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6)
- 2023(2477)
- 2022(2197)
- 2021(2027)
- 2020(1768)
- 2019(4214)
- 2018(4131)
- 2017(8220)
- 2016(4812)
- 2015(5037)
- 2014(5159)
- 2013(5247)
- 2012(5249)
- 2011(4629)
- 2010(4694)
- 2009(4239)
- 2008(4255)
- 2007(3746)
- 2006(3409)
- 2005(3122)
- 学科
- 济(22579)
- 经济(22565)
- 业(10475)
- 管理(9659)
- 地方(9277)
- 方法(8369)
- 企(7721)
- 企业(7721)
- 数学(7478)
- 数学方法(7412)
- 学(6831)
- 农(6128)
- 财(5152)
- 结构(5003)
- 中国(4950)
- 地方经济(4937)
- 制(4341)
- 产业(4198)
- 农业(4153)
- 业经(4074)
- 体(3598)
- 融(3578)
- 金融(3577)
- 环境(3456)
- 贸(3433)
- 贸易(3429)
- 易(3272)
- 产业结构(2945)
- 体制(2862)
- 务(2789)
- 机构
- 学院(67483)
- 大学(67294)
- 研究(27922)
- 济(27632)
- 经济(27181)
- 管理(23100)
- 理学(19838)
- 中国(19755)
- 理学院(19512)
- 管理学(19132)
- 科学(19053)
- 管理学院(19013)
- 江(17042)
- 所(15548)
- 京(15361)
- 研究所(14540)
- 农(14092)
- 财(12214)
- 中心(11982)
- 业大(11728)
- 农业(11266)
- 省(10437)
- 院(10435)
- 范(10235)
- 师范(10045)
- 财经(9536)
- 州(9007)
- 经济学(8736)
- 北京(8649)
- 科学院(8639)
- 基金
- 项目(47961)
- 科学(37855)
- 基金(34162)
- 研究(33167)
- 家(30946)
- 国家(30708)
- 科学基金(25635)
- 省(21090)
- 社会(20660)
- 社会科(19598)
- 社会科学(19592)
- 基金项目(18508)
- 自然(17477)
- 自然科(16970)
- 自然科学(16965)
- 划(16727)
- 自然科学基金(16654)
- 资助(14483)
- 教育(14338)
- 编号(12401)
- 重点(11999)
- 发(11791)
- 江(10993)
- 部(10593)
- 课题(9822)
- 成果(9796)
- 计划(9777)
- 创(9519)
- 发展(9248)
- 科研(9234)
共检索到101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1993 年2 月至1994 年1 月调查期间,在天鹅洲故道采集鱼类49 种,分属5 目13 科,鱼类区系组成为湖泊型和江河型。在老河故道采集鱼类37 种,分属4 目10 科,鱼类区系组成已基本变为湖泊型。由于捕捞过度,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出现小型化、低值化趋势,年总渔获量的66 .18 %为小型的和低值的鱼类,必须控制捕捞,使资源得以休生养息。老河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已受到人工放养和捕捞的调节,进一步调整人工放养结构是提高其鱼类多样性及鱼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长江 天鹅洲故道 老河故道 群落结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丹 沈建忠 胡少迪 龚成 周斌 李霄 王海生 孙广文
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按季度对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87种,其中原生动物22属38种,占总种类数的43.7%;轮虫25属36种,占总种类数的41.4%;枝角类8属9种,占总种类数的10.3%;桡足类4种,占总种类数的4.6%。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25 711.9ind./L,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分别占总密度的93.7%和5.6%;年平均生物量为3.6mg/L,以原生动物和枝角类为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1.9%和28.1%。15种优势种中9种为富营养水体指示种。绿急游虫、双叉尾毛虫、长圆膜袋虫和小链巨头轮虫全年形成优势,而针簇多肢轮虫、缘板龟甲轮虫、角...
关键词:
天鹅洲故道 浮游动物 水质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建华 张泽民 陈昌湧
长江天鹅洲通江故道水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刘建华,张泽民,陈昌湧(湖北省石首市水产局)天鹅洲故道位于湖北省石首市境内,长约21公里,宽1500米,呈新月形。故道平均水深4.5米,上口在高水位(36.0m)时与长江相通,下口全年与长江通流。其周围有芦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征 翟良安 李谷 赵小春 吴利桥
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调查及鱼产力的估算张征,翟良安,李谷,赵小春,吴利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由于近十多年工农业迅猛发展,大量废物排放到江河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江河中鱼类原种优良性状逐步下降。为保护长江原种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广文 沈建忠 胡少迪 龚成 王海生 黄丹
基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采集的596尾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样本,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天鹅洲故道似鳊年龄与生长进行了分析,并依此估算了种群死亡率。鳞片的年轮特征表现为疏密或者切割型;年轮一年形成一个,在3到5月之间形成。鳞片的可判别能力为97.3%,同一鉴定者两次年龄读数间的吻合率为85.5%。渔获物中雌、雄鱼均由1-5个年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3龄,占88.38%。雌、雄鱼表观生长指数分别为1.83和1.76。种群自然死亡率为0.47 a-1;捕捞死亡率为0.63 a-1;渔业开发率为0.57。天鹅洲故道似鳊种群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需合理管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吕国庆 周碧云
天鹅洲故道水面面积为13.7—30.0km2。据1991—1994年的调查,该故道具有以下优良性状:(1)水质好,溶解氧为5.7—10.5mg/ml,透明度为0.3—1.75m。(2)水生生物丰富,共有16门,306种。(3)鱼类种类繁多,计有9目18科77种。(4)家鱼资源丰富,性状优良。每年7—8月约有近20万尾鲢、鳙、草、青鱼苗种进入故道育肥,其渔获量在7万kg左右;生长参数的比较分析证明,故道里的“四大家鱼”维持了其在长江的优良生长特性。总之,天鹅洲故道是建立鲢、鳙、草鱼、青鱼种质资源生态库的理想的自然场所。若把最初捕捞年龄从目前的1龄提高到3龄,把捕捞死亡率从0.6降低到0.3—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永明 倪朝辉 樊启学 李立银 李云峰 周运涛 谭德彩 罗红波
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引入到湿地水质评价中,对天鹅洲、黑瓦屋长江故道湿地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根据监测断面水质污染特点,确定7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因素矩阵,计算出影响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湿地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天鹅洲、黑瓦屋长江故道各监测断面的水质级别,证明两故道湿地的污染物主要是氨氮、总磷和有机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娟 梁阳阳 隋晓云 陈毅峰
2012年3月、6月、9月和12月按季度对涪江支流老河沟的14个样点进行了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鱼类11种,隶属于2目4科;其中,鲤形目鱼类7种,占物种数的63.64%。沿上游源头到下游的纵向梯度方向,老河沟鱼类的种类数和丰度均逐渐增加,具极显著性差异,而鱼类种类数和丰度则无季节差异性。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和多维尺度分析(MDS)表明,当Bray-curtis相似度矩阵值为40.77%时,老河沟鱼类群落分成上游、中游和下游3组。利用相似度百分比分析(SIMPER)确定,引起3组差异性的特定鱼类是宽鳍鱲、尖头、似()、齐口裂腹鱼、贝氏高原鳅、红尾荷马条鳅和青石爬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小光 柴朝晖 朱孔贤
为了厘清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汛前及汛后对长江中游通江故道进行了水环境及浮游植物调查,包括TP、TN、NH3-N、CODMn、BOD5等水质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构建优化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各故道水质状况及汛前汛后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各故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估,利用RDA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各故道水质基本为III~IV,在汛前闸控通江故道水质要好于自然通江故道,在汛后则相反;(2)影响故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P与CODMn,影响故道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水质指标主要为TN、NH3-N与CODMn;(3)建议通过营养盐阻控、水位控制与水动力调控等措施修复故道水质、优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丰富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诗佳 施利燕 钟俊生 赵路路
为探明长江口南部水域鱼类群落结构,2020年4月(春季)与9月(秋季)在长江口北港、北槽、南槽水道共设置12个站位点,采用单囊拖网(最小网目25mm)进行了2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计算资源密度、相对重要性指数、α-多样性指数,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以判定春秋季群落时空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到鱼类49种,隶属于16目25科 41属,均为暖温及暖水性鱼类,以河口种居多,狭盐性鱼类较少并呈区域分布。春季尾数资源密度高于秋季,而秋季质量资源密度高于春季。凤鲚(Coilia mystus)、刀鲚(Coilia nas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鮸(Miichthys miiuy)在两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春季,鮸的尾数资源密度对总密度贡献率最高,且在各物种尾数资源密度中对总密度贡献率影响最显著;秋季,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的尾数资源密度贡献率最高,但刀鲚的尾数资源密度影响最显著。尾数及质量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秋季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Margalef 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高于春季,而春季Simpson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较高。研究水域内水面表层盐温受多种动态因素影响,存在季节性变化,资源密度平面分布揭示出许多类群有趋温、趋盐的生活习性。
关键词:
长江口 鱼类群落 资源密度 多样性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狄春雷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模型公式,对区内10个县的生态安全综合因素量化解析,从而为黄河故道及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指导。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喻成林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土地开发整理后保持了粮食、水利、生境、水土保持等的生态安全性。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时明芝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6\|year\|old poplar stands,including intercropping crops,application rate of fertilizer,and planting density of forest tree etc.,was carried out in the sandland of the Yellow River original cours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oing intercropping,enlarg...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地 杨树人工林 间作方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岗岗 王洋 刘艳萍 范定臣
【目的】刺槐人工林是黄河故道防风固沙的主要屏障,量化描述其林分结构多样性是深入挖掘森林结构异质性信息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方法】对黄河故道沙地100 m×100 m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α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等)和林分结构参数(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等)定量描述林分非空间和空间结构多样性。【结果】黄河故道沙地刺槐人工林群落出现21科37属39种植物,以刺槐为建群种和优势种且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林分中60.6%的林木与同种伴生,树种空间多样性较低(TSS=2.79),林分整体混交较差(M=0.07);胸径大小分化的Gini系数和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0和2.870,明显高于树高,且二者在不同大小比数等级均占20.0%左右,使林木大小分化整体处于劣势(U_(DBH)=0.69、U_H=0.79);林分中58.7%的林木呈随机分布,但林分整体呈聚集分布(W=0.539);42.2%的林木之间很少存在树冠重叠,使得林分较为稀疏(C=0.480、K=1.39);林分整体结构异质性较差(FSSI=0.290、FSSD=1.327),处于弱度竞争状态(SCI=0.290)。【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整体结构多样性较差,迫需林分结构调整和优化,这将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岗岗 刘伟霞 王洋 范定臣 王晶 刘艳萍
[目的]量化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结构多样性,为黄河故道森林结构精细调控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依据。[方法]对2块50 m×100 m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固定样地进行每木定位和调查,采用径阶-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同时量化描述林木空间和大小结构特征,并采用α多样性指数量化描述不同空间结构状态下林木大小多样性。[结果]刺槐人工林林分A和B中6~36 cm径阶随机分布林木分别占56.2%和52.2%,且随机分布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H_A=2.73、H_B=2.75)和较差的均匀性。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径阶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且林木越粗壮越占竞争优势,但林分B中不同优劣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和B中分别有85.1%和80.5%的林木混交较差,较集中分布于8~30 cm和14~34 cm,林分B中不同混交度等级林木具有更高的大小多样性。林分A中非常稀疏林木径阶分布呈右偏正态分布,其6~30 cm占到37.2%,而林分B非常密集林木径阶分布呈双峰型,其6~8 cm和22~40 cm的株数比例分别为8.7%和22.5%。[结论]黄河故道刺槐人工林不同空间结构和大小多样性较差,需制定有效经营措施以提高森林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