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5)
- 2023(8208)
- 2022(7171)
- 2021(6482)
- 2020(5756)
- 2019(13340)
- 2018(12997)
- 2017(24891)
- 2016(14080)
- 2015(16122)
- 2014(16371)
- 2013(16403)
- 2012(15919)
- 2011(14613)
- 2010(14582)
- 2009(13707)
- 2008(13729)
- 2007(12637)
- 2006(11016)
- 2005(9986)
- 学科
- 济(64083)
- 经济(64025)
- 管理(35405)
- 业(33482)
- 方法(28626)
- 数学(25603)
- 数学方法(25364)
- 企(25047)
- 企业(25047)
- 地方(18725)
- 农(18064)
- 学(16111)
- 中国(15435)
- 财(13854)
- 农业(12140)
- 业经(11560)
- 贸(11076)
- 贸易(11074)
- 地方经济(10699)
- 环境(10657)
- 易(10642)
- 制(10481)
- 和(9497)
- 融(8939)
- 金融(8935)
- 银(8469)
- 银行(8428)
- 行(8034)
- 理论(8005)
- 务(7840)
- 机构
- 大学(212053)
- 学院(210334)
- 济(84024)
- 经济(82130)
- 研究(79087)
- 管理(75194)
- 理学(64407)
- 理学院(63515)
- 管理学(62213)
- 管理学院(61832)
- 中国(57981)
- 科学(53373)
- 农(47551)
- 京(47003)
- 所(43374)
- 研究所(39862)
- 江(38864)
- 农业(37918)
- 业大(37817)
- 财(36636)
- 中心(36612)
- 财经(29091)
- 范(29075)
- 北京(28685)
- 师范(28654)
- 院(28434)
- 省(27514)
- 州(26887)
- 经(26229)
- 经济学(25986)
- 基金
- 项目(143486)
- 科学(110793)
- 基金(102317)
- 研究(99018)
- 家(92272)
- 国家(91507)
- 科学基金(75493)
- 社会(60767)
- 省(58389)
- 社会科(57368)
- 社会科学(57346)
- 基金项目(54394)
- 自然(50907)
- 自然科(49607)
- 自然科学(49584)
- 划(49296)
- 自然科学基金(48683)
- 教育(45400)
- 资助(42717)
- 编号(39738)
- 重点(33790)
- 发(32635)
- 成果(32500)
- 部(31452)
- 创(28916)
- 计划(28903)
- 课题(28796)
- 科研(28618)
- 创新(27248)
- 科技(26255)
共检索到314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明洋 安伟 肖淑敏 张艳芬 杨敏
为调查长江流域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污染现状,选取长江流域沿线7个省市的17个采样点,分为丰水期(7月)和枯水期(11月)两次采集长江水样34份。水样经过沉淀浓缩、密度梯度分离纯化和荧光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测和计数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包囊。结果发现:卵囊或包囊总检出率为61.76%,其中丰水期和枯水期样品(各17份)卵囊或包囊检出率分别为58.52%和64.71%。隐孢子虫检出率最低的省份为四川省的12.5%;最高的为湖北省和安徽省,均为75%。并且可以看出湖北省的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检出率较高。长江流域各地区均受到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一定的用水安全隐患,特别是作为饮用水源时,要加强水处理去除效率的监测,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关键词:
隐孢子虫 贾第鞭毛虫 水污染 长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国平 熊怡
南极磷虾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且在南极食物网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为南极绝大多数动物重要的摄食对象,因此,了解影响磷虾丰度和繁殖的因素至关重要,其中寄生于磷虾体内的寄生虫往往被忽略。为充分了解南极磷虾寄生虫的类型、寄生形式及其对磷虾的潜在影响等,对南极磷虾中间寄生虫(法式海腰鞭毛虫Thalassomyces fagei)、体外寄生虫(吸管属纤毛虫Ephelota sp.)以及体内寄生虫(吸虫Trematode)的生命周期、寄生部位、感染特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体外寄生虫往往需要适应磷虾频繁的蜕壳周期,高龄磷虾因蜕壳周期较长而致体外寄生虫附着和感染程度更高;中间寄生虫感染广泛且对磷虾具有多重危害,但其感染机制尚不明确;多主寄生的体内寄生虫对磷虾的危害较小,而单主寄生的簇虫和假丘类纤毛虫对磷虾危害性较大,其中吸虫的具体生命周期以及感染机制尚属未知。将来研究中,建议重点开展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感染机制、完整生命周期、寄生虫与磷虾体内细菌群落的关系以及磷虾性成熟度及年龄与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万华 王怡霏 高红贵 周长征
文章基于2009—2018年长江流域11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测度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省际竞争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显示:长江流域治理中省际引资竞争、财政支出竞争以及环境规制竞争空间效应显著为负,同时省际竞争的空间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应设计以长江流域为单元的河长制政策体系,构建省际河长协作机制,规范省际竞争,强化环境问责机制,推动长江流域由以省份为单元的分区治理走向以流域为单元的协同治理和整体性治理。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省际竞争 空间效应 水污染治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敏 高歌 陈峪
该文从长江流域汛期降水特征以及近 50a来的气候变化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暴雨洪涝的气候成因 ,并以 1998年特大洪水为例 ,着重探讨了地理、水文和人为等非气候因子的致洪作用。结果表明 ,近10a来 ,汛期气候趋于暖湿 ,降水变率加大 ,暴雨日数有增加趋势 ;虽然气候变化趋势及降水年际变化的异常是形成暴雨洪涝的主要成因 ,但近几十年来人为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和湖泊面积缩小等也是洪涝形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暴雨洪涝 气候背景 致灾因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灵 郭广芬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 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2)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3)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孝文
长江流域13省市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看,东部、西部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加剧,产业发展思路同质化,使得中部凹陷,区域内互补性不强,影响了流域经济整体竞争力。长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东部地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中部地区重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长江流域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产业结构 产业转移 现代服务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蕾 杨恺钧
选取2004—2014年中国长江流域10个主要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EKC曲线理论和"污染天堂"假说,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和水污染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减缓长江流域主要省份的水环境污染状况;(2)"污染天堂"假说在长江下游地区不成立,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污染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进出口贸易会导致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环境遭到破坏,加剧水污染问题;(3)长江流域主要省份水环境污染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轨迹,存在EKC曲线。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进出口贸易 水污染 长江流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睿杰 唐莉华 高广东 杨大文 徐翔宇
鱼类多样性是反映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该文基于鱼类多样性分析了影响长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识别了影响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鱼类多样性与流域特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和流域面积等自然因素,除了通天河、金沙江上段、雅砻江等海拔3 500m以上的流域之外,其他上游干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径流量。中下游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自然因素转变为土地利用类型,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伍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将泥沙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动植物残体带入水体,使水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含量增加,水质污染加重,这是造成长江干流汛期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虽然针对长江流域的研究很多,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质的非点源污染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分析当前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和3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信息系统,并结合3S技术勾画出该系统的框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坤
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保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础。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消除不协调的因素;立法协调和协调立法,使新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同时,应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使其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确立法律基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跨界 法律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艳 贺新光 邓宇鹏 章新平
利用长江流域189个气象站1963~2018年的数据资料,建立月(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逐步多元回归(SMR)模型,分析近地表气温梯度(TG)的变化特征,并探究降水梯度(PG)、相对湿度和水汽通量状况对TG变化的胁迫过程。结果表明:(1)各类气温的纬向(TG_a)和经向(TG_o)梯度均在冬季较大而夏季较小,但垂直梯度(TG_e)的变化相异,而且夜间的TG_a和TG_e总体较日间的大。(2)气温对纬度、经度和高程的偏依赖程度较相应的TG大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类似,且各类气温对高程的偏依赖程度最高,而平均最低气温总体上对各地理因子的依赖性最强。(3)流域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是导致气温模型精度夏高冬低的重要原因,而同海拔站点间相似的地理环境使其模型残差呈现总体偏正或偏负的季节变化。(4)流域地形、降水、相对湿度和水汽通量对TG变化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其中,干冷空气势力越强TG_a越大,水汽通量场的转换强化了TG_a变化的季节性;相对湿度分布越均匀TG_o越小,但地形作用使其变大;而日、夜间云辐射强迫温度效应的不同促使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垂直梯度变化趋势相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凯 郑畅
考察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原因,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先定义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产生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数据包络DEA和全要素效率SFA方法进行测度,最后通过比较拉氏指数与迪氏指数的优劣,采用迪氏指数法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结构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2)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3)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在认识空间结构内涵与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异状况。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包括3个一级核心、8个二级核心、两大跨省成长三角、1条主轴、2条辅轴、3条地方轴、1个外围区和1个边缘区。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低水平的离散型阶段、极化发展的非均衡阶段、扩散的多核非均衡阶段,未来将向区域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从聚散原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等3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要从内部要素与外部力量两方面入手做3件事情。一要加快单个节点的发展和尽快形成核心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要构建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熙宁
早在80年代中期,新闻媒介就曾对沿长江开发战略组织过经济专家进行过轰轰烈烈的讨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而终。时至90年代,改革开放形势再次旧话重提,开放开发长江流域,不仅给流域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因长江深入大陆腹地,还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有力杠杆。本期刊出的《长江流域开放方略》,对流域经济中的几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宗旨和任务是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期刊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学术期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