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5)
2023(8823)
2022(7577)
2021(6814)
2020(5366)
2019(12340)
2018(12039)
2017(21567)
2016(12081)
2015(13572)
2014(13549)
2013(13041)
2012(12524)
2011(11481)
2010(12145)
2009(10870)
2008(10811)
2007(9912)
2006(9073)
2005(8436)
作者
(35678)
(29765)
(29493)
(27684)
(19522)
(14334)
(13319)
(11590)
(11337)
(10967)
(10272)
(10272)
(9935)
(9704)
(9696)
(9123)
(8923)
(8803)
(8801)
(8570)
(7762)
(7511)
(7387)
(7014)
(6850)
(6785)
(6758)
(6714)
(6114)
(5981)
学科
(52398)
经济(52346)
(32242)
管理(28744)
(24338)
企业(24338)
地方(21088)
中国(19700)
(17680)
业经(13805)
农业(12279)
方法(12247)
地方经济(11626)
(10519)
(10143)
(9956)
金融(9956)
(9816)
银行(9796)
数学(9627)
(9619)
数学方法(9492)
(9371)
理论(9359)
贸易(9359)
(9268)
技术(9063)
(8966)
教育(8934)
环境(8832)
机构
学院(169913)
大学(164868)
研究(66585)
(66316)
经济(64715)
管理(59368)
理学(49163)
中国(48857)
理学院(48435)
管理学(47617)
管理学院(47278)
科学(40846)
(38010)
(34547)
(34214)
(31229)
研究所(31192)
(29718)
中心(29509)
(27249)
师范(26937)
业大(24546)
(24481)
农业(24046)
北京(23861)
(23752)
(22600)
财经(22411)
技术(22199)
师范大学(21201)
基金
项目(107656)
科学(84087)
研究(82955)
基金(73034)
(64426)
国家(63363)
科学基金(53020)
社会(50134)
社会科(47357)
社会科学(47342)
(46357)
教育(38935)
基金项目(37996)
(37560)
编号(35593)
自然(32639)
自然科(31791)
自然科学(31784)
自然科学基金(31198)
(30151)
成果(29463)
资助(29247)
课题(27290)
重点(25567)
发展(24327)
(23862)
(23079)
(22591)
(22263)
创新(21374)
期刊
(88231)
经济(88231)
研究(55130)
中国(46745)
教育(31686)
(30437)
学报(25798)
管理(25574)
科学(24593)
(21234)
农业(21213)
大学(19493)
(18635)
金融(18635)
学学(17961)
技术(17295)
业经(16740)
经济研究(12962)
(11746)
问题(10840)
财经(10784)
职业(9945)
(9842)
论坛(9842)
图书(9428)
(9375)
资源(9335)
世界(8665)
(8652)
(8647)
共检索到285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张予  于露  
分析了长江沿江六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即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基于极化区理论,提出了国家战略发展区识别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经济的外向化程度、产业和服务业区位熵的定量分析,初步识别了各战略发展区的功能,即长三角经济区主要承担参与国际竞争、创新和门户功能,皖江城市带主要承担区域服务带动和创新功能,鄱阳湖经济区主要承担生态保育和区域带动功能,武汉城市圈主要承担中部带动和创新功能,长株潭城市群主要承担区域服务和带动功能,成渝经济区主要承担西部生态保育、西部带动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其桢  
长江沿江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及发展金其桢(江南大学副研究员)“八十年代着沿海,九十年代看沿江。”继八十年代沿海开发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之后,九十年代,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不失时机地实施了长江沿江开发开放战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而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海贤  Robin·Tomson  陈闽齐  邹军  
在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推动下,苏州沿江地区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沿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度依赖工业和外资、抗风险能力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在分析该地区的发展态势、特征与问题、机遇与挑战基础上,研究了苏州沿江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多中心增长、发展走廊、蓝色和绿色生态走廊、土地混合利用、渐进式开发等策略,从总体上引导苏州沿江地区的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祝勇  钟昌宝  
文章首先通过江苏沿江区域概况介绍和发展落后的原因对江苏沿江港口背景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与周边港口的比较得出优劣势。然后从自然条件、区位交通、腹地经济和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四个角度对江苏沿江各港口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立足长江经济带战略和江苏周边港口发展的大环境,对江苏沿江港口进行发展定位。最后对江苏沿江港口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顺势开展港口建设;构建协同发展港口群,引领良性竞争;利用优势条件,创建强大的运输网络;提高港口服务支撑作用,促进港城联动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倪宏伟  
要达到促进沿江中行发展和振兴流域经济的目的,无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范围之广、面临的困难之多是可想而知的。作为新兴科学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世界新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具有高度概括性,综合性和方法性。有鉴于此,或许能为我们认识沿江中行发展战略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庆华  
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关系江苏现代化建设全局 的重大决策。本文回顾了江苏沿江开发一年来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分析了沿江开发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沿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着重对沿江开发战略在加快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合生,虞孝感  
长江沿江上中下游经济发展差异是我国东中西差异的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差异原因主要是历史基础、区位、交通、政策和投资导向等的影响。今后应加速中上游开发开放,加强交通建设,在中上游重点扶持一批经济核心区,促进区域经济联合与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岳咬兴  
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了“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沿江地区”的重大决策,将此作为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上海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上海应该在沿江开发开放战略中发挥什么作用才能真正不失为“龙头”。本文拟作粗浅探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露  段学军  
区域发展是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评估区域发展态势是进一步研究区域发展前景的基础。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成本的辩证关系出发,以长江沿江产业带40个地级城市为基本评价单元,选取标识发展水平和发展成本最重要的指标,构建了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复合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发展成本的基础上,依据二维判别矩阵,将长江沿江地区划分为高发展高成本区、高发展低成本区、低发展高成本区和低发展低成本区等4种类型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分别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区域协调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为长江沿江地区新一轮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蔡述明  
本文在分析湖北长江沿江机电工业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沿江机电工业应以调整行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新兴行业为方向。并针对各主要行业,提出了具体的发展重点和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亨淮  
本研究为黑龙江沿江区域的科技发展设计出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复合发展战略:即充分发挥沿江区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以黑河市为发展极,以黑龙江干流为第一增长轴、以北黑铁路公路为第二增长轴、以松花江下游为第三增长轴,并通过江河干支流、铁路、公路向四周辐射,形成一个点——线——面——体的立体发展战略模式。借鸡下蛋、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合作开发、推广适用技术、引进新技术、适当发展高技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考虑。根据沿江各地的具体情况,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出发有选择地区分轻重缓急,并有所侧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我国的区域发展蓝图已经全覆盖,从沿海到沿边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到中部;从北部到南部到海岛。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大、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考察,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的长江经济带战略应体现全流域的统筹协调,应体现各省、市、区分战略的整体整合,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协调的、全覆盖的科学战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亚菲  
1992年初,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上海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江沿江地区是我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具有广阔的腹地和市场。中央提出沿江开发、开放,将使这一地区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热洲,也将使它成为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热点地区。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给中国银行沿江各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为沿江经济的开发、开放服务,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认清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本文拟就沿江分行当前在支持、配合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国兰  龙强  周吉  
长江沿江地区的开放和发展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反映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迈入新时期以来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安徽等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浙江、云南、贵州等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其他省市变化不大。当前,长江沿江地区要坚持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全面提升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国兰  龙强  周吉  
长江沿江地区的开放和发展在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反映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迈入新时期以来长江沿江地区各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安徽等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提高,浙江、云南、贵州等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下降,其他省市变化不大。当前,长江沿江地区要坚持实施内源外源并举战略,全面提升长江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