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09)
- 2023(4731)
- 2022(3900)
- 2021(3474)
- 2020(2707)
- 2019(6155)
- 2018(5819)
- 2017(10925)
- 2016(5850)
- 2015(6426)
- 2014(6517)
- 2013(6499)
- 2012(6040)
- 2011(5578)
- 2010(5640)
- 2009(5093)
- 2008(4962)
- 2007(4287)
- 2006(3920)
- 2005(3540)
- 学科
- 济(32674)
- 经济(32651)
- 地方(15552)
- 管理(14498)
- 中国(10858)
- 业(10166)
- 方法(9619)
- 地方经济(8799)
- 数学(8555)
- 数学方法(8476)
- 企(7212)
- 企业(7212)
- 学(6682)
- 城市(6344)
- 环境(6052)
- 农(5974)
- 业经(5854)
- 城市经济(4632)
- 发(4495)
- 农业(4404)
- 贸(4270)
- 贸易(4269)
- 和(4262)
- 资源(4048)
- 易(4003)
- 理论(3912)
- 产业(3823)
- 划(3647)
- 融(3513)
- 金融(3511)
- 机构
- 大学(87158)
- 学院(87017)
- 济(34146)
- 研究(33366)
- 管理(33307)
- 经济(33168)
- 理学(28788)
- 理学院(28272)
- 管理学(27749)
- 管理学院(27556)
- 中国(22886)
- 科学(22268)
- 京(20015)
- 江(19947)
- 所(16485)
- 研究所(15311)
- 中心(15184)
- 范(14618)
- 师范(14494)
- 院(13234)
- 财(13142)
- 业大(12498)
- 农(12210)
- 师范大学(12050)
- 州(11705)
- 北京(11110)
- 财经(10820)
- 省(10693)
- 研究院(10425)
- 经济学(10196)
- 基金
- 项目(65547)
- 科学(53557)
- 基金(48504)
- 研究(46238)
- 家(43017)
- 国家(42746)
- 科学基金(37505)
- 社会(31319)
- 社会科(29711)
- 社会科学(29704)
- 省(26719)
- 基金项目(26562)
- 自然(24643)
- 自然科(24061)
- 自然科学(24055)
- 自然科学基金(23575)
- 划(22193)
- 教育(19805)
- 资助(18280)
- 编号(17858)
- 发(15718)
- 重点(15307)
- 江(13720)
- 部(13512)
- 成果(13318)
- 国家社会(13213)
- 创(13193)
- 课题(12909)
- 发展(12562)
- 创新(12485)
共检索到128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祖涛 陆玉麒 周玉翠
鉴于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上,选取了以长江流域9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辐射能力、吸引能力、生活方便舒适程度以及文化娱乐水平等指标进行城市实力等级的研究,来弥补人工神经网络在人文社科方面应用的不足。结果表明,城市等级分为六级与实际情况非常近似,这说明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聚类功能;同时,还得出长江流域不同区段内都存在一至两个具有大区意义甚至全国意义的特大城市,从而为构建合理的城市群、城市密集地区等城市体系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依据;此外,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城市等级存在的较强的非均衡性也得到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青 王仰麟 吴健生 李双成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非线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ANN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分4类。即集约利用-效益均衡型、集约/适度利用-效益偏好型、适度/低度利用-效益不均衡型和低度利用型。研究结论:基于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在处理不同量纲指标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上具有优势,其结果不仅能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也能反映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作为区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模型工具。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较为先进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Self-Organiz ingMaps,SOFM) ,并以中国 31个省市 (自治区 ) 1996年的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状况作为待分样本 ,用SOFM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判定。网络运行结果表明 ,199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可分成 5类 ,SOFM分类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可见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条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途径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SOFM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在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度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ANN模型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并对200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网络运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评价结果与专家的判断基本近似。根据评价结果,采用最短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落后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和中西部及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可见,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简便、实用,且避免了人工确定指...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光荣 郭笑撰
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 ,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更要保证增长率的质量。也就是说 ,生态城市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 ,使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能协调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生态城市建设就是把环境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联系起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这也是协调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的具体步骤 :首先是以各大城市生态建设为主导把各个大城市建设成为全流域的生态城市中心 ,形成辐射基点 ,产生效应。各大城市在整个长江流域属于经济相对最发达、城市产业最集中、工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保护 生态城市 建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士谋
建国 50年来 ,长江流域各大、中、小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城市经济实力、城市性质与功能结构 ,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区域成绩体系等产生了质的飞跃 ,向着更高层次的城市战略目标发展。从本流域各个城市发展过程与现状特征分析 ,具有五个比较鲜明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共同构成了长江流域城市化的特征与趋势。本文着重阐述了五个特征 :①城市化的速度 ,比例各省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 ;②流域内各省城市空间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③城市发展条件与形态有自己的个性 ;④城市用地的结构性特点 ;⑤流域内各大中城市的合理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 城市发展 长江流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昌
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原则王兴昌确定和把握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的原则,应结合流域内城市分布的现状特点和今后经济发展态势,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待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区域共同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合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凯 郑畅
考察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原因,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先定义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产生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数据包络DEA和全要素效率SFA方法进行测度,最后通过比较拉氏指数与迪氏指数的优劣,采用迪氏指数法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结构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2)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3)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七零
在认识空间结构内涵与确定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获得了长江流域的空间分异状况。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符合核心-边缘结构模式,包括3个一级核心、8个二级核心、两大跨省成长三角、1条主轴、2条辅轴、3条地方轴、1个外围区和1个边缘区。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低水平的离散型阶段、极化发展的非均衡阶段、扩散的多核非均衡阶段,未来将向区域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发展。从聚散原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等3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长江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要从内部要素与外部力量两方面入手做3件事情。一要加快单个节点的发展和尽快形成核心区域,尤其是上游地区要构建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熙宁
早在80年代中期,新闻媒介就曾对沿长江开发战略组织过经济专家进行过轰轰烈烈的讨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果而终。时至90年代,改革开放形势再次旧话重提,开放开发长江流域,不仅给流域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且因长江深入大陆腹地,还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有力杠杆。本期刊出的《长江流域开放方略》,对流域经济中的几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宗旨和任务是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期刊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学术期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淑萍 余新晓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鉴于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受众多因素影响,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点,以近自然林业为理念,采用LM人工神经网络建立防护林体系植被类型优化模型,并用典型流域的现实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用Matlab构建的模型方便、快捷,同时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为防护林体系植被优化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植被类型 优化 人工神经网络 LM算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罗正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成为全球性的普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量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发达国家。1970年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为6.87亿,发达国家只有6.86亿;1980年前者为10.13亿,后者为8.02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的主要是拉美一些国家,有的达到70—80%;低的是亚洲和非洲,不少国家仍然在20%左右。同时大城市发展更快,有的国家首位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泰国1980年城市人口1030万,而530万集中在曼谷;墨西哥城1984年人口就超过1700万,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00万以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立群 ,李映虹
今天的长江流域同其它地区一样,面临着“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从“生态经济”的认识高度来考察长江流域演替史,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回首过去的生态经济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找寻有效的“对策”。现就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1.建立生态历史学和社会生态学,开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升
文章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长江流域2003-2012年24个城市考虑环境因素和不考虑环境因素两种情形下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技术无效率是长江流域主要城市的普遍现象,各城市之间投入产出效率差异大,但这种差异在逐渐缩小;长江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源泉;多数城市技术效率明显恶化,成为阻碍长江流域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长江上游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中下游城市;当考虑环境因素时,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流域 环境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