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95)
2023(5156)
2022(4398)
2021(4112)
2020(3366)
2019(7700)
2018(7717)
2017(13731)
2016(8191)
2015(9369)
2014(9822)
2013(9203)
2012(9179)
2011(8217)
2010(8512)
2009(8083)
2008(8173)
2007(7662)
2006(6993)
2005(6332)
作者
(27407)
(22889)
(22635)
(21531)
(14909)
(11265)
(10274)
(9134)
(8860)
(8730)
(8199)
(7927)
(7808)
(7603)
(7536)
(7119)
(6988)
(6815)
(6765)
(6702)
(6180)
(5788)
(5741)
(5469)
(5293)
(5245)
(5220)
(5077)
(4989)
(4844)
学科
(29788)
经济(29734)
管理(21245)
(17456)
(13870)
企业(13870)
(10996)
方法(10090)
(9614)
地方(9532)
中国(9431)
(8616)
数学(8107)
数学方法(7871)
(7449)
(7172)
理论(6687)
业经(6341)
农业(6065)
教育(5635)
(5597)
银行(5566)
(5509)
金融(5502)
(5355)
(4740)
地方经济(4695)
体制(4451)
环境(4395)
(4361)
机构
大学(118153)
学院(117879)
研究(47556)
(39018)
管理(37907)
经济(37829)
中国(35513)
科学(33177)
理学(31246)
理学院(30747)
管理学(29739)
管理学院(29535)
(28910)
(28563)
(27976)
(26941)
研究所(24544)
农业(22967)
业大(22163)
中心(21515)
(20051)
(19795)
(17782)
(17753)
师范(17469)
北京(17016)
(16875)
技术(16745)
财经(14615)
农业大学(14449)
基金
项目(76617)
科学(57586)
研究(52826)
基金(51823)
(47644)
国家(47217)
科学基金(38064)
(33139)
社会(30203)
社会科(28243)
社会科学(28236)
(26910)
基金项目(26755)
自然(25927)
自然科(25290)
自然科学(25278)
自然科学基金(24775)
教育(24709)
资助(22301)
编号(21684)
成果(19163)
重点(18225)
课题(17273)
(16656)
(16177)
计划(15860)
(15718)
科技(15210)
(14841)
科研(14820)
期刊
(52410)
经济(52410)
研究(35447)
中国(32484)
学报(27738)
(26241)
科学(22036)
大学(19716)
教育(19064)
学学(18552)
农业(17406)
(16510)
管理(15523)
(11379)
金融(11379)
技术(11176)
(9046)
业经(8730)
业大(8126)
(7714)
财经(7471)
经济研究(7237)
图书(7135)
农业大学(6716)
(6463)
问题(6345)
林业(6254)
资源(6246)
统计(6174)
科技(6080)
共检索到198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荣  徐进  甘金华  陈大庆  
利用毛细管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长江宜昌江段采集的几种鱼样组织内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鱼体肌肉、脂肪和肝脏这三种组织中,HCHs、DDTs主要蓄积在鱼体肝脏,其次是脂肪组织,肌肉组织中残留量较低。鱼体肌肉组织中HCHs残留量低于0.5 ng/g,肝脏中的HCHs是其脂肪组织的2倍,最高为27.6 ng/g,主要为γ-HCH所贡献,-βHCH和-δHCH未检出。DDTs在鱼体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4~14.8、12.5~147、33.4~286 ng/g。鱼体组织中DDTs主要以p,p-′DDE的形式存在,p,p-′DDE残留量占∑DDT...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绍赛  周明莹  赵俊  
2006年和2007年6月对20个采样区域,8个品种贝类体内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进行了不同贝类、不同区域、年间变化以及安全性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在20个区域的所有检测贝类体内残留量均十分低,均未超过评价标准,说明这两种物质在黄、渤海区本底值非常低,贝类的安全性没有受到其影响;(2)对8种贝类检测结果比较可看出,贻贝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相对较高,说明贻贝对滴滴涕(DDTs)的富集相对较强;(3)2006年6月在20个区域中,有9个区域的样品是杂色蛤。比较显示,桑沟湾杂色蛤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兴连  汪禄祥  梅文泉  林涛  邵金良  刘兴勇  
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将水样中残留的六六六、滴滴涕转移到乙腈中,经浓缩后用双毛细管柱、双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B-17毛细管柱,在0.005~1.07μg/L添加水平下,六六六、滴滴涕8种同分异构体的平均回收率为82.1%~109%,相对标准偏差为0.23%~9.8%,方法检出限为0.001~0.03μg/L。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有实用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甘居利  贾晓平  林钦  蔡文贵  
于2003~2005年的每年春季,在广东沿岸10个海湾,每个海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成体30只,测定其中六六六(BHCs)和滴滴涕(DDTs)的含量。结果显示,2003~2005年近江牡蛎体中DDTs平均含量是68.7ng/g(干重),为1991~1993年的5.54倍。样品中DDTs年平均含量在2003~2005年快速增加,但在1991~1993年前是缓慢减少。2003~2005年DDE/DDTs含量比为12.8%~39.1%,比12年前的45%~55%明显更低。2003~2005年牡蛎样品中BHCs平均含量是3.27ng/g(干重),仅相当于199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明典  高雷  田辉伍  朱峰跃  汪登强  陈大庆  刘绍平  段辛斌  
为了探明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于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对产漂流性卵鱼类进行监测,期间共采集鱼卵12209粒。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27种鱼类,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数最多,占77%;其次是鳅科,占15%;平鳍鳅科和银鱼科最少,均为4%。鉴定出的27种鱼类中,产漂流性卵鱼类有22种。2014年和2015年长江中游宜昌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分别为79.1×108粒和70.9×108粒,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分别为5.65×108粒和6.13×10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玫  阮金山  钟硕良  董黎明  罗冬莲  余颖  李秀珠  
于2005-2007年夏季采集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68个经济水产品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六六六(BHCs)、滴滴涕(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以及污染现状、食用安全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贝类、虾类、蟹类和鱼类的BHC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未检出~1.53μg/kg、未检出~0.830μg/kg、未检出~1.21μg/kg、未检出~4.02μg/kg(湿重),DDTs的残留范围分别为0.184~66.9μg/kg、未检出~2.87μg/kg、8.04~126μg/kg、0.891~310μg/kg(湿重)。BHCs污染指数均小于0.5,未受到BH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施莉屏  刘云芝  冯光泉  王勇  张文斌  马妮  杨建忠  曾鸿超  武忠翠  
通过采用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六六六、滴滴涕污染的三七栽培土壤进行处理,而后测定三七茎叶、块根及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块根中六六六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但对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及NaHCO3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只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次,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其栽培土壤中滴滴涕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对三七块根中滴滴涕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O3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没有降解作用。由此认为,利用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明莹  曲克明  陈碧鹃  谢寒冰  王联珠  邵会  顾晓慧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紫菜中六六六、滴滴涕和扑草净的残留量。试样用乙腈提取,经石墨化炭黑/氨基复合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电子轰击源质谱测定,检测模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六六六方法定量限为5.0μg/kg,滴滴涕为2.5–5.0μg/kg,扑草净为2.5μg/kg。各组分加标回收率在78.5%–1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6%–10.3%之间。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紫菜中六六六、滴滴涕和扑草净同时检测的要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铭帅  王珂  段辛斌  陈大庆  汤滔  
于2010~2011年使用EY60回声探测仪对长江中游城陵矶至宜昌江段进行了6次水声学调查。通过设定分析水层以及选择性分析-55 dB以上的目标,获得该江段大中型非底部鱼类的水声学分布特征。各年组中的平均密度以10月最低,2010年中7月最高,2011年中6月最高;年组间,2010年6月显著低于2011年6月,2010年7月与2011年7月、2010年10月与2011年10月两组差异不显著;鱼类纵向分布呈现独特的波动特征,不同时段的鱼类密度波动幅度、频率均有不同。各时段目标强度分布曲线10月相对6、7月更扁平,而且平均值大于6、7月;不同年组间目标强度差异均不显著;各月组间目标强度6月和7月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辛斌  谢意军  郭杰  王珂  刘绍平  陈大庆  
为了解长江中游洪湖至宜昌江段鱼类时空分布变化,于2014~2015年的秋季、春季和夏季,使用Simrad EY60鱼探仪对该江段的鱼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3次水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探仪探测获得的鱼类回波信号与湖底反射信号的图像均比较清晰,且图像的背景噪声较小,长江干流的鱼类多以个体形式进行活动,探测时未发现鱼群。夏季鱼类目标强度(TS值)最高(–47.2±8.6)d B,春季鱼类TS值最低(–60.0±6.4)d B,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3个季节的鱼类TS值差异极其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乐意  闫玉莲  谢小军  
2010年7-10月和2011年4月在长江干流朱杨江段采集8种鱼样本,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鲤鱼(Cyprinus carpio)、鲇(Silus asotus)、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鲫鱼(Cyprinus auratus)等6种鱼的3龄样本4~8尾,铜鱼1~4龄样本32尾,圆口铜鱼1~3龄样本38尾。对各样本体内铅(Pb)、镉(Cd)、铬(Cr)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所有鱼体样本体内均检测到存在这3种重金属离子。其中3龄组鱼体内Pb的平均含量为(1.885~2.7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文杰  郑永华  高雷  刘绍平  段辛斌  陈大庆  
为了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分析了2016年7月-2017年3月在长江宜昌江段及东洞庭湖不同季度采集的84尾鲢和65尾鳙的肠道内含物。结果显示:鲢、鳙在长江宜昌江段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分别是55种和48种,在东洞庭湖分别是55种和43种。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鲢、鳙的主要饵料生物均为枝角类。鲢、鳙食物组成呈现季节变化,鲢在长江宜昌江段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主要饵料生物分别是硅藻门、枝角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玫  阮金山  钟硕良  董黎明  罗冬莲  李秀珠  
为了评估福建省海水贝类养殖区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风险,于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采集养殖区2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20个、养殖贝类样品46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DDTs的残留量,并对其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及贝类食用安全进行探讨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贝类养殖区表层沉积物DDTs含量范围为1.93~56.6μg/kg(干重),平均值15.8μg/kg;40%的样品DDTs的污染指数在0.697~2.83之间,不同程度受到DDTs的污染,提示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养殖贝类DDTs含量范围为2.04~107μg/kg(湿重),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琳琳  余颖  苏捷  钟硕良  
根据2011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东山湾生态环境的调查资料,初步探讨了东山湾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体中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分布趋势和组成特征,并对东山湾生态环境中DDTs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春季(5月)和夏季(8月)东山湾表层海水中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25.7 ng/L和ND~36.7 ng/L,平均值分别为(6.08±3.02)ng/L和(16.30±4.78)ng/L;底层海水中DDTs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30.6 ng/L和ND~36.7ng/L,平均值分别为(7.75±2.07)ng/L和(13.30±5.12)ng/L,总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博  郜星晨  黄涛  姜伟  
于2014~2020年5~7月在长江中游宜昌江段开展鱼类早期资源监测,并对监测期间的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状况与生态水文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评估生态调度实施效果,识别影响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关键生态水文指标。结果显示:(1)2014~2020年各年间宜昌江段四大家鱼鱼卵径流量为1.76~86.11亿粒,总体呈上升变化,共出现16次四大家鱼繁殖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出现;四大家鱼鱼卵组成以鲢(61.12%)和草鱼(30.77%)为主,鳙和青鱼比例分别为3.45%和4.64%;鲢和草鱼繁殖盛期持续较长,青鱼和鳙相对较晚。(2)2014~2020年三峡水库共开展的11次生态调度中,有9次出现对应的四大家鱼繁殖高峰,除2020年外,生态调度期间鱼卵径流量占监测期间总卵量的比例变化范围为20.15%~78.35%,生态调度期间家鱼单日鱼卵径流量均高于非生态调度期间,证实生态调度的实施可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3)各年四大家鱼繁殖期间鱼卵逐日密度和流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0.97,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