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2)
2023(2650)
2022(2261)
2021(2185)
2020(1797)
2019(4472)
2018(4458)
2017(8294)
2016(4872)
2015(5540)
2014(5660)
2013(5677)
2012(5388)
2011(4811)
2010(4809)
2009(4334)
2008(4413)
2007(3983)
2006(3722)
2005(3492)
作者
(15687)
(12958)
(12955)
(12431)
(8636)
(6380)
(6041)
(5469)
(5014)
(4874)
(4866)
(4700)
(4588)
(4489)
(4393)
(4303)
(4149)
(4065)
(3871)
(3832)
(3472)
(3443)
(3218)
(3173)
(3111)
(3059)
(3047)
(2887)
(2770)
(2742)
学科
(17220)
经济(17213)
(10450)
银行(10417)
(9711)
贸易(9708)
(9598)
(9568)
管理(8896)
(8797)
方法(8332)
数学(7780)
数学方法(7693)
(7610)
(7595)
(7216)
出口(7204)
出口贸易(7204)
业务(6886)
(6821)
制度(6814)
(6127)
地方(6036)
银行制(5978)
(5734)
企业(5734)
(5117)
金融(5117)
(4010)
中国(3827)
机构
大学(64626)
学院(63705)
研究(25728)
中国(24794)
(24120)
经济(23571)
管理(21071)
(18534)
科学(18252)
(17664)
理学(17268)
理学院(16993)
管理学(16469)
管理学院(16360)
(15757)
(14409)
农业(14263)
(13903)
银行(13448)
研究所(13425)
中心(13049)
业大(12693)
(12692)
(11642)
(11105)
(9834)
(9662)
财经(9024)
北京(8671)
(8614)
基金
项目(45371)
科学(34174)
基金(32404)
(30125)
国家(29951)
研究(28496)
科学基金(24374)
(18785)
自然(17922)
自然科(17424)
自然科学(17417)
自然科学基金(17079)
社会(16721)
基金项目(16693)
社会科(15900)
社会科学(15896)
(15339)
资助(14976)
教育(12496)
重点(11152)
(11109)
编号(10126)
计划(9933)
(9864)
(9658)
科研(9562)
科技(9501)
(8568)
创新(8219)
课题(8101)
期刊
(24869)
经济(24869)
研究(19192)
(18754)
金融(18754)
学报(15485)
(14570)
中国(13447)
科学(11939)
大学(10771)
学学(10365)
(8411)
农业(8390)
管理(7011)
(5436)
(5330)
资源(5068)
(5051)
国际(4934)
技术(4910)
林业(4484)
财经(4390)
业大(4219)
经济研究(3764)
问题(3699)
统计(3694)
业经(3641)
(3565)
(3512)
农村(3453)
共检索到10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学文  季高华  常玥  王丽卿  戴小杰  朱宜平  张瑞雷  
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对陈行水库悬浮物进行采样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根据水库悬浮物含量评估了水体的渔产潜力以及相应的鲢鳙合理放养量,并基于该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渔产潜力和鲢鳙放养量进行了比较,以期达到有效控制水库浮游植物数量的目的。结果显示,悬浮物年均总量(干重)为(29.4±7.3)mg/L,其中有机物占34.4%,灰分占65.6%。悬浮物总量表现为冬、夏季高,春、秋季低,悬浮物中有机物所占比例春、夏季高(分别占42.20%和41.70%),冬季低;相反,灰分所占比例冬季最高(达77.06%),夏季低。悬浮物干重的水平变动表现为St4采样点最高,出水口St1最低;悬浮物含量总体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敏  李九发  李占海  姚弘毅  王飞  
基于2011年洪季在南支河道从小潮至大潮连续8天现场定点观测所获得水沙观测数据(包括潮流、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沉积物在不同时刻的组成分析,以及流速、悬沙和底床切应力的相互影响分析,对长江河口南支河道悬沙随时间变化特性和河床沙再悬浮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支主槽下段落潮水动力强于涨潮;落潮悬沙浓度高于涨潮,并由小潮至大潮逐渐增加;落潮悬沙粒径粗于涨潮,并随小潮至大潮不断粗化;河床沉积物颗粒较粗,细砂类组成达到90%以上;流速、悬沙及底床切应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河床泥沙再悬浮强度较强,其量值有限。而近期研究区域悬沙浓度和水沙关系发生变化,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陈渊泉  
以液化天然气(LNG)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根据2004年5、8、11月和2005年5月在评价水域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和LNG项目工程分析,评估工程施工期间悬浮物和冲击波对渔业资源的损失量。以往,采用直接鱼类重量损失进行评估,鱼卵、仔鱼和幼鱼潜在的生长价值无法体现,损失量被严重低估。本研究采用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包括鱼卵、仔鱼生长形成的部分)、受影响的面积和渔获物商品体重的乘积进行计算,可以避免上述缺陷。评价结果表明,LNG工程悬浮物对游泳能力较差的虾、蟹类影响远大于鱼类。以冲击波对鱼类影响为例,传统方法评价结果中的鱼类损失仅为43.39t,明显低于本研究评价结果的201.9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新峰  刘洪生  杨红  
基于三维数值模式ECOM,建立了长江口以及近岸海域的水动力耦合盐度数值模式。该模式考虑了移动潮滩边界和深水航道等地形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较好地放映了长江口区域盐度场的时空分布特点。模式模拟长江口盐水入侵的三维特征,表层盐度较低而底层盐度较高。利用此模式计算了2003年2月枯季大、小潮时期,在长江口代表性的断面处2个连续潮周期内的盐通量情况。2月1-2日大潮期间北支SEC01、SEC02断面分别为3333600t、957600t,崇头SEC03、SEC04断面分别为-270000t、-71640t,南支SEC05、SEC06断面分别为1364400t、1512000t;2月7-8...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王春峰  
运用LOICZ通用的生源要素通量估算法BOX模型,估算长江口主要营养盐物质DIP和DIN的通量,定量分析了长江口门水域DIP和DIN的行为过程,DIP在口门内通过非保守性行为而离开系统,而在口门外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过程,DIP通过生物和非生物过程进入系统;DIN在这两个区域都通过非保守性行为进入系统,充当"源"的作用;论证了长江口海域DIP和DIN营养盐通量主要由径流量所控制;盐度分布、营养盐浓度也是营养盐通量控制因素之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俊利  王妤  张涛  杨刚  高宇  赵峰  庄平  
利用长江口南支上段东风西沙调查站位(121°15′45′′E;31°40′18′′N)2015年度鳗苗捕捞数据,通过CPUE波动趋势分析,确定当年日本鳗鲡鳗苗溯河汛期特征;进而采用LEsLiE和DELUry两种方法估算东风西沙站位鳗苗资源指标。结果显示,2015年度东风西沙站位出现6个明显的鳗苗补充汛期,两种方法估算的汛期波动规律一致。各汛期捕捞持续时间5~27 D,平均为10.17 D。LEsLiE法估算的各汛期捕捞开发率43.38%~96.30%,平均77.14%;DELUry法估算结果为43.36%~105.37%,平均81.43%;均为较高水平。高开发率表明东风西沙水域樯张网作业方式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玉平  孙振中  郝永梅  洪波  戚俊渊  王申  
以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无齿相手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其体内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Zn>Cd>Pb>Cr>As>总Hg,其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季节差异;对九段沙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无齿相手蟹对Cu和Cd有一定的富集能力,适合做九段沙湿地Cu和Cd的指示生物;污染评价表明,本研究中无齿相手蟹均已受到Cu和Pb污染,部分受到Zn、Cd和Cr污染,但未受Hg和As污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时连强  李九发  应铭  左书华  徐海根  
研究南槽没冒沙演变规律,可以为筑库引淡蓄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海图和20年来的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以及2003、2004年的现场观测数据,探讨了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3个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潮流脊性质。而蓄淡水库工程建设将有可能使南槽成为适应进出水沙量的新型河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线薇薇  刘瑞玉  罗秉征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引起国内外各方面极大关注。河口是大河的末端,是淡水和海水交汇的水域,所以环境因子复杂多变。河口的许多重要理化特征和生物特征都具有其特殊性,使河口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结构复杂、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表现为既脆弱又敏感。在长江干流上兴建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生态环境效应除了在库区及中、下游外,必然也会涉及到河口甚至邻近海域。为探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于1998~2001年对长江口及其临近水域展开综合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对三峡水库蓄水前的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文物理、沉积环境、水化学、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进一步阐明了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丽  杜蓉  刘其根  方淑波  陈丽平  孙诗卉  胡忠军  
采用胃内含物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长江口青草沙水库刀鲚(Coilianasus)食物组成及其食性转变。基于胃内含物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刀鲚食物重量百分比(W%)在小个体(150 mm)间两两差异显著;出现率(F%)和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大个体与其他2个体长组差异显著,后两者无显著差异;数量百分比(N%)各体长组间均无显著差异。以上4种指数综合显示,小个体和大个体刀鲚分别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虾鱼类,中等大小个体刀鲚主要摄食浮游动物(F%、N%和IRI%占优势)和鱼类(W%占优势);碳氮双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亦表明,虾类和鱼类对大个体刀鲚有较大的食物贡献率。刀鲚的δ~(15)N随体长线性增加,δ~(13)C与体长呈二次多项函数关系,大个体的δ~(15)N[(15.18±0.79)‰]和营养级(TL:3.63±0.23)显著高于中等个体的δ~(15)N[(13.87±0.68)‰]和TL (3.26±0.20)(P0.05)。胃内含物法结合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刀鲚在生长发育中发生了食性转变,转变前后分别以水层和底层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推测其作为优势种对该水库底层和水层食物网的营养耦合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云驹  常庆瑞  杨晓梅  刘举  
 通过对遥感监测泥沙原理和MODIS传感器特征的分析,应用不同时间的MODIS影像进行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悬浮泥沙监测。结果表明:(1)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悬浮泥沙含量较高,其中杭州湾悬浮泥沙浓度高于长江口;(2)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水体中的泥沙由再悬浮形成,且冬季泥沙浓度和范围均大于春季;(3)入海径流与海洋动力是影响河口沿岸及近海水域水体悬浮泥沙含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海洋动力的潮流和波浪是主导控制因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军  朱建荣  张经  吴辉  罗文俊  
根据2006年7月对长江口外海域67个站点的大面积综合调查结果,分析了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细胞丰度和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的分布特征。硅藻细胞丰度占绝对优势,其中以菱形海线藻和中肋骨条藻数量最大。各站点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1.42~448.25×106 cell/m3,平均值为90.47×106 cell/m3。通过细胞体积生物量转换法,计算了2006年夏季长江口外海区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转换生物量,平均值为4.41 mg Chl.a/m3,各站点间变幅较大,范围从0.02到34.08 mg Chl.a/m3。长江口外海区夏季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在冲淡水区最高,江苏外海居中,而近河口区和台湾暖区最低。转换...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邢烁   张成   陈立婧   龚小玲  
为了解长江口江心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群落结构,于2021年对该水库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和群落结构分析。共采集鱼类3 209尾,分属于9目13科36属46种,以鲤科淡水鱼类为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花(Hemibarbus maculatus)、鲫(Carassius auratus)、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长蛇(Saurogobio dumerili)、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IRI均超过1 000,为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分析显示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在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这两种鱼类种群规模扩大受到食物、空间等资源的限制会比生态位重叠低的更大;鲢、鳙与其他鱼类生态位重叠较低,在水库内受到的食物、空间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年度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5.7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01,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78, Simpson优势度指数(C)为0.81,与2015—2019年水库的调查相比,青草沙水库鱼类物种多样性提升明显,ABC曲线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受外界因素干扰小,总体而言,青草沙水库鱼类更加丰富,群落处于稳中向好的状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忠军  吴昊  陈立侨  刘其根  
为研究上海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空间变化,2010年7—10月在该水库共捕获鱼类993尾,隶属5目,18种,其中淡水鲤形目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72.2%。群落优势种为贝氏、刀鲚、鲫、光泽黄颡鱼。聚类分析表明,鱼类群落类型存在较显著的空间差异,刺网网目大小对渔获物物种组成有较显著的影响。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受丰富度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鱼类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无显著差异。4种摄食功能群中,无脊椎动物食性(44.4%)和杂食性(33.3%)鱼类物种数比例较高;4种生态类群中,定居性鱼类占绝对优势(77.8%)。青草沙水库鱼类群落表现出淡水或长江口低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兆礼  沈新强  
根据2000~2003年长江口邻近海域2个季节8个航次海洋调查资料,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高生物量分布区在交汇水团的海水一侧,而交汇水团的淡水一侧生物量较低。8月高生物量分布在交汇水团的两侧,交汇水团的生物量较低。长江口生物量的年间变动与外海水势力有关。高生物量分布区往往位于长江口水域的东侧,当外海暖水势力强盛时,高生物量分布区向长江口伸展,使整个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增高,而当外海暖水势力较弱时,高生物量分布区范围缩小。2001至2003年浮游动物生物量逐年迅速降低与此有密切的关系。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及丰度变化是影响长江口饵料生物量变化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