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8)
- 2023(16501)
- 2022(13783)
- 2021(12580)
- 2020(10475)
- 2019(24163)
- 2018(24052)
- 2017(46326)
- 2016(25237)
- 2015(28348)
- 2014(28701)
- 2013(28286)
- 2012(26004)
- 2011(23489)
- 2010(23711)
- 2009(22027)
- 2008(21151)
- 2007(19005)
- 2006(17100)
- 2005(15467)
- 学科
- 济(118657)
- 经济(118540)
- 管理(70374)
- 业(64458)
- 企(52337)
- 企业(52337)
- 方法(45006)
- 数学(38740)
- 数学方法(38321)
- 中国(30454)
- 农(29017)
- 地方(27536)
- 学(26389)
- 业经(24838)
- 财(24355)
- 制(20206)
- 农业(19360)
- 理论(17912)
- 贸(17397)
- 贸易(17382)
- 融(16888)
- 金融(16880)
- 易(16724)
- 和(16629)
- 银(16343)
- 银行(16293)
- 环境(16150)
- 地方经济(15701)
- 体(15683)
- 行(15623)
- 机构
- 大学(362989)
- 学院(360336)
- 济(150577)
- 经济(147371)
- 管理(139001)
- 研究(128650)
- 理学(119123)
- 理学院(117755)
- 管理学(115624)
- 管理学院(114973)
- 中国(96168)
- 京(79012)
- 科学(78287)
- 财(68503)
- 所(65502)
- 农(59526)
- 研究所(59354)
- 江(58275)
- 中心(57012)
- 财经(54148)
- 业大(53048)
- 北京(49696)
- 经(49091)
- 范(48277)
- 师范(47765)
- 院(46624)
- 农业(46406)
- 经济学(45771)
- 州(43878)
- 经济学院(40798)
- 基金
- 项目(240718)
- 科学(188737)
- 研究(176267)
- 基金(174001)
- 家(151823)
- 国家(150584)
- 科学基金(128634)
- 社会(110899)
- 社会科(104942)
- 社会科学(104910)
- 省(94102)
- 基金项目(91569)
- 自然(83009)
- 自然科(81038)
- 自然科学(81018)
- 教育(80161)
- 自然科学基金(79528)
- 划(78534)
- 资助(71826)
- 编号(71737)
- 成果(59010)
- 重点(54056)
- 部(52641)
- 发(52003)
- 课题(50089)
- 创(49079)
- 创新(45849)
- 科研(45503)
- 国家社会(45497)
- 教育部(44941)
- 期刊
- 济(175237)
- 经济(175237)
- 研究(113225)
- 中国(73768)
- 学报(58393)
- 农(54303)
- 管理(53816)
- 科学(53130)
- 财(51983)
- 大学(43965)
- 学学(41186)
- 教育(41141)
- 农业(36813)
- 融(34145)
- 金融(34145)
- 技术(31985)
- 经济研究(28578)
- 财经(27498)
- 业经(26881)
- 经(23636)
- 问题(22464)
- 图书(18976)
- 业(18958)
- 技术经济(18582)
- 理论(17686)
- 贸(16583)
- 现代(16524)
- 科技(16399)
- 版(16165)
- 实践(15787)
共检索到553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博文 李雪松 伍新木 王磊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估计法探讨了内生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利用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经验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因果关系;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这种互动关系在中西部内陆地区表现更为显著。另外,市场一体化与对外开放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存在"替代效应",这意味着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部沿海倾向于选择对外开放而不是促进本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内陆地区则相反。政策启示是应进一步加强削弱地方市场分割的顶层设计,在提高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的同时,建立缓解本地市场一体化与对外开放之间"替代效应"的平衡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孙久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得到了稳健的结论: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在考虑到空间关联因素后未能发现β收敛的证据,城市间经济增长差距有扩大态势;市场一体化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倒U"影响特征,且有助于发挥水平溢出效应,进而实现本地与异地经济增长的"携手并进";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垂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港口城市、边界城市、内陆城市的市场一体化增长溢出效应要弱于港口城市、非边界城市与沿海地区城市,而且基于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也证实了经济增长垂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通过对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样本结论进行比较,发现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各阶段的不同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丹 马红梅 杜宇晨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欠发达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对此,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要注重政府职能、交通体系、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互补。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经济增长 相对价格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芳 谢贤君
为了探索区域一体化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双重视角,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的代理变量——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产业集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总体就业效应方面: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区域一体化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对就业产生间接作用,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要素匹配效应,提高了对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进而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区域一体化带来产业的集聚效应,促使区域协同发展,降低了运输交易成本,实现了劳动力的均衡就业。长江经济带地区异质性效应方面:上游地区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就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就业,且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具有均衡协调功能。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 就业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耀彬 周依仿 王希祖 周家兴 宋一凡
基于2004—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在构建门槛面板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以市场一体化指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FDI(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FDI促进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市场一体化"双门槛效应"。市场一体化指数跨越第一道门槛时,FDI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当进一步跨越第二道门槛后,这种拉动作用再次显著提高。而长江经济带较多省市的市场一体化水平处于两道门槛之间,FDI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了较大的发挥,但地区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跨越第二道门槛,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应进一步打破贸易壁垒、放开市场保护,拓展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以推动整体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大开发 生态保护 体制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一体化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维 李孜沫 文春生
长江经济带建设已纳入国家战略,一体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长江经济带区域涉及上中下游三地、六大城市群和八大国家新区,城市群和新区间的有机联系成为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先对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和交通体系进行现状描述,然后对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性、均衡性、生态性和公平性四大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一体化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大开发 生态保护 体制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瑞坤 向书坚
长江经济带从空间布局上看,具有区域一体化的地理优势,但区域内各省市的经济增长呈现波伏特征,地处中部的安徽、江西沦陷为"经济洼地",而西部的贵州、云南被边缘化,经济发展未能利用地理优势促成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形成。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了各省域间的经济非相依系数,发现经济非相依系数与经济增长水平间呈现相反运行趋势,经济越封闭发展,经济增长水平越低。但只要这些地区存在开放经济发展的条件,经济就会产生相依乘数效应。随后的面板协整分析证实了该区域具备开放经济发展条件,于是建立了小型开放经济均衡模型并测算了各省域间的经济相依效应。最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构筑区域一体化的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郭素梅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建立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联立方程,检验1995~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儒奇 胡绪华
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促进沿线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命题。文章选取中国2008—2018年26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相结合(PSM-DID),探索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显著提升了沿线城市的创新能力,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区域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体化战略对下游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上游和中游城市的影响尚不显著;一体化战略对不同等级城市带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一线城市的促进作用最强,二线城市次之,对其他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尚不显著;进一步探索间接影响路径之后发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可以通过影响政府支持力度和产业结构间接地提升城市创新能力。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蓉 张贺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及城市转型发展指标体系,本文对长江经济带城乡一体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流域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特征显著,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转型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中引领作用明显,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代表性的特色经济增长突破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文中构建了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快、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投入较大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明显的带头作用。城市功能、科技创新是影响长江下游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增长、结构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城市转型发展 空间统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依托长江黄金航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采用价格法对长江经济带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形成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库,结合密度、距离、分割与市场一体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对长江经济带商品市场一体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长江经济带商品市场一体化总体水平呈现波动中收敛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格局;财政分权制度、距离因素显著弱化商品市场一体化;城市化、市场分权、交通密度以及通讯设施等水平提升对商品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贸易开放度对商品市场一体化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最后,本文提出建立无空间差别的公...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泽义 罗雪华 杜家廷
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不利于降低环境污染物排放,消除市场壁垒、加快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提高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路径之一。以长江经济带101个城市2015—2020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价格法测算样本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市场一体化程度,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衡量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分析发现: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物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区域市场一体化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等路径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和环境治理压力加大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能够强化区域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效应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治理压力的调节效应,在下游地区比上游和中游地区更强。因此,应健全区域协作机制,破除地区间市场壁垒,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建立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与环境治理的协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