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3)
- 2023(13518)
- 2022(11160)
- 2021(10265)
- 2020(7920)
- 2019(18209)
- 2018(17867)
- 2017(33153)
- 2016(17829)
- 2015(19971)
- 2014(20132)
- 2013(19972)
- 2012(19077)
- 2011(17520)
- 2010(18088)
- 2009(16409)
- 2008(16006)
- 2007(14355)
- 2006(13294)
- 2005(12385)
- 学科
- 济(95214)
- 经济(95132)
- 管理(44983)
- 业(39744)
- 地方(31524)
- 中国(29291)
- 企(28443)
- 企业(28443)
- 农(24765)
- 方法(24286)
- 数学(20493)
- 数学方法(20287)
- 业经(20257)
- 学(18613)
- 农业(17460)
- 地方经济(17437)
- 环境(16060)
- 制(14838)
- 财(14821)
- 发(14672)
- 融(13967)
- 金融(13962)
- 银(13555)
- 银行(13535)
- 贸(13242)
- 贸易(13227)
- 行(13131)
- 易(12539)
- 理论(12274)
- 和(11984)
- 机构
- 学院(258077)
- 大学(252277)
- 济(109662)
- 经济(107071)
- 研究(98377)
- 管理(88116)
- 中国(74668)
- 理学(72902)
- 理学院(71791)
- 管理学(70553)
- 管理学院(70024)
- 科学(59534)
- 京(56609)
- 所(50762)
- 财(48984)
- 江(46585)
- 研究所(45397)
- 中心(44010)
- 农(42417)
- 范(38927)
- 师范(38545)
- 财经(37234)
- 北京(36157)
- 院(36111)
- 州(35290)
- 业大(35241)
- 经济学(33823)
- 经(33255)
- 省(32693)
- 农业(32445)
- 基金
- 项目(161440)
- 科学(125254)
- 研究(123125)
- 基金(111184)
- 家(96248)
- 国家(95331)
- 科学基金(80260)
- 社会(77422)
- 社会科(73122)
- 社会科学(73106)
- 省(66395)
- 基金项目(58811)
- 教育(55043)
- 划(54306)
- 编号(51336)
- 自然(48057)
- 自然科(46780)
- 自然科学(46770)
- 自然科学基金(45841)
- 资助(43990)
- 发(42286)
- 成果(42245)
- 课题(38042)
- 重点(37171)
- 发展(34524)
- 展(33951)
- 部(33533)
- 创(33045)
- 国家社会(31448)
- 年(31327)
共检索到426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菁 刘复友 王兴平 顾惠
生态地区因其可建设用地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而长期处于"高投入、低收益"的状态,该类地区也逐渐戍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后发地区。在"十三五"绿色发展与区域开放发展的要求下,长江经济带生态型后发地区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区域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实证部分以安徽省安池铜城市组群为例,探讨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安池铜三市十一县的部门座谈、企业管理者访谈及企业问卷调研为基础,从"政府~企业"双视角审视安池铜城市组群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出在经济与社会双重目标导向下,开发区仍然是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并从"格局上开放发展"、"内容上绿色发展"、"策略上差异发展"3个层面对安池铜城市组群未来的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战略勾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传清 黄磊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内河经济带与协调发展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线主轴,历经三十年发展最终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新时期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撑带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对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但仍面临着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重、产业结构重化工化、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沿江港口岸线开发无序、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绿色政绩考评体系乏力等难题。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进程,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壮大绿色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绿色发展 推进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刘学舟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明 陈诗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胜钢 袁宝龙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式要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发展模式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发展目标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以转型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调整长江经济带能源供应结构、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传统工业高端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五方面着手。以协调发展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着力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绿色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着力构建跨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三方面着手。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爽 周天凯 樊琳梓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SBM模型对各城市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了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较好,呈现"V"型变化趋势;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绿色水平依次降低,其中武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三大增长极;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一方,对外开放、科技投入、经济集聚和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则阻碍了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涂永红 任屹颖 郭彪
本文定量分析2017—2020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的现状、成就及影响机制,运用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以城市为对象,从八个维度评估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并实证检验绿色创新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绿色创新发展水平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不同维度的绿色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不同的绿色创新产出效应,其中创新制度的促进作用最大;地方财政增加创新制度宣传、科研投入支出,可有效强化创新制度和研发投入对绿色创新产出的促进效应;保持创新制度和研发投入的稳定性是取得产出促进效应的关键。本文丰富了绿色创新发展的应用研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昕 傅郭鑫 范东君 路彩霞 曾成
绿色文化在建设生态长江、繁荣经济长江的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整合丰富而多样的长江文化资源,发挥绿色文化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促进作用,就需要明确绿色文化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作用路径,并通过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推进。具体政策措施包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完善文化制度保障,促进绿色文化发展;搭建文化共享平台,加强流域交流合作;挖掘长江文化资源,建设绿色文化产业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民 仇定三 蒋倩颖 张敏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子 田健 赵玉婷 王凯 李小敏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测度绿色发展进程和支撑绿色发展决策的重要方法,然而如果对不同自然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地域都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去衡量,不仅评价结论有失公允,也不利于反映各自的问题及需求。论文按照“概念模型—体系框架—指标体系”的思路,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提出了“框架一致、权重不同”的差异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采用基于专家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指标的权重,识别不同分区绿色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或优先解决的问题。以长江经济带为对象开展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表明,绿色发展各目标各要素在长江经济带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性或优先性存在明显差异,应当实施差异化的绿色发展评价和要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鑫 黄菲
本文通过对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物流发展韧性进行测度,采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综合测算得出绿色物流发展韧性及其子系统韧性水平,同时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绿色物流三系统韧性耦合协调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发展韧性现状以及三子系统韧性系统耦合协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的绿色物流发展韧性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下游地区韧性水平高于中上游地区;绿色物流三韧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阶段,但各省市具体耦合协调度不同,上下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为促进绿色物流发展韧性的提升以及子系统相互之间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根据地方特色制定绿色物流发展战略,通过构建上中下游绿色物流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经济和物流的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绿色物流 发展韧性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子 田健 赵玉婷 王凯 李小敏
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是测度绿色发展进程和支撑绿色发展决策的重要方法,然而如果对不同自然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地域都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去衡量,不仅评价结论有失公允,也不利于反映各自的问题及需求。论文按照“概念模型—体系框架—指标体系”的思路,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提出了“框架一致、权重不同”的差异化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方法,采用基于专家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指标的权重,识别不同分区绿色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或优先解决的问题。以长江经济带为对象开展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表明,绿色发展各目标各要素在长江经济带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重要性或优先性存在明显差异,应当实施差异化的绿色发展评价和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