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4)
2023(8735)
2022(7619)
2021(6951)
2020(6172)
2019(14172)
2018(13874)
2017(27213)
2016(15244)
2015(17087)
2014(17481)
2013(17618)
2012(16721)
2011(15147)
2010(15275)
2009(14146)
2008(14328)
2007(13042)
2006(11100)
2005(9922)
作者
(47021)
(39876)
(39550)
(37717)
(25260)
(19367)
(18189)
(15618)
(15051)
(14300)
(13587)
(13535)
(12908)
(12722)
(12607)
(12544)
(12365)
(11812)
(11754)
(11430)
(10027)
(9896)
(9799)
(9134)
(9063)
(8998)
(8914)
(8816)
(8208)
(8074)
学科
(70351)
经济(70290)
管理(40894)
(40098)
方法(33587)
(31700)
企业(31700)
数学(30157)
数学方法(29904)
地方(18844)
(17573)
(16522)
(16259)
中国(15934)
业经(12367)
(12041)
贸易(12040)
农业(11805)
(11575)
(11552)
地方经济(11065)
(10272)
财务(10255)
财务管理(10227)
(10064)
环境(10012)
(9917)
金融(9913)
企业财务(9754)
(9684)
机构
大学(227133)
学院(226022)
(91206)
经济(89250)
管理(83742)
研究(79655)
理学(72904)
理学院(71927)
管理学(70514)
管理学院(70097)
中国(58050)
科学(52841)
(48103)
(45205)
(42680)
(40892)
(39385)
研究所(39316)
业大(38085)
中心(36483)
农业(36035)
财经(33151)
(30485)
师范(30135)
(29995)
北京(28949)
(28413)
经济学(28323)
(27660)
经济学院(25807)
基金
项目(154916)
科学(121232)
基金(112368)
研究(107452)
(100063)
国家(99279)
科学基金(83465)
社会(67849)
社会科(64272)
社会科学(64250)
(62183)
基金项目(60280)
自然(55941)
自然科(54599)
自然科学(54577)
自然科学基金(53631)
(52317)
教育(49612)
资助(46317)
编号(42353)
重点(36047)
(34443)
成果(34222)
(34142)
(31697)
科研(30539)
课题(30044)
计划(30010)
创新(29780)
教育部(28565)
期刊
(97105)
经济(97105)
研究(60672)
学报(42288)
中国(41311)
(39384)
科学(36967)
(32108)
大学(30246)
学学(28860)
管理(27729)
农业(26359)
教育(20699)
(19217)
金融(19217)
技术(18113)
财经(16555)
业经(15840)
经济研究(15408)
(14337)
(14135)
问题(13300)
(12181)
资源(11922)
技术经济(11446)
统计(11316)
商业(10856)
科技(10567)
(10465)
业大(10464)
共检索到323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睿杰  唐莉华  高广东  杨大文  徐翔宇  
鱼类多样性是反映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该文基于鱼类多样性分析了影响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识别了影响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鱼类多样性与流域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流域面积等自然因素,除了通天河、金沙江上段、雅砻江等海拔3 500m以上的流域之外,其他上游干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径流量。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转变为土地利用类型,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起群  吕浩  逄娇慧  赵金良  
为探讨长江流域大眼鳜(Sinipercakneri)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长江大眼鳜野生群体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支撑,本研究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 b)基因及控制区(D-loop)全序列,对4个群体(赤水河群体-CS、南京群体-NJ、岳阳群体-YY、宜昌群体-YC)共计79尾个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获得了长1141 bp的Cyt b基因全序列,共检测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指数为0.685 (CS)~0.924 (YC),核苷酸多样性(nucleotide diversity,π)指数为0.176%(CS)~0.285%(YY)。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02~0.003。(2)获得了长度为834~840bp的D-loop全序列,在79尾个体中共检测到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54 (CS)~0.990 (NJ),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548%(CS)~1.412%(YC)。群体内遗传距离在0.005(CS)~0.014(YC),群体间遗传距离在0.008~0.012,提示4个野生群体均尚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的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大眼鳜野生群体无显著遗传结构差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希平  严莉  徐树英  汪登强  张燕  陈大庆  
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了长江流域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各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同时利用9对自行开发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分析圆口铜鱼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22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849和0.00257。圆口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18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和0.00424。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提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国成  何忠萍  郭鹏  贺锦锌  杜文宇  胡琳  李成  谢锋  
为了解长江区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受胁及保护现状,本研究以长江水系自然分区为主将长江流域分为11个地理单元,采用编目法揭示区域内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使用G-F指数方法测度区域物种多样性;运用权重赋值法评估区域内物种的受胁现状及各区域的保护优先性。结果显示,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共281种,其中两栖类225种,隶属2目9科37属;爬行类56种,隶属3目9科22属。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特有种及其比例分别为119种和42.35%;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及比例分别为60种和22.06%;受胁物种数和比例分别为102种和36.30%。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出“上游高下游低和右岸高左岸低”的分布格局;对于水生两栖动物,金沙江-雅砻江流域(JSYL)、岷江-沱江流域(MJTJ)和乌江-赤水河-清江流域(WCQ)保护优先性更高;对于水生爬行动物,江源区(JY)、太湖流域(TH)和中下游干流区间(ZXG)保护优先性更高。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不可替代性强,保护关注度大,保护紧迫性高,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本底资源调查,建立科学高效的联防、联控一体化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及评价机制,以及注重增加科研投入与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本研究为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传举  赵镔  
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中居于重心地位。但多种因素,尤其是法律规制的长期空位和缺失,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长江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为实现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长江保护法》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注重目标导向,并就搭建全流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筑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生物资源监测以及深入推进禁渔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系统部署,为我国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需指出的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构建仍处于探索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旧存在配套制度迟滞影响实效、迁地保护作用发挥不突出、多重执法主体造成状态混乱、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制度缺位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加快配套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重视迁地与就地双重保护作用、完善长江流域综合执法体系、填补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漏洞等完善建议,以期为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高效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路  欧阳志云  徐卫华  李智琦  朱春全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讨论保护规划中整合保护效益和经济成本的重要性。为丰富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从系统保护规划理念出发,应用MARXAN模型软件对长江流域两栖爬行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进行了选择和评价。研究中共选择两栖物种54个,爬行物种73个作为指示物种,并按濒危性和特有性划分为5个类型。综合考虑每个类型的特定保护目标,以县域人均GDP为相对保护成本,探讨如何选择达到保护目标的最低经济成本区域。通过运算每个规划单元的不可替代性,共选定保护优先区9个,包括121个县(市、民族自治县)。建议以9个保护热点区为基础,率先建立各区域内保护网络,同时在已建保护区日常巡护中加入两栖爬行动物巡护内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宣  
2007年11月29~30日,"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七次编委会"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当前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编委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师生到会听取了大会发言。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编委会联合主办,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研究院和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主编许厚泽院士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先生分别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并主持了本次会议。中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朝阳   方康   董芳   张蓥钰   吴金明   牟希东   张辉  
为系统揭示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现状和生态风险,本实验以“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2017—2021年在长江流域65个站位的调查为基础,结合进一步的文献调研,系统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的种类现状和分布格局,并采用外来水生生物风险筛选工具(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长江流域天然水域现有外来鱼类38种,隶属于8目15科29属,其中鲤形目17种、鲇形目7种、鲈形目5种、鲟形目4种、脂鲤目2种、鳉形目、胡瓜鱼目和雀鳝目各1种,外来鱼类多来源于亚洲(17种),引入目的多为水产养殖(20种);(2)除沱沱河和横江外,研究区域内各水系和湖泊均有外来鱼类记录,其中三峡库区最多(22种);(3)AS–ISK评估结果显示,高、中、低风险鱼类分别为19种、6种、13种,风险最高的5种鱼类依次为食蚊鱼、下口鲇、尼罗罗非鱼、大口黑鲈、莫桑比克罗非鱼。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外来鱼类呈现种类数量多、分布格局复杂的现状,当前虽暂未发现有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仍存在极高的潜在风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外来鱼类的防控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灵  郭广芬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 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2)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3)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孝文  
长江流域13省市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看,东部、西部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加剧,产业发展思路同质化,使得中部凹陷,区域内互补性不强,影响了流域经济整体竞争力。长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东部地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中部地区重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长江流域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凯  郑畅  
考察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原因,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先定义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产生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数据包络DEA和全要素效率SFA方法进行测度,最后通过比较拉氏指数与迪氏指数的优劣,采用迪氏指数法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结构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2)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3)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在认识空间结构内涵与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异状况。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包括3个一级核心、8个二级核心、两大跨省成长三角、1条主轴、2条辅轴、3条地方轴、1个外围区和1个边缘区。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低水平的离散型阶段、极化发展的非均衡阶段、扩散的多核非均衡阶段,未来将向区域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从聚散原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等3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要从内部要素与外部力量两方面入手做3件事情。一要加快单个节点的发展和尽快形成核心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要构建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熙宁  
早在80年代中期,新闻媒介就曾对沿长江开发战略组织过经济专家进行过轰轰烈烈的讨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而终。时至90年代,改革开放形势再次旧话重提,开放开发长江流域,不仅给流域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因长江深入大陆腹地,还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有力杠杆。本期刊出的《长江流域开放方略》,对流域经济中的几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宗旨和任务是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期刊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昕昊  徐宗学  刘兆飞  刘浏  
利用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推荐的23个气候模式(GCM)输出的相对湿度、气温等10个不同高空变量,对比相应NCE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各个模式的模拟表现对不同气候要素进行秩打分(Rank Score),评价指标包括模拟场与观测场均值和标准差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归一化均方根误差、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和空间序列相关系数,综合不同要素的评分从而得出每个GCM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评分,定量地检测各个GCM在长江流域的可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纬向风速和经向风速的模拟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流域内相对湿度的时空分布;来自大气物理研究所(FGOALS)、德国马普研究所(ECHAM4和ECHAM5)、英国哈德莱气候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