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0)
2023(6287)
2022(5332)
2021(4615)
2020(3874)
2019(9122)
2018(8723)
2017(16475)
2016(8419)
2015(9350)
2014(9383)
2013(9582)
2012(9324)
2011(8738)
2010(9187)
2009(8602)
2008(8398)
2007(7674)
2006(7348)
2005(6861)
作者
(25136)
(21119)
(20940)
(20083)
(14069)
(10063)
(9530)
(8267)
(7994)
(7946)
(7540)
(7223)
(7134)
(7060)
(6755)
(6639)
(6424)
(6259)
(6197)
(5684)
(5604)
(5251)
(5212)
(5014)
(4969)
(4908)
(4687)
(4361)
(4320)
(4081)
学科
(63866)
经济(63827)
管理(24369)
(21777)
地方(19920)
(18125)
企业(18125)
方法(16015)
地方经济(13834)
数学(13730)
数学方法(13592)
中国(13298)
业经(11358)
(10839)
(10738)
(8098)
(7863)
农业(7625)
环境(7394)
(7358)
(7280)
贸易(7272)
经济学(7135)
(6916)
(6896)
金融(6896)
(6836)
(6782)
关系(6695)
(6605)
机构
学院(130829)
大学(129621)
(66379)
经济(65178)
研究(51547)
管理(47496)
理学(39839)
理学院(39327)
管理学(38701)
管理学院(38414)
中国(38239)
(28204)
科学(27978)
(27906)
(27086)
(25975)
研究所(23227)
中心(21675)
财经(21577)
经济学(21050)
(19264)
(18586)
经济学院(18430)
(17722)
师范(17577)
北京(17258)
(17250)
(17082)
(16025)
财经大学(15560)
基金
项目(78365)
科学(62396)
研究(59303)
基金(56697)
(48339)
国家(47959)
科学基金(41168)
社会(39980)
社会科(37959)
社会科学(37946)
(31379)
基金项目(28810)
教育(26383)
(24891)
自然(24304)
资助(23710)
自然科(23684)
自然科学(23677)
编号(23260)
自然科学基金(23241)
(19340)
成果(19323)
重点(18299)
课题(17627)
(17226)
国家社会(16559)
发展(16498)
(16265)
(15517)
(15267)
期刊
(87617)
经济(87617)
研究(46047)
中国(29097)
管理(22072)
(21376)
科学(16633)
(15945)
学报(15879)
经济研究(14838)
(13387)
金融(13387)
技术(12997)
教育(12708)
大学(12544)
业经(12220)
财经(11915)
学学(11683)
问题(10658)
(10462)
农业(10345)
(9049)
技术经济(8621)
国际(8027)
世界(7991)
统计(7262)
经济管理(7121)
经济问题(6883)
现代(6877)
改革(6861)
共检索到221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保奎  张舰  
长江经济带沟通“一带”和“一路”,战略地位重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同“一带一路”统筹衔接,可以为国内大循环拓展空间,也能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动力,能够形成战略叠加优势,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形势,要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产能、市场、跨境园区、人文交流等优势,突出“整体统筹、内外畅通、绿色低碳、产业为要、面向未来”策略,依托中心城市打造与“一带一路”融合的战略支点和枢纽;提升中欧班列发展水平,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增强陆海双向开放能力;拓展经济战略纵深,提升自贸试验区开放势能,推动自贸区网络与境外园区网络对接嵌套;加强新能源、数字经济、健康等领域合作,打造一批“小而美”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办好用好重大论坛平台作用,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主动脉,深化“一带一路”投资经贸合作的主力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实践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继瑞  李月起  汪锐  
川渝地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增长极。同时,川渝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联动东西、带动南北的区位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川渝两地的合作潜力巨大,抱团协同、构建新型的竞合机制,无疑是川渝两地将"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地理节点质变为重要战略支点的必然抉择。相关对策建议如下:构建立体化、网络化、便捷化的交通;打造海关、经贸合作、领馆设立、国际航线、国际铁路班列的协同开放格局;改善川渝之间的中间塌陷现象;构建全面协同的政府制度安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鸣  
国家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方案的落地给太仓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太仓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立足长江经济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将太仓港建成国际江海联运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实现了太仓港的整体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继瑞  罗志高  
长江经济带拥有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是我国的制造基地与动力源头,也是"一带一路"的内陆重要延伸和发展依托。通过长江经济带联通陆海丝绸之路,能实现我国资源和产能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布局,战略协同的着力点包括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群、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产业结构及升级、自贸区及开放型经济体建设等。实现"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协同需要政策协同机制、市场和商贸流通的协同机制、立体化网络化便捷化的设施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人员交流和交往协同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余海燕  岳朝敏  
"一带一路"战略既传承了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也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是一个包容性、开放性的战略构想,具有多元的国家战略诉求,多重的对外开放功能,呈现出广阔的地域延展性。战略的远期目标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近期目标是道路联通与贸易畅通,着重加强贸易、交通、投资领域的合作。随着新亚欧大陆桥投入使用,中哈第二条铁路开通,欧洲西部—中国西部国际公路、中吉乌铁路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运输体系正逐步形成。当前要在规划指导下,依据拟建设的内容和相关协议框架,逐个克服经济、政治、文化等的障碍,在畅通贸易渠道、促进骨干铁路、公路和机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青  陈铭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时候提出来的。"一带"是指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的一条带状之路。"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南海经印度洋,延伸到欧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陆海统筹,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至此,"一带一路"被确定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青  陈铭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时候提出来的。"一带"是指陆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中东再到欧洲的一条带状之路。"一路"是指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南海经印度洋,延伸到欧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陆海统筹,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至此,"一带一路"被确定为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文玲  
一带一路战略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成为世界制造业产值第一的国家,成为世界金融大国和创新大国应运而生的。一带一路战略在陆上主要是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建设跨国界的经济通道;在海上主要是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也即经济走廊,主要连接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个需要持续多年推动的大战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建设命运共同体,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追求合作共赢的乘数效应。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点和目标在于,提高长江经济带沿线经济的竞争力、带动力、支撑力、辐射力、回旋力。一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倪卫红  陆天鹏  岳晓伟  
本文首先分析物流效率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影响,然后基于两者涵盖的25省物流相关的指标数据,运用DEA模型分析了相关省份的物流效率。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物流效率总体上要高于"一带一路"重点省市;东部省市的物流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西南和东北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共同涵盖的省市,重庆和云南两省的物流综合效率偏低。存在物流短板的省市将会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对接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了充分发挥DEA有效省市的带头作用、优化边远地区物流资源配置、完善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永亮  赵婷  
本文首次在二重开放背景下构建新经济地理动态框架,并据此分析不同的开放政策对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和国内外居民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内开放有利于产业向本国集聚、促进增长并缩小区域差距,同时外国居民也可以通过分享本国增长而受益。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影响依赖于母国规模和国际国内一体化程度呈现不同变化,总的来说,对外开放在全球化早期有利于国内外居民福利共同提升,但若本国对内开放没有相应提升,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则有可能使国内外居民都蒙受损失,此外小国若能利用好全球化的机遇,则可以实现比大国更多的福利提升。从我国区域发展实践来看,依托长江经济带,加快国内市场整合不仅是打造新的增长极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入实施以"一带一路"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作为新常态下中国的三大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承担着成为中国新三极的重任,三区互联互通能够规避旧三极格局引发的中国区域差距。由于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水平差异、资源禀赋不同、重叠区域增多等因素,三大经济区存在互联互通的可行性。以经济结构的相似性和互补性为原则,商贸流通、资源技术、低碳节能、电子商务、交通设施等是三大经济区可以广泛开展合作的经济领域,应确立内外兼修的顶层设计理念,完善经济合作环境,构建跨经济区产业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微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纲领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出了广西的定位,"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海陆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发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基于此重要战略定位,分析广西该如何打造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中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表明,我国当前经济回落更多是周期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非趋势性因素所致,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下滑的直接原因。在对美国、日本逆周期需求调控的经验和成效进行比较分析后,文章指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在继续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的前提下,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构建基于全球视野的宏观调控思维,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积极走出去,在全球化深化过程中解决自身成长中遇到的新难题,最终实现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嬗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陈兰  罗志慧  
本文基于DEA模型,对"一带一路"经济带各地旅游产业效率进行三阶效率测定。结果表明:静态上,地区间旅游产业效率差别较大,整体综合效率主要依靠纯技术效率拉动;动态上,除东北和西南外12个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上升态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向拉动效率提升。最后根据测定结果,从产业融合、地区差异化发展和政策角度提出优化"一带一路"经济带旅游产业效率的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军  陈瑾  赵小杰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赋予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对新亚欧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亚欧经济带建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给新亚欧经济带所带来的机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把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亚太地区、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和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将极大地推进这些区域的国家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的双赢合作。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人文合作和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亚欧经济带建设的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