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0)
- 2023(16712)
- 2022(14464)
- 2021(13542)
- 2020(11144)
- 2019(25551)
- 2018(25336)
- 2017(48367)
- 2016(26328)
- 2015(29306)
- 2014(29150)
- 2013(28597)
- 2012(26742)
- 2011(24266)
- 2010(24748)
- 2009(22630)
- 2008(22007)
- 2007(19614)
- 2006(17680)
- 2005(15745)
- 学科
- 济(107080)
- 经济(106980)
- 管理(77224)
- 业(75048)
- 企(61603)
- 企业(61603)
- 方法(41640)
- 数学(34612)
- 数学方法(34162)
- 中国(32430)
- 农(30846)
- 地方(28924)
- 业经(25861)
- 财(24891)
- 学(22592)
- 技术(22306)
- 农业(20910)
- 制(19740)
- 贸(19163)
- 贸易(19145)
- 理论(18625)
- 易(18485)
- 银(18217)
- 银行(18174)
- 行(17527)
- 环境(17360)
- 融(17304)
- 金融(17302)
- 和(16994)
- 策(16503)
- 机构
- 学院(367564)
- 大学(365704)
- 管理(146343)
- 济(146113)
- 经济(142734)
- 研究(128112)
- 理学(125114)
- 理学院(123647)
- 管理学(121677)
- 管理学院(120980)
- 中国(96660)
- 京(79902)
- 科学(78719)
- 财(67817)
- 所(64302)
- 江(60051)
- 研究所(58192)
- 农(58151)
- 中心(57859)
- 财经(52638)
- 业大(52479)
- 范(52216)
- 师范(51744)
- 北京(50837)
- 经(47682)
- 院(47014)
- 州(46488)
- 农业(44919)
- 经济学(41877)
- 师范大学(41593)
- 基金
- 项目(245502)
- 科学(193855)
- 研究(183834)
- 基金(175594)
- 家(151836)
- 国家(150462)
- 科学基金(129898)
- 社会(114652)
- 社会科(108532)
- 社会科学(108507)
- 省(98200)
- 基金项目(93385)
- 教育(84143)
- 自然(83519)
- 自然科(81541)
- 自然科学(81524)
- 划(81432)
- 自然科学基金(80059)
- 编号(75942)
- 资助(71774)
- 成果(62169)
- 发(56246)
- 重点(54770)
- 创(53820)
- 课题(53501)
- 部(53312)
- 创新(49538)
- 项目编号(46196)
- 国家社会(45944)
- 科研(45778)
- 期刊
- 济(170926)
- 经济(170926)
- 研究(113344)
- 中国(78250)
- 管理(56551)
- 学报(53280)
- 农(53273)
- 科学(51739)
- 财(49276)
- 教育(48574)
- 大学(40501)
- 学学(37652)
- 农业(36983)
- 融(36826)
- 金融(36826)
- 技术(33384)
- 业经(29840)
- 经济研究(26276)
- 财经(24702)
- 问题(21616)
- 经(21120)
- 图书(20769)
- 业(19414)
- 科技(19294)
- 技术经济(18402)
- 理论(17567)
- 现代(17278)
- 商业(16951)
- 资源(16704)
- 坛(16563)
共检索到564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邓念梅,刘名俭
长江沿线各省市经济基础雄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具有都市旅游发展的良好条件。文章在分析长江沿线都市旅游的现状特征基础之上,对互动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长江沿线都市旅游互动发展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
长江沿线都市 互动发展 创新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珏
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农村人口继续大量向大中城市集聚,二是进入城市的新市民或尚未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将会主要从服务业发展中获得就业机会。江西城镇人口增加和向莆铁路运营为标志的旅游交通改善,促进了江西区域旅游发展。向莆铁路沿线旅游产业对城镇化积极影响表现在:促进农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化;解决农民的身份问题和无污染的城镇化。向莆铁路江西沿线区域旅游城镇化的对策包括:政府积极推动动,社会广泛参与与;吸引民间资本,培育旅游产业集群群,建设特色旅游城镇;推进土地流转,拓宽旅游用地来源,以推进土地流转为主要抓手来推进旅游城镇化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看成一个内涵广泛、结构复杂且具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例,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各省市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区三大系统的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系统具较高关联性,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并不具有显著冲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且耦合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各有不同;未来几年内该区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除个别省份外,总体呈小幅上升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根年 张毓
以1995—2007年国内旅游客流量和旅游收入为指标,分析了长江沿线10省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时间同步性及区域响应。结果显示:从1995—2007年,长江沿线10省区国内旅游具有较高的时间同步性,1995—2001年平缓增长,2002—2007年加速增长;旅游增长率变化"三起两落",波动曲线"同涨同落";依据增长趋势线及相关系数的差异,将长江沿线10省市划分为3种类型。然而,由于政策推进、旅游投资、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各省区国内旅游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区域响应,分两个时段,分别统计了1995—2001年和2002—2007年各省区国内旅游的基期值、增长指数和平均增长率,依据各阶段基期值和平均增长率的大小,划分出国内旅游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响应类型。
关键词:
国内旅游 时间同步性 区域响应 长江沿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滢 丁建丽
利用丝绸之路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展条件、发展机遇、限制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杨
高速铁路明显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沿线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考验。协同发展对高铁沿线目的地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探讨高铁对目的地发展影响,发现目前高速铁路沿线旅游目的地仍有不够协同的因素存在,高铁开通呼唤沿线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协同发展的含义,同时研究了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依据。针对高铁沿线目的地发展的障碍和机遇,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目的地应该采取不同的机会把握策略。最终通过构建跨区协调组织机构,并推进规划工作及保障机制建设,以及构建旅游行业自身组织协调机制等路径实现高铁沿线目的地协同发展。
关键词:
高铁旅游 旅游目的地 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海贤
本文从交通与城镇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分析了城市群地区、轴线地区、大都市区内区域交通与城镇互动的一般规律,认为在高度城市化的发展走廊沿线,区域交通与城镇群体空间发展相互促进。在城镇群体空间形成发展初期,区域综合交通组织以完善城镇之间的联系为核心,同时城镇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走廊的形成;在城镇群体空间走向成熟过程中,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对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和城镇空间紧凑发展、集约利用资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网络化的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建军 黎昭
江西“京九”沿线旅游开发的考察报告黄建军黎昭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纵贯南北的京九铁路,串连着江西的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5个人文、自然风景区。目前一大批专项人文旅游资源项目已经或正在开发。九江以九江为中心的赣北地区人文旅游资源风格迥异,人文旅游资源以其规模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席建超 葛全胜
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是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导向。"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提出意味着"旅游长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而言,其价值为:1从空间维度看,首次实现从"区域旅游"向"流域旅游"的空间拓展;结合城市群崛起,联动未来以跨区域完整的地域自然山水和文化生态单元,将形成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的主干骨架。2从时间维度看,首次实现了旅游业发展从区域"支柱产业"向"全局战略性产业"提升,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向同时兼具"产业"和"事业"特征的旅游业本源属性回归。3从对外开发合作看,首次实现了"国内区域旅游发展"和"对外国际开发开放"的联动对接。以国内开发促进国际合作,以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外统筹联动式开发模式开始形成。这种流域性区域旅游发展模式,也催生出一系列区域性的的研究命题,结合实施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国家区域重点发展战略,这些命题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融合发展"、"城市群旅游与生态功能区旅游对接协调"、"城市群旅游业一体化整合提升"、"生态功能区旅游主业化改革推进"、"沿海、沿边旅游业国际化开放对接"、"流域性旅游业综合治理"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玉刚 谢永健
中小城市旅游业要想实现产业化快速发展需要机制的创新,应重点解决政策支持问题、旅游公司产品设计问题、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宣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引资、旅游目标市场定位、旅游服务与人员素质等问题。
关键词:
中小城市 旅游发展 机制创新 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清
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都市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本文首先对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进行诠释,并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主要问题,基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的分析与启示,探究上海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创新途径与措施,对研究我国都市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
关键词:
都市型乡村旅游 上海市 发展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云美 马永俊
迟发展效应具有后发劣势和后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创新,恰当地选择区域开发战略和经济发展的突破点,是欠发达地区能否赶上并超过发达地区的关键。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条件和后发优势,提出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旅游赶超的创新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覃成林 郑海燕
文章从旅游经济增长和区域旅游合作两个方面,分析了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首先,以广州为例,在旅游收入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中引入高铁开通与否这个虚拟变量,分析发现武广高铁开通运营对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次,通过对武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分析,发现武广高铁的开通不仅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显著地促进了区域旅游合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有效利用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粤湘鄂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刘雅芳
"一带一路"沿线为恐怖活动多发地带。利用空间杜宾模型量化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活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沿线各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沿线国家恐怖活动和旅游业发展均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恐怖活动对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均为负,间接效应更大,即恐怖活动不仅抑制活动发生国旅游业发展,还通过溢出效应对地理邻近和文化相近的国家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③在次区域层面,中蒙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地区恐怖活动对旅游业的直接、间接和总影响均为负,且南亚—西亚区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最显著。这意味着,构建反恐合作联盟和旅游安全合作机制是应对"一带一路"恐怖活动的必要措施,而南亚—西亚则是该合作的重点区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丹 程伟 龚鹏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采用因子评价模型对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两大系统进行发展差异评价,采用协调度函数和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了协调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城市群层面和城市圈内部都具有显著差异,部分区域有两极分化趋势;按照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在空间上划分为强协调(0.81.0)、较协调(0.60.8)、弱协调(0.50.6)、较不协调(0.20.5)和极不协调区(00.2),根据协调组合情况划分了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