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1)
2023(14654)
2022(12729)
2021(11617)
2020(9884)
2019(22734)
2018(22663)
2017(44119)
2016(23649)
2015(26615)
2014(26686)
2013(26612)
2012(24669)
2011(22459)
2010(22736)
2009(21129)
2008(20422)
2007(18097)
2006(16198)
2005(14556)
作者
(68695)
(57337)
(56801)
(54310)
(36656)
(27354)
(25815)
(22343)
(21870)
(20605)
(19537)
(19498)
(18479)
(18265)
(17703)
(17636)
(17023)
(16575)
(16493)
(16444)
(14452)
(14063)
(13808)
(13153)
(12852)
(12833)
(12696)
(12463)
(11626)
(11064)
学科
(117631)
经济(117499)
管理(71665)
(65077)
(54870)
企业(54870)
方法(43301)
数学(37246)
数学方法(36895)
地方(27380)
(26283)
中国(26128)
(25008)
业经(24965)
(22894)
(22180)
农业(17417)
(17233)
环境(16723)
(16477)
贸易(16466)
地方经济(16453)
(16220)
(15843)
技术(15804)
理论(15772)
(15396)
金融(15393)
(15176)
产业(15168)
机构
大学(344822)
学院(343647)
(148409)
经济(145382)
管理(135991)
研究(119368)
理学(117138)
理学院(115848)
管理学(114112)
管理学院(113486)
中国(87268)
(73614)
科学(70850)
(67124)
(59566)
(54876)
研究所(53885)
财经(53058)
中心(52762)
(51482)
业大(48495)
(47914)
北京(46102)
经济学(45212)
(44228)
师范(43845)
(43295)
(40939)
经济学院(40341)
农业(39778)
基金
项目(230434)
科学(181848)
研究(171407)
基金(167243)
(144176)
国家(143023)
科学基金(123264)
社会(109635)
社会科(103967)
社会科学(103940)
(90282)
基金项目(88902)
自然(78203)
教育(77037)
自然科(76255)
自然科学(76241)
自然科学基金(74861)
(74533)
编号(69400)
资助(68596)
成果(56731)
重点(51445)
(51147)
(50304)
课题(48038)
(47853)
(45038)
国家社会(44984)
创新(44737)
教育部(44150)
期刊
(173255)
经济(173255)
研究(106792)
中国(66010)
管理(52390)
(50909)
学报(50049)
科学(47495)
(47156)
大学(38443)
学学(36305)
教育(34790)
农业(32243)
技术(30517)
(30285)
金融(30285)
经济研究(27437)
财经(26903)
业经(26579)
(23110)
问题(22061)
技术经济(18317)
理论(16838)
现代(16316)
科技(16230)
图书(15876)
(15705)
(15623)
商业(15064)
世界(15052)
共检索到516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斯彬  周世锋  张旭亮  
发展长江经济带重在依托黄金水道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长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带的龙头,通过产业协同发展,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协同打造港航物流、重化工业、健康休闲等若干区域产业合作链条,促进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伟  孙长学  安淑新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三大区域战略之一,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湖库之间的协调难题。从根本上说,省际协调是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为此,需要全面把握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构建省际协商合作的五大机制,实现省际协商合作加快推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德才  张瑛  李智江  
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是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的关键一步,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合作现状,提出长江经济带合作机制研究应是多样并存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需基于三大次区域的区域合作进行制定。另一方面,文章构建了包含主体机制、制度化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机制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伟  孙长学  安淑新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三大区域战略之一,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面临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湖库之间的协调难题。从根本上说,省际协调是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难点。为此,需要全面把握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构建省际协商合作的五大机制,实现省际协商合作加快推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乐  
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的天然纽带作用和巨大的航运物流功能,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合作联系和鲜明的地区分工关系,其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合作状况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长江经济带历来就是我国的城市、工业、商贸走廊,集中了一大批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龙头骨干企业;二是上中下游地区受资源要素禀赋差异的影响,优势产业的地域分布迥异,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三是上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相互融合,
[期刊] 改革  [作者] 郝寿义  程栋  
区域合作机制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区域合作路径的分析,可以清晰发现我国区域合作机制失灵的逻辑障碍:地方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区域主体,在区域合作中存在"越位"和"缺位",竞争过度而合作不足。这一情况的改善有赖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结合长江经济带三大次区域合作现状,应从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四方面努力完善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凡  罗良文  
在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背景下,构建集聚模式多样化的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对于降低城市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以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视角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制造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异质性影响,并进一步基于集聚外部性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从集聚类型异质性来看,制造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均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曲线关系,但产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更显著也更强烈,特别是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从集聚外部性异质性效应来看,相较于MAR外部性效应,制造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效应更能促进城市碳排放强度降低;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全行业协同集聚的Jacobs外部性与城市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曲线关系,且这种影响在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过程中更显著;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产业集聚类型异质性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城市应培育差异化的主导产业,优化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培育制造与服务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佳玮   张晖   虞祎  
[目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将是发展重点,需要对其生产布局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Arcgis10.7、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呈现了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猪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变化。最终根据污染预警分析对产业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生猪生产的地域格局基本稳定,且中游地区产能提升;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生产重心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规模异质性、屠宰加工能力、劳动力机会成本、财政投入是长江经济带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猪生产布局规划,遵循地理距离优先和供需总量平衡原则明确生产区和消费区主体功能,配套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平衡供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组织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良种育种;构建长效支持政策以应对转型、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程军  周建平  蒋建华  
文章利用引力模型、泰尔指数、模糊聚类以及轴辐式理论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的物流空间联系特征、物流中心城市识别及轴辐式网络构建,并利用杜宾模型分析了物流空间联系格局形成的驱动力。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综合能力逐年上升,区域间联系强度也在不断增长,在空间上表现为"东强西弱"的分异趋势特征;多核心的网络联结格局明显,空间联系网络结构逐渐复杂化,在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多层级复杂网络结构,在成渝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初具雏形的网络结构;在内源力(经济规模、工业基础、创新驱动、专业化程度)以及外向力(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驱动下物流空间联系格局形成,并基于中心城市物流优势构建了层级化的轴辐式网络结构,以沪苏杭、汉长和成渝的一级轴心城市,和以南京、无锡、合肥,南昌,昆明、贵阳等二级轴心城市形成了三大城市群物流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DEA模型、ESDA统计指数及Tobit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地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且技术效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2)全局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效率高(低)的城市相互空间邻接;局部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L-L类型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区,空间分布形态较平稳,而效率H-H类型主要分布在上海及苏南地区,并逐渐向绍杭、皖江地区演化,从"一字形"转向"Z字形"分布;(3)城镇化、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及土地市场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志萌  盛方富  孔凡斌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受制于行政分割,全流域11个省市之间开发与保护不协调、竞争与合作不同步、上下游利益诉求不一致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长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战略要求下,统筹好长江经济带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问题,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创新带、协调带,亟须打破分割的旧格局、创建协调的新机制,形成长江全流域共抓、共管、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发展局面。
[期刊] 预测  [作者] 籍磊  陈立泰  叶长华  
本文在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影响机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16年长江经济带77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金融发展存在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集聚通过促进产业发展、社会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就业人口的增加以及就业人员收入的提升促进城镇化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发展及政府支出水平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人口城镇化发展,而工业发展、政府支出及医疗水平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城镇化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浩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分析长江经济带区域之间的特征基础之上,文章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治污技术授权机制与污染治理协同合作三种治理策略,并具体分析了三种合作治理策略的具体特征与措施,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了三种合作策略的具体实施情况。沿线省市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双重绩效的合作治理模式,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本文对长江经济带跨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与运行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树华  
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监测数据,2007年以来,长江流域每年的废污水排放量均超过300亿吨,2012年达到347.4亿吨,呈持续增长态势。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探索从组织协调、资金投入、产业支撑、技术支持和监督管理等角度出发,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跨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理顺长江上中下游各省市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而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