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5)
2023(10199)
2022(8617)
2021(7693)
2020(6199)
2019(14151)
2018(13921)
2017(25821)
2016(13656)
2015(15092)
2014(15093)
2013(15347)
2012(14813)
2011(13748)
2010(14200)
2009(13224)
2008(12787)
2007(11544)
2006(10813)
2005(10141)
作者
(41065)
(34603)
(34176)
(32641)
(22287)
(16411)
(15420)
(13404)
(13258)
(12477)
(12095)
(11541)
(11474)
(11330)
(10902)
(10769)
(10262)
(10200)
(10106)
(9649)
(9000)
(8516)
(8418)
(8139)
(7922)
(7841)
(7644)
(7491)
(7134)
(6847)
学科
(84910)
经济(84855)
管理(36851)
(34386)
地方(26970)
(26527)
企业(26527)
方法(23276)
中国(22735)
数学(20023)
数学方法(19891)
(18482)
业经(17408)
地方经济(16228)
(14959)
农业(13063)
(12488)
(12377)
(12276)
(12229)
金融(12229)
环境(11769)
(11383)
银行(11352)
(11062)
(10977)
贸易(10966)
(10432)
技术(9933)
(9899)
机构
学院(201639)
大学(199490)
(95107)
经济(93262)
研究(79962)
管理(73299)
理学(61081)
中国(60588)
理学院(60254)
管理学(59453)
管理学院(59061)
科学(46373)
(44163)
(41660)
(41332)
(37683)
研究所(37021)
中心(35143)
(33323)
财经(31505)
经济学(29414)
(28838)
(28373)
(28319)
师范(28087)
北京(28050)
业大(27064)
(26633)
(26218)
经济学院(25959)
基金
项目(125933)
科学(99416)
研究(93966)
基金(89517)
(77931)
国家(77267)
科学基金(65523)
社会(61852)
社会科(58769)
社会科学(58756)
(51421)
基金项目(46723)
(41739)
教育(41614)
自然(39393)
自然科(38404)
自然科学(38391)
自然科学基金(37666)
编号(36850)
资助(36401)
(34471)
成果(30042)
重点(29282)
发展(28195)
课题(27748)
(27708)
(27431)
(26209)
国家社会(25701)
创新(24598)
期刊
(122861)
经济(122861)
研究(69362)
中国(49086)
(31273)
(31254)
管理(30973)
学报(28008)
科学(27610)
(23029)
金融(23029)
教育(22667)
农业(21435)
大学(21219)
经济研究(20284)
学学(19918)
技术(19174)
业经(19095)
财经(16198)
问题(15286)
(14175)
技术经济(12115)
(11975)
(11684)
世界(11440)
国际(10908)
资源(10521)
商业(10394)
统计(10212)
经济管理(9920)
共检索到339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辉  李丽雅  李敬明  
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文章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绩效进行了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最优化指数及统一度指数、Theil指数等方法考察了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的协同效应及空间非均衡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绩效在波动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区域处于“滑坡”趋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的协同效应较弱,部分区域呈现发展绩效低,且各发展子系统非均衡发展的特征;长江经济带五大发展理念实施绩效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总体差异呈现“倒U”型变化,上、中、下游之间的非均衡特征明显,存在“马太效应”,但其空间非均衡性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波动态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需进一步推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小芳   张向前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环境资源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文章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总体综合得分区间分别为1.7506~1.8999、0.7122~0.8880和1.0093~1.2286,表明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等条件存在差异性。(2)五大维度中的绿色经济开放发展差异性显著,共享发展差异性最小。(3)各省市的开放发展指标权重均低于0.20,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短板。(4)五大维度指标对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时间和空间异质性。文章将评价研究聚焦于五大发展理念维度,弥补了现有文献对于五大发展理念在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研究方面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强化林业监管和执法;建立绿色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共享绿色产业园区,推动绿色技术融合共享,从而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省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鹏华  李鹏  
通过对2007~2014年省域指标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计算,测评出各省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指数和速度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全国的水平指数和速度指数。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整体向好,并呈现出加速转变的趋势。但转变水平相对较低,转变速度也相对较慢,这说明中国仍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起步阶段。中国各省域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水平和速度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在转变水平上"东高西低",而在转变速度上"西高东低、东北最高、中部最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大方向的水平和速度差异显著,绿色和协调方向的转变水平相对较高,创新和共享方向的转变速度相对较快,开放方向的转变水平和速度波动明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新宇  崔培培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本文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0-2014年间中国各省份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2000-2014年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有较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五大方面的不断改善;从分地区层面看,四大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但由于各地区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其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显著差异;从分项指标上看,绿色和共享是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提高的重要因素,而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景文  王金鹤  马明  
本文以京津冀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都市圈2007-2016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量化考察,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城市增速有差异,其中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增速较快;从不同维度来看,京津冀都市圈创新和绿色指数发展质量较好;从区域差异来看,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质量整体差距不断缩小,协同发展不断增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中国政府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在"一带一路"构想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是战略内涵,也是战略路径。其中贸易畅通,是要按照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推进中国和相关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引领的国际产业布局。这将带动相关国家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并将对我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稳定增长的发展大局,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进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近期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优势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第一动力,是降成本,补短板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间,GDP能耗单位下降了18.2%,成绩巨大,但与发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统领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创新是引领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协调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是高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高校合作共赢的必由之路,共享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目的。"创新、协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吴琼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利用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系统GMM模型,对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来看,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2005年以来处在拐点右侧区域,即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为负;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各分项指标来看,近年来税制结构的创新和共享效应为正,但其绿色、开放和协调效应为负;从分地区角度来看,税制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地区差异明显,在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效应,而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表现为抑制效应。最后,提出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构建了"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自变量,以中国199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弹性进行分析。结论:样本期内,除了开放发展外的发展理念变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弹性系数逐年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按其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从替代弹性视角来看,各变量之间存在替代异质性,创新发展与其他发展变量之间的替代弹性为负,创新发展外的四个发展之间的替代弹性为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都本伟  
"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继承和实践探索,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出发,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个新境界",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动力论"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协调发展论"的平衡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发展论"的生态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发展论"的国际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共享论"的公平分配理论。从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来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是研究人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合一的发展经济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新宇  苗真子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总体上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短期有效,但长期无效,甚至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指标回归发现,土地财政对共享、协调和开放这三个分指标具有正向边际效应,但对绿色和创新指标为负;从分地区看,土地财政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皆显著为正,但这种正向作用在中部地区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从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上看,协议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负向效应,"招拍挂"出让方式下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则显著为正,并且两种出让方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在地区间、分指标间都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逐步弱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因地制宜实行区域间土地财政宏观调控,继续推进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助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易淼  任毅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新时期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拓展。具体而言,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指导意义,遵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改革逻辑。当前,五大发展理念为破解发展新难题,厚植发展新优势,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庆修  
五大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体现了我国发展政策的先进性,发展新经济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发展新经济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采取有力的法治化措施,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经济发展,同时以新经济发展更好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动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詹新宇  王素丽  
经济新常态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利用2000-2014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研究发现,财政生产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的总体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显著为正,消费性支出显著为负。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看,生产性支出、服务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边际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财政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也有所不同。因此,为提升财政支出绩效及其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持生产性支出既有力度、压缩消费性支出规模的同时,加大对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服务性领域的财政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