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8)
- 2023(6420)
- 2022(5219)
- 2021(4680)
- 2020(3832)
- 2019(8879)
- 2018(8854)
- 2017(16191)
- 2016(9317)
- 2015(10612)
- 2014(10960)
- 2013(10365)
- 2012(10093)
- 2011(9146)
- 2010(9373)
- 2009(8627)
- 2008(8795)
- 2007(8069)
- 2006(7392)
- 2005(6760)
- 学科
- 济(33316)
- 经济(33277)
- 管理(22196)
- 业(18061)
- 银(17327)
- 银行(17181)
- 行(15955)
- 制(15267)
- 企(14173)
- 企业(14173)
- 方法(12521)
- 学(11378)
- 贸(11322)
- 贸易(11318)
- 易(11079)
- 数学(10742)
- 融(10725)
- 金融(10717)
- 数学方法(10572)
- 中国(10112)
- 度(9955)
- 制度(9947)
- 地方(9830)
- 农(9755)
- 业务(9182)
- 出(8237)
- 体(8042)
- 银行制(7960)
- 环境(7934)
- 口(7381)
- 机构
- 大学(133025)
- 学院(132347)
- 研究(51922)
- 济(49156)
- 经济(47947)
- 中国(44361)
- 管理(44305)
- 理学(36783)
- 理学院(36231)
- 管理学(35326)
- 管理学院(35100)
- 科学(34431)
- 农(31774)
- 京(30506)
- 江(29635)
- 所(28264)
- 研究所(26188)
- 农业(25512)
- 财(24347)
- 中心(24046)
- 业大(23352)
- 银(20002)
- 银行(19167)
- 院(19069)
- 省(19036)
- 财经(18830)
- 州(18785)
- 范(18700)
- 师范(18367)
- 行(17823)
- 基金
- 项目(89332)
- 科学(68693)
- 基金(63034)
- 研究(62321)
- 家(57129)
- 国家(56670)
- 科学基金(46536)
- 社会(37769)
- 省(37481)
- 社会科(35706)
- 社会科学(35694)
- 基金项目(32944)
- 自然(31095)
- 划(30853)
- 自然科(30281)
- 自然科学(30263)
- 自然科学基金(29678)
- 教育(28346)
- 资助(26398)
- 编号(24242)
- 重点(21269)
- 成果(20755)
- 发(19871)
- 部(19090)
- 课题(18954)
- 创(18223)
- 计划(18034)
- 江(17703)
- 科研(17429)
- 创新(17256)
共检索到21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弘艺 魏凯 谢正丽 唐文乔 沈林宏 顾树信 吴嘉敏 陈文银
测定和分析了2007年和2008年的10-11月间采自长江江苏靖江段(32°01'27″N,120°25'56″E)的153尾银色鳗的形态学性状,建立了雌雄个体的判别模型。对16个直接测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17项标准化比例性状的R-聚类分析,均显示长江口银色鳗的个体差异主要集中在体形大小和头部特征,吻部前端细部特征,以及眼径和胸鳍大小等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判别法从75尾样本的17项标准化比例性状中筛选出5个比例性状,即丰满度、垂直眼径/头长、体高/体长、水平眼径/头长和吻形,所建立的判别方程,对群体识别的正确率为89.3%。利用其余78尾银色鳗样本对这一判别方程进行识别验证,识别的正...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两性形态差异 判别分析 长江口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瞿文 宋超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对长江口雌性和雄性成体凤鲚(Coilia mystus)整体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雌、雄凤鲚整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8.36%±1.41%、76.70%±1.20%,14.25%±1.05%、15.18%±0.12%,4.61%±1.78%、4.84%±0.27%和2.22%±0.38%、2.97%±0.64%,雌、雄间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均含有18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20%±5.78%和65.93%±6.35%(质量分
关键词:
凤鲚 营养成分 营养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娜 陈桃英 刘利平
比较了长江口降海洄游的鳗鲡雌、雄鱼血清中的14项生化指标及卵黄蛋白原含量的差异,并利用血清生化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性别判定函数。结果发现,鳗鲡雌鱼血清中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离子含量显著低于鳗鲡雄鱼(P<0.05),白蛋白、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此外,鳗鲡雌鱼的卵黄蛋白原含量显著高于鳗鲡雄鱼(P<0.05)。根据不同生化指标,采用逐步选择法和全模型法分别建立了两个鳗鲡性别判定函数。
关键词:
鳗鲡 血清生化指标 卵黄蛋白原 性别判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军 陈振楼 许世远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自然灾害4个子系统和7个二级指标及2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长江口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信息熵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客观确定指标权重的综合信息熵模型法,并以层次分析法和综合信息熵模型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采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对上海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上海滨岸带宝山、浦东、南汇、奉贤、金山和崇明岸段1999~2003年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级规律的研究表明:宝山滨岸带生态环境质量1999~2000年为较差,2001~2003年为中等;浦东、奉贤、南汇和金山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崇明生态环境质量1999、2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武兆文 郑翔 张佳佳 王涛 唐忠林 刘炜 周国勤 尹绍武
为研究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Pelteobagrus vachelli♂×P.fulvidraco♀)主要形态指标和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对509尾杂交黄颡鱼11项计量性状(体长、全长、头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体厚、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及11项标准化性状(肥满度、体长/头长、眼径/吻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厚、体长/尾柄长、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长/全长)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并建立雌雄判别方程式。主成分分析显示,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形态指标可以分为整体框架轮廓指标、肥瘦程度、眼间距特征、头部特征、尾部特征和身体前部T型结构特征6个方面,累积贡献率达76.36%。散点图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在体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判别分析结果一致。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将326尾2龄杂交黄颡鱼和183尾3龄杂交黄颡鱼的11项计量性状与11项标准化性状逐步剔除,筛选出关于2龄鱼群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质量、体长/体高、头长/眼径、体高/体厚和体长/全长8个变量,3龄鱼群体的全长和体质量2个变量,分别建立起性别判别函数。通过将数据代回方程中检验可得出2龄鱼综合正确率87.0%、3龄鱼综合正确率84.2%。t-检验结果显示,雌雄杂交黄颡鱼的主要差异集中在肥满度及外部轮廓指标上,雄鱼较雌鱼体型更宽、更长。上述差异性状和雌雄判别方程式可为杂交黄颡鱼性别的鉴定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若晖 宋超 杨刚 赵峰 张涛 耿智 冯广朋 胡丽娟 彭彪彪 庄平
为了研究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群体组成, 将采自长江口南支和北支、崇明内河、浙江嵊泗共160尾刀鲚进行传统形态学和框架模型的构建, 对获得的形态变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长江口不同刀鲚群体间形态变异很小; (2)组间差异主要显示为躯干横向和头长的差异, 躯干横向为差异的主要变异方向, 头长为次要的变异方向; (3)北支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95%), 判别效果最好; (4)聚类结果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果, 南支群体和内河群体聚为一组, 和嵊泗群体聚为一大支, 最后和北支群体聚类。本研究认为, 长江口不同刀鲚群体间的躯干横向和头长的差异可能是由摄食和栖息地利用差异造成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葛成冈 钟俊生 葛珂珂 李安东 刘培庭 王明星 闫欣
为评估长江口鳗苗网对兼捕鱼类的危害性,2011年3-4月,在长江口8个鳗苗网设置点采集96网次,采获兼捕鱼类3 755尾,隶属16科,35种。其中海洋性鱼类12种,河口性鱼类14种,洄游性鱼类3种,淡水性鱼类6种。兼捕鱼类的发育阶段为稚鱼和幼鱼。其中刀鲚(Coilia nasus)为最优势种,占总渔获量的31.99%,其后依次为寡鳞飘鱼(Pseudolaubuca engraulis,10.09%),凤鲚(Coilia mystus,9.93%),睛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ocellicauda,8.92%),红狼牙虾虎鱼(Taenioides rubicundus,7.32%)...
关键词:
长江口 鳗苗网 鱼类组成 刀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盼 侯俊利 庄平 张涛 刘鉴毅 黄晓荣 章龙珍
采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实验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鳗苗对底质颜色和光照强度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在室内光照(88 lx)和黑暗(0.3 lx)条件下,鳗苗在个体和群体实验中对黑、白底质颜色的选择均有显著性差异(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汪德海 龚小玲 鲍宝龙 刘利平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对于降海洄游的日本鳗鲡年龄、生长特性等的研究有限,以至于不能有效管护。本研究于2012年10月在长江靖江段捕得121尾降海洄游日本鳗鲡,并对其年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雌性个体要明显多于雄性,雌雄比例为78∶43;(2)雌雄鳗鲡年龄、生长等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雌鳗的平均年龄、体长、体质量以及平均生长速度[(5.50±1.18)龄、(654.9±67.6)mm、(522.1±176.2)g、(110.48±12.76)mm/A)]均显著大于雄鳗[(5.00±1.23)龄、(527.8±40.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俊利 王妤 张涛 杨刚 高宇 赵峰 庄平
利用长江口南支上段东风西沙调查站位(121°15′45′′E;31°40′18′′N)2015年度鳗苗捕捞数据,通过CPUE波动趋势分析,确定当年日本鳗鲡鳗苗溯河汛期特征;进而采用LEsLiE和DELUry两种方法估算东风西沙站位鳗苗资源指标。结果显示,2015年度东风西沙站位出现6个明显的鳗苗补充汛期,两种方法估算的汛期波动规律一致。各汛期捕捞持续时间5~27 D,平均为10.17 D。LEsLiE法估算的各汛期捕捞开发率43.38%~96.30%,平均77.14%;DELUry法估算结果为43.36%~105.37%,平均81.43%;均为较高水平。高开发率表明东风西沙水域樯张网作业方式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晋彪 张国祥 张雪生 李根宝
一、前言前颌间银鱼 Hemisalanx prognathusRegan 隶属银鱼科、间银鱼属,历来是长江口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最高年产量曾达944.6吨(1960年),60年代后期以来资源显著下降,至今在长江口已不成渔汛。为探讨其资源下降原因,对早期生活史的研究至关重要,仔鱼形态特征的研究,又为研究其早期生活史的必要内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 郭弘艺 唐文乔 李辉华 张旭光 吴嘉敏
2012年1-4月,在长江河口靖江段采集了一批溯河洄游中的日本鳗鲡幼鱼,对其中5尾幼鱼的矢耳石进行了全耳石SRXRF分析。结果表明,SRXRF分析可精确测得14种元素的含量,其中钙(Ca)和锶(Sr)的平均含量分别达240 215.928μg/g和2 383.221μg/g,是常量元素;其余12种均属于微量元素,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钡(Ba)、铁(Fe)、锰(Mn)、锌(Zn)、铬(Cr)、镍(Ni)、汞(Hg)、硒(Se)、钴(Co)、铜(Cu)、金(Au)、钒(V)。其中,钡(Ba)、铁(Fe)、锰(Mn)、锌(Zn)的平均含量在1~10μg/g之间;铬(Cr)、镍(Ni)、汞(Hg)、硒(...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李思发 王成辉
对2005年采集自长江口地区4个采样点、5批、共10尾性成熟前成鳗、82尾玻璃鳗的日本鳗鲡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在51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稳定扩增、条带清晰的多态性引物16条,16条引物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4个(86.36%)。五个采样群体各自的平均杂合度(Hc)在0.205 3-0.315 0之间,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o)在0.297 4-0.452 6之间;采样群体两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050 8-0.152 4之间。群体内遗传变异和群体间遗传变异对群体总遗传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79.18%和20.82%;Ne i的遗传距离在0.059 3-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航利 冯广朋 庄平 王瑞芳 章龙珍 王海华
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蟹生殖洄游期间,对比研究了不同性腺发育时期的长江口中华绒螯蟹雌性亲蟹自然群体和放流群体9项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洄游亲蟹在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放流群体与自然群体血淋巴总蛋白、血蓝蛋白、甘油三酯、肌酐、Ca2+及Mg2+含量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放流群体亲蟹在性腺发育到Ⅳ、Ⅴ期时的血淋巴白蛋白含量和性腺发育到Ⅳ期时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群体(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性腺发育到Ⅵ期时显著高于自然群体(P<0.05)。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放流群体的大部分血淋巴生化指标与自然群体都无显著差异,仅在性腺发育到Ⅳ期后少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超 庄平 章龙珍 赵峰 王妤
实验测定和比较了性腺发育至Ⅴ期的雌性成体纹缟虾虎鱼的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中水分、总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水分含量依次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总脂含量分别为1.32%±0.08%、7.75%±0.38%和26.73%±0.59%。3种组织间的总脂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卵巢中总脂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中的含量,肌肉中含量最低。(2)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总量明显高于肝脏和卵巢,3种组织中SFA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肌肉 肝脏 卵巢 脂肪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