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7)
- 2023(13384)
- 2022(11309)
- 2021(10156)
- 2020(8423)
- 2019(19587)
- 2018(19122)
- 2017(36229)
- 2016(19696)
- 2015(22050)
- 2014(22343)
- 2013(22486)
- 2012(21840)
- 2011(20126)
- 2010(20683)
- 2009(19248)
- 2008(19101)
- 2007(17372)
- 2006(15699)
- 2005(14502)
- 学科
- 济(108211)
- 经济(108061)
- 管理(49531)
- 业(46297)
- 方法(35931)
- 企(33759)
- 企业(33759)
- 数学(31719)
- 数学方法(31434)
- 中国(30935)
- 地方(30726)
- 农(26784)
- 学(22392)
- 业经(20667)
- 财(18170)
- 农业(18135)
- 地方经济(17303)
- 环境(17100)
- 贸(16207)
- 贸易(16196)
- 制(15961)
- 易(15478)
- 融(15142)
- 金融(15140)
- 发(14993)
- 银(14661)
- 银行(14627)
- 行(14176)
- 和(13981)
- 技术(12034)
- 机构
- 学院(296604)
- 大学(295120)
- 济(130643)
- 经济(127747)
- 研究(114103)
- 管理(105343)
- 理学(88710)
- 理学院(87433)
- 管理学(85817)
- 管理学院(85241)
- 中国(84708)
- 科学(70714)
- 京(65336)
- 所(60100)
- 财(56836)
- 研究所(54389)
- 农(54113)
- 江(50729)
- 中心(50630)
- 财经(44295)
- 业大(44242)
- 农业(42359)
- 范(42203)
- 师范(41777)
- 北京(41538)
- 院(41042)
- 经济学(40949)
- 经(39794)
- 州(37905)
- 经济学院(36605)
- 基金
- 项目(189575)
- 科学(148061)
- 研究(136599)
- 基金(135108)
- 家(118535)
- 国家(117544)
- 科学基金(98967)
- 社会(87438)
- 社会科(82784)
- 社会科学(82757)
- 省(75784)
- 基金项目(71658)
- 划(63340)
- 自然(62561)
- 自然科(61018)
- 自然科学(60997)
- 教育(60824)
- 自然科学基金(59841)
- 资助(55130)
- 编号(54438)
- 发(47494)
- 成果(44522)
- 重点(43767)
- 部(40920)
- 课题(39571)
- 发展(38173)
- 创(38081)
- 展(37592)
- 国家社会(35984)
- 创新(35905)
- 期刊
- 济(159210)
- 经济(159210)
- 研究(94289)
- 中国(64184)
- 农(49857)
- 学报(46989)
- 科学(43858)
- 财(42532)
- 管理(38514)
- 大学(34412)
- 农业(33670)
- 学学(32521)
- 教育(29636)
- 融(29528)
- 金融(29528)
- 技术(26145)
- 经济研究(25621)
- 业经(24966)
- 财经(22307)
- 问题(22018)
- 经(19321)
- 业(18126)
- 技术经济(16427)
- 贸(15846)
- 资源(15461)
- 统计(15296)
- 世界(14692)
- 商业(14351)
- 现代(14119)
- 国际(13715)
共检索到468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翁异静 卓莹莹 黄扬飞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要地和生态宝库,在践行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战略地位。为掌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态势,文章以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包含的84个地级市为研究依托,构建了包含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子系统和22个因子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模型系统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探究阻碍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由2010年的0.372提升至2019年的0.394,呈缓步提升态势;研究期内长三角及滇中城市群均高于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其余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潜力较大。(2)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存在空间聚集现象,但在2019年聚集程度有所降低;高值聚集区集中于长三角城市群,低值聚集区数量不断减少,但成渝城市群及川滇黔城市群仍存在低值空间锁定现象。(3)整体上看,绿色福利是阻碍绿色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科技教育、居民收入、环境治理及经济水平是障碍度排名前四的障碍因子,各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具体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而,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总体协调绿色发展,应考虑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着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曙光 尚英仕
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东部沿海四大城市群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城市群及各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借助障碍度模型测算了投入产出指标对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障碍度。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综合效率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效率仅有珠三角城市群达到DEA有效,纯技术效率除山东半岛外其他城市群均达到DEA有效,规模效率四大城市群均未达到DEA有效;2011年和2016年绿色发展效率下降趋势明显,其它年份基本保持平稳;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贡献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三个期望产出指标是制约沿海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大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受投入指标阻碍大,中小型城市受期望产出指标阻碍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裴潇 袁帅 罗森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黄金经济带”,探究其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协调关系对构建区域绿色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障碍度模型等,从地理时空二维角度评价两者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演化特征以及制约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障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二者耦合协调度亦逐年递增,但流域整体耦合协调度不高,时间上发展不充分,空间上发展不均衡。(2)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正相关特征显著,流域内相邻省市间亦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特征。(3)制约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准则层障碍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环境;指标层排名前7的障碍因子主要有9项,不同省市存在异质性特征。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绿色发展与数字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酒二科
在构建中国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文章利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时空差异特征分析,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法计算了不同地区的绿色发展风险障碍度及主要障碍因子。结果发现:2008—2014年各省份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省际间差异明显并呈现东部较好,东北、中部、西部较弱的空间格局。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绿色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省际总体分异格局明显;高高集聚和高低集聚的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明显;工业生产效率、第三产业发展、污染物排放、城乡绿化、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是我国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时空差异 障碍因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红贵 赵路
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6年长江经带11省(市)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所得数据从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4~0.37之间。其中,上海最优,四川最差,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从下游地区到中游地区再到上游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指数显著为正并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因此,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发挥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下游地区和中、上游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承接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洋鸽 詹长根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绿色发展之路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研究区130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 I指数,测算研究区2010年、2015年、2019年三个时间点的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时间分布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的趋势为“N”型波动增长;二是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下游>中游>上游,省市内部呈现东部发展趋势强于西部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呈现圈层结构;三是从空间差异性分析来看,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均呈现减小趋势,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总体差异呈“Λ”型波动;四是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莫兰点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三象限(高—高聚集、低—低聚集),区域间的聚集效应逐渐增强且聚集效应向外扩散;五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教育投入和对外开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关注绿色发展全局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政府规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爽 周天凯 樊琳梓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SBM模型对各城市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了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较好,呈现"V"型变化趋势;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绿色水平依次降低,其中武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三大增长极;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一方,对外开放、科技投入、经济集聚和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则阻碍了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仁杰 董会忠
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生态建设、制度供给四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考察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空间特征。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格局持续存在。(2)绿色发展关联主轴线等级悬殊,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达到一、二级轴线外,其他城市均以三级轴线为主,且均呈现以某个城市为核心的“点轴式”垂直关联结构,并未形成完整、高效的主轴线关联体系。(3)绿色发展关联网络密度有所提升,城市节点连接偏好表现为异配性,但网络层级性特征显著,导致网络脆弱性较强,且呈现“核心-边缘”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梅 赵曦
合理有序的网络空间结构是实现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城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三大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三大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协调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城市群空间网络水平的提升对其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普遍存在,但间接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明显差异。其中,网络化水平越高的城市群,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越明显,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强化城市间网络联系,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网络空间结构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天籽 韩沅刚
在长江经济带构筑高水平开放高地战略与绿色转型背景下,如何发挥FDI质量对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选取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2010~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74座城市的绿色发展效率,基于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构建PSTR模型,实证考察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平滑转换效应。结果表明:(1)FDI质量能够显著促进绿色发展效率,其中FDI出口与外资规模作用最为显著;(2)FDI质量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受环境规制调节,随着规制强度提高,FDI质量对绿色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3)分区域层面,环境规制弱化效应体现在长三角城市群,强化效应体现在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颖
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城市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科研投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因此在分析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过程和内在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科研投入、技术创新对城市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在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其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域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企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影响效果显著,外观设计专利的驱动作用效果不显著;技术创新在企业科研投入和城市绿色发展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占总效应的65.5%。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兵 李玉凤
测度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其分布动态、转移特征、地区差异、空间集聚以及障碍因子,对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建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2个城市基础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功效系数法及线性加权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估计、Dagum基尼系数、Arcgis绘图、空间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扩大再缩小的过程,多级分化的梯度发展格局逐渐转化为两极分化格局,均衡发展态势逐渐显现;(2)各城市维持当前发展水平的概率较大,高水平城市固化现象得以证实;(3)区域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之间,呈逐年缩小的态势;(4)高质量发展呈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特征,且高水平城市辐射效应显著;(5)人均利用外资金额、居民生活水平、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等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失业率、人均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能源效率是部分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阻力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彩霞 贺小荣 彭坤杰
文章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构建评价体系,运用泰尔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揭示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规律,并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时序演变上,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长江下游保持领先,上游省份仍显落后,区域创新、共享发展虽有一定效果,但程度仍需加深,开放性存在不足;空间分异上,下游>中游>上游的梯度结构显著,省际差异依然存在;演进趋势上,高质量区域集中在苏浙沪,其他省份质量跃迁波动较小,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负向反应高于正向反应;障碍因子上,创新、协调、开放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限制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涂永红 任屹颖 郭彪
本文定量分析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的现状、成就及影响机制,运用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以城市为对象,从八个维度评估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不同维度的绿色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不同的绿色创新产出效应,其中创新制度的促进作用最大;地方财政增加创新制度宣传、科研投入支出,可有效强化创新制度和研发投入对绿色创新产出的促进效应;保持创新制度和研发投入的稳定性是取得产出促进效应的关键。本文丰富了绿色创新发展的应用研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明 陈诗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