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1)
- 2023(2093)
- 2022(1879)
- 2021(1770)
- 2020(1491)
- 2019(3635)
- 2018(3449)
- 2017(5916)
- 2016(3695)
- 2015(4065)
- 2014(4014)
- 2013(4149)
- 2012(4162)
- 2011(3762)
- 2010(3888)
- 2009(3627)
- 2008(3583)
- 2007(3140)
- 2006(2859)
- 2005(2661)
- 学科
- 济(15731)
- 经济(15715)
- 学(11033)
- 贸(8822)
- 贸易(8817)
- 易(8687)
- 管理(7368)
- 出(7310)
- 口(7121)
- 出口(7082)
- 出口贸易(7082)
- 业(6548)
- 地方(5435)
- 企(5379)
- 企业(5379)
- 方法(5235)
- 农(4216)
- 数学(3870)
- 数学方法(3851)
- 水产(3809)
- 业经(3057)
- 动物(3003)
- 中国(3002)
- 理论(2846)
- 经济学(2829)
- 地方经济(2650)
- 农业(2603)
- 和(2598)
- 动物学(2584)
- 环境(2170)
- 机构
- 大学(55411)
- 学院(53677)
- 研究(23315)
- 济(19636)
- 经济(19356)
- 管理(17724)
- 科学(17280)
- 江(16937)
- 中国(16118)
- 理学(15055)
- 理学院(14810)
- 管理学(14544)
- 管理学院(14439)
- 农(14180)
- 所(13567)
- 研究所(12878)
- 京(12262)
- 农业(11766)
- 业大(10027)
- 中心(9837)
- 省(9602)
- 院(9135)
- 范(8467)
- 室(8387)
- 师范(8138)
- 研究院(7936)
- 财(7710)
- 实验(7679)
- 实验室(7364)
- 州(7347)
共检索到84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陈丽慧 庄平 冯广朋 徐滨 赵优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江口纹缟虾虎鱼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年的4、5、6月为长江口纹缟虾虎鱼的繁殖季节。进入繁殖季节的卵巢以Ⅳ期为主,4-6月的Ⅳ期卵巢分别占当月总数的62.32%、71.43%和48.41%。Ⅲ期卵巢只占当月总数的24.55%、12.33%、6.28%;Ⅴ期卵巢占13.13%、10.45%和26.67%;5、6月份Ⅵ期卵巢占5.89%、18.10%。Ⅲ~Ⅵ期的性腺指数(GSI)分别为4.49%±2.07%、31.75%±7.08%、38.33%±6.24%和7.78%±3.18%。4-6月精巢均处于Ⅳ、Ⅴ、Ⅵ期,4月以Ⅳ期为主,5、6月以Ⅴ期为主。Ⅳ...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性腺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刘鉴毅 黄晓荣 陈丽慧 赵优
研究了长江口水域纹缟虾虎鱼的繁殖生物学。结果如下:(1)纹缟虾虎鱼雌雄亲鱼间形态学特征具有差异,肥满度分别为3.47±0.36与2.17±0.52,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眼径、头长/眼间距等比值存在极显著差异;(2)纹缟虾虎鱼产卵期为3~7月份,盛产期为4~6月份。绝对生殖力平均为12 689.2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平均为206.9粒/mm;(3)纹缟虾虎鱼成熟的卵为球形,卵径0.482~0.606 mm,卵中油球数量10~200个,精子较小,由圆形头部和细长尾部(鞭毛)两个部分组成;(4)纹缟虾虎鱼产卵受精一般在洞穴内进行,而且雄鱼具有护卵习性;(5)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呈梨形或者梭形,卵...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章龙珍 庄平 陈洁 张涛 侯俊利
在繁殖季节研究了斑尾刺虾虎鱼的形态、生殖力与卵巢组织学特征。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全长(TL)与体长(SL)、头长(HL)与体长(SL)、体长(SL)与体高(BD)、体重(BW)与空壳重(SW)、体重(BW)与体长(SL)的相关关系分别为:TL=0.779 6SL+1.793 9;HL=0.299 9SL+7.288;SL=0.783 2BD+7.324 9;BW=0.818 4SW-4.979 6;BW=0.062 9SL2.331 5。斑尾刺虾虎鱼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6 328~59 878 egg,与体长(SL)、空壳重(SW)、卵巢重(OW)的相关关系分别为F=94.972SL2-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江琪 庄平 刘鉴毅 赵峰 黄晓荣 闫文罡
采用常规组织切片法研究了长鳍篮子鱼繁殖季节各期卵巢和精巢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在所获得样本中,未发现Ⅰ期、Ⅱ期的卵巢和精巢。Ⅲ期卵巢以第Ⅲ时相卵母细胞为主,这时期液泡、卵黄颗粒出现,同时含有少量Ⅰ时相和Ⅱ时相的卵母细胞;Ⅳ期卵巢以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为主,Ⅳ时相晚期卵母细胞开始出现油球,细胞核偏移和变形,放射带明显;Ⅴ期卵巢的卵细胞游离,卵细胞的外层分别有胶膜、放射带和质膜;Ⅵ期卵巢主要由Ⅲ时相卵母细胞和大量的空滤泡外膜组成。长鳍篮子鱼精巢为辐射型,精巢内生殖细胞分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各期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了精小管,同一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发育不同步。精子成熟后,充满整个精...
关键词:
长鳍篮子鱼 卵巢 精巢 组织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超 庄平 章龙珍 赵峰 王妤
实验测定和比较了性腺发育至Ⅴ期的雌性成体纹缟虾虎鱼的肌肉、肝脏和卵巢组织中水分、总脂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水分含量依次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肌肉、肝脏和卵巢中的总脂含量分别为1.32%±0.08%、7.75%±0.38%和26.73%±0.59%。3种组织间的总脂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卵巢中总脂含量最高,其次为肝脏中的含量,肌肉中含量最低。(2)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总量明显高于肝脏和卵巢,3种组织中SFA含量呈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肌肉 肝脏 卵巢 脂肪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宋超 庄平 赵峰 闫文罡
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两者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而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纹缟虾虎鱼(P<0.05)。斑尾刺虾虎鱼和纹缟虾虎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检测到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6.56和73.00。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总量斑尾刺虾虎鱼显著高于纹缟虾虎鱼(P<0.05),分别为32.14%±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平 赵优 章龙珍 冯广朋 刘鉴毅
纹缟虾虎鱼广泛分布于长江口水域,它摄食底栖生物,同时又被大型鱼类所食,在长江口水域食物链中处于重要地位。研究了Cu2+、Pb2+、Zn2+3种重金属离子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从受精卵到出膜期、器官形成初期到出膜期、眼点形成期到出膜期等3个早期发育阶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的影响,同时对早期仔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胚胎及初孵仔鱼毒性大小依次为Cu2+>Zn2+>Pb2+。纹缟虾虎鱼胚胎在3种重金属影响下出现身体弯曲、萎缩和残缺,未能形成体节,心包囊肿等症状,还会出现较少见的胚体分叉、增生现象。纹缟虾虎鱼初孵仔鱼出现胸腔膨大、身体畸形等现象。仔鱼受重金属影响后,短期内表现出运动加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陈丽慧 庄平 冯广朋 徐滨 赵优
采用电镜对长江口纹缟虾虎鱼成熟精子、卵子及受精早期精子入卵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纹缟虾虎鱼成熟精子由头部和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呈圆形或近圆形,无顶体,细胞核长径为1.15±0.28μm,短径为0.97±0.22μm,尾部鞭毛长为8.17±1.12μm。核膜外具有双层质膜,质膜表面不平整,在核膜和双层质膜中间有较大空隙存在。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袖套两侧分布有2~3个较大的线粒体。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有侧鳍。成熟卵呈圆形,卵膜表面多沟和嵴,具单一受精孔,孔洞区外径约5μm,孔内壁呈螺旋嵴。在卵的植物极有一盘状突起,突起的中间为圆形,周边有呈网状结构的粘丝与卵壳膜连接。纹缟虾虎鱼精...
关键词:
纹缟虾虎鱼 受精 扫描电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广 刘金兰 白冬清 乔秀亭 毛海涛
对繁殖季节的黄颡鱼性腺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黄颡鱼卵巢为黄色圆筒状,由大小不同的三 种卵粒组成,卵径分别为1. 2~1. 4mm、1. 5~1. 6mm 和1. 7~2. 0mm,直径较大的金黄色卵粒中有大量卵黄 沉积,成熟较好,较小的卵颜色发白。精巢为乳白色,饱满有光泽,靠近生殖孔的部分晶莹透亮。黄颡鱼雌 鱼性成熟系数为21. 48%,雄鱼性成熟系数为0. 60%。体重35~85g 时,雌性个体相对繁殖力为76. 81~ 94. 72粒/ g,平均为84. 35粒/g,绝对繁殖力(Y)与体重(W)、体长(L)的相关方程为:Y=84. 74W- 55. 69、 Y=1416. 92L-1484...
关键词:
黄颡鱼 繁殖季节 卵巢 精巢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刘鉴毅 张涛 黄晓荣
研究了纹缟虾虎鱼人工繁殖技术和温度、光照、pH等环境因子对其早期仔鱼生存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纹缟虾虎鱼进行催熟催产效果较好。纹缟虾虎鱼受精卵呈梨形或者梭形,受精率为(78.08±11.39)%,孵化率为(52.82±9.26)%,水温19.0±1.0℃时孵化出膜需208.7 h。胚胎发育分为25个时期,其中心跳期持续时间较长。初孵仔鱼全长2.534±0.078 mm,5日龄时基本完成早期仔鱼发育。17.0~25.0℃时纹缟虾虎鱼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值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17.0~21.0℃时SAI值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帼英 朱云云 周忠良 陈建国
本文研究了花鲈卵巢的发育、产卵类型、产卵期、繁殖水域及雌雄同体现象等.根据长江口及浙江沿海花鲈卵巢的周年组织学切片,将卵巢划分为Ⅵ期,还有重复发育的Ⅵ-Ⅳ'期(或Ⅳ'期)和Ⅴ'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类型。在繁殖季节,短期内可以产两次卵,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1月,盛产期约为11月中至12月中的一个月内。性成熟年龄,雌鱼为Ⅳ龄,雄鱼为Ⅱ龄,有雌雄同体现象。在邻近沿海和长江口盐度较高水域产卵,盐度为22—26‰。
关键词:
花鲈,繁殖生物学,组织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美贵 杨刚 张涛 赵峰 彭欣悦 闫光松 庄平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分析其胃含物。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蟹类等。其饵料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以外,春季还摄食糠虾类和蟹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冬季还摄食糠虾类;体长189 mm的个体主要以鱼类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秋季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任一平 程家骅
利用2000~2002年在长江口渔场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域的渔业生物群落以鱼类为主要生物类群,占有绝对优势;甲壳类和头足类为其次要组成部分,处于生态劣势。群落生物量以秋季最大,春季最小。渔业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以及均匀度以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与带鱼(Trichiurusjaponic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polyactis)的洄游有关。渔获物组成春冬季之间、夏秋季之间的相似性指数较高。
关键词:
长江口 渔业生物 优势种 多样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超 李亚鸽 赵峰 刘若晖 冯广朋 黄晓荣 庄平
为查明当前长江口刀鲚(Coilia nasus)繁殖群体组成及其繁殖性能,2021年4—6月在长江口南支水域采集生殖洄游的刀鲚繁殖群体样本144尾,分析了其个体大小、性比、性腺发育分期、条件因子(K_(n))、性体指数(GSI) 和繁殖力(F)。结果显示,采集样本的平均全长(TL)和体重(BW)分别为(318±34) mm 和(97.16±32.05) g,其中,4月个体最大。繁殖群体中,雌性占优,雌雄性比为8∶1。在雌性个体中,不同月份性腺发育期组成不同,其中4月以卵巢发育至II期个体为主。K_(n)在不同长度组和不同月份间基本一致,其值接近或大于1。GSI从4月至6月随着性腺不断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6月最高。所选成熟个体的繁殖力从29908到74041粒不等,平均值为51073±11302粒。繁殖力与全长、体重、性腺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繁殖力与性腺重的相关性最大(R~(2)=0.619),其次为全长和体重。本研究结果可用于判定当前长江口刀鲚繁殖群体的整体状况,为后期针对该物种的保护以及管理政策制定和规划调整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美琴 钟俊生 葛珂珂 练青平 蒋日进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