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6)
2023(6972)
2022(5992)
2021(5721)
2020(4742)
2019(11002)
2018(11074)
2017(19952)
2016(11477)
2015(13272)
2014(13438)
2013(12878)
2012(12522)
2011(10833)
2010(10996)
2009(9759)
2008(9969)
2007(8784)
2006(7766)
2005(6851)
作者
(33749)
(28176)
(27796)
(26551)
(18300)
(13786)
(12834)
(11086)
(10810)
(10530)
(10123)
(9877)
(9573)
(8903)
(8867)
(8616)
(8513)
(8511)
(8328)
(8040)
(7291)
(7091)
(6899)
(6808)
(6471)
(6395)
(6303)
(6201)
(5780)
(5684)
学科
(37734)
经济(37688)
管理(25270)
(24020)
(19366)
企业(19366)
(13466)
地方(13418)
(13381)
方法(13006)
中国(10733)
业经(9872)
数学(9497)
理论(9410)
数学方法(9287)
农业(9211)
(9094)
(7576)
(7551)
教育(7319)
环境(6662)
土地(6596)
(6347)
贸易(6340)
(5993)
教学(5933)
地方经济(5780)
(5583)
银行(5561)
资源(5525)
机构
学院(155265)
大学(153179)
研究(56252)
管理(51106)
(48556)
经济(47033)
理学(42837)
中国(42597)
理学院(42047)
管理学(40920)
管理学院(40615)
科学(39871)
(35163)
(32553)
(31323)
(30563)
研究所(27756)
中心(26403)
(26373)
师范(26061)
业大(25638)
(25179)
农业(24571)
(22217)
(21244)
(21051)
师范大学(21015)
北京(21002)
技术(19586)
财经(19162)
基金
项目(103349)
科学(79269)
研究(75949)
基金(70793)
(63484)
国家(62857)
科学基金(51788)
社会(43503)
(43441)
社会科(40665)
社会科学(40652)
基金项目(38580)
(36379)
教育(35265)
自然(35136)
自然科(34155)
自然科学(34143)
自然科学基金(33510)
编号(33092)
成果(28147)
资助(27812)
重点(24696)
课题(24239)
(23404)
(21410)
(20893)
科研(19956)
计划(19845)
(19759)
(19454)
期刊
(63125)
经济(63125)
研究(45414)
中国(38297)
学报(29213)
(27968)
科学(26643)
教育(25217)
大学(21037)
(20857)
学学(19344)
农业(18748)
管理(17516)
技术(13144)
(13122)
金融(13122)
资源(11462)
图书(11434)
业经(11286)
(10689)
(9792)
书馆(8626)
图书馆(8626)
财经(8421)
问题(8225)
(8011)
经济研究(7964)
(7600)
论坛(7600)
现代(7525)
共检索到24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佳   郑晓云  
楚地是长江流域早期文化的核心区域,长江决定了水对于这个区域文明起源发展的特殊意义。楚地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了丰富的水文化现象,这其中包括了对水的崇拜和相关的社会习俗。对水和楚地文明之间关系的理解对于我们理解长江文明,进而理解中华早期文明有重要的意义。楚地有关水文化的记载多不见于传世典籍,而大量记录于简牍帛书中,因此简牍帛书的钩沉不仅可以补充既有文献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从中窥管到更为细致可靠的其时社会中水的观念、习俗、行为和治理等,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故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通过对简帛文献相关记述的梳理,我们也可以看出楚地早期的水文化在特征上和后面的水文化较大的差别在于,当时的人们所关注和实践的水文化总体来说还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根本关系,也就是对于世界与生命的来源、人类如何获得更强的生育能力和身体机能以延续生命、如何维持人类的生计三个方面,以此形成早期楚地的水文化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珊珊  姚治君  姜丽光  王蕊  刘兆飞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反映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基于2000—2010年MODIS NPP数据,结合同期年径流、气温、降水数据,运用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以及径流过程指标法等方法,研究了长江源区2000—2010年植被a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水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11 a来,长江源区植被a NPP呈增加的趋势,增加趋势不显著,线性增长率为48.22 g C/M2;在水热条件的影响下,植被a NPP增长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增加幅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2)不同植被类型的a NPP增长趋势不同,其中针叶林、灌丛、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的a NPP增长率分别为3.03、2.68、1...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祖龙  王曼苏  
战国时代是一个书于竹帛的时代。书于竹帛从根本上规约了楚简帛墨迹的风格取向,其中工具、材料以及书手自身的差异是形成楚简帛墨迹书风差异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添贵  付舒斐  胡晗  汪立  耿灿  
研究目的:辨析农业绿色转型约束下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化规律及空间收敛特征,为保障区域农业绿色转型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和空间β收敛模型。研究结果:(1)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由2005年的0.978波动增加至2020年的1.066,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层面效率值呈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依次递减趋势;(2)长江中游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收敛水平为0.043,局部收敛水平呈现江西、湖北、湖南依次递减格局,均存在显著的β收敛趋势和空间正向溢出效应;(3)地区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家庭农业经济贡献度和财政支农力度与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收敛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复种指数和种植结构呈显著负相关;(4)促进耕地绿色利用转型应顺应耕地绿色空间关联规律,加快推广耕地绿色生产技术,推进耕地绿色综合整治和强化耕地绿色环境规制。研究结论:完善和推广农业绿色转型模式,应当充分考虑粮食主产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进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的耕地利用转型政策支撑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蕾娜  李秀彬  
该文以地处半干旱地区的河北省张家口云州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年径流变化规律,探讨和归纳了评估流域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若干参数,并就这些参数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研究流域年均流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年均降水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并不太明显,径流变化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程度趋于迟缓,而年径流系数、平均洪峰流量、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径流变差系数等水文特征参数均表现出下降趋势,初步得出了云州水库流域径流量的变化主要是土地利用和小水利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作用结果的结论。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刘向典校文籍之义例,在出土简帛中几乎都有体现,说明其校雠工作渊源有自,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出土的简帛实物纠正了对"校雠"一词的错误看法;而古人所谓"大题在上,小题在下"的结论在简帛文献中也不绝对正确。出土简帛中所展示出的校雠学内涵对我们今天关于中国古代校雠学的一些定论有深刻的颠覆性,值得引起学者重视。参考文献3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龙飞  田辉伍  严忠銮  唐锡良  刘绍平  刘春生  陈大庆  段辛斌  
产漂流性卵鱼类是表征河流连通性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位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段,是长江上游鱼类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同时是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洄游通道。为精确评估金沙江梯级工程蓄水后坝下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了解长江上游泸州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探究环境因子和水文过程对鱼类早期资源的影响,于2019~2020年5~7月在长江上游泸州江段开展了鱼类早期资源调查。对采集到的漂流性鱼卵和仔稚鱼进行时间变化分析,并对卵苗密度与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调查期间共采集2 153颗鱼卵,1 703尾仔鱼,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18种鱼类,隶属于2目3科15属,两年优势种群均为吻鮈(Rhinogobio typus)、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和铜鱼(Coreius heterokon),分别占比为52.25%、13.51%、9.91%和25.44%、17.98%、29.39%。2019和2020年鱼卵密度平均分别为0.31和0.78ind./100 m~3,产卵高峰均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分析鱼卵密度与水文指标的相关性,鱼卵密度与向家坝出库量呈显著相关(P<0.05),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繁殖季节上游来水引起的流量增涨是影响鱼类产卵的关键水文指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小娇  
自由持有保有制是近代英国土地保有制的一种形式,它受普通法的保护,其佃户具有较高的处分土地的权利。自由持有保有制下土地类型包括自由继承地产、限嗣继承地产和终身地产,具体权利各不相同,其中自由继承地产的权利几近于所有权,自由持有地的价格大致为20倍年金。近代早期英国自由持有保有制下的土地交易十分活跃,它是土地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自由持有者的土地产权不断明晰,这对转型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方虎   苗雨青   汪勇   洪炜林   顾纪祥   罗浩   余健   张平究  
研究长江下游沿江湖泊湿地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和土壤有机碳变化,有助于了解湿地土壤结构、质量和湿地碳库状况,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湖区湿地土壤以粉粒(72.57%~80.16%)为主,属粉壤土,质地较细。土壤有机碳含量(13.62~23.80 g/kg)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菜子湖湿地土壤单重分形维数主要由黏粒含量来决定,其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浅水>底泥>泥滩>草滩>农田。广义维数谱D (q)为反“S”型递减函数,且D0> D1> D2,呈非均匀分布;多重分形参数与土壤颗粒相关性显著,但与有机碳相关性不显著,其中细颗粒(粉粒和黏粒)含量对湿地土壤粒径分布多重分形参数有显著影响。研究显示,多重分形参数可揭示菜子湖湿地土壤性质,建议进行湿地植被恢复和改良耕作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研究结论可为湿地生态恢复和提升湿地土壤碳汇能力以及增加碳库稳定性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先瑞  
大自然孕育了万物 ,人类又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了文化。久远深厚、异彩纷呈的长江文化 ,正是得益于广阔的发展舞台、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因此探讨长江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文化生态 ,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着重论述了长江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长江文化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它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方式 ,它孕育了长江多元文化。 (2 )开放性———长江流域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外流水网系统 ,该系统不断从外部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 ,吸收并累积负熵流 ,维持其有序性。长江文化具有悠久的开放传统和宽广的心态。 (3)动态性———长江文化生态系统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松  
江淹以擅长模拟著称于世,但是他的诗歌具有自成体系的要素。文章认为,在词法上红、绿、紫色组合与重叠,翕赩、雄虹两个词语异于他人,使用独特的连绵词、数词;句法上并蒂句、顶真格、倒装手法别具匠心;意境营造上钟爱于"覆"境的营造;江淹将他的诗法和真我的情感心脉渗透进著称于世的模拟诗中,使其模拟诗不仅仅是他人的影子,进而具有了传世的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俊杰  何青  刘红  陈吉余  
2006年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枯水,对长江流域用水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用2006年长江干支流主要水文站水情资料和长江流域气象资料,并同时考虑了三峡蓄水的影响,分析了2006年长江径流过程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2006年长江径流量减少主要是汛期径流量显著减少所致,表现出"汛期特枯"的特点。径流量和水位最大降幅都出现在8~9月份,各站径流量最大减幅都超过50%,水位汛期也有显著下降。洞庭湖、汉江与历史同期相比,汛期来水也明显偏小;而鄱阳湖来水略丰,对干流枯水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7、8月份长江上游区(特别是屏山至宜昌区间)降水少气温高是形成长江汛期特枯的主要原因。气象变化与径流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昱成  李秋丽  
本文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间的百度搜索指数,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关系图、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4个方面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信息联系网络特征,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城市实体特征对城市信息联系网络的影响。研究结论:城市信息联系骨架网络呈"三角形"结构,三个中心城市分别是武汉、长沙和南昌,其中武汉是"领头羊"地位;省内城市联系较紧密,部分地区城市打破了空间距离跨区域形成联系组团,省间联系则普遍弱,省级行政边界制约明显;网络联系年际加强但整体仍未发展稳定,总体而言一体化程度不高;城市实体空间与信息空间存在交互作用,城市信息网络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及行政等级的影响,空间距离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杨蕾  刘程军  
文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为例,结合2004-2014年的专利授权量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创新活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创新活度波动上升,地区间的差异平稳扩大且具有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创新活度趋于不均衡,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活度远远大于中三角和成渝两大城市群的创新活度之和;创新活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呈现"V"字空间形态,强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外周城市;创新活度的空间指向性较为明显,其呈现"北高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的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杨蕾  刘程军  
文章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9个城市为例,结合2004-2014年的专利授权量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了创新活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门槛效应,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创新活度波动上升,地区间的差异平稳扩大且具有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创新活度趋于不均衡,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活度远远大于中三角和成渝两大城市群的创新活度之和;创新活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格局,呈现"V"字空间形态,强势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其外周城市;创新活度的空间指向性较为明显,其呈现"北高南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趋势特征;创新活度存在显著空间组团分布的地理特征,其空间自相关程度的变化呈"N"字型态势,热点区和次热点区基本稳定集中在长江下游地区,具有扩散的趋势,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分别集中在长江上游地区和中游地区;经济基础和市场导向对创新活度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三门槛效应,经济基础对创新活度具有"U"字型的正向作用,而市场导向对创新活度的负向门槛效应则呈现倒"U"字型。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