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6)
2023(12117)
2022(9711)
2021(8500)
2020(7111)
2019(15775)
2018(15669)
2017(29019)
2016(15988)
2015(17939)
2014(18293)
2013(17885)
2012(16915)
2011(15732)
2010(16168)
2009(14979)
2008(14735)
2007(13433)
2006(12498)
2005(11585)
作者
(49562)
(41577)
(41110)
(39358)
(26781)
(19498)
(18709)
(16091)
(16011)
(15147)
(14579)
(14242)
(13892)
(13604)
(13221)
(12998)
(12449)
(12273)
(11921)
(11750)
(10936)
(10334)
(10294)
(9973)
(9465)
(9443)
(9274)
(8954)
(8557)
(8384)
学科
(87592)
经济(87508)
管理(40869)
(33920)
(26053)
企业(26053)
方法(25237)
地方(25073)
中国(23404)
(21202)
数学(21089)
数学方法(20800)
(20227)
业经(18057)
地方经济(15289)
(14146)
(13995)
农业(13865)
(12790)
金融(12781)
理论(12588)
环境(12249)
(12163)
(12031)
(11960)
(11558)
银行(11526)
(11209)
产业(9992)
(9803)
机构
大学(241294)
学院(238429)
(102136)
经济(99969)
研究(94456)
管理(82578)
理学(69755)
中国(69726)
理学院(68756)
管理学(67205)
管理学院(66752)
科学(58457)
(53789)
(49843)
(46100)
研究所(45314)
(43905)
(42695)
中心(40734)
(35749)
财经(35671)
师范(35340)
业大(34593)
(34085)
北京(33414)
农业(33276)
经济学(32275)
(32150)
(30658)
(29354)
基金
项目(154899)
科学(121666)
研究(113166)
基金(111029)
(98227)
国家(97447)
科学基金(81657)
社会(72475)
社会科(68494)
社会科学(68471)
(61566)
基金项目(57619)
(51566)
教育(50978)
自然(50861)
自然科(49599)
自然科学(49580)
自然科学基金(48652)
编号(45217)
资助(44540)
成果(38639)
重点(36445)
(36105)
(33296)
课题(33251)
(31049)
国家社会(30509)
创新(29258)
发展(29048)
科研(28954)
期刊
(128224)
经济(128224)
研究(77118)
中国(54788)
学报(41601)
(39477)
科学(37283)
(34240)
管理(33347)
大学(30780)
教育(29742)
学学(28337)
农业(26453)
(22559)
金融(22559)
技术(21643)
经济研究(20828)
业经(18523)
财经(18325)
问题(16274)
(16030)
图书(14614)
(13810)
技术经济(12607)
资源(12404)
(12219)
(12007)
统计(11882)
世界(11680)
国际(11209)
共检索到385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和燕杰  
流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综合管理、规划、生态—经济评估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及珠三角经济一体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这三个方面。其中,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水平要略高。合作机制的设计和构建将是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雯  周诚军  汪劲松  向俊波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祝龙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必将走一体化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现状解析出发,结合对制约该流域经济一体化因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流域内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性思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和燕杰  
文章对长江流域地区能力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总能力最强的是上海,最弱的是贵州;长江下游地区总能力最强且要显著地强于流域其他地区,其次是中游地区,最后是上游地区,但中游和上游的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能力结构接近均衡的是下游和上游地区,但上游地区是一种"弱均衡",而最不均衡的是中游地区。因此,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可以选择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中心和外围的对接、产业分工与合作等领域着重开展,而短期政策应以缩短经济距离为主,长期政策则是以提高经济密度、减少经济分割为主,关键是提升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罗云  
在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边界效应的阻碍,降低其负面影响,发挥其正面效应,边界效应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边界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边界效应的测量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贸易引力模型,二是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不同城市之间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方差的方法来测量边界效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降低了边界效应,但本土偏好、货币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仍然是形成边界效应的主要因素。通过政府力、市场力和社会力的三力推进,降低屏蔽效应,促使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有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志彬  陈锐  
西江是南中国一条资源密集的"金腰带",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的黄金水道。本文提出了构建西江经济产业带的初步设想,并对流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实现西江流域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包括建立西江流域管理局、建立西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水银行和推行虚拟水贸易战略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程小军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本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性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和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进行了评述,这些理论对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欣红  
最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区位的关系。传统理论预期优惠贸易协定的成立将根据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区位和专业化模式,融合了新贸易理论和传统区位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则认为集聚力和分散力的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区位。实证分析研究得最多的是欧盟,对南南型合作组织的研究仍然较少。由于采用的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差别很大以及国家经济千差万别,实证分析的结论有些与理论预期一致,也有与理论大相径庭,甚至矛盾的案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涂英柯  司林波  孟卫东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已经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势头,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区域腾飞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从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背景出发,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体化具有的现实基础与有利条件、空间结构演化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对目前我国学界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泽峰  张日新  
对我国国内企业政治行为的理论、企业政治行为的分类与策略、企业政治行为的绩效、企业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规范性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对国内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存在相关理论研究不足、对当代西方相关的成果借鉴不够、缺乏对规范企业政治行为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等方面的缺陷。企业和政府都应正视企业政治行为这个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上,国内学者也应重视对这个领域的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胜  
对我国及其地方政府财政支农状况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从规模、结构、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归纳,梳理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相关经验实证研究结果,概括关于地方政府的支农行为及其绩效下降的各种理论解释和对策建议,并对财政支农研究对象的拓展和延伸、研究方法的演进和优化、研究材料的挖掘与利用作出简要评价和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年猛  
已有研究证实,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城市利用集聚经济特征取得极大的发展一样,农业也能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并带动农村发展,从而达到与制造业同样的效果。文章通过对现有集聚经济理论、集聚测度方法及国内外农业产业集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该领域在中国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陈博文  李建豹  徐静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下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密度差异较大,上海、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成为经济联系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呈现"一轴线、两板块、多中心"的经济联系格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常艳  黄贤金  陈博文  李建豹  徐静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下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密度差异较大,上海、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成为经济联系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呈现"一轴线、两板块、多中心"的经济联系格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经济联系网络模式上分别呈现出"多中心紧凑模式、多中心松散模式、双核极化模式",表明中下游区域以城市群为主体,中介城市为对接点的经济联系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加强与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上游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