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7)
- 2023(3693)
- 2022(3144)
- 2021(2831)
- 2020(2366)
- 2019(5142)
- 2018(4865)
- 2017(8802)
- 2016(5133)
- 2015(5650)
- 2014(5739)
- 2013(5862)
- 2012(5993)
- 2011(5579)
- 2010(6076)
- 2009(6127)
- 2008(4816)
- 2007(4092)
- 2006(3622)
- 2005(3338)
- 学科
- 济(25210)
- 经济(25200)
- 地方(12978)
- 管理(12146)
- 业(9386)
- 地方经济(8070)
- 方法(6770)
- 农(6676)
- 学(6309)
- 中国(6308)
- 企(6088)
- 企业(6088)
- 数学(5979)
- 数学方法(5933)
- 环境(5347)
- 融(4957)
- 金融(4956)
- 农业(4801)
- 业经(4506)
- 资源(3954)
- 和(3767)
- 贸(3641)
- 贸易(3640)
- 划(3441)
- 制(3435)
- 易(3410)
- 银(3299)
- 发(3296)
- 银行(3293)
- 行(3248)
- 机构
- 学院(75990)
- 大学(74149)
- 研究(32006)
- 济(28929)
- 经济(28232)
- 管理(26254)
- 中国(23313)
- 理学(22239)
- 理学院(21841)
- 科学(21649)
- 管理学(21403)
- 管理学院(21265)
- 江(18662)
- 所(17792)
- 京(17346)
- 研究所(16493)
- 农(15926)
- 中心(14415)
- 业大(12756)
- 农业(12646)
- 范(12324)
- 师范(12172)
- 院(12085)
- 财(11702)
- 省(11588)
- 科学院(10573)
- 州(10366)
- 北京(9874)
- 师范大学(9869)
- 研究院(9319)
- 基金
- 项目(54649)
- 科学(42771)
- 研究(39232)
- 基金(37877)
- 家(34188)
- 国家(33872)
- 科学基金(28063)
- 社会(24339)
- 省(23773)
- 社会科(22991)
- 社会科学(22987)
- 基金项目(20492)
- 划(19299)
- 自然(18358)
- 自然科(17743)
- 自然科学(17735)
- 自然科学基金(17411)
- 教育(17265)
- 编号(16051)
- 资助(14815)
- 发(13837)
- 重点(13370)
- 成果(12777)
- 江(12253)
- 课题(12201)
- 部(11648)
- 创(11066)
- 发展(10903)
- 展(10733)
- 计划(10563)
共检索到117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黄硕琳 王四维
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通过文献收集法,梳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现状,发现多个物种的自然种群数量已极低,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亟待进行保护。分析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并展望相应的保护对策:①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②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④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⑤加强相关执法监督;⑥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促进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生野生动物 濒危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蕾 徐承红
近日,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共同主办的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与会的湿地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表示,长江湿地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长江中游地区占70%的湿地已经消失。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长江流域湿地整体面临着面积较少、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峻问题,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全流域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大庆
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放流站的建设与管理@陈大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放流站的建设与管理陈大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434000)为保护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国家先后在长江沿线规划了一系列的保护区和放流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冯晓东 刘欣
介绍了我国藏羚羊的种群分布、迁徙习性,简要分析了藏羚羊的致危因素,指出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影响,如破坏觅食、栖息场所,阻断迁徙路线等。认为设立野生动物通道有助于减轻现代交通设施对藏羚羊等动物迁徙习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因此,还应做到迁移高峰期严格控制野生动物通道附近人为活动,通道优化,工程完成后尽可能恢复原始植被,加强公路管理等。
关键词:
藏羚羊 现代交通 野生动物通道 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林 李功权 刘颖
【目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已经成为旗舰保护类群,科学规范识别长江流域兰科植物的迁移规律,探究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确定重点保护物种和热点地区,对于更好地研究和保护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长江流域1981—2019年的代表性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考察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资讯机构(GBIF)数据库选取兜被兰属Neottianthe、独蒜兰属Pleione等130个(10种)物种分布点为代表,根据植物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理论,采取核密度、莫兰指数和热点分布等方法,对长江流域濒危兰科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1)1998—2019年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密度高值区减少,分布在广西、贵州的兰科植物消失。密度中值区发生变化,兰科植物由四川中部向四川北部迁移;(2)长江流域代表性兰科植物的濒危等级值和空间位置呈显著正相关水平,1998—2019年比1981—1997年相关性更强;(3)高危险区发生变化,1981—1997年兰科植物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贵州和湖北,而1998—2019年主要分布在湖北。【结论】全球变暖、基础设施建设、非法采挖销售和过度砍伐森林都有可能成为兰科植物分布变化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湖北将成为以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图1表5参3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国成 何忠萍 郭鹏 贺锦锌 杜文宇 胡琳 李成 谢锋
为了解长江区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受胁及保护现状,本研究以长江水系自然分区为主将长江流域分为11个地理单元,采用编目法揭示区域内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使用G-F指数方法测度区域物种多样性;运用权重赋值法评估区域内物种的受胁现状及各区域的保护优先性。结果显示,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共281种,其中两栖类225种,隶属2目9科37属;爬行类56种,隶属3目9科22属。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特有种及其比例分别为119种和42.35%;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及比例分别为60种和22.06%;受胁物种数和比例分别为102种和36.30%。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出“上游高下游低和右岸高左岸低”的分布格局;对于水生两栖动物,金沙江-雅砻江流域(JSYL)、岷江-沱江流域(MJTJ)和乌江-赤水河-清江流域(WCQ)保护优先性更高;对于水生爬行动物,江源区(JY)、太湖流域(TH)和中下游干流区间(ZXG)保护优先性更高。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不可替代性强,保护关注度大,保护紧迫性高,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本底资源调查,建立科学高效的联防、联控一体化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物种多样性监测及评价机制,以及注重增加科研投入与增强公众保护意识。本研究为长江流域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花 王兆印 余国安
采用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生态评价。在长江上游支流、中下游干流及沿江湖泊上选取36个代表性样点进行生态考察和底栖动物采样、鉴定和分析。采用Hilsenhoff生物指数和水化学分析对样点水质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各样点底栖动物的结构组成及多样性。上游支流大部分样点水质清洁;中游干流及沿江湖泊水质受到轻度到中度污染;下游干流水质污染加重。底栖动物多样性在上游支流中最高,中游湖泊较高,干流中下游较低。总结得出了4种河床演变条件下的底栖动物群谱。上游支流河床稳定的河流底栖动物密度较大,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侵蚀下切的河流底栖动物密度、物种数和多样性较低;淤积抬升的河流底栖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贝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是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罪名。该罪的确立,不仅能提升罪名的公众认识度和司法适用便捷度,也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原罪名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以及在罪名选择上的困惑和难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对于经过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的性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尸体和器官的定性,行为人主观上对行为对象“明知”的认定等争议难点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确。应通过类型化规定进一步明确经过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性质,明确野生动物尸体和器官是野生动物制品,并优化行为人主观上对行为对象“明知”的推定过程,以进一步推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关键词:
珍贵 濒危 野生动物 明知 故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贝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是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罪名。该罪的确立,不仅能提升罪名的公众认识度和司法适用便捷度,也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原罪名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以及在罪名选择上的困惑和难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对于经过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的性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尸体和器官的定性,行为人主观上对行为对象“明知”的认定等争议难点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确。应通过类型化规定进一步明确经过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性质,明确野生动物尸体和器官是野生动物制品,并优化行为人主观上对行为对象“明知”的推定过程,以进一步推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关键词:
珍贵 濒危 野生动物 明知 故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红清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种类与群落类型繁多,已建立的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各类重要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及自然遗迹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叠图法、数学统计等方法,对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类型、分布、管理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识别、整理、统计分析与制图,结合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分布特点,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制约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至2008年12月长江流域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827个,保护区总面积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1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流域初步形成了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长江流域水力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区,...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有明 刘同庆 黄燕 杨娟 李学良 肖正辉
湿地与湿地环境问题早已引起国际与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MSS、TM/ETM、CBERS-02等),以ERDAS、ARCGIS、MAPGIS等软件为平台,在长江流域系统开展了1975、2000、2007年等不同时相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编图及以次级流域为单元的统计分析,全面掌握长江流域主要湿地类型、面积、结构、分布现状以及30余a的湿地变化规律,分析其自然及人类地质营力作用机制,研究其变化态势,为流域内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大区域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湿地现状总面积为7.931 9×104 km2,其中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各占42.33%、20.93%、18.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朝阳 方康 董芳 张蓥钰 吴金明 牟希东 张辉
为系统揭示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现状和生态风险,本实验以“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2017—2021年在长江流域65个站位的调查为基础,结合进一步的文献调研,系统总结分析了长江流域天然水域外来鱼类的种类现状和分布格局,并采用外来水生生物风险筛选工具(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AS–ISK)对其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长江流域天然水域现有外来鱼类38种,隶属于8目15科29属,其中鲤形目17种、鲇形目7种、鲈形目5种、鲟形目4种、脂鲤目2种、鳉形目、胡瓜鱼目和雀鳝目各1种,外来鱼类多来源于亚洲(17种),引入目的多为水产养殖(20种);(2)除沱沱河和横江外,研究区域内各水系和湖泊均有外来鱼类记录,其中三峡库区最多(22种);(3)AS–ISK评估结果显示,高、中、低风险鱼类分别为19种、6种、13种,风险最高的5种鱼类依次为食蚊鱼、下口鲇、尼罗罗非鱼、大口黑鲈、莫桑比克罗非鱼。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外来鱼类呈现种类数量多、分布格局复杂的现状,当前虽暂未发现有外来鱼类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仍存在极高的潜在风险。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我国外来鱼类的防控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祝龙
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必将走一体化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现状解析出发,结合对制约该流域经济一体化因素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流域内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性思考。
关键词:
利益 协调机制 长江流域 一体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英华 苏化龙 马强 肖文发
三峡库区曾经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峡工程的修建对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峡库区共有陆生脊椎动物 5 2 3种 ,国家级保护动物有 1 0目 1 9科 64种 ,其中Ⅰ级保护物种 8种 ,Ⅱ级保护物种 5 5种 ,中国特有种 9目 1 8科 47种 ,既是特有种又是珍稀濒危动物的物种有 4目5科 8种。本文在综述三峡库区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特点 ,即区系复杂与组成多样性、成分特有及分布不均匀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库区陆生脊椎动物致危原因和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珍稀濒危陆生脊椎动物 保护对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桂寿 丁良冬 俞根连 周晓丽
为促进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的发展,于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对全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省现有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276家,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物种360种321.1万只(头、条),其中观赏类驯养繁殖单位18家,囊括了全省所有的驯养繁殖物种;食用类驯养繁殖单位257家,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物种不到1/3;杭州、宁波和金华占全省养殖单位总量的54.34%;单物种存栏数在万只以上的有15个物种,主要是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虎纹蛙Rana tigrina rugulosa,棘胸蛙Rana spinosa,梅花鹿Cervus nippon等。浙江省...
关键词:
动物学 浙江 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