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6)
- 2023(6740)
- 2022(5991)
- 2021(5487)
- 2020(4820)
- 2019(11509)
- 2018(11416)
- 2017(21730)
- 2016(12343)
- 2015(14059)
- 2014(14332)
- 2013(14358)
- 2012(13745)
- 2011(12510)
- 2010(12749)
- 2009(11908)
- 2008(12077)
- 2007(10967)
- 2006(9483)
- 2005(8423)
- 学科
- 济(54533)
- 经济(54495)
- 管理(30907)
- 业(28629)
- 方法(25393)
- 数学(22751)
- 数学方法(22574)
- 企(21107)
- 企业(21107)
- 农(16497)
- 地方(15927)
- 贸(15584)
- 贸易(15580)
- 易(15195)
- 学(14534)
- 环境(12418)
- 中国(12122)
- 财(11795)
- 农业(10862)
- 出(10004)
- 业经(9746)
- 和(8818)
- 口(8133)
- 出口(8122)
- 出口贸易(8122)
- 地方经济(8097)
- 制(8021)
- 资源(7835)
- 生态(7599)
- 划(7443)
- 机构
- 学院(182801)
- 大学(181763)
- 济(73298)
- 经济(71736)
- 研究(66317)
- 管理(66296)
- 理学(56909)
- 理学院(56135)
- 管理学(55044)
- 管理学院(54717)
- 中国(48477)
- 科学(45207)
- 农(40110)
- 京(39635)
- 所(35748)
- 江(33769)
- 研究所(33068)
- 业大(33057)
- 农业(31887)
- 财(31439)
- 中心(30733)
- 财经(25298)
- 范(24892)
- 师范(24603)
- 院(24003)
- 北京(23952)
- 州(22829)
- 经济学(22743)
- 经(22686)
- 省(22524)
- 基金
- 项目(125261)
- 科学(96468)
- 基金(89242)
- 研究(86973)
- 家(79931)
- 国家(79328)
- 科学基金(65639)
- 社会(53409)
- 省(50954)
- 社会科(50532)
- 社会科学(50511)
- 基金项目(48318)
- 自然(44212)
- 自然科(42924)
- 自然科学(42904)
- 划(42649)
- 自然科学基金(42073)
- 教育(38801)
- 资助(36632)
- 编号(34810)
- 重点(29595)
- 发(28496)
- 成果(27414)
- 部(27304)
- 创(25175)
- 计划(24958)
- 课题(24648)
- 科研(24610)
- 创新(23737)
- 科技(22807)
共检索到26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许自力 刘亮 袁林 吴惠仙 薛俊增
近年来长江口浦东机场外进行了滩涂围垦,根据浦东机场围垦区外侧滩涂的特殊性,选用电杆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滩涂生态修复。结果显示在电杆礁修复实施后,其基部可形成小水体,小水体体积与电杆礁地上高度具有相关性(P=0. 035),且修复区内电杆礁基部沉积物的含水量为45. 62%。通过对修复区内外沉积土样含水量的比较分析,显示修复时间影响沉积土样的含水量,修复时间长(180 d)的区域0 m处的含水量(48. 41%)高于修复时间短(90 d)的区域0 m处的含水量(40. 73%);位于修复区近岸侧的含水量(50. 56%)高于远岸侧含水量(38. 22%);垂直于海岸线向修复区外延伸的样点(纵向样点)的含水量(48. 24%)高于平行海岸线向修复区外延伸的样点(横向样点)的含水量(37. 29%)。综上所述,电杆礁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提升修复区滩涂栖息地含水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扬扬 张行南 徐双全 倪斐
为获得长江口滩涂地形的冲淤演变规律,运用GIS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分区的冲淤量时间序列分析、冲淤量与上游来沙量相关分析、沙洲质心推移分析、典型断面分析的滩涂地形综合分析方法,即以滩涂分区和江心沙洲为对象、分时段定量研究冲淤变化的方法。在对全系列实测滩涂地形资料逐年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江口滩涂地形进行分区域的冲淤分析,并选取1991、2001和2008年3个代表年份,研究了长江南支上段主要沙洲地形演变规律。总体上,崇明东滩、长江南支、长江南港、长江北港、南汇东滩、九段沙近期冲刷大于淤积,而崇明北沿、横沙东滩以淤积为主,长江南支冲刷作用明显,江心沙洲往东南方向推移,分析表明长江入海泥...
关键词:
滩涂地形 冲淤分析 沙洲演变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海新 上官欣欣 毕子昊 潘为箴 吴惠仙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按季度对长江口北支贝类放流区外潮下带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5属228种,其中硅藻门153种、绿藻门25种、蓝藻门21种、甲藻门14种、金藻门2种、黄藻门2种、隐藻门2种和裸藻门9种。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不同,春季6门31属73种,夏季5门34属106种,秋季7门61属111种,冬季5门27属63种。各季节丰度分别为春季3.78×10~5个/L,夏季7.93×10~5个/L,秋季3.72×10~5个/L,冬季1.14×10~5个/L。对浮游植物与水化因子进行CCA典范应对分析,结果显示悬浮物、浊度、营养盐对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由于贝类投放和环境因子的变化,生态修复前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变化显著,各季节浮游植物种类数及丰度都有明显增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璘婧 李秀珍 李希之 闫中正 孙永光
近年来在海平面上升、长江水沙变化、植被演替等自然因素以及促淤圈围工程、深水航道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长江口滩涂湿地水鸟适宜生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长江口滩涂湿地典型水鸟中的鸻鹬类(Charadriiformes)与雁鸭类(Anseriformes),采用空间多样性指数、人为干扰度等指标研究1980~2010年长江口滩涂湿地景观变化对两类水鸟生境适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水鸟的不适宜生境、边缘生境、次级生境面积均呈增长趋势,鸻鹬类共增加682km2,雁鸭类共增加314km2。而核心生境面积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鸻鹬类减少136km2,雁鸭类增加232km2,但鸻鹬类和雁鸭类核心生境面积百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永光 李秀珍 何彦龙 贾悦 马志刚
基于1987、1995、2000和2006年长江口TM、ETM遥感影像,采用"空间代时间"和主成分分析(PCA)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长江口奉贤不同围垦年限土地利用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利用南汇围垦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对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验证。表明:(1)围垦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着围垦年限增加而呈线性升高趋势(R2=0.4577),GM(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并在围垦后35~40a达到稳定态;(2)PCA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F)与农耕用地正相关(水田>大棚用地>旱地>林地>园地),与反映滨海特征类型(养殖塘>草地>开放水域>光滩)呈负相关;(3)土地利用PCA综合评价指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雯 王思凯 秦泽 夏瑛 杨刚 孙金辉 赵峰
为查明长江口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21年6月(春季)、2021年11月(秋季)、2022年1月(冬季)、2022年7月(夏季)于长江口南支采用定置插网对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区与对照区进行鱼类样品采集,比较分析修复区和对照区的鱼类物种数、个体数、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采集到鱼类27种,隶属于8目9科21属,其中,修复区采集到鱼类22种,对照区采集到21种。修复区和对照区鱼类的个体数、生物量差异明显,均表现为修复区明显高于对照区。4季修复区鱼类群落总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6.8,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4.92,总Simpson单纯度指数(C)为2.47,总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2.99,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为17.18,高于对照区(15.82)。春季修复区鱼类幼体出现频率(67%)明显多于对照区(44%),表明幼鱼对修复区存在较强的偏好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江口潮滩湿地进行生境修复能够缓解长江口鱼类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为幼鱼提供育幼场所,为进一步深入了解长江口潮滩湿地生境修复对鱼类育幼场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江口 生境修复 优势种 鱼类多样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贾晋璞 陆健东 姚江 杜小强 毕春娟 徐力 李卓 陈振楼
富集在土壤和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PAHs)及其氧化多环芳烃(Oxy-PAHs)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土壤修复过程中母体PAHs的减少会造成更具毒性、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的Oxy-PAHs浓度增加,从而造成生态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的低估。通过采集长江口滩涂沉积物和稻田土壤,分析PAHs和Oxy-PAHs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来判别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长江口沉积物中16种PAHs的浓度范围为124.9-259.9 ng/g,均值为194.8 ng/g,而稻田土壤中PAHs的浓度范围为43.5-229.8 ng/g,平均值为113.2 ng/g。沉积物和稻田土壤中11种Oxy-PAH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97.7-231.4 ng/g和87.9-137.2 ng/g。表层沉积物和土壤中PAHs与Oxy-PAHs的浓度分布具体表现为:自然滩地>长期稻田>围垦区>短期稻田。人类开发时间的长短所导致的垂向淋洗、微生物降解、植被吸收转化和外源输入的不同是造成长江口沉积物及稻田土壤中PAHs及Oxy-PAHs浓度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相关性分析表明,粒径组成、有机碳含量、pH等不是沉积物中PAHs与Oxy-PAHs浓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中PAHs浓度受含水率、TOC和颗粒较细的黏粉粒占比以及氧化还原电位(Eh)影响显著。判源结果表明,沉积物和土壤中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的燃烧,土壤中PAHs的来源更加复杂多样,汽车尾气排放和焦化等工业排放对土壤PAHs污染的贡献不容忽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佟佳琦 陈锦辉 高春霞 戴黎斌 王学昉
刀鲚是长江水域重要的洄游型鱼类,现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资源。为研究长江口刀鲚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2012—2014年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渔业资源调查采样数据,分析长江口刀鲚相对资源密度(RAI)与水深,水温,盐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模型。结果表明:长江口刀鲚春、冬两季的RAI较高,并主要分布在南支水域附近;刀鲚种群在长江口多栖息于水深10 m以下,盐度范围为0.0~1.0的中上层水域;春季水温与适应性指数(SI)之间变化平缓,夏、秋两季SI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2.5℃和28.5℃,冬季集中分布在15℃附近水域;回归分析表明,使用几何平均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长江口刀鲚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了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刀鲚分布的影响,依据HSI模型讨论了刀鲚的时空分布,并对选用的HSI模型进行评价,为保护长江口刀鲚种群并修复长江口的生态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栖息地适应性指数 长江口 刀鲚 时空分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沈良 谷国传 虞志英
根据 198 3~ 1999年历年地形测图和 1999年 4月~ 2 0 0 0年 3月潮滩断面定位观测的相对高程记录 ,结合潮滩水文泥沙观测资料 ,对长江口南汇东滩的淤涨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不断淤涨的平缓潮滩在风暴浪和常浪作用下发生相应的突变和渐变 ,并且常浪对滩面起洗平作用 ,而风暴浪对滩面起掀掘作用。潮流携带细颗粒泥沙塑造潮滩 ,通过上、下滩水体含沙量之差可计算潮滩的堆积速率 ,从滩坡平衡原理可计算潮滩水平扩展趋势。计算结果得到南汇潮滩堆积速率为 4 .5cm/a ,淤涨速率 4 0~ 5 0m/a ,与实测资料相符
关键词:
潮滩坡度 堆积速率 淤涨趋势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邱哲文 刘婧 赵开彬 吴惠仙 薛俊增
在长江口北支北八滧河以北贝类放流滩涂湿地的潮下带水域,采集大型底栖动物,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滩涂贝类放流前后的变化。贝类放流后在放流区邻近潮下带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软体动物15种,节肢动物17种,环节动物4种,脊索动物14种,纽形动物1种,全年优势种有8种。年平均密度为0. 265个/m~2,年平均生物量为0. 06 g/m~2,年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 93,年丰富度指数为0. 895,年均匀度指数为0. 39。与放流前调查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比,贝类的放流影响了放流区邻近海域的底栖动物群落和优势种的组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牛俊英 邹业爱 路珊 王天厚
河口和海岸带自然湿地的大量退化与丧失导致了迁徙路线上水鸟栖息地的大量减少,从而加剧了迁徙水鸟种群数量的下降,一般认为,栖息地修复能够缓解上述过程。于2010年、2012年对位于上海浦东东滩的鸟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区和自然退化区(对照样地)进行调查,比较两个区域的水鸟群落结构差异与年际变化,研究生态修复区的水鸟群落变化并评价其在水鸟保育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区的水鸟种类、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均极显著高于自然退化区,而均匀度与自然退化区无显著差异;生态修复区2012年水鸟种类显著低于2010年,而水鸟数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自然退化区2012年水鸟种类、数量和物种多样性均极显著低于2...
关键词:
水鸟 群落特征 生态修复 浦东东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舒敏彦 田波 丁丽霞 周云轩 吴文挺
以长江口典型盐沼植被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盐沼植被类型、盖度、土壤类型、土壤湿度以及高中低潮滩地形分布因素,分别在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明北湖边滩、南汇边滩设置光谱测量样带和样方,使用ASD光谱仪进行现场光谱测量,分析不同植被盖度、土壤下垫面、潮位条件下典型盐沼植被的光谱特征反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盐沼植被的光谱反射率差异是由植被盖度和下垫面共同导致的。在相同土壤背景下,光谱反射率与植被盖度在可见光波段相关系数接近-1.00,呈负相关,在近红外波段相关系数接近0.99,呈正相关。不同潮滩土壤背景,盐沼植被光谱反射率有明显差异。在可见光波段,土壤下垫面对植被光谱反射率影响较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影响则较小。植被盖度越小,其反射光谱受土壤下垫面影响越大。盐沼植被与潮位的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97,低潮位时植被反射光谱高于无潮汐时的光谱,且呈现随潮位升高反射率增大的趋势;当潮位上涨到一定高度,植被反射光谱低于无潮汐时的光谱,且呈现随潮位的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文明 杨刚 张涛 赵峰 庄平
为了解长江口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状况,分析其是否受河口工程建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6月对该水域展开底拖网数据调查,通过分析其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来了解群落结构现状。结果显示,夏季该水域共出现游泳动物68种,种类组成主要以节肢动物和鱼类为主。优势种分别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主要为小型、低营养层次和短生命周期的物种。调查水域游泳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偏低,群落结构总体不稳定,受环境扰动较大。聚类和排序分析显示调查水域站位大致可分为两组,并且两组组间物种群落结构差异极显著(R=0.825, P<0.01),主要是受到盐度和水温的影响。总体上看,近年来长江口深水航道和滩涂围垦等工程的建设可能对横沙浅滩及邻近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游泳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诸廷俊 杨金权 唐文乔
测定了21尾长江口鲚属鱼类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1 233~1 372 bp之间,其中凤鲚长达1 372 bp,短颌鲚为1 233 bp,刀鲚和湖鲚出现长度的异质性现象,各具有1 271 bp和1 233 bp两种类型。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区。终止序列区长650~790 bp,包含了多个重复的ETAS,结构为:TACATAT---ATGTATTATAT。全序列21次转换中的17次和9次颠换中的7次都发生于该区。终止区还包含140个多态位点和97个系统发育信息位点,分别占整个D-loop区相应位点的80.9%和78.9%。中央保守区中的CSB-F、CSB-E、CS...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娟 黄沈发 王卿 吴建强 王敏
上海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滩涂湿地分布区,其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对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上海市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设定了相应的健康评价分级标准。结果表明:杭州湾北沿边滩、南汇边滩、浦东边滩、宝山边滩、长兴岛周缘边滩、横沙岛周缘边滩、崇明南滩、崇明北滩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崇明西滩处于较健康状态;而崇明东滩和九段沙湿地处于健康状态。过度围垦、环境污染、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入侵等胁迫因子是上海市滩涂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