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0)
2023(10667)
2022(8533)
2021(7394)
2020(6282)
2019(14335)
2018(14236)
2017(27370)
2016(15483)
2015(17678)
2014(18082)
2013(17921)
2012(16646)
2011(14991)
2010(15088)
2009(14043)
2008(14122)
2007(12964)
2006(11340)
2005(10364)
作者
(47651)
(40027)
(39808)
(38097)
(25330)
(19380)
(18278)
(15712)
(15279)
(14249)
(13792)
(13788)
(12948)
(12846)
(12644)
(12585)
(12434)
(11849)
(11817)
(11711)
(10075)
(10035)
(9970)
(9282)
(9144)
(9078)
(8895)
(8889)
(8169)
(8147)
学科
(71013)
经济(70953)
管理(39237)
(37867)
方法(28986)
(28334)
企业(28334)
数学(25820)
数学方法(25601)
(21045)
地方(20303)
中国(19260)
(16456)
(15624)
业经(15143)
农业(14258)
(12337)
(11483)
贸易(11479)
地方经济(11181)
(11023)
环境(10381)
(10328)
(10133)
银行(10090)
(9901)
金融(9899)
(9620)
(9450)
理论(8739)
机构
学院(226679)
大学(226637)
(91140)
经济(89099)
管理(82239)
研究(82153)
理学(70287)
理学院(69364)
管理学(67999)
管理学院(67581)
中国(61588)
科学(53925)
(49112)
(44741)
(43575)
(41049)
(40811)
研究所(40043)
中心(38486)
业大(36710)
农业(35436)
财经(32341)
(32019)
师范(31644)
北京(29801)
(29671)
(29211)
(28782)
经济学(28315)
(26728)
基金
项目(153399)
科学(119778)
基金(109539)
研究(109489)
(97134)
国家(96360)
科学基金(80786)
社会(68612)
社会科(64856)
社会科学(64835)
(61763)
基金项目(58317)
自然(52281)
(51817)
自然科(50959)
自然科学(50943)
自然科学基金(49993)
教育(49504)
编号(44974)
资助(43853)
成果(36690)
重点(36014)
(35254)
(33219)
课题(31666)
(30984)
科研(29868)
创新(29164)
计划(28941)
国家社会(28360)
期刊
(102268)
经济(102268)
研究(63565)
中国(44112)
(40293)
学报(40261)
科学(35802)
(31537)
大学(28957)
管理(27358)
学学(27298)
农业(26986)
教育(22846)
(20374)
金融(20374)
技术(19495)
业经(17272)
经济研究(15992)
财经(15767)
(14960)
问题(14273)
(13538)
资源(12911)
(11993)
图书(11759)
技术经济(11335)
商业(10623)
统计(10481)
(10422)
理论(10372)
共检索到336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孟  邬红娟  马经安  
在对长江流域 2 7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调查评价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水库富营养化状况与水库类型、水库流域的位置和水库的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关系 ,湖泊型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河道型水库 ,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调查的 14座河道型水库和 13座湖泊型水库中 ,分别有 2 1.4 %的河道型水库和 6 9.2 %的湖泊型水库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30 %已达到富营养标准 ,而以灌溉为主的水库中达到富营养的占 5 3.8%。另外 ,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与水文情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水位或水滞留时间的调节 ,对营养物质、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灵  郭广芬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 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2)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3)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广芬   吴瑶   秦鹏程   刘敏   夏智宏   张灵   薛海涵   冯扬  
基于长江流域7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流域主要控制站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异常高温和干旱特征及其对水电资源的影响,并从海温和环流异常方面对高温少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量历史同期最少,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气象干旱发生范围为历史同期最大。(2)持续高温少雨造成流域干支流来水显著减少,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8月径流量较历史同期偏少45%~65%,长江上游部分大型水电站入、出库流量和发电量明显下降,为近5年最少或次少。(3)西太副高异常偏强西伸,水汽输送偏北为此次高温干旱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外强迫因子来看,持续发展的LaNina是重要的海温背景,赤道中部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偏暖,walker环流增强,通过调制Hadley环流,导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发展,西太副高增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雷  徐兆礼  陈胜  蔡圣伟  吕宝强  鲍旭平  
依据2007年4月和8月在乐清湾28°05′~28°35′N、121°00′~121°20′E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调查,对乐清湾营养水平指标(E)和有机污染指数(A)值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讨论这些分布特征与营养盐、潮流场、污染源和叶绿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乐清湾E值和A值分布趋势基本相同,都是由内湾向外湾数量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溶解态磷酸盐(D IP)和溶解态无机氮(D IN)与E值、A值之间都有密切的相关关系(P=0.000 0),因而是污染乐清湾水体的主要因子。营养盐分布特征的形成,主要由乐清湾地形、潮流、污染源和叶绿素特征决定的,在乐清湾海域,沿外湾东部的海槽是乐清湾中湾和外湾涨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乙淼  陈艳梅  胡引翠  
利用MODIS-NDVI数据、地面气象站数据等,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长江流域2000~2010年土壤保持量,并基于GIS平台与GeoDa软件,辅以Morans I指数以及一元线性回归系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土壤保持能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长江源区以及中下游沿岸至长江入海口地区的土壤保持量最低(≤560t/hm2),土壤保持量高值区(≥2 400t/hm2)主要分布于上游四川盆地周围以及中下游长江以南地区;(2)长江流域土壤保持量在市域单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低—低"聚集区分布在长江源区、武汉西部以及流域入海口,"高—高"聚集区主体分布在流域上游与江西南部;(3)土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慧敏  姚庆祯  张经  吴莹  
2003年4月到5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中常量元素(Ca2+,K+,Na+,Mg2+,Cl-,SO42-及碱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阳离子以钙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40%~80%;而阴离子主要为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为HCO3->SO42->Cl-,Ca2+>Na+>Mg2+>K+。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的常量离子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主要受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而大气沉降的影响很小,只有SO42-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长江干流的Na+、Mg2+、Ca2+、HCO3-和Cl-主要来自于上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翟建青  苏布达  姜彤  朱进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斌  顾显跃  缪启龙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恬宇  李东峰  王立雪  马浩艳  赵志锰  张文  邬佳宾  许丽丽  
近年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该文使用1962—2021年长江流域137个站点的气温数据,从流域和站点两个尺度,利用时间序列趋势和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增长率分别为每10年0.35℃和0.26℃;2)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有97.08%(133个)和91.97%(126个)的站点显著升高,长江下游地区的站点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增长较快;3)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气温没有发生突变,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01年发生增暖突变,突变后气温增速明显提升;4)36.5%的站点(50个)年极端最低气温存在突变,突变发生最多的年份为1994年,长江各游段的站点突变年份均以1990—1998年为主。80.3%的站点(110个)年极端最高气温存在突变,突变发生最多的年份集中在21世纪初,长江各游段的站点突变年份均以1999—2006年为主。该研究同时揭示了长江流域60年来极端气温的增暖趋势和阶段性突变,对于理解区域极端气温时空变化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指导区域气候治理,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性。区域自然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上游经济发展属资源密集型、中游经济发展属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并存、下游为资金技术型。第三是流域经济发展内在联系与管理体制的空间制约性。流域经济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按流域经济的内在联系组织生产,制约了了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超  周驰  苗滕  刘林峰  高健  焦一滢  李祝  张佳敏  王卉君  徐德雄  
鄂西水系是国家级水源保护区,也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态旅游区。为了解鄂西水生态健康状况,于2014年10月~2017年1月不同时段在宜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卷桥河(J)、清江利川段(Q)、宜昌市水源地黄柏河(H)和丹江口入库河流天河郧西段(T)开展了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研究表明:4个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门8纲18目61科。基于底栖动物指示种耐污性及其丰度占比分析,表明J、Q和T三河流污染程度沿水流方向呈加重趋势,而H水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运用FBI和SIGNAL底栖生物评价指数,显示四条河流健康程度沿水流方向均呈下降趋势,但H变化趋势平缓,结果表明H水体上下游均处于较健康状态,其他3条河流上游或源头水体健康状况良好,下游受到较重污染。对主要环境因子(TP、NH_3-N、COD_(Mn)和TN)做主成分分析表明,轴1的解释率达到65. 1%,表明轴1可以有效表征主要环境压力梯度。FBI和SIGNAL指数与轴1线性拟合度均较高,表明二者在鄂西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中可作为快速生物评价指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孝文  
长江流域13省市整体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发展态势。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看,东部、西部发展较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区域间产业结构差异加剧,产业发展思路同质化,使得中部凹陷,区域内互补性不强,影响了流域经济整体竞争力。长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东部地区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中部地区重视现代农业体系建设,西部地区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实现长江流域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思  曾祎  王磊  贺新光  
以长江流域130个气象站点1965~2014年的日降水量资料为基础,应用线性矩以及各种统计检验和空间分析技术对流域极端降水进行区域频率分析和时空特征描绘。研究表明:(1)应用模糊C均值分类和异质性检验,整个长江流域的年最大1、3、7和10日降水序列均可划分为7个一致性子区域。拟合优度检验表明,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广义正态分布(GNO)为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序列的最佳分布;(2)使用考虑站间依赖性的Monte Carlo模拟评价极端降水增长曲线和分位数估计值的精确性,与站点绝对独立的情况相比,其均方根误差(RMSE)变大,90%的误差界也变宽;(3)每个一致性区域的区域增长曲线及其90%的误差界表明,当重现期小于100年时分位数估计值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极端降水事件的可能性比较大,易发生高风险洪涝灾害;(4)重现期为100年的极端降水空间分布格局表明,从长江上游到下游的极端降水量逐渐增加,导致长江中下游流域更容易遭受洪涝灾害,这一结果与其区域增长曲线相一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桂萍  沈威  
本文以改进参数的钱纳里新关系标准为基础,以1994-2014年为研究时段,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长江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的纵向层面来看,长江流域城镇化水平整体上逐年慢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域间相对差异逐步加大;从空间的横向层面来看,长江流域各地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均衡,空间集聚状态变化较为剧烈;长江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受区域中心城市影响较小,而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相关政策影响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目的]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分析30年来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中通过国审的棉花品种的分类特征,从棉花品种改良的历史视角探索棉花品种类型和特征的演化趋势,为制定当前棉花品种选育目标和品种审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品种评分方法,赋予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早熟性等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统一的棉花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指数。采用GGE双标图的"品种-性状"功能图分析53个国审棉花品种与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铃重、结铃数、衣分、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枯萎病指、黄萎病指、霜前花率、株高、果枝数和评价指数等15个性状的互作模式,并据此进行品种类型划分和特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