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1860)
- 2022(10198)
- 2021(9209)
- 2020(7714)
- 2019(18082)
- 2018(17601)
- 2017(33400)
- 2016(18465)
- 2015(20900)
- 2014(21352)
- 2013(21455)
- 2012(20599)
- 2011(18965)
- 2010(19312)
- 2009(17872)
- 2008(17952)
- 2007(16417)
- 2006(14557)
- 2005(13356)
- 学科
- 济(88907)
- 经济(88831)
- 管理(47276)
- 业(46852)
- 企(35321)
- 企业(35321)
- 方法(33944)
- 数学(29633)
- 数学方法(29319)
- 地方(27811)
- 中国(25942)
- 农(25301)
- 业经(19262)
- 学(18224)
- 财(17674)
- 农业(17413)
- 地方经济(15392)
- 贸(15081)
- 贸易(15070)
- 制(14672)
- 易(14455)
- 环境(14402)
- 融(13879)
- 金融(13877)
- 银(13685)
- 银行(13655)
- 和(13607)
- 发(13402)
- 行(13191)
- 理论(12007)
- 机构
- 学院(273752)
- 大学(271801)
- 济(112291)
- 经济(109719)
- 研究(101096)
- 管理(100878)
- 理学(85339)
- 理学院(84219)
- 管理学(82721)
- 管理学院(82193)
- 中国(76231)
- 科学(64412)
- 京(60387)
- 所(53600)
- 农(51539)
- 财(50135)
- 研究所(48627)
- 江(47695)
- 中心(46293)
- 业大(42224)
- 农业(40390)
- 范(39566)
- 师范(39148)
- 财经(38768)
- 北京(38186)
- 院(36374)
- 州(35357)
- 经(34855)
- 经济学(33532)
- 省(32956)
- 基金
- 项目(177300)
- 科学(137964)
- 研究(129975)
- 基金(123891)
- 家(108474)
- 国家(107520)
- 科学基金(90369)
- 社会(80141)
- 社会科(75834)
- 社会科学(75804)
- 省(73078)
- 基金项目(65904)
- 划(60818)
- 教育(59097)
- 自然(57410)
- 自然科(55942)
- 自然科学(55924)
- 自然科学基金(54865)
- 编号(54178)
- 资助(50698)
- 发(44733)
- 成果(44185)
- 重点(41092)
- 课题(38951)
- 部(38283)
- 创(36395)
- 发展(35671)
- 展(35082)
- 创新(34128)
- 科研(33751)
- 期刊
- 济(133483)
- 经济(133483)
- 研究(81355)
- 中国(60763)
- 农(47033)
- 学报(43523)
- 科学(40307)
- 财(38008)
- 管理(35912)
- 教育(32877)
- 农业(32150)
- 大学(31758)
- 学学(29677)
- 融(26632)
- 金融(26632)
- 技术(25935)
- 业经(23080)
- 经济研究(20523)
- 财经(18332)
- 业(17670)
- 问题(17591)
- 经(15779)
- 资源(15483)
- 技术经济(14786)
- 图书(14130)
- 统计(13764)
- 商业(13594)
- 贸(13192)
- 科技(13001)
- 版(12903)
共检索到425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虞孝感
本文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了流域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因素 ,并且提出了进行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 ,对近年来长江流域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分析 评价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南岳
文章阐明了长江流域所孕育的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流域协调发展问题,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指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采用建设长江防护林带、强化环境管理和提高环保意识、建立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流域直辖市管理机构等对策。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先瑞,黄建武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织,树立生态道德观。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资源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中国入世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对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主要的负面影响是 :①长江流域的钢铁、汽车、化工、农业等产业将受到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 ;②新的开放、开发、投资、建设热将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新的巨大压力。主要的正面影响是 :①入世加快了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 ,政府转变职能使长江的保护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②入世强化了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将大大有利于长江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③入世使中国进入了新的大开放时代 ,新的大开放背景将使世界在开发、保护诸方面都关注长江 ;④入世和申奥成功使中国大跨度的调水战略提前实施 ,中国和世界将进入“以水为核...
关键词:
中国入世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玉 刘毅
提出了一套包括基础系统、协调系统与潜力系统在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旨在以基础一过程一潜能为主线,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为基本要素单元,并结合外部介入因素对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分析了世纪之交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并与沿海经济带及全国其它省区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有: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符合其在国家经济开发中所处的地位;长江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内部差异为流域开发带来困难与挑战,但优势互补的潜力也为实现流域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带来机遇。最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区域可持续发展 态势 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解晓南 姚士谋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驱动轴,其发展速度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但目前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生态安全遭到威胁,三大差距不断拉大,严重影响到21世纪长江流域的长远发展。而循环经济以其“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三大准则,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长江流域的循环经济建设需从生态产业、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和生态流域等不同层面上加以推进,其实施和推广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企业、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依赖于资金、技术以及法律、制度等软硬环境的强力支撑。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兆德 虞孝感
长江流域占全国面积的15.5%,它所拥有的水、土、生物、矿产等整体资源优势和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成为我国经济的驱动轴。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流域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影响着长江流域资源和环境优势的发挥。文章分析了长江流域发展形势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指出:人口压力增大、资源安全不容忽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效益下降以及整体性差等成为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控制人口增长、保持适速经济增长、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化”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管理模式以及对长远性问题坚持科学研究是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红霞 杨超 杨桂芳 石超艺
流域管理在国家区域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国外在流域管理方面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和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外流域管理的经验和发展趋势以及长江流域的自然特征 ,结合长江流域管理的现状以及带来的问题 ,探讨了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管理模式 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伟 朱孔来
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大多偏重经济、社会因素,而真正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所占权重和比例偏少,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重点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涉及到"废物排放"、"环境治理"、"能耗"和"环境资源"等,共计25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生态环境指数,计算了全国31省市的生态环境指数,着重分析了长江流域各地的生态环境现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整体的生态环境指数略高于全国均值,上游的青海、下游的江苏和上海得分偏低,云南、四川、江西和西藏表现较好,重庆、湖北、湖南和安徽位于全国中游水平。依据各地的得分及其在各评价指标上的表现给...
关键词:
生态环境指数 熵权 模糊评价 长江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破坏后代人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模式 ,任何一个地区 ,均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特点 ,走出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式取决于区域的资源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 ;而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密切相关 ,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宜政策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在分析长江流域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政策 框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永柏
可持续发展观念应该正确理解,研究可持续发展不能脱离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水平。在分析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频繁的洪水灾害、偏低的防洪能力、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从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发电效益、航运效益以及三峡工程效益发挥的可持续性方面,研究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论述了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为三峡工程的建设符合我国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工程。
关键词:
三峡工程 长江流域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水能
综合商社,起源于日本,创建于19世纪后半期,成长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日本出口的主导力量,综合商社为战后日本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先锋作用,为日本的“贸易立国”经济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日本九大综合商社在日本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日本综合商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韩国、泰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纷纷借鉴和仿效,都取得了较大成功而大力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商社作为一种以贸易为主导,集贸易、金融、信息、综合组织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跨国公司组织,一般都具有企业规模和经营规模巨大,经营范围广泛,经营地区多元化、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儒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达源
2007年11月29~30日,"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七次编委会"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当前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编委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专业师生到会听取了大会发言。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编委会联合主办,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研究院和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的大力支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主编许厚泽院士和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先生分别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并主持了本次会议。中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兆德 虞孝感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 ,计算 1988~ 1998年长江流域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 :①长江流域人口承载力从 1988年到 1998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 ,经济资源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承载资源 ;②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 ,上海、江苏 2省市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 ,浙江从 1993年起承载力处于富余状态 ;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川渝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 ;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 ,下游地区经济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 ;③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