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3)
- 2023(14459)
- 2022(12561)
- 2021(11770)
- 2020(9526)
- 2019(22241)
- 2018(22378)
- 2017(42447)
- 2016(23322)
- 2015(26211)
- 2014(26214)
- 2013(26088)
- 2012(24352)
- 2011(22002)
- 2010(22083)
- 2009(19955)
- 2008(19187)
- 2007(16739)
- 2006(14935)
- 2005(13224)
- 学科
- 济(97831)
- 经济(97733)
- 管理(61608)
- 业(58561)
- 企(46004)
- 企业(46004)
- 方法(37997)
- 数学(32524)
- 数学方法(32178)
- 中国(30497)
- 地方(29806)
- 农(27448)
- 业经(22117)
- 贸(21450)
- 贸易(21435)
- 学(20962)
- 易(20717)
- 财(19760)
- 农业(18713)
- 环境(16449)
- 制(15694)
- 和(15359)
- 理论(15161)
- 地方经济(15125)
- 技术(14971)
- 发(14447)
- 融(14427)
- 金融(14423)
- 银(14369)
- 银行(14330)
- 机构
- 大学(322945)
- 学院(322767)
- 管理(126696)
- 济(126421)
- 经济(123428)
- 研究(113667)
- 理学(108733)
- 理学院(107372)
- 管理学(105622)
- 管理学院(105018)
- 中国(83870)
- 科学(71701)
- 京(71265)
- 所(57300)
- 财(55862)
- 农(53150)
- 研究所(52228)
- 江(51987)
- 中心(51341)
- 业大(48312)
- 范(46500)
- 师范(46068)
- 北京(44960)
- 财经(44273)
- 州(42063)
- 院(42045)
- 农业(41303)
- 经(40062)
- 师范大学(37383)
- 经济学(36787)
- 基金
- 项目(221875)
- 科学(173822)
- 研究(164050)
- 基金(158087)
- 家(137237)
- 国家(136015)
- 科学基金(116706)
- 社会(101617)
- 社会科(96077)
- 社会科学(96050)
- 省(88157)
- 基金项目(85181)
- 自然(75736)
- 教育(74258)
- 自然科(73889)
- 自然科学(73873)
- 划(73728)
- 自然科学基金(72493)
- 编号(68160)
- 资助(64300)
- 成果(54956)
- 发(51434)
- 重点(49587)
- 部(47904)
- 课题(47579)
- 创(45683)
- 创新(42552)
- 科研(41840)
- 发展(41148)
- 项目编号(40769)
- 期刊
- 济(145802)
- 经济(145802)
- 研究(98654)
- 中国(66345)
- 学报(49507)
- 农(48549)
- 科学(46949)
- 管理(46191)
- 教育(40213)
- 财(40071)
- 大学(36962)
- 学学(34354)
- 农业(34081)
- 融(28844)
- 金融(28844)
- 技术(28655)
- 业经(25390)
- 经济研究(22151)
- 问题(20753)
- 财经(20274)
- 图书(19870)
- 业(17586)
- 经(17206)
- 资源(16978)
- 科技(16017)
- 理论(15615)
- 发(15420)
- 现代(15411)
- 技术经济(15193)
- 贸(14982)
共检索到489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晖
在加快长江航运建设与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研究长江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泰州港作为近年快速崛起的沿江大港,在货运结构、经济腹地及港业互动等方面存在典型性。以泰州港为案例,在梳理港口历史沿革、发展特征与问题、发展态势等基础上,提出沿江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长江航运 沿江港口 泰州港 港城互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永健,阎小培,许学强
港口功能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港口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腹地的交互作用机制 ,然而 ,国内针对港口功能变化的系统研究不多 ,对港口运输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更少探讨。本文以广州港这一亿吨大港为例 ,分析了现代广州港运输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结了港口工业、港口服务业这些依托港口的产业的发展 ,并初步指出了几大功能之间的紧密相关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荣荣 杨桂山 朱红云
运用遥感与GIS技术查清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分类长度,采用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和岸前航道水域宽度等指标对岸线资源进行分等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优良岸线的比例不高,但由于优良岸线资源分布集中且具有良好的城镇依托和通达条件、发达的腹地经济,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通过港口综合实力指数的计算,评价了苏州港在长江南京以下港口群中的地位,明确了苏州港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核心配套港、长江流域国际集装箱干线港、长江中上游大宗散货、件杂货中转港、沿江基础产业带建设配套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苏州段岸线开发、港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长江岸线 资源评价 港口发展 苏州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钱坤
以芜湖港城互动为内容,探讨了港口与城市之间影响因素,分析了两者发展的协调关系,最后借鉴国内外港口城市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促进芜湖市港城良性互动的措施,为推动芜湖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港口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芜湖市 芜湖港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青
湖州港是我国内河大港,是湖州在杭宁带城市崛起最可利用的战略资源。本文通过对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针对湖州港口物流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港口物流 湖州港 增长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双波 曹有挥 吴威
港口后勤区域是港口功能的重要拓展空间。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功能联系的角度将上海外高桥港区与临近的外高桥保税区作为完整的地域系统,通过计算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的均值关联度,对1995年以来的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综合效应总体上比较显著,但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其中1995~1998、2000~2001和2003~2005年外高桥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关联发展的均值关联度均表现出下降态势。港口后勤区域建设规模和营运规模的扩大、服务联系的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导致上述动态特征的主要因素。未来从全市的角度看,随着外高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厚明 李艳滨 温文华 马梦知
在分析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SD)的因果关系图,选取城市GDP、港口通过能力、港区占地面积、港口深水岸线长度作为状态变量,构建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结构和行为的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选取港口投资政策因子、岸线消耗系数、港区土地占用系数、港外土地占用系数以及表示港口业对航运服务业和港口物流业促进程度的乘数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仿真,分析这些因素对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为实现深圳港口和城市2020年发展目标,需要适当的增加港口建设投资,但要避免码头重复建设带来的土地资源大量占用问题;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勇清 许智宏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量海上丝绸之路上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的动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货物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大于集装箱吞吐量对港口城市经济的贡献度,港口城市经济对货物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大于港口城市经济对集装箱吞吐量的方差贡献度。结果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宇
本文从南通港口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南通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南通港城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对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深度融合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南通港口和上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南通港口融入上海港口的可行性发展路径,包括推动双方在发展规划、运营管理、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融合。
关键词:
南通港 上海港 融合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红云 杨桂山 万荣荣 马荣华
城市岸线地区是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领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农业社会对岸线的利用规模小,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岸线地区成为主要的港口(含公用港口和工业用港口)集聚地段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赋予城市岸线的利用功能不断增加。仅从岸线自然条件及岸线集疏运、城市依托等人文因素出发讨论岸线港口开发适宜性的做法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只有统筹考虑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才能实现岸线地区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以长江南京段岸线为例,从岸线自然条件和岸线承担的多种功能角度,分析了岸线资源港口开发的适宜性状况,指出岸线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岸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培红 李庆雯
基于"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港口—产业—城市"三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沿海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在2013—2018年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度和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互动作用关系;复合系统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港、产、城协调发展均处在由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过渡阶段,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河北省沿海城市需要在提高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优化系统内部协调机制,加强与其他城市联系等方面发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瑞 刘建中
港口旅游是我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但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港口旅游建设实践的需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港口旅游概念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港口旅游产品结构和空间地域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宁波港为例,探讨宁波港旅游发展的现状与优势,提出构建港城旅游一体化地域系统、完善港口旅游产品功能结构、打造两大港口标志性旅游品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港口旅游 标志性产品 第四代港口 宁波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宗伟 吕玉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