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1)
2023(15926)
2022(13076)
2021(11686)
2020(9807)
2019(22517)
2018(22140)
2017(43002)
2016(23105)
2015(26454)
2014(26636)
2013(26732)
2012(25381)
2011(23297)
2010(23795)
2009(22249)
2008(22083)
2007(20097)
2006(18105)
2005(16853)
作者
(70369)
(58949)
(58917)
(56107)
(38026)
(28370)
(26817)
(22861)
(22681)
(21304)
(20194)
(19960)
(19090)
(19032)
(18608)
(18334)
(17367)
(17345)
(17239)
(17160)
(15109)
(14609)
(14575)
(13712)
(13488)
(13381)
(13171)
(13011)
(12069)
(11748)
学科
(125639)
经济(125524)
管理(64417)
(63727)
(49517)
企业(49517)
方法(47287)
数学(41743)
数学方法(41476)
中国(34019)
(31641)
地方(31142)
业经(25715)
(25361)
(23367)
农业(21285)
(20647)
(20502)
贸易(20488)
(19690)
(18865)
金融(18863)
(18282)
银行(18245)
(17568)
地方经济(17465)
(16536)
环境(16516)
(15795)
(14826)
机构
大学(349371)
学院(349259)
(156713)
经济(153575)
管理(129480)
研究(127894)
理学(109770)
理学院(108437)
管理学(106747)
管理学院(106081)
中国(98091)
科学(75343)
(75177)
(71139)
(66182)
(60350)
研究所(59437)
(58299)
中心(57601)
财经(55952)
(50689)
经济学(49608)
业大(49309)
北京(47784)
农业(46907)
(46716)
师范(46238)
(45489)
经济学院(44511)
(43660)
基金
项目(221228)
科学(174352)
研究(161990)
基金(160472)
(139565)
国家(138366)
科学基金(117842)
社会(105181)
社会科(99737)
社会科学(99709)
(86354)
基金项目(84029)
自然(73804)
教育(73766)
(72185)
自然科(72085)
自然科学(72064)
自然科学基金(70815)
资助(66374)
编号(64898)
成果(53374)
(52894)
重点(50444)
(49644)
课题(46007)
(45128)
国家社会(43852)
发展(43000)
教育部(42544)
(42344)
期刊
(186189)
经济(186189)
研究(110413)
中国(74795)
(55741)
(54817)
学报(53192)
科学(49689)
管理(49152)
大学(40178)
(39166)
金融(39166)
学学(37841)
农业(37103)
教育(35346)
技术(30501)
经济研究(30416)
财经(29495)
业经(29347)
(25458)
问题(24605)
(20055)
(20036)
技术经济(19366)
世界(17860)
国际(17640)
商业(17341)
统计(17273)
理论(16286)
现代(15762)
共检索到549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发元  郑军  裴潇  叶云  
文章采用与经济发展相关数据S,ta在ta不12同.0软件与空间权重Ma矩tla阵b2下01建6软件,基于长江经济带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1结1省市果显1示99,3—长江20经16年市场潜能、城镇化济带经济发展相邻省市之间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市场潜能及其空间效应、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在反距离权重矩阵模型和经济权重矩阵模型中人口城镇化表现为负向效果,空间城镇化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腾飞  邓宏兵  
文章立足于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创新能力水平视角,构建了城镇化发展质量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得分,将其得分引入Argis分析软件,结合ESDA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差异性,并从时间、空间层面分析其发展特征。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个别城市出现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质量空间差异较大,出现较为显著的空间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玲  
本文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经验数据,在测算省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我国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上海最高;浙江和江苏次之;安徽、江西、湖北和湖南处于第三梯队;而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相对较低。新型城镇化与不同类别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新型城镇化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更强,而与生活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同发展关系相对较小。新型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双向赋能效应,但相比较而言,新型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服务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反哺作用稍弱。进一步地,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更大赋能作用,而反过来新型城镇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正向推动作用也更为强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高立  王雪琪  邹伟  李发志  
基于长江经济带12个省份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测算了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并通过构建商品房价格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的空间动态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商品房价格对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地区2001—2005和2006—2015年前后两个阶段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的发展呈阶段性特征;住宅价格和商业营业用房价格的提升均会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办公用房价格的上涨会阻碍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不同类型房价对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存在时段差异。因此,对房价的调控应采取差异化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超军  
本文以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98-2011年数据,利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的互促作用不是很明显,但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作用要弱于城镇化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期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率为14.44%,城镇化发展对于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20.02%。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金德  
长江经济带覆盖了我国11个省市,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文通过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消费结构及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城镇化通过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不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中介作用不明显;对外开放程度、固定资产投资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负作用,金融发展程度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迪云  刘畅  宋一凡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提质增效阶段,亟待研究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及其时空演化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和相关原则,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由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环境保护四个维度共计20个指标构成。文章运用熵值法并构建空间数据库,对2008—2013年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耀彬  卓冲  
消除贫困是长江经济带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城镇化是否有助于减贫关系到政策走向.该文利用长江经济带2000年~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GS2SL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贫困问题具有空间外溢性,长江下游地区表现为正空间外溢性,而中上游地区表现为负空间外溢性;城镇化与贫困问题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而分区域检验后这一关系更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现阶段仅有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跨越了"倒U"型曲线拐点值,表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非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而是其阶段性表现;基础设施效应是城镇化影响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易高峰  柏建成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产业、空间与人口三层面梳理、构建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融合传导机制,并基于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流域城镇化与能源消费间非线性发展关系。研究表明: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与生活能耗模式,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门槛效应。经济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传统能耗依赖较小,而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区域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进一步指出,虽然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抑制作用明显,但在人口压力及资源约束加剧的新城镇化背景下,更应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促进量的转移,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关注居民消费引导与空间紧凑布局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继续发挥规模经济的削减作用,努力实现共享经济的集约效能;各省市间则应建立互动协调机制,根据自身城镇化对能耗的影响路径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策略,这也是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雷  潘建林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10-2020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流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流通现代化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高,流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呈现“U”型作用特征。因此,各省(直辖市)应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现流通现代化,以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远权  张源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和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利用Moran's I测度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总体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与新型城镇化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也仅由濒临失调过渡到勉强协调等级。下游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最高,上海属于良好协调,江苏和浙江属于初级协调,上游地区的贵州和云南耦合协调度最低,属于濒临失调。在城市层面,大致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长江经济带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并且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L-L”集聚区范围逐渐缩小。(3)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具有负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具有正向影响,在上、中、下游地区,这种驱动作用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尊文   聂夏清  
和谐的城水关系是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GTWR模型等构建流域-区域-省域-市域的跨尺度空间分异特征分析框架,以长江经济带2011~2020年110地级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揭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及空间演变模式,并对其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驱动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效率和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城镇化效率在0.395 0~0.767 6区间内波动上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在167.57到69.63内呈波动下降趋势;(2)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总体自上游地区到下游地区逐渐提升,水资源效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显著特征,水资源效率与城镇化效率相比存在更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关系;(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两系统耦合性不断增强,由松散耦合状态向协同耦合状态演变,整体协调发展度为濒临失调型,呈现出上升-回落-再上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4)长江经济带城镇化效率与水资源效率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从多年平均值的绝对值上看,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行政级别>水资源禀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迪云  刘畅  周依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肩负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重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多种指标以量化雾霾污染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以居民消费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2001~2013年期间该地区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居民消费水平低于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会加速雾霾污染;跨越第一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影响有所减弱,但仍为正向促进关系;跨越第二道门槛时,城镇化发展对雾霾污染的作用则转变为负向关系。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吴社丽  
文章选取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研究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水平都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江经济带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经历了从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转变;长江上中下游地区耦合协调发展度差异明显,下游地区明显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下游地区处于初级协调状态,中游和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上海和贵州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超前于新型城镇化水平,其余各省市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滞后于新型城镇化水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雯  孙红  刘宏伟  
新型城镇化与物流间的关系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选取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及物流统计数据构建综合性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得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综合指数,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之间的耦合作用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各省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与物流综合指数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且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协调度保持勉强协调,中部地区则由轻度失调变为濒临失调,西部地区则仍以轻度失调为主。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发展水平均未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由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变为物流滞后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物流协调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今后的发展应以物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来缓解物流的滞后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