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1)
2023(15609)
2022(13495)
2021(12284)
2020(10383)
2019(23515)
2018(23120)
2017(44222)
2016(24271)
2015(26866)
2014(26491)
2013(26432)
2012(24359)
2011(22177)
2010(22018)
2009(20214)
2008(19342)
2007(16839)
2006(14935)
2005(12900)
作者
(73357)
(61159)
(60705)
(57817)
(38819)
(29428)
(27431)
(24124)
(23425)
(21626)
(20891)
(20854)
(19593)
(19227)
(18841)
(18753)
(18277)
(18237)
(17538)
(17526)
(15454)
(14939)
(14747)
(14052)
(13850)
(13498)
(13444)
(13271)
(12388)
(12009)
学科
(114402)
经济(114301)
管理(67519)
(62135)
(50475)
企业(50475)
方法(47361)
数学(41717)
数学方法(41342)
地方(26305)
(26257)
中国(25558)
(25507)
业经(22900)
(22883)
农业(18039)
环境(17554)
(17394)
贸易(17386)
(16752)
(16136)
(15643)
地方经济(15553)
理论(15073)
技术(15003)
(13960)
财务(13900)
财务管理(13880)
(13712)
(13522)
机构
大学(351398)
学院(349274)
(146427)
经济(143567)
管理(136231)
研究(123403)
理学(119169)
理学院(117775)
管理学(115685)
管理学院(115092)
中国(87620)
科学(79609)
(74616)
(63890)
(63380)
(61106)
研究所(58570)
业大(58073)
中心(54155)
(53758)
农业(50599)
财经(50294)
北京(45975)
(45780)
(45193)
(44661)
师范(44634)
经济学(44608)
(40117)
经济学院(40068)
基金
项目(247328)
科学(193601)
基金(180181)
研究(172595)
(160198)
国家(158957)
科学基金(135214)
社会(110480)
社会科(104816)
社会科学(104784)
(97355)
基金项目(96889)
自然(90347)
自然科(88213)
自然科学(88188)
自然科学基金(86606)
(81825)
教育(77844)
资助(73523)
编号(67819)
重点(55885)
(53552)
(53289)
成果(52884)
(51053)
创新(47785)
科研(47649)
课题(46809)
计划(46763)
国家社会(45676)
期刊
(159958)
经济(159958)
研究(100889)
学报(63292)
中国(61087)
(56369)
科学(55956)
管理(49057)
大学(46258)
学学(44197)
(44132)
农业(38915)
教育(31085)
技术(28626)
经济研究(26743)
(25559)
金融(25559)
财经(24832)
业经(24823)
(21334)
问题(20666)
(19833)
技术经济(18474)
科技(18011)
资源(16692)
业大(16583)
(16508)
图书(16136)
理论(15827)
商业(15634)
共检索到499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黄艳  任毅  蒲坤明  
运用能源强度、离散系数、莫兰指数综合测度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及发展趋势,并建立面板托宾模型探索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从下游至上游存在梯度差异,空间差异由趋异向趋同转变,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比重、政府影响力(财政支出比重)、电力消费比例、研发投入力度呈正相关,与能源消费比例、煤炭消费比例呈负相关,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不明确。提高工业能源效率,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应提高研发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尹庆民  吴秀琳  
用融合径向与非径向距离函数特征的EBM方法测度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工业能源环境效率,借助效率核密度图和技术分解分析效率随时间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差异;继而利用泰尔熵量化区域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总体差距,并将其分解结果运用于地区差异的成因识别中。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环境效率普遍偏低,在经历短暂的上升期后,近年来持续走低,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研究期内区域工业能源环境效率的总体差距逐渐缩小,区域间差距仍为驱动总体差距的主导因素,缩小上游区域内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大来  赵娜  李青松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2011—2018年11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未能达到DEA有效状态;分区域看,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分省域看,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湖南、四川表现较为理想,而其他省份则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空演化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企业规模、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却表现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大来  赵娜  李青松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2011—2018年11个省份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其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未能达到DEA有效状态;分区域看,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分省域看,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湖南、四川表现较为理想,而其他省份则表现不尽如人意。时空演化的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企业规模、产业结构、金融发展、市场化程度、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却表现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毅  丁黄艳  任雪  
工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是我国能源战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建设长江经济带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三阶段DEA模型,主要从外部环境、效率结构、省际差异等方面对"十五"至"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化特征与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开放水平等因素对能源投入冗余有显著影响;工业能源效率提升的瓶颈在于规模效率;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在空间上从下游到中上游存在梯度差异;"十五"至"十二五"阶段中,工业能源效率有显著提升,地区之间效率差异也进一步缩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到若干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华飞  肖静  冯兵  
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效率问题则是关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8年的空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BM模型、全局莫兰指数、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值介于0.675~0.763,为一般效率水平,波动变化平缓;区域、省域间效率差异明显,但从时序上看,省域差异有缩小趋势;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地理相邻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消除前因变量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环境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资依存度、市场竞争环境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爱军  邓微微  
以《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的工业行业产值为数据源,采用比值对比分析法和结构相似度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优势工业行业和工业结构相似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且重化工业发展比重较大;工业结构差异较为显著,同构性现象不明显;各省(市)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同。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关于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政策,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工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程云鹤  
长期粗放型的工业增长模式给中国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的衡量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度的指标,生态效率可以体现某个经济单元在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排放(环境压力)的一种能力,反映了经济增长、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文选择工业用水总量、工业煤炭消费量、工业COD排放量以及工业SO2排放量作为环境压力代表性指标纳入DEA分析框架之中,实证测算2006-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5类工业生态效率(IEE)指标值,并考察IEE的地区差异与动态演变特征,采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两种收敛分析方法检验IEE的收敛性,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冯雨  张浩  
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来源,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流域内仍存在巨大差异;(2)水资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水资源效率存在较为稳定的空间相关性,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浙江为中心的“高质量增长极”以及以上游地区为中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4)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中游、下游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均存在β收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冯雨  张浩  
在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了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其区域差异及来源,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空间收敛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但流域内仍存在巨大差异;(2)水资源效率的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3)水资源效率存在较为稳定的空间相关性,基本形成了以上海、浙江为中心的“高质量增长极”以及以上游地区为中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4)长江经济带以及上游、中游、下游的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均存在β收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全要素水资源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付华健  蒋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而提高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GTFEE)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GML指数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区、市)2004—2020年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方法(ESDA)和Tobit回归分析探究其空间上的集聚特征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偏低,下、上、中游依次呈递减态势,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是技术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空间集聚性,主要以H—H集聚和L—L集聚为主,且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和环境规制会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以上发现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克亮  刘悦  史利娟  刘蕾  孟祥瑞  杨宝臣  
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是缓解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区工业为研究对象,将工业用水与水污染排放纳入分析框架,构建Epsilon-Based Measure(EBM)-Tobit两阶段效率分析模型。首先,采用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分析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从投入要素视角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工业绿色水资源无效率进行解构,测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通过泰尔指数分解诠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根源;进而,根据EBM模型计算得到的投入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差异测算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工业节水与水污染减排潜力;最后,利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较低,地区差异特征明显,工业节水与水污染减排潜力巨大;缩小长江上游、中游与下游三大地区间差距和长江上游各省市间内部差距是未来优化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关键;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工业用水强度、科技进步、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地域差异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有一定影响,但是各因素影响方向、影响力度与显著性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长江经济带实现工业水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克亮  刘悦  史利娟  刘蕾  孟祥瑞  杨宝臣  
提高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是缓解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区工业为研究对象,将工业用水与水污染排放纳入分析框架,构建Epsilon-Based Measure(EBM)-Tobit两阶段效率分析模型。首先,采用兼容径向与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测算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分析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从投入要素视角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工业绿色水资源无效率进行解构,测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通过泰尔指数分解诠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地区差距的形成根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杰  朱高立  黄金升  邹伟  
工业用地市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关键载体,而准确量化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是促进该区域要素合理流动、构筑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的客观需要。运用GIS空间分析和Dagum基尼系数法系统考察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揭示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时期内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整体上提升,但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2)超变密度是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差距的主要来源;(3)长江经济带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互动效应,其中财政约束、地方政府间竞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工业用地市场化水平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