的一个新的"大流域"概念。在我国未来"三纵四横"水网布局的大背景下,泛长江经济带不局限于长江干流,同时还应覆盖由长江源头、干流、支流、人工河渠组成的生态系统的大流域,覆盖范围从原有的9省2市增加至包括青海、西藏、广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广东、北京、天津在内的18省4市。泛长江经济带的形成是区域内各省市经济社会生态关联日益强化的客观体现。为保证泛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效运作协调发展,建议组建"长江经济带科学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类规划的制定及重大工程的实施,务实推进泛长江经济带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余源
长江经济带不仅发挥着经济主驱动轴的战略作用,而且还具有维系国家、团结民族的重要政治社会文化功能。随着发展方式转型,内需拉动作用增强,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条件下,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影响力将与日俱增,其作为后起支撑带的战略重要性不断凸显。一、长江经济带缘起长江经济带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乐
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的天然纽带作用和巨大的航运物流功能,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合作联系和鲜明的地区分工关系,其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合作状况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长江经济带历来就是我国的城市、工业、商贸走廊,集中了一大批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二是上中下游地区受资源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优势产业的地域分布迥异,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三是上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相互融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建设长江经济带已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一道,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发展战略,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早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武汉新港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3月,"建设长江经济带"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久文 张静
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不仅对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促进全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肩负着多种示范和试验功能,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现象是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方向之一,且这种方法正在受到新的重视。本文尝试从历史与时间的视角,从经济实力、城市体系和城市化、产业结构、创新及经济外向度五个维度分析长江经济带的时空演化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关问题及发展建议,期望能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时空演变 发展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新丽 向恩利 黄芙蓉
为客观科学评价我国数字乡村政策质量,文章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乡村政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出台的16项省级层面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在16项政策中,有优秀等级政策6项和良好等级政策10项,无可接受等级和不良等级政策,但仍存在政策时效短、政策客体受限、保障措施欠缺、权责不明晰等内生性问题和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区域特色不足等外生性问题。对此,从完善数字乡村法律法规体系、扩大政策受众客体范围、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强化政策可嵌入性等方面提出优化数字乡村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圣云 林玉娟 罗玉婷
文章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指数分解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2012年后提升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技术变化和纯技术变化对Malmquist指数提升的影响最大,科学技术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地带性差异明显,上、下游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较高,中游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最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科技创新效率差异逐年缩小;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技创新效率分为快速增长型、稳定型、上升型和发展型四种类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方晓萍 陈秀銮 褚琦 成佳祺 陈赛昭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六大污染物和11个影响空气质量指数的气象因子作为影响因素。针对空气质量相关数据的特性,将粒子群算法和万有引力算法结合的混合算法(PSOGSA)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进行组合,建立PSOGSA-LSTM组合预测模型,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检验,并与传统的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将其应用于长江经济带100个城市未来7天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研究结果表明,PSOGSA-LSTM模型相比传统的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