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5)
- 2023(10261)
- 2022(9251)
- 2021(8752)
- 2020(7206)
- 2019(17009)
- 2018(16977)
- 2017(32518)
- 2016(17864)
- 2015(20063)
- 2014(19945)
- 2013(19782)
- 2012(18197)
- 2011(16260)
- 2010(16102)
- 2009(14452)
- 2008(13857)
- 2007(11791)
- 2006(10261)
- 2005(8806)
- 学科
- 济(69897)
- 经济(69824)
- 管理(48590)
- 业(45706)
- 企(38253)
- 企业(38253)
- 方法(33181)
- 数学(28785)
- 数学方法(28436)
- 农(18225)
- 中国(17292)
- 贸(17012)
- 贸易(17006)
- 地方(16954)
- 学(16713)
- 易(16602)
- 业经(15426)
- 财(15362)
- 农业(12242)
- 理论(11940)
- 和(11675)
- 环境(11612)
- 技术(10897)
- 制(10691)
- 出(10177)
- 务(10062)
- 财务(9997)
- 财务管理(9983)
- 划(9560)
- 教育(9492)
- 机构
- 大学(248022)
- 学院(246389)
- 管理(100659)
- 济(92858)
- 经济(90721)
- 理学(88127)
- 理学院(87128)
- 管理学(85546)
- 管理学院(85121)
- 研究(82243)
- 中国(59017)
- 科学(54126)
- 京(54045)
- 所(41422)
- 农(41067)
- 财(40032)
- 业大(39772)
- 江(39689)
- 研究所(38328)
- 中心(37015)
- 范(33357)
- 北京(33105)
- 师范(33003)
- 财经(32815)
- 农业(32485)
- 院(30423)
- 经(29863)
- 州(28888)
- 师范大学(26892)
- 技术(26624)
- 基金
- 项目(177653)
- 科学(138786)
- 研究(128458)
- 基金(127867)
- 家(111920)
- 国家(111001)
- 科学基金(95200)
- 社会(78300)
- 社会科(74139)
- 社会科学(74117)
- 省(70743)
- 基金项目(69068)
- 自然(64093)
- 自然科(62516)
- 自然科学(62504)
- 自然科学基金(61331)
- 划(59148)
- 教育(58398)
- 编号(52979)
- 资助(52719)
- 成果(41702)
- 重点(39790)
- 部(38559)
- 发(37804)
- 创(36741)
- 课题(36298)
- 科研(34287)
- 创新(34233)
- 大学(32648)
- 计划(32549)
共检索到349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海峰 刘杰 陈复奎 付桂 王珍珍 谢滢芳
通过疏浚土资源调查及疏浚土利用现状和形势分析,评价了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对不同利用方式的适宜性,提出了“十四五”期疏浚土综合利用的方向和建议。结果表明:(1)长江口航道疏浚土丰富,“十四五”年产量在5 800万m~3以上,且土质优良、清洁无污染;(2)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和南槽航道九段沙灯船以上段疏浚土适用于筑堤利用和吹填上滩,深水航道北槽中下段及南槽航道九段沙灯船以下段疏浚土可用于滩涂湿地修复和吹填上滩;(3)“十四五”期,建议横沙浅滩利用北槽中下段深水航道疏浚土进行滩涂整治修复,南汇东滩促淤区利用南槽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储备资源;在破解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九段沙湿地可利用深水航道北槽中下段和南槽航道九段沙灯船以下段疏浚土实施保育修复,周边涉水工程可利用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和南槽航道九段沙灯船以上段疏浚土开展充填筑堤。
关键词:
航道 疏浚土 综合利用 十四五 长江口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凯 梁婧 安春梅
疏浚工程项目管理中采用的传统生产责任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综合评分法能弥补这些不足。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综合评分法在疏浚工程中的应用步骤和责任制的落实,并展望了其在其他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疏浚工程 生产责任制 综合评分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永光 李秀珍 何彦龙 贾悦 马志刚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代时间"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长江口奉贤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南汇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表明:(1)围垦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呈线性升高趋势(R2=0.4577),GM(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并在围垦后35~40a达到稳定态;(2)PCA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F)与农耕用地正相关(水田>大棚用地>旱地>林地>园地),与反映滨海特征类型(养殖塘>草地>开放水域>光滩)呈负相关;(3)土地利用PCA综合评价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华林 张俊勇 刘高峰
近期长江口北支河势的不利发展已严重制约了沿岸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确定北支的开发目标和整治思路已十分迫切。根据北支河势演变特征、趋势、整治方案的初步研究,提出长江北支综合整治目标为3个方面:减轻或消除北支咸潮倒灌南支,为南、北支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逐步改善北支的航运条件,让昔日黄金水道重焕活力;延缓北支的自然淤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北支引排水功能。借鉴钱塘江河口治理经验,同时考虑北支特点,要达到北支综合整治目标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是缩窄方案,具体来说,需实施上中下联动整治。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支 综合整治 缩窄工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维佳 蒋雪中 薛靖波 何青 陈吉余
以1998/1999年长江流域洪水后奠定的河口河势为参照,利用四期大比例尺海图,数字化分析了1998/1999~2011年长江口北港河势与横沙东滩演变,讨论了北港和横沙东滩受河口重大工程影响产生的新变化。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工程稳定了北港河势;依托深水航道导堤工程和圈围工程,横沙东滩快速淤长,至2011年,-2m、-5m以上面积分别达到304km2、522km2,扣除深水航道坝田区面积,还有237km2、450km2;围绕横沙岛和横沙东滩,北岸可利用-10m岸线达到16km,在未来的7~23a,可为上海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新增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横沙北靠北港,南依长江口深水航道,东临东海;吹填成陆...
关键词:
河势变化 北港 横沙 长江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 张丽旭
利用2004年和2009年夏季航次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统计结果,以加权平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为基础,以参评因子动态分类排序法确定权重,以《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作为评价标准,构建新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模式,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类判别,综合评价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石油类、汞为常态因子,铅、镉、砷、多氯联苯和滴滴涕为关键因子,铜和有机碳在个别站位已成为预警因子;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综合评价指数介于0.267~0.636之间,均属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个别站位铜、有机碳含量偏高,存在超...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峰 杨琴 宋超 张涛 庄平
为探究长江口凤鲚(Coilia mystus)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通过对已有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综述了长江口凤鲚的形态特征、分布、洄游、年龄与生长、摄食习性和繁殖发育等基础生物学研究进展,并论述了近50余年来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与管理现状。凤鲚的自然分布较广,不同凤鲚群体的分化明显,洄游履历类型多样。长江口凤鲚的年龄组成以1~2龄占优,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繁殖群体的组成呈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趋势。长江口凤鲚在1~+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个体一年可繁殖一次,产卵属于单峰一次性产卵类型。长江口凤鲚的生殖力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绝对怀卵量和相对怀卵量除个别年份外均呈现下降趋势。长江口凤鲚产量自1974年达到历史顶峰后,除1995年出现大幅反弹外,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几年长江口凤鲚汛期资源量为40 t左右,已基本不能形成渔汛,其资源岌岌可危。据此,建议加强长江口凤鲚种群动态、生境需求和人工繁育等方面的研究,为长江口凤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基础资料。
关键词:
凤鲚 生物学特征 资源利用 长江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林 陈正洪 汤阳 孙朋杰
根据长江山区航道相邻的5个观测站雾情等级及临近地区的气象要素,采用判别分析法,分季节、不同情景建立中间站雾情等级与其余4站雾情等级的判别方程,实现航道上任意地点雾情等级插值。结果表明:当周边2个站及以上观测到雾情时,目标站大多数实际雾的等级能准确推算出;当周边3个站及以上站没有观测到雾情时,目标站雾情插值基本依赖气象要素判断;春季和冬季雾情等级与气象要素高度相关,判别符合率高,而夏季和秋季空报有雾的概率较大。判别分析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雾情等级空间插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长江 山区航道 雾情等级 判别分析 插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德龙 徐源
随着开放和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河豚的经济、药用价值不断提高,从而使昔日弃之如敝屣的河豚鱼,如今变成了宝贵的海洋资源之一。长江口水域自崇明东部团结沙外口滩涂余山附近水域有着丰富的河豚资源,据初步统计,1991年仅崇明裕安,陈镇2个乡的小丝网船就捕获河豚180吨,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河豚属于鲀科,是河口区温水性底层肉食性鱼类,因体形象“豚”,又常在河口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敏 李九发 李占海 姚弘毅 王飞
基于2011年洪季在南支河道从小潮至大潮连续8天现场定点观测所获得水沙观测数据(包括潮流、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悬沙浓度、悬沙粒度和沉积物在不同时刻的组成分析,以及流速、悬沙和底床切应力的相互影响分析,对长江河口南支河道悬沙随时间变化特性和河床沙再悬浮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支主槽下段落潮水动力强于涨潮;落潮悬沙浓度高于涨潮,并由小潮至大潮逐渐增加;落潮悬沙粒径粗于涨潮,并随小潮至大潮不断粗化;河床沉积物颗粒较粗,细砂类组成达到90%以上;流速、悬沙及底床切应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河床泥沙再悬浮强度较强,其量值有限。而近期研究区域悬沙浓度和水沙关系发生变化,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于2009年底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即全面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该书汇集了6周年的资源和环境科学考察成果以及大量的原始科学数据,专题研究包括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生长特性、摄食习性、发育行为、生态毒理、生理调节、受伤个体的抢救治疗技术、人工放流技术等内容。专著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已于2009年底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柯丽娜 王权明 周惠成
传统的水质评价方法,往往将评价标准或参考标准处理成点的形式,难以反映水质分级的区间特征,本文探索将可变模糊数学模型应用到海洋水质环境综合评价中,同时将熵权理论与主观权重相结合,以综合权重作为基础构建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海洋水质环境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青岛倾倒区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实例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海洋水质环境综合情况进行准确评价,该模型通过变化模型参数(α与p,4个模型,1个线性,3个非线性),4种模型相互检验,将稳定结果作为最后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更为可信,同时,该模型能够通过级别特征值精确区分各海洋水质采样点的水质优劣,对各采样点的水质级别有更准确的定位,为改进和完善海洋环境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钊 李占海 张国安 王智罡 姚俊
根据2015年1月7日至14日在长江口南槽中段主槽内获得的流速和悬沙观测资料,运用机制分解法分析了从大潮到小潮连续变化过程中南槽中段的水沙输运机制,通过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悬沙浓度和流速的周期性对悬沙输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个大小潮周期过程中各潮周期的单宽净输水以向海为主,斯托克斯余流和欧拉余流的强度由大潮到小潮呈减小趋势;(2)各潮周期的单宽净输沙以向陆为主,与净输水方向相反,输沙强度从大潮至小潮呈现"小-大-小"的变化特征,该特征的产生与潮泵效应输沙的剧烈潮周期变化有关,平流输沙、潮泵效应输沙与垂向净环流输沙项是影响潮周期净输沙的主要成分;(3)小波分析表明,悬沙浓度和流速具有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