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2)
2023(15645)
2022(13317)
2021(12258)
2020(10613)
2019(24557)
2018(24345)
2017(47383)
2016(25283)
2015(28573)
2014(28530)
2013(28132)
2012(26013)
2011(23555)
2010(23838)
2009(22266)
2008(21724)
2007(19512)
2006(17250)
2005(15166)
作者
(73070)
(61746)
(61483)
(58361)
(38960)
(29734)
(27965)
(24196)
(23282)
(21884)
(20911)
(20832)
(19457)
(19432)
(18991)
(18949)
(18285)
(18077)
(17877)
(17627)
(15341)
(15165)
(15129)
(14294)
(13963)
(13907)
(13478)
(13385)
(12640)
(12228)
学科
(128046)
经济(127938)
(73723)
管理(69144)
方法(52465)
(52263)
企业(52263)
(49026)
数学(47223)
数学方法(46510)
农业(32346)
中国(27782)
地方(27656)
业经(27168)
(25667)
(23100)
(20365)
(19976)
贸易(19966)
(19262)
环境(16665)
理论(16174)
(15645)
(15637)
银行(15617)
技术(15583)
(15477)
财务(15415)
财务管理(15376)
(15317)
机构
学院(368510)
大学(361399)
(161211)
经济(158167)
管理(143117)
理学(124206)
理学院(122886)
研究(122178)
管理学(120493)
管理学院(119821)
中国(93323)
科学(75094)
(74523)
(74039)
(68412)
(61925)
(58575)
业大(58499)
中心(57879)
农业(57306)
研究所(56358)
财经(55123)
(49942)
经济学(49408)
(45906)
北京(45644)
师范(45428)
经济学院(44370)
(43488)
(43037)
基金
项目(246960)
科学(195237)
基金(179716)
研究(178743)
(156410)
国家(155113)
科学基金(133992)
社会(114730)
社会科(108602)
社会科学(108568)
(99071)
基金项目(95094)
自然(87090)
自然科(85090)
自然科学(85070)
自然科学基金(83535)
教育(81961)
(81224)
资助(74366)
编号(72686)
成果(56740)
重点(55807)
(54602)
(54578)
(51360)
课题(49675)
创新(48083)
科研(47634)
国家社会(47310)
教育部(46516)
期刊
(182161)
经济(182161)
研究(102777)
(72706)
中国(67800)
学报(55377)
(52530)
科学(52331)
管理(50258)
农业(49224)
大学(42656)
学学(40898)
技术(34878)
业经(34056)
(33663)
金融(33663)
教育(31619)
经济研究(29034)
财经(27049)
(24744)
问题(24353)
(23279)
统计(21464)
技术经济(20461)
(19128)
世界(18485)
(18067)
商业(17866)
决策(17549)
资源(17530)
共检索到538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梓轩  陈菲  
本文基于PCA-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以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差异,得出如下结论: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状态;不同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差异较大,下游地区流通效率最高,而上游地区效率提升幅度最大;技术效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发展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是拉开地区流通效率差异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诗源  
本文通过构建PCA-DEA模型对我国2005-2017年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7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始终保持波动增长状态;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科技发展以及流通企业运行情况均会对农产品流通效率造成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军  黎娜  王成文  
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对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运用DEA方法对2014年电子商务环境下安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效率作了静态分析,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16个地级市2010—2014年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效率分别进行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两方面的动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爱军  黎娜  王成文  
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水平对落实国家"三农"政策,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都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运用DEA方法对2014年电子商务环境下安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效率作了静态分析,然后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16个地级市2010—2014年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效率分别进行了阶段性和区域性两方面的动态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学思  朱琳琳  
旅游业的提质增效是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举措之一。基于DEA-Malmquist模型,测度2011—2018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旅游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综合效率值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且西江流域旅游综合效率值整体高于珠江流域;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呈不稳定波动状态;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西高东低的态势,即西江流域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模式优化方面较珠江流域更具优势。因此,围绕旅游业帮扶体制建立、旅游业专业人才培养、以局部旅游资源优势带动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全面提升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和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青华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处于提升趋势,行业劳动力和资本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化、消费、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优化,都能引起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运输成本带来了负向抑制效应,产业外部性尚未发挥带动效应,而区位效应可以使运输成本负向效应得到弱化,也能使产业外部性效应得到一定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珊   曾福生  
本文就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范围、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实现降本促效、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农产品价格透明和稳定、提升农产品物流和配送效率,以及促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和技术应用等方式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调节效应存在,且能够进一步强化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进一步地,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沿线下游地区省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忠民  夏德水  姚宇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法,以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和与之对应的生产要素运输量分别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变量,利用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改善外部环境可提高其效率。提出:要提高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不应只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更应关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要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应搞平均主义、进行广泛撒网,在区域结构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孟鑫  
物流产业效率的提高对于评价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地区物流业积极平稳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固定规模报酬模型(CCR)和变动规模报酬模型(BCC)的DEA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2009-2013年物流产业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对其总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整个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与优化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应元  庹婧  
本文首先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分区域生态效率进行计算与分析,发现整体生态效率偏低,但下游区域的效率值明显高于中上游区域;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地区差异的演化特征,又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分区生态效率收敛检验,结果并未出现明显的收敛态势,但不同区域的表现不同。提醒我们在注重提升生态效率较低区域的整体效率的同时,缩小生态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差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伟  宁攸凉  林伟君  
采用修正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广东省农资流通行业中的58家农资流通公司的技术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针对农资流通公司所处经营环境的差异,引入SFA方法修正了公司规模、地区经济状况以及市场条件等因素对公司技术经济效率测算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广东省农资流通公司的技术经济效率较高,不同地区的农资流通公司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特征并不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新丽   向恩利   黄芙蓉  
为客观科学评价我国数字乡村政策质量,文章基于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乡村政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出台的16项省级层面数字乡村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在16项政策中,有优秀等级政策6项和良好等级政策10项,无可接受等级和不良等级政策,但仍存在政策时效短、政策客体受限、保障措施欠缺、权责不明晰等内生性问题和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区域特色不足等外生性问题。对此,从完善数字乡村法律法规体系、扩大政策受众客体范围、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强化政策可嵌入性等方面提出优化数字乡村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传清  董旭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L指数法,考察长江经济带1999~2013年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下降2.9%,而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下降幅度仅为0.4%,污染是导致能源效率损失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整体层面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发展演变基本呈"双峰一谷"的"M"形分布,表现为两个"上升—下降"周期,而省际和上中下游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演变特征迥异;从空间差异看,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远远大于上中下游差异,但近年来这种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来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强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合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骏  石艳秋  卢玉钦  
深入探讨背景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对于区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的影响,利用四阶段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5—2019年的生态补偿效率,并采用托宾模型剔除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判断不同因素对不同年份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区间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相对高效的地区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西,上海处于领先水平;上中下游各地区之间在生态补偿的管理效果、资金投入上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通过提升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举措改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补偿的重视,加大公共投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钒  邓明亮  
为了揭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创新效率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CA-SE-DEA组合模型,对全国和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重点对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收敛性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上中下游省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呈逐步扩大趋势;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较低省市的追赶效应尚不明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需要统筹协调,建立协同协作机制,构建全流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高整体科技创新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