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3)
- 2023(18322)
- 2022(15602)
- 2021(14097)
- 2020(11943)
- 2019(26952)
- 2018(26390)
- 2017(50186)
- 2016(26827)
- 2015(29776)
- 2014(29207)
- 2013(28833)
- 2012(26921)
- 2011(24459)
- 2010(24559)
- 2009(22582)
- 2008(21909)
- 2007(19330)
- 2006(17315)
- 2005(15537)
- 学科
- 济(131489)
- 经济(131372)
- 管理(78088)
- 业(74708)
- 企(60555)
- 企业(60555)
- 方法(53750)
- 数学(47396)
- 数学方法(46831)
- 中国(33195)
- 农(31402)
- 地方(31085)
- 财(27815)
- 业经(26695)
- 学(25999)
- 贸(22323)
- 贸易(22310)
- 农业(21620)
- 易(21567)
- 环境(20996)
- 制(20526)
- 融(18284)
- 金融(18283)
- 银(17978)
- 技术(17965)
- 银行(17920)
- 地方经济(17639)
- 和(17304)
- 务(17237)
- 行(17206)
- 机构
- 学院(387307)
- 大学(386602)
- 济(167280)
- 经济(164138)
- 管理(148422)
- 研究(136991)
- 理学(128181)
- 理学院(126746)
- 管理学(124508)
- 管理学院(123811)
- 中国(103178)
- 科学(84315)
- 京(81968)
- 财(73232)
- 所(69777)
- 农(68995)
- 研究所(63608)
- 中心(61992)
- 江(61569)
- 业大(59647)
- 财经(58766)
- 农业(54331)
- 经(53395)
- 经济学(51648)
- 北京(50985)
- 院(49947)
- 范(49316)
- 师范(48645)
- 经济学院(46339)
- 州(46224)
- 基金
- 项目(263089)
- 科学(207639)
- 基金(192769)
- 研究(185051)
- 家(170691)
- 国家(169312)
- 科学基金(145018)
- 社会(120334)
- 社会科(114315)
- 社会科学(114286)
- 省(102867)
- 基金项目(101115)
- 自然(95654)
- 自然科(93484)
- 自然科学(93459)
- 自然科学基金(91810)
- 划(86898)
- 教育(84499)
- 资助(79899)
- 编号(71776)
- 发(60451)
- 重点(60052)
- 部(57840)
- 成果(56538)
- 创(54583)
- 科研(51130)
- 创新(51125)
- 课题(50503)
- 国家社会(50414)
- 教育部(49301)
- 期刊
- 济(186368)
- 经济(186368)
- 研究(112517)
- 中国(76484)
- 学报(64681)
- 农(61422)
- 科学(58913)
- 管理(56964)
- 财(55692)
- 大学(48901)
- 学学(46674)
- 农业(41954)
- 融(36521)
- 金融(36521)
- 教育(35363)
- 技术(34355)
- 经济研究(31222)
- 业经(29778)
- 财经(29723)
- 经(25618)
- 问题(23932)
- 业(22221)
- 技术经济(20399)
- 统计(20320)
- 贸(19787)
- 策(18477)
- 商业(18345)
- 版(17982)
- 资源(17865)
- 世界(17820)
共检索到58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毅 单鹏 周金城
基于2008-2017年26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视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合成控制法,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维度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该政策使长江经济带GDP增加了16.7%。上游城市GDP增加最多,中游城市次之,下游城市最小。(2)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等机制,改善了长江地区空气质量,减少了36.8%的工业废气排放。(3)未能显著改善长江水质。在政策实施期间,存在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水体溶解氧下降的现象。因此,应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长江水体污染的防控,建立多维度、全覆盖的环境污染评定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智强 刘伊霖 曾智 秦光远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做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作为战略重要载体的财政环保支出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战略开始实施后的提升更为明显,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从整体来看,财政环保支出促进了区域总体以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分阶段来看,2007—2015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抑制了区域总体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2016—2018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提高了区域总体、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通过机制分析和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引起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动因在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曾萍 肖静
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基准回归结果通过了6种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地区绿色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呈下中上游递减的差异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促进环境规制、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以提升地区绿色创新能力,其中环境规制发挥完全中介作用,新型城镇化、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可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经验和证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中林 乔冰彬 朱勤敏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是构建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举措。针对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实施中存在的生态保护形势严峻、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体化步伐缓慢等问题,提出了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谋划、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市场、合作、创新、城镇化等方面,探讨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以及加快城镇化步伐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路径。在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步伐过程中,提出坚持统筹协调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发展战略 实施路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娜 杨金霖 寇林 曾智 刘雯雯 张大红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更是长江经济带实现提质增效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关键抓手,进而关系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利用2015年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推行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该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了上游农业生态环境效率提升,并且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而增强。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升了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农业生态环境效率,基本上实现了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政策目标。政府应更注重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财政环保支出效率,开源节流,以达到政策制定者和农户的预期收益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巫强 陈宇超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其实施对于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重大影响。基于2005~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显著推动该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该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这种影响通过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显著推动沿江城市、污染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对于非沿江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显著促进当地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对于非污染型城市,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则显著推动当地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贯彻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翁异静 周祥祥 陈思静
文章基于2007—2019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剖析其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作用机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整体上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效应为4.8%,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分区域来看,其对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中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下游地区,而对于上游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分区域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出口开放程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教育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科技创新对各区域均起到促进作用,但出口开放程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及教育投入对各区域产生了差异化影响,从而导致战略的作用机制具有异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罗来军 文丰安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基于全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形势的战略选择,也是基于长江经济带本身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所作出的科学抉择。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在思想认识、管理体制、科学技术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转型发展、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着力,发挥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作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与保护长效机制,强化共抓大保护的协同性。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我国的区域发展蓝图已经全覆盖,从沿海到沿边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到中部;从北部到南部到海岛。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大、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考察,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的长江经济带战略应体现全流域的统筹协调,应体现各省、市、区分战略的整体整合,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协调的、全覆盖的科学战略。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整体 国家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进军
文章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从横向来看,主要是突出以上海、武汉和重庆为中心三大区域的特色,并对其发展进行定位,这是实现长江经济带整体联动发展的基础。从纵向来看,就是为长江经济带的联动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包括制度、市场、交通等条件,并且在此基础上要突出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联动发展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钟鸣
国家长江经济带以及"一带一路"方案的落地给太仓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太仓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立足长江经济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将太仓港建成国际江海联运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实现了太仓港的整体跨越式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创琳 周成虎 王振波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由"T"字型战略格局转变为新常态下"H"型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带。长江沿江的六大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但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脱离发育标准、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整体发育程度弱于沿海城市群,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减弱,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形势严峻,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为此,应以流域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构建"1+2+3"分级梯度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格局;以差异化驱动力为支撑,因地制宜地突出各级各类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与建设重点。未来,为确保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成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委员会,建立流域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遵循城市群发育的科学规律,避免脱离实际催生扩大城市群;构建以城市群为战略桥墩的上下联动、以轴串群的流域生态经济带束簇状城镇体系;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成生态型城市群;加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创新驱动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群;重点建设一批支撑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国家级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兴述 田代贵
培育长江上游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在对长江上游经济带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五大特点,提出了战略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构架。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经济带 战略目标 空间发展战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巫强
针对当前中国面临区域经济增长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本文利用上海作为基准点,将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投入产出表和统计年鉴进行匹配,测度了长江经济带省级细分行业的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双重外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离岸外包具有效率性特征,每增加1%会导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差距拉大0.074%;在岸外包具有公平性特征,每增加1%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0.0726%。第二,服务外包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离岸服务外包还是在岸服务外包都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具有典型的梯度特征,随着样本向内陆地区延伸,双重外包的作用强度在不断减弱。稳健性检验表明,实证结论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本文的研究表明,逆全球化格局下构建国内价值链、发展在岸外包和服务外包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