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8)
- 2023(13409)
- 2022(10748)
- 2021(9645)
- 2020(8063)
- 2019(18475)
- 2018(17871)
- 2017(34539)
- 2016(18990)
- 2015(21518)
- 2014(21775)
- 2013(21677)
- 2012(20361)
- 2011(18307)
- 2010(18745)
- 2009(17675)
- 2008(17692)
- 2007(15822)
- 2006(14189)
- 2005(12920)
- 学科
- 济(103186)
- 经济(103106)
- 管理(54814)
- 业(48845)
- 企(38416)
- 企业(38416)
- 方法(35201)
- 数学(31110)
- 数学方法(30882)
- 财(30565)
- 中国(27211)
- 地方(27021)
- 农(24856)
- 学(20877)
- 业经(19769)
- 制(18119)
- 农业(16140)
- 务(15067)
- 财务(15041)
- 财务管理(14988)
- 地方经济(14930)
- 企业财务(14272)
- 环境(14018)
- 体(13964)
- 财政(13478)
- 贸(13240)
- 贸易(13235)
- 易(12681)
- 和(12523)
- 银(12516)
- 机构
- 学院(278799)
- 大学(278135)
- 济(124374)
- 经济(121802)
- 管理(101840)
- 研究(101188)
- 理学(86514)
- 理学院(85444)
- 管理学(84063)
- 管理学院(83535)
- 中国(76501)
- 财(62084)
- 科学(60809)
- 京(59732)
- 所(52012)
- 江(48069)
- 农(47231)
- 研究所(46733)
- 财经(45927)
- 中心(45746)
- 经(41365)
- 经济学(40065)
- 业大(39775)
- 北京(36889)
- 农业(36819)
- 范(36503)
- 院(36291)
- 师范(36159)
- 经济学院(35888)
- 州(34336)
- 基金
- 项目(178736)
- 科学(140076)
- 研究(130570)
- 基金(129053)
- 家(112085)
- 国家(111192)
- 科学基金(94676)
- 社会(85163)
- 社会科(80629)
- 社会科学(80604)
- 省(70330)
- 基金项目(68250)
- 自然(58709)
- 教育(58324)
- 划(58116)
- 自然科(57248)
- 自然科学(57232)
- 自然科学基金(56154)
- 编号(52315)
- 资助(51765)
- 成果(42933)
- 重点(40945)
- 发(40425)
- 部(39504)
- 课题(36910)
- 创(35872)
- 国家社会(35800)
- 创新(33862)
- 科研(33814)
- 教育部(33519)
- 期刊
- 济(148216)
- 经济(148216)
- 研究(88580)
- 中国(58076)
- 财(52729)
- 农(43136)
- 学报(42412)
- 科学(39792)
- 管理(36325)
- 大学(31910)
- 学学(30346)
- 农业(28508)
- 融(25776)
- 金融(25776)
- 经济研究(24563)
- 财经(24133)
- 教育(23330)
- 技术(23304)
- 业经(21944)
- 经(20899)
- 问题(20821)
- 技术经济(15190)
- 业(14774)
- 贸(14404)
- 统计(13689)
- 版(13533)
- 资源(13504)
- 现代(13333)
- 世界(13057)
- 商业(12816)
共检索到433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宇 陈会广 陈利根
土地财政行为特征是理解城市群内(或间)差异性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个土地财政的供给需求二元驱动分析框架,利用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7个城市在2001—2011年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不同城市群在土地财政上有着不同的成因;长三角城市群政府财政支出对土地财政的影响最为显著;中游城市群和渝蓉城市群,城市人口变量作用相对较强;渝蓉城市群政府财政支出与土地财政之间呈现负相关,非农产业发展的作用相对其他城市群较强。研究认为:1长三角城市群,调控的核心在于约束政府行为、转变当下依靠土地资源大量投入的"以地谋发展"模式;2中游城市群,一方面要推进适度人口城镇化,另一方面要约束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不当竞争,避免资源利用的浪费;3渝蓉城市群,调控的核心是理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形成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财政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戢晓峰 张玲 陈方
提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城市群物流一体化水平评价模型,利用模型测度结果改进引力模型,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中心—外围"特征,且层级结构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与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与"中心—腹地"经济关系相吻合的空间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物流经济辐射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物流一体化水平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对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作用机制,并提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自强 韦鸿 马艾 王凯
运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的DEA-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的财政环保支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整体较低,其主要是规模效率较低造成;对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技术水平退步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据对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整体来看,地方财政分权、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不利于财政环保支出效率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政府干预对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合帆 郑军 余家凤 马艾
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7—2017年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测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面板回归模型进一步对影响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地区差异显著;(2)长江经济带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并不稳定;(3)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市场化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产业现代化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规模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提升并没有显著的作用,但这些外部因素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慧敏 胡守庚
长江经济带的五大城市群是该区域内城市化的主体,评估不同城市群的发展差异有助于准确理解该区域内的城市化进程。基于美国宇航局新一代夜间灯光遥感产品,利用灯光增长率、变异系数、位序-规模法则、灯光基尼系数等方法评估了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的发展差异。通过比较城市群之间的差异,发现长三角城市群一直雄踞五大城市群之首,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增长率最快,黔中城市群较滇中城市群发展更快,五大城市群的整体差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对于城市群内部的不同城市发展差异而言,长三角城市群呈现愈加均衡的趋势,而其它四个城市群的趋势不明显;对于城市群内部不同地理网格的发展不平衡度而言,长三角内部发展不平衡度在降低,而成渝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的不平衡度有上升的趋势,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变化趋势性不明显。总的来说,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其它城市群虽然发展较快,但辐射带动效应尚不明显。最后,总结了各城市群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指城市群的交通建设以及寻找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协同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翁异静 卓莹莹 黄扬飞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要地和生态宝库,在践行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战略地位。为掌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态势,文章以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包含的84个地级市为研究依托,构建了包含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子系统和22个因子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模型系统测度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基于障碍度模型,进一步探究阻碍城市群绿色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由2010年的0.372提升至2019年的0.394,呈缓步提升态势;研究期内长三角及滇中城市群均高于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其余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潜力较大。(2)从空间上看,长江经济带7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存在空间聚集现象,但在2019年聚集程度有所降低;高值聚集区集中于长三角城市群,低值聚集区数量不断减少,但成渝城市群及川滇黔城市群仍存在低值空间锁定现象。(3)整体上看,绿色福利是阻碍绿色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科技教育、居民收入、环境治理及经济水平是障碍度排名前四的障碍因子,各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具体障碍因子存在差异。因而,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总体协调绿色发展,应考虑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着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梅 赵曦
合理有序的网络空间结构是实现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城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识别了三大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三大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结构及其经济协调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城市群空间网络水平的提升对其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普遍存在,但间接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明显差异。其中,网络化水平越高的城市群,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越明显,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强化城市间网络联系,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网络空间结构 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广斌 沈雨研
本文基于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从交通设施、要素市场、产业、经济、制度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评价城市群一体化水平,研究发现:第一,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其高低排序依次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二,制度一体化对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影响最为突出。第三,三大城市群均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和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且随着城市群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实证检验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群综合一体化及交通设施、产业、制度一体化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要素市场一体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影响,经济一体化与其尚不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新海 陈丹玲 匡兵
以长江经济带及其上、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刻画了区域一体化影响土地财政依赖的内在机理,并在考虑空间滞后效应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区域一体化及其分解指标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结果发现,区域一体化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效应"具有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1)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区域一体化与土地财政均存在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当三个区域的区域一体化水平分别达到0.889 6、0.964 5和0.967 1,即约2049年、2057年和2031年左右,各区域土地财政依赖将会降低,而上游地区区域一体化每增加1%,土地财政依赖将增加0.603 9%。(2)从区域一体化各分解指标来看,经济一体化与土地财政依赖的倒"U"型关系最为显著,且长江经济带将在经济一体化达到0.963 2时进入全域范围的土地财政依赖下降阶段。而社会一体化每提高1%,土地财政依赖将增加0.011 7%~0.121 6%。此外,仅在长江经济带整体尺度下,空间一体化与土地财政依赖符合倒"U"型的理论假说,而制度一体化与土地财政依赖的倒"U"型关系则在上、中、下游分区域尺度下呈现。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财政,推动和谐治理,从"优化区域空间联动环境""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及"完善监督和预警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各城市的教育支出和政府其他支出差距越大,则城市间的劳动力工资偏差越小,劳动力市场越趋于一体化;此外,就三大城市群分别而言,以上因素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立泰 李金林 叶长华
文章利用2001-2014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劳动力工资视角,对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内69个城市劳动力工资绝对平均偏差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较低,且分割现象越来越明显;就三大城市群比较而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使用外资及各城市科技支出的差距越大,则各城市之间劳动力工资偏差就越大,劳动力市场越趋于分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治栋 王亭亭
分析了产业集群、城市群及二者的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全面FGLS和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的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作用,但城市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小于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的良性互动也可提升区域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傅铭
长江航运的开发,是东部率先发展和中部崛起与西部开发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优势互补,相互结合产生乘数效应,实现效益倍增的物质基础,将有效地促进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沿长江城市群的发展。通过加强资本运作、采用现代技术作业生产、建立和完善长江沿岸各类城镇乡村统一的报关通关体系,促进长江航运的开发和效益的提高,使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沿长江城市群获得低成本运行支撑。同时,建设长江经济带,兼具平衡向陆向海发展功能,保障国家核心战略利益实现,使"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坚实的中国根基。
关键词:
长江航运 长江经济带 沿长江城市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庆宾 骆康 刘承良
城市群作为当前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在区域发展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论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抓取等手段,以长江经济带5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间要素集聚能力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间要素集聚能力差异与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吻合,城市群要素集聚格局呈现出由东向西梯度衰减的分布特征;②城际层面要素集聚能力差异的两极分化现象显著,以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中心的要素集聚"核心—边缘"空间结构特征较为鲜明;③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内科技创新、对外开放、金融等要素的集聚格局具有明显的差异分化和集聚分布指向特征;④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等级规模结构分布总体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可分为"均衡型"和"离散型"2种类型,首位城市要素集聚首位度随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高低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