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03)
- 2023(18856)
- 2022(15972)
- 2021(14821)
- 2020(12398)
- 2019(28130)
- 2018(28046)
- 2017(53826)
- 2016(28890)
- 2015(32484)
- 2014(32405)
- 2013(32561)
- 2012(30281)
- 2011(27411)
- 2010(27982)
- 2009(26410)
- 2008(26122)
- 2007(23587)
- 2006(21568)
- 2005(19656)
- 学科
- 济(140598)
- 经济(140439)
- 业(104962)
- 管理(91686)
- 企(85613)
- 企业(85613)
- 方法(51943)
- 农(50023)
- 数学(41649)
- 数学方法(41217)
- 业经(37476)
- 中国(36595)
- 财(34287)
- 农业(33536)
- 地方(32535)
- 制(26320)
- 学(26224)
- 务(22903)
- 财务(22826)
- 财务管理(22786)
- 贸(22671)
- 贸易(22655)
- 技术(22327)
- 和(21913)
- 易(21889)
- 企业财务(21561)
- 理论(21495)
- 银(20197)
- 银行(20156)
- 策(19963)
- 机构
- 学院(424837)
- 大学(421057)
- 济(182320)
- 经济(178584)
- 管理(169248)
- 研究(147318)
- 理学(144052)
- 理学院(142480)
- 管理学(140351)
- 管理学院(139563)
- 中国(114983)
- 京(91017)
- 科学(87729)
- 财(82618)
- 农(77065)
- 所(75027)
- 江(69019)
- 研究所(67238)
- 中心(66830)
- 财经(64482)
- 业大(62995)
- 农业(58909)
- 经(58304)
- 北京(57850)
- 范(55489)
- 师范(55019)
- 经济学(53752)
- 州(53194)
- 院(52684)
- 经济学院(48066)
- 基金
- 项目(273779)
- 科学(216245)
- 研究(204504)
- 基金(197870)
- 家(170713)
- 国家(169105)
- 科学基金(145991)
- 社会(130877)
- 社会科(123713)
- 社会科学(123679)
- 省(108147)
- 基金项目(104720)
- 自然(92493)
- 教育(91633)
- 自然科(90286)
- 自然科学(90268)
- 划(88799)
- 自然科学基金(88664)
- 编号(84344)
- 资助(80930)
- 成果(68384)
- 发(62281)
- 重点(60716)
- 部(60403)
- 创(57867)
- 课题(57582)
- 创新(53468)
- 国家社会(53411)
- 教育部(51724)
- 人文(51290)
- 期刊
- 济(221580)
- 经济(221580)
- 研究(132485)
- 中国(88272)
- 农(75125)
- 管理(66634)
- 财(64582)
- 学报(61926)
- 科学(59742)
- 农业(50591)
- 大学(47847)
- 学学(45134)
- 教育(44787)
- 融(43883)
- 金融(43883)
- 业经(38910)
- 技术(38680)
- 经济研究(33304)
- 财经(32460)
- 问题(28814)
- 经(27938)
- 业(26276)
- 技术经济(24017)
- 世界(21464)
- 现代(20804)
- 贸(20524)
- 图书(20292)
- 理论(20026)
- 商业(20007)
- 科技(19487)
共检索到664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明亮 杨馥娜 袁月 汪成鹏
回顾学术界有关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问题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污染治理、合作发展等方面;研究空间尺度侧重于长江经济带沿线重点省市,关于县市尺度或农业主产区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后期研究应拓展研究内容和空间尺度,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发展水平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琴 周振亚 罗其友
[目的]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时期,农业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向高质量阶段迈进。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问题进行综合系统探究,对推进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当前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现状和学术研究前沿,从绿色发展的视角系统探讨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呈现出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农业经济总量双增、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活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等特征。(2)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粮食供需形势严峻、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约束趋紧、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系统脆弱且退化明显、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布广等问题。[结论]新时期,长江经济带要从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严格保护水土资源、综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养护修复生态系统、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6个方面着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 高质量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虞孝感 王合生 朱英明
农业对长江经济带支撑能力削弱的趋势有所减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一定进展,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降,农业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缺少适应发展的准备,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资源和环境保障基础受到削弱。
关键词:
农业发展,态势分析,长江经济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明亮 何淼 胡宇杰 姚芃芃
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活服务业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业,既能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融合发展,又能提高长江经济带国际竞争力。从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服务业集聚、服务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梳理总结学术界有关长江经济带服务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结果显示:研究的空间尺度聚焦于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市县尺度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单指标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的统计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等。未来应从研究议题内容、空间尺度、研究指标、动态演化、研究手段集成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不断深化长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裕瑞 杨乾龙 曹智
本文基于统计数据揭示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的现状特征,并结合农业农村发展范式及其演化的回顾,探讨新时期长江经济带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及其基本策略。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近年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虽不断提升,但产品产量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产品国际贸易呈现良好态势,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较薄弱;农业生产化学品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带来的环境问题函待解决;农业发展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和动力源。新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应充分吸收多功能农业生产和网络化乡村发展范式的有益成分,激发内生动力、整合外部动力,以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农产加工优势区、特色农业产业带为关键目标,实现"七大转变",着力推进区域农业的多功能转型。深化相关改革、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创新创业、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村镇建设是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 刘峥延 金田林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条件好、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上中下游通力合作,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涵养区,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农业发展 绿色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邓明亮 仇文琦 韩慧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发展问题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发现目前相关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工业集聚水平,工业竞争力,工业梯度、同构和转移,工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研究空间尺度侧重于沿线重点省市工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单指标比较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统计分析方法、结构方程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方法。未来应该进一步拓展研究内容和研究空间尺度,同时更加注重研究方法的集成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晓燕 王倩 张桐
采用2013—2021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基于新发展理念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对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游地区和上游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持续减小,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之间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最为明显,地区间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基于研究结论,今后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农业产业联动,畅通要素流通渠道,以此而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烜 曹学琳
基于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耦合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究其省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耦合效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外部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耦合效率,其中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制约耦合效率的增长,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耦合效率的提升。对比是否剔除环境因素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掣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新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度和技术的创新,以促进耦合效率提升。调整后,耦合效率有所提高,其中有6个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高,其余的5个省份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王慧敏 王圣
基于全局DEA方法测算了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并运用Moran’s I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关联度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表现出整体稳定上升但地区间不平衡的特征,且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2)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农业用水全局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业用水效率不仅受到邻接地区的影响,还会受到非邻接地区的影响;除了地理因素之外,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相近也有利于地区间农业用水主体相互学习高效率的用水模式,从而引发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整体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3)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量所占的比例高,会使得农业用水效率显著降低;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都会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辉 吴鹏 王紫薇
[目的]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的优势条件及限制性因素,以及各省域农业比较优势,为长江经济带农业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用实证分析法,采用农业相对比重指标(AG)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CA)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相对比重和比较优势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了近几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域农业的相对比重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结果]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占其经济总量比重较低,农业相对比较优势不明显;各省市的农业比重和相对比较优势差异明显;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农业比重和比较优势波动平缓,甚至有略微下降趋势。[结论]应加强各省域农业部门合作,做好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农业布局;利用辐射效应,加强农业发展要素流通;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建立农业协同发展激励机制。此外,完善和统筹长江经济带区域农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沿江省市农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必要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白柠瑞 闫强明 郝超鹏 曲扶摇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代优化我国发展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辐射面积广阔,而各区域所处发展阶段、产业布局,乃至交通基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其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明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首先明确各区域自身禀赋,依托中心城市的构建,以点带面,打造各区域创新引领的产业分工梯度。同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全面覆盖、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形成,实现资源在长江经济带内部的有效利用,形成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红
论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及其质量的相关理论,界定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属性,从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五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体系,将长江经济带各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2006-2013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从五个维度指数的变化来看,除经济发展持续性维度有所下降以外,经济发展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和分享性均呈现上升态势。由于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上升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有效性和分享性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种走势,...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经济发展质量 测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浩 刘陶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新时期"三大国家战略"。2016年颁布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四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