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6)
- 2023(6825)
- 2022(5689)
- 2021(4855)
- 2020(4024)
- 2019(8883)
- 2018(8541)
- 2017(16617)
- 2016(8597)
- 2015(9598)
- 2014(9817)
- 2013(10119)
- 2012(9965)
- 2011(9320)
- 2010(9582)
- 2009(8736)
- 2008(8294)
- 2007(7416)
- 2006(6834)
- 2005(6174)
- 学科
- 济(71714)
- 经济(71687)
- 地方(23394)
- 管理(20797)
- 方法(18244)
- 业(17958)
- 数学(16264)
- 数学方法(16197)
- 地方经济(15973)
- 中国(13691)
- 业经(13008)
- 企(12811)
- 企业(12811)
- 农(12692)
- 学(11836)
- 产业(11394)
- 环境(9208)
- 农业(9078)
- 经济学(8036)
- 体(7952)
- 制(7919)
- 发(7784)
- 融(7354)
- 金融(7353)
- 和(7203)
- 资源(6854)
- 技术(6766)
- 结构(6630)
- 贸(6288)
- 贸易(6282)
- 机构
- 学院(137048)
- 大学(133984)
- 济(72624)
- 经济(71465)
- 研究(55205)
- 管理(49799)
- 理学(42420)
- 理学院(41865)
- 管理学(41262)
- 管理学院(40989)
- 中国(39463)
- 科学(31781)
- 京(28572)
- 所(28146)
- 财(26899)
- 江(26683)
- 研究所(25613)
- 经济学(23679)
- 中心(23634)
- 财经(21527)
- 经济学院(21021)
- 农(20627)
- 院(19927)
- 经(19286)
- 范(18376)
- 师范(18231)
- 科学院(17737)
- 业大(17707)
- 北京(17157)
- 州(17131)
- 基金
- 项目(90206)
- 科学(72524)
- 研究(67202)
- 基金(65233)
- 家(56424)
- 国家(56028)
- 科学基金(48010)
- 社会(46135)
- 社会科(43992)
- 社会科学(43984)
- 省(37272)
- 基金项目(34455)
- 划(29549)
- 自然(28297)
- 教育(28173)
- 自然科(27514)
- 自然科学(27509)
- 自然科学基金(27008)
- 资助(25968)
- 编号(25620)
- 发(24007)
- 重点(21282)
- 发展(20455)
- 展(20190)
- 成果(19727)
- 国家社会(19646)
- 部(19491)
- 课题(18889)
- 创(18726)
- 创新(17741)
共检索到21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恺宁
过去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析一般是基于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的经济格局来划分,这种划分是与既定的区域级差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方针都要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缩小。长江流域横跨东中西部各省市,并且各省市又分属于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协作区,粮食和工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与其他地区相区,长江流域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水能丰富,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是平原地形,河网密布,农业种植条件优越,粮食的商品化程度高,进而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近年的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动工也刺激了长江产业带的发展。本文从长江流域这一角度,探讨区域间的产业布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建平
略论“九五”期间长江流域的产业布局与投资策略黄建平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的中心地带,也是"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该地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则有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兴昌
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原则王兴昌确定和把握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布局的原则,应结合流域内城市分布的现状特点和今后经济发展态势,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充分发挥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待大城市的中心作用,形成以特大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区域共同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合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加快长江流域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是党中央既定的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的战略方针。也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处于长江"龙头"的上海与"龙尾"的成都,如何在这一战略格局中选择最佳合作途径,率先联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报告就长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沪蓉经济合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佳玮 张晖 虞祎
[目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将是发展重点,需要对其生产布局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Arcgis10.7、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呈现了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猪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变化。最终根据污染预警分析对产业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生猪生产的地域格局基本稳定,且中游地区产能提升;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生产重心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规模异质性、屠宰加工能力、劳动力机会成本、财政投入是长江经济带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猪生产布局规划,遵循地理距离优先和供需总量平衡原则明确生产区和消费区主体功能,配套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平衡供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组织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良种育种;构建长效支持政策以应对转型、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少龙
谱写跨世纪工程的“西进”序曲──“长江流域沪蓉经济合作研讨会”综述蒋少龙由我国一批著名经济学家发起,成都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经研中心、市政府调研室、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社科院、上海市政府经济中心、上海市社科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外贸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元鲁
长江流域经济与交通的变迁与预测●谢元鲁一建国以来,长江流域的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第一,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接近,但梯度差异依然很大。1952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三大地区社会总产值之比为035∶039∶1,人均国民收入之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方健
历史上成都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联系刘方健历史上成都城市的繁荣植根于成都平原的农业和昌盛发达的手工业。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大宗商品粮食和精美的手工艺制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使成都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对外贸易的商埠,并确立了成都繁荣昌盛而经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宏兵
从空间经济系统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流域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是流域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空间耦合性。区域自然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作用和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上游经济发展属资源密集型、中游经济发展属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并存、下游为资金技术型。第三是流域经济发展内在联系与管理体制的空间制约性。流域经济发展始终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不能按流域经济的内在联系组织生产,制约了了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简慧敏 姚庆祯 张经 吴莹
2003年4月到5月对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中常量元素(Ca2+,K+,Na+,Mg2+,Cl-,SO42-及碱度)进行了测定,并对常量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阳离子以钙为主,占阳离子总量的40%~80%;而阴离子主要为HCO3-,占阴离子总量的60%~90%;阴阳离子含量顺序为HCO3->SO42->Cl-,Ca2+>Na+>Mg2+>K+。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的常量离子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主要受碳酸盐类溶解的控制,硅酸盐类的风化过程较弱。而大气沉降的影响很小,只有SO42-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大。长江干流的Na+、Mg2+、Ca2+、HCO3-和Cl-主要来自于上游,...
关键词:
长江 常量元素 含量 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雯 周诚军 汪劲松 向俊波
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行政条块分割、地区产业缺乏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等原因,我国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产业关联与协作,区域整体效益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地区间的行政壁垒逐步拆除,区域经济势必在市场作用下走向一体化,产业发展也将趋于地区特色化,区域间的产业联系也日益密切,先前地区割据局面将逐步打破。从这个观点出发,以长江流域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为前提,在分析中游地区产业成长环境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游地区在长江产业带中的产业地位和分工;比较研究了资源导向型、出口导向型、中心城市带动型、智力发展型的不同发展战略在中游地区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中游地区应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市...
关键词:
流域一体化 中游地区 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方宁
长江流域包括13个省市,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近1/5;人口3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约1/3。建国30多年来,长江流域已初步形成社会、经济、文化不同发达程度的三大区,即华东、中南、西南区。三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40%,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四川、湖北的工业总产值1986年分别排在全国的1,2,6,7,8位。流域内拥有大中城市90多座,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苏州、无锡、杭州和常州共9个,占全国17个同类城市的半数以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立群 ,李映虹
今天的长江流域同其它地区一样,面临着“生态平衡”破坏的问题,从“生态经济”的认识高度来考察长江流域演替史,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回首过去的生态经济历史,或许有助于我们探讨其内在的规律和找寻有效的“对策”。现就长江流域城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一些尚不成熟的看法。1.建立生态历史学和社会生态学,开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